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3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
2、战争的转折点?答案:(1)评价:认识到一战是人类“恶性”的体现;没有认识到战争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非正义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役。原因: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苏军转入战略进攻;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3、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因为我曾对未来作过考察,凭人的眼睛极力远眺,见到世界的远景,见到将会出现的种种神奇精妙:看到天空里贸易不断,神异玄妙的航队来往频频,驾紫色暮霭的飞
4、行者纷纷降落,带来昂贵的货品;我听到天上充满了呐喊,而交战各国的空中舰队在蓝天的中央厮杀,降下了一阵令人惊怖的露水;同时,在遍及全世界的暖暖南风劲吹的飒飒声中,在雷电的轰鸣声中,各个民族的军旗只顾往前冲;直到战鼓不再咚咚地敲得人心惊肉跳,直到战旗在全人类的议会里卷起,在全世界的联邦里卷起。预言诗洛克斯利田庄(英国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作于1842年)(1)结合20世纪上半期的史实解释诗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种种神奇精妙”。(2)20世纪上半期建立了哪些“全世界的联邦”(“全人类的议会”)?你是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的?解析:本题考查科技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第(1)问,注意这是预言诗,所列的史实
5、必须与材料描述的情景相吻合;第(2)问,实际考查人类建立全球性维护和平的组织,“关系”注意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单向思维。答案:(1)飞机(或气球)的发明和应用;世界经济贸易联系加强;战争(一战或二战等)爆发;飞机(或气球)成为战争工具;战争中使用毒气;炸药的发明与应用;交战国军队剧烈厮杀。(2)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1945年成立联合国。关系:科技改变了战争,战争提升了科技,科技与战争相互影响(或: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
6、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过高估计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材料二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相关问题。第(1)问,美国侵越的目的应该从二战后
7、美国的全球战略政策入手分析。第(2)问,对美国的影响应该从经济发展、政治局势、政府政策调整等角度分析;国际局势的影响主要从美国国际地位、对外政策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2)对美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加剧国内矛盾,人民反战运动高涨;尼克松政府调整外交政策。对世界: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苏争霸中美国转为守势;美国同新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伊拉克战争大事记时间事件2003年1月22日欧盟轮值主席西米蒂斯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全面战争2003年5月1日主要战事结
8、束2003年12月13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抓获2004年6月28日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2004年10月6日美国首席武器核查员迪尔费尔称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5年10月15日伊拉克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2007年2月2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英国将从伊拉克撤军2009年2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未来18个月之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美军据世界知识年鉴等材料二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
9、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摘自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个历史事件。解析:本题考查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局势的发展演化。第(1)问,两次高科技战争的主角和地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从原因上和结果上看,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第(2)问,注意将答案限制在19902000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0、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2)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
11、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避免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