1、食品安全与大众健康课程论文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任课老师:潘飞教授专业班级:环境 21202 班学号:1262051077姓名:梅维论文题目: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食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色香味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担忧和危害,所以我们消费者急需认识各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并能正确选择各类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以保证能过上健康的生活。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认识;安全;健康;危害正文:一、食品添加剂是什么?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收
2、集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 23个类别,2000 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二、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
3、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
4、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 20000 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有利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
5、酸 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三、常用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 35 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其中,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 23 类,共 2400 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 种。 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
6、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 、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 23 类。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 C、异维 C 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7、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 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四、安全标准以及主要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
8、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现在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两类: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
9、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合成色素的危害,并且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较,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许多国家在食品加工行业普遍使用合成色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了疑问。 五、使用问题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绿色食品的加工产品,在生产中应该以更高的水平,合理使用添加剂,开发出各种花色品种的产品和不断的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根
10、据目前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认识误区 人们往往认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合成的安全,实际许多天然产品的毒性因目前的检测手段,检测的内容所限,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就已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合成的毒性小。 在卫生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以下天然的原料禁用:八角莲、土青木春、山莨菪、川鸟、广防已、马桑叶、长春花、石蒜、朱砂、红豆杉、红茴香、洋地黄、蟾酥等 59 种。因此绿色加工食品的生产中,生产厂在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时一定要掌握合理的用量。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效果在许多方面不如人工化学合成添
11、加剂,使用技术也需求很高的水平,所以在使用中要仔细研究、掌握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工艺条件,不得为达到某种效果而超标加入。虽然绿色食品的附加值较高,但仍然需要控制产品成本,因为天然添加剂的价格一般较高,这就要求绿色食品的生产厂家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科学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复配技术可以减少添加剂使用量和更新产品,食品添加剂的复 配可使各种添加剂之间产生增效的作用,在食品行业中称为“协同效应” ,“协同”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研发最活跃,发展、提高最快的内容之一,许多食品添加剂在纯度,使用功效方面提高很快,例如酶制剂,许多产品的活力、使用功效等年年甚至每季度都有新的进展。所以绿色食品的加工企业应时
12、刻注意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提高产品加工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水平。 2.正确看待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即 mg/kg。 (4)不使用有毒的添加剂 “吊白块”是甲醛亚硫酸氢钠,
13、也叫吊白粉吊白块,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由锌粉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等,再与甲醛作用后,在真空蒸发器浓缩,凝结成块而制得。 “吊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溶于水。常温时较稳定,在高温时可分解亚硫酸,有强还原性,因而具有漂白作用。在 8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 它可使人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一次性食用剂量达到 10g 就会有生命危险。“吊白块”主要用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拢染剂和还原剂,它的漂白,防腐效果更明显 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正确防范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应: 1、在超市买东西,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2、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买食品
14、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 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请不要忘记,光线越强,影子也就越深。 3、 “知道”了以后再吃。希望大家在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么样的添加剂之后再吃。 现。 七、总结 科技在发展,市场竞争和利益的驱时一些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离不开添加剂,我们不但要追求食品在色香味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更要追求食品的安全与健康,所以我们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它,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参考文献 1 汤高奇,曹斌. 食品添加剂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2郝利平. 食品添加剂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08 月3 (日本)安司部.食品大揭秘M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年 10 月 4陈文俊.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问题的哲学思考D. 武汉科技大学;2006 年 5姜培珍.食品添加剂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J. 上海医学预防杂志;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