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代码 580202招生对象1.普通高中毕业生2.“三校生” (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3.同等学力者学制与学历1.学制:三年制2.学历:专科就业面向在制造业从事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和管理;自动控制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管理、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简易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辅助开发与设计工作。同时可在企业从事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初始岗位群: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发展岗位群:通过 35 年上述就业
2、领域工作经历,可升迁为技师或助理工程师。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故障处理;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高级维修、管理和改造升级;机电设备公司从事计算机监测;自动化产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电气设备(或企业供配电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设计、技术改造及其管理等实际工作所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及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17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具有坚
4、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2.知识要求 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掌握电工电子、电机与电气控制、工厂供配电、单片机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液压/气动等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知识; 掌握工控组态和触摸屏应用技术,了解一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知识,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控系统装调的基本知识; 掌握电气制图、识图、生产工艺流程、网络通信基本知识; 掌握有关科技文献信息查询及检索、了解电气最新前沿技术知识。3.能力要求【通用能力】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5、 具备较好的科技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专门能力】 具备电气工程制图、识图能力; 具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具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具备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拓展能力】 具备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装调能力。职业证书学生可在 3 种职业证书中任意选考其中 1 种或多种。1.维修电工(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2.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3.ASEA 助理工程师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 课程体系构架说明电气自动化技术
6、课程体系框架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层面构成。实施“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一个贯穿(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贯穿始终) ,三个层次(职业成长和学习认知) ,平台+核心技能”的课程建设体系。强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技能服务,使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得以深度、广度全面提高,彰显专业特色,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优秀高端综合能力型人才。182. 主要专业课程及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学期及学时类型 序号 课程名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电工基础电气测量技术 56 2 电子技术电子虚拟仿真技术 80 3 C 语言程序设计 564 电机驱动与调速电气控制技术
7、维修电工基础实训 56 48 56 5 电气工程制图 56职业基础课程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应用实训 56 48 7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 56 8 电力电子技术 56 9 工厂供配电技术变电室运行与值班 24 56 10 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PLC控制系统设计与编程 64 64 11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56 12 液压/气动传动技术与应用 5613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48 14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64 15 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64职业能力课程16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48017181920212425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维修钳工基础实训 24 26 专业英语 32 22 现场总线应
8、用技术 24 23 物联网应用技术 24 29 电气工程预算、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24 24 职业拓展课程30 小计 120 344 440 360 112 480合计 1856注:所示为专业核心课程193.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工厂供配电技术。主要讲授工厂供配电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工厂变配电所一次回路的结构组成;掌握工厂电力线路和工厂变配电所基本操作及常用高、低压电器;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系统保护方式等。 (2)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主要讲授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及选型;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逻辑指令、编程软件
9、使用、典型逻辑(简单模拟量)控制方法、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本课程学习前需要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传感器与驱动、电机和变频器等技术知识。教学过程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模式。(3)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认知典型自动化生产线,针对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检单元、输送单元完成机械(气动)安装;气动管路连接;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编程(参数设置) ;生产线的总体调试。本实训单元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授课模式为项目教学,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项目驱动对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的情境教学模式。(4)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生产过程工艺流
10、程,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数据采集、运行值班(上位计算机的远程监控) 、故障处理及维修;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器件更换、设备保养、系统调试。本实训单元重点锻炼学生掌握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运行与维护能力。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一、专业教学团队1.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人数按生师比 24:1 配置,专兼职教师比例一般为 2:1,校企合作条件和专业特色特别适易的可以为 1:1,专兼职教师任专业课学时比例一般不超过 3:1。2.教师任职资格【专业带头人】除满足专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外,应具有 5 年以上累计企业工作经历
