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0701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3 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组 一、试题评价:1、 命题指导思想: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部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化学命题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必需保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对中学化学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考什么?怎么考?对中学化学教学影响很大,今年化学试题从内容、形式、力度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命题指导思想,且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也是吻合的。2、 试卷结构:2003 年理综化学试题共计 14 大题,其中选择题 9 道,非选择题

2、5 道,共计 120 分,与前三年分值比例基本相当,与三科在高中阶段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相当。今年化学试题内容包括:阿佛加德罗定律、同位素、溶解平衡、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浓度、离子方程式、酸碱中和、盐类水解、化学平衡、碳、氮、硫、磷、铁等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混合固体的组分、平均分子量、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等,试题基本上覆盖了高中化学各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有较大的代表性,保证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但三年来高中化学的五大块内容的比例却是有变化的,现将近三年理综化学试题知识点分布与赋分值列表比较如下:20012003 年理

3、综化学试题知识点分布与赋分值比较年份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元素及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2001 30 18 30 30 142002 36 18 26 20 142003 48 17 20 22 13从上表可以看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占 15.0%和化学计算占 11.6%基本保持不变,其它部分有所调整。今年试题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到 40.0%,实为罕见。3、 试题特点:(1) 、为保持必要的区分度,适当提高了试题难度: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升学率大幅提高,为了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在实施综合考试以来,化学试题的难度下调,近几年化学试题明显是偏易了,因此今年

4、要适当提高难度,例如:选择题中第 11 题的等效平衡问题,第 14 题有关主族、族序数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第 33 题实验和第 31 题化学计算,得分率不高,有较大的区分度,较好拉开考生分数的档次,更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2)凸显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中跨学科综合题明显减少,阅读量减少,但对学科内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明显加大。由于理、化、生学科特点的差异,即使在跨学科的综合题中,也往往是在共同的问题背景下,分别以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为载体,编制相应的能力试题,存有较多“拼盘”的痕迹,因此减少跨学科综合题,也是符合当前高中分科教学的实际。但能力考查在经典题和

5、创新题中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一些经典题型的设置,例如:同位素、离子浓度、离子方程式、阿佛加德罗定律、溶解度和溶解平衡等,不仅强调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考查学生对这些学科重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一些耳目一新创新题型的出现,令人振奋,例如:第 14 题通过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分析和归纳,总结主族及族序数与电子排布的规律,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第 31 题巧妙之处更是堪称一绝,此题由学生熟悉的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在题设条件下对碳酸盐分子量、质量、物质的量关系进行了一番较为深入的探究,不仅关注学生化学分析和推理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的能力,而且全题难

6、度呈递进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思路清晰进行答题,对考生的心态起到稳定的作用。(3)突出化学是实验科学,加重对实验的考查力度:第 33 题是单独设立的化学实验题,涉及的化学知识包括:亚铁盐溶液的特性、配制过程中水解和氧化问题以及氢氧化亚铁的生成的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原理,实验方面则是包括:加热、胶头滴管的特殊使用方法,气体的发生装置以及气压问题等等,题目编排从基础到开放。实验题的开放性体现了实验条件的选择性、结论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因此考生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考查了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细节和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又考查了发散性实验创造能力。化学是实践性很

7、强的学科,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实施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但化学实验仍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从班级抽样数据来看,此题得分率不高,也说明了这一点。显然,实验题已是化学卷中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二、对教学与复习的建议:1、 扎实抓好基础,注重知识的理解: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提出了对学生五个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指出:理解是能力的基础,只要理解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才能较好的发展,而理解能力的前提是牢固的基本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规范的基本方法,只有基础落实了,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正确、深入、透彻。因此,教师要立足平时教学,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知识要花精力、想办法,让学生想通悟透、举

8、一反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死记硬背。2、 突出能力,加强学科内外知识迁移:高考化学试题历来突出能力的考查,强调对化学基础知识、化学规律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近几年理综化学试题设计规范科学,符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能力要求、题型的比例、试题的难易比例及命题指导思想。试卷设置有一定的难道梯度,有利于不同的考生展示自己的水平和才能。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后期复习中,要调整难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训练,重视化学学科核心内容及学科内知识的迁移、推理、综合能力,例如:基础理论、元素框图推断、有机化合物合成与结构推断、

9、化学综合实验,此外还要关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理综试卷中的化学试题是分散到生物和物理试题中去,尽管学科内容相对集中,全卷难度呈混合螺旋式,不再是简单的从易到难,而是分题型、分学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学生在三科的答题跳跃中保持思维清晰、敏捷、及时转换,要善于合理地调配答题时间,对一些图表资料、科普资料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后期复习时进行相关的训练,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敏捷地接受新知识、读懂题示资料、图、表中包含的信息,迅速与已学过的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 改革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告诉我们:

10、教材上的实验并不是金科玉律,做化学实验不应只是照方抓药式的机械操作,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规程,应该引导学生领悟教材中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实验步骤,但具体的做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的,因此实验教学和复习不应该机械地记忆课本上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结果等等,而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和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创新,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对教材上的实验变通、质疑,进行修改和补充,增加一些实验设计和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体现理

11、论联系实际,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2003 年高考理综考试说明(新课程版)对化学学科的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增加作了明确表达:化工生产原理、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 “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等实际问题。这些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广泛,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把化学知识与新技术、新成就、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但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热点问题仅仅作为背景或素材,真正考查的还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在教学和复习中,因把握一个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合理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施,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研究、亲自实践中体验创新、提高能力。这也是高考改革的最终目的。2003 年 7 月 1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