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2028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荷塘月色学案及随堂自测课型:新授 设计:刘海燕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学习札记学习目标及要求:1、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能(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引导学生体味、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自然、体悟人生。2、重点难点:(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2)理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悟人生。3、高考要求:能够进行重点词语的积累,同时能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4、体现的思想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5、

2、知识体系的建构:现代文知识体系的建构。讲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二、探究精讲: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

3、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 (即第 1 自然段) ,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 ,写江南采莲感悟归纳一: 现代文的学习值得研讨:应该学什么?感悟归纳二: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根本在于: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感悟归纳三: 学会从大自然中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

4、机地揉合在一起。五、讲读第一段。(一)指名朗读。(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 “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 ,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六、讲读第二段:(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

5、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小路(第 2 节)荷塘(第 4 节)月色(第 5 节)荷塘周围的树(第 6 节)漫步思索(线索) (板书)(二)讲读第 2 节: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 ,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用白天(少人走) 、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

6、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三)讲读第 3 节: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取素材,用于我们的学习中。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 4 节: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7、有何特点?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荷塘 曲曲折折 用叠词,突出广度荷叶 田田 用叠词,突出密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凝碧,以静

8、写动流水 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五)讲读第 5 节: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泻”,照应“ 月光如流水一般 ”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洗”, “牛乳 ”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 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笼”, “梦”的比喻承

9、上文“浮”字而来,一个“ 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酣眠”比喻朗照, “小睡” 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10、法?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八、写作特点: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

11、此美的?(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结、扩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 ,领悟寄寓

12、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课堂感悟:荷塘月色随堂自测检测目标 1.检测与本节授课相关的知识 要点强化1、 重点的现代文词语。2、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当堂检测一、课文内容检测:一、基础题1对荷塘月色一文中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江南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境”中解脱出来。B作者生活丰富,这种联想充实了作品的内容,读之倍感妙趣横生。C当晚闲来无事,作者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回忆了这段读

13、书生涯中的趣事。D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家乡的荷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2为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作) 选填原有诗句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_。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二、阅读题(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

14、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穹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 “笼着轻纱的梦” 的正确读法是 ( )A笼着轻纱的梦 B笼着轻纱的梦2 “酣眠”的意思是_,在文中意为_。3 “小睡”的意思是_,在文中意为_。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C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根钢丝似的,抛入天际。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5作者为什么说

15、“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的情景却恰是到了好处呢?_(二)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 )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 ”、 “冷香飞上诗句 ”、 “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 ”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

16、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 “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 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 奇景” ,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 花花开啦 ”、 “蜻蜒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 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立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

17、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总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 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1文中与“玉立婷婷” 同义的词语是_。2 “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文末的“ 福气 ”是指_。3 “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的“ 风情”是指_。( 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作答)4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_。5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 )_。_。_。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 “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三、拓展题:请你任意选一个角度,描写一段景物。不少于 200 字。学习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