11、和深厚专业背景,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在本专业具有较高的能力;能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能够主持专业的教改科研和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工作。【专任教师】(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及现代的职教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具有先进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3)能够调配、规划实验实训设备,完善符合现代教学方式的教学场所;(5)能够指导高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6)能够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设专业技术短训班;(7)能够胜任校企合作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8)专任骨干教师要具有定期在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经历,具有中、高
12、级以上的资格证书(含具有中、高技术职称或中、高级技工证书) ;(9)专任骨干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专业课程的能力,能够指导新教师完成上岗实习工作;20(10)专任青年教师要具备在企业实习一年的工作经历,并经过教师岗前培训,方能从事教学工作。【兼职教师】包括课程任课教师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具有工程师、技师职称的技术人员,现岗在企业及连续工作 5 年以上,在专业技术与技能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法培训合格后,主要承担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二、教学条件基本要求教学条件的基本要求包括必要的教学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及信息网
13、络教学条件。具体设计建议如下:1.校内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实训室。主要用于电工基础 、 电子技术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 电气测量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电工实验台、电工(电子)实验器材、电工(电子)教学实验板、测量电桥、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交(直)流电功率表、兆欧表、数字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电烙铁、线路板、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镊子、电工工具等。扩展配置:学生用计算机、晶体管测试仪、集成电路测试仪、信号发生器、数字式示波器。实训项目:电工实验、电子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线路板设计与焊接等。 电气安装实训室。主要用于电气控制技术 、 电气测量
14、技术 、 维修电工基础实训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电气安装实训板、电气维修实训板、低压电器元件、兆欧表、数字万用表、钳型电流表、压线钳、剥线钳、电工组套工具。 扩展配置:电气安装操作间、电气控制柜、电锤、喷灯、弯管器。实训项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电气测量、小型电气装置的组装。 电气传动实训室。主要用于电气控制技术 、 电气测量技术 、 电机驱动与调速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电机实验台、电机实验模盒、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电机教学模型、磁粉制动器、测速发电机、电机控制实验板、电机故障测试盒、可调直流(大功率)电源、可调交流(大功率)电源、测量电桥、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
15、电流表、交(直)流电功率表、胶皮榔头、轴承拉拔器、绕线机、兆欧表、数字万用表、钳型电流表、转速表、测速表、辅助连接线、电工工具等。扩展配置:直流调速器、变频器、软起动器、伺服电机及控制装置、学生用计算机、直线电动机、特种电机、旋转编码器、数字式示波器、噪声测试仪。实训项目:电机拆装、电机原理实验、电机机械特性实验、直流电机调速、交流电机调速、交流电机软起动、伺服电机控制。 单片机实训室。主要用于单片机技术 、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 单片机应用实训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电工实验台、学生计算机、单片机教学实验箱、编程器、仿真器、开发实验板、数字万用表、电烙铁、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镊子、
16、电工工具等。扩展配置:嵌入式触摸屏、典型自动化控制单元、PROTEUS 等仿真软件。实训项目:单片机典型实验、单片机系统设计、单片机编程操作、单片机仿真操作、21单片机项目开发。 过程控制实训室。主要用于传感器与驱动技术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 PLC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 过程控制系统编程与组态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过程控制实训装置、学生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操作员面板、传感器、变送器、驱动器、执行器、阀门、显示单元、低压电器元件、兆欧表、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电烙铁、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镊子、电工工具等。扩展配置:直接数字控制器、工业总线
17、及接口、智能控制单元、智能仪表、智能模块、计算机板卡、变频器、伺服系统及控制装置、典型过程控制单元模型、电气控制柜。实训项目:传感器信息检测、驱动(执行)器控制、伺服控制、PLC 控制、DDC 控制、工业组态编程设计、典型过程控制实训。 可编程控制实训室。主要用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PLC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过程控制系统编程与组态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PLC 控制系统实验台、学生计算机、PLC 系统配置单元、数字量实验模型、模拟量实验模型、触摸屏、操作员面板、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单元、低压电器元件、兆欧表、数字万用表、压线钳
18、、剥线钳、电烙铁、电工工具等。扩展配置:工业总线及接口、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模块、计算机板卡、变频器、伺服系统及控制装置、电气控制柜。实训项目:PLC 硬件组态、PLC 系统设计、PLC 软件编程、PLC 控制系统实训、工业组态编程设计。 软件编程实训室。主要用于电气测量技术 、 电气工程制图 、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过程控制系统编程与组态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电脑实验桌、学生计算机、计算机局域网、PLC 编程软件、工业组态软件、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 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机语言编程软件等。扩展配置
19、:DDC 编程软件、电子电路虚拟仿真软件、电气 CAD 和仿真软件。实训项目:电气测量技术、电气工程制图、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编程与组态。 机电装配实训室。主要用于维修钳工基础实训 、 液压/气动应用技术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配置:液压实验台、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气动实验台、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泵、气动净化单元;钳工操作台、台钻、台虎钳、锉、锯、改锥、扳手、划针、样冲、錾子、榔头、扳牙架、游标卡尺、量角器、米尺、防护镜等。扩展配置:液压油过滤器、液压泵、液压马达、自动化生产线、学生计算机、剪
20、板机、铰杠。实训项目:液压实训、气动实训;钳工操作、小型机电装置装配;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与调试。 职业技能考评室。主要用于维修电工 、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 、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评、鉴定、取证和专业实习。22基本配置:电工维修考评单元、可编程控制系统考评单元。扩展配置: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系统、物流仓储系统、恒压供水系统、群控电梯。实训项目:维修电工基础培训、PLC 系统基础培训;顶岗实习专项训练、毕业设计实践单元。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根据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求,选择行业特点突出、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作为高效
21、依托型、合作紧密型、动态遴选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具体参考标准如下:高效依托型校外实训基地参考标准合作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参考标准动态遴选型校外实训基地参考标准*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聘为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企业每年接收相关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5 名,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企业每年接收相关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学生不低于两批*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校为订单学生提供专门技术培训*学院每年聘请企业高技能人员承担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大于 2 名*学院优先承担企业人员的进修培训*结合企业需要,学院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等不少于 2 次”*校企的相
22、关设备和信息资源共享*企业每年接纳学院教师现场实习,并提供指导不低于 5 名*学院为企业展示产品、推广技术、宣传企业文化提供活动空间和展示窗口 *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企业每年接收相关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3 名,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企业每两年接收相关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学生不低于两批*双方签订“订单培养” ,学校为订单学生提供专门技术培训*学院每两年聘请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员承担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 1 名*学院优先承担企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结合企业需要,学院为企业提供有偿现场技术服务咨询*企业每两年接纳学院教师现场实习,提供指导不低于 2 名*学院为企业展示产品提供活动空间和展
23、示窗口*结合学院需要,企业人员可参与专业建设与咨询*企业动态接收相关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企业每两年接收相关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学生不低于一批*双方可以签订“订单培养” ,学校为订单学生提供专门技术培训*学院结合需要,聘请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员承担实践教学*学院优先承担企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结合企业需要,学院不定期为企业提供有偿的现场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接纳学院教师现场实习,提供指导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建设具有连接互联网接口的实训室、办公室,课上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随时浏览相关学习内容,教师可在线答疑,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利用网络的直观、便捷、快速的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
24、信息交流; 具备局域网教学条件的实训室,能够实施模拟仿真教学; 具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浏览相关知识的精品课程网站。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1) 高等教育“十一五” 、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或重点建设教材;(3) 校企合作特色教材;校内自编教材或活页教材;(4) 技术标准、规范、手册、参考资料等;(5)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 、 “网络课件” 、 “教学录像” 、 “教学录音” 、 “教师教学博客”和“网上答疑” 、 “模拟考试”等;23(6) 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http:/ ;专业公司学习网站、行业
25、协会网站等。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1.教学方法建议结合课程特点、教学条件支撑情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例如:讲授、启发、讨论、案例和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建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例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视频演示与认知实习相结合,教师示范与真实体验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专项技术教学与综合实际应用相结合等;3.组织形式建议结合课程特点、教学环境支撑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整班教学、分组交流、现场体验、项目协作和学习岛等组织形式。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1.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主要包括用人单
26、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行业企业对实习顶岗学生的知、能、素评价,兼职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组织实施的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的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认证水平和职业资格通过率的评价,专业技能竞赛参赛成绩的评价,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等,形成独具学校特色、开放式、自主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教学考核建议 职业基础课程建议采用笔试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实践成绩占 30%,笔试成绩占 70%; 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采用技能测试、笔试、职业素养相结合的方法,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口试形式;笔试或口试占 40%,技能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工艺评测和过程评价,占 50
27、%;职业素养占 10%; 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主要采用技能测试和职业素养,重点关注功能测试、工艺评测和过程评价;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由校企人员组成的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周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总结、毕业设计论文或作品、带队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鉴定报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鉴定或答辩情况,综合定性给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评定等级; 学生毕业前应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应该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等内容,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对稳定专业教学秩
28、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1)教学过程管理重点关注兼职教师任课管理、认知和顶岗实习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和毕业设计管理等。(2)教学业务管理重点关注校企共同开展教研活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嵌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课件、顶岗实习、现场教学档案管理等。24(3)教学质量管理重点关注校企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管理、课程质量管理、教学检查和考核管理等。(4)教学监控管理重点关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依据和实施,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主要包括升本、海外进修、高自考、专项技能培训等,主要专业面向包括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楼宇智能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