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题1 本试题 卷分 客观 题和 主观 题两部 分,共 8 页,满 分 100 分,考试 时间90 分钟。其中 主观题分 学考 和选 考,请考 生仔细 阅卷,根 据考 试考 试类别,作 答相 应试 题。考生注 意:1答题 前,请 务必将 自己 的姓名、准考 证号、考试 类别用黑 色字 迹的签 字笔 或钢笔 分别填写 在试 题卷 和答 题卡 规定的 位置 上。2答题 时,请 按照答 题纸 上“注意 事项”的要 求,在答题卡 相应 的位置 上规 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 上的 作答 一律 无效。选 择 题部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备
2、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 不得 分)“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了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宋元之际的马端临说:“三代而上,天下非天子所得而私也。秦废封建,而始以天下奉一人也。”有学者形象地将这两个阶段比喻为中国古代国家的“1.0版”和“2.0版”。据此,文中古代中国国家体制由“2.0版”取代“1.0版”的主要变化是()A.分封制度被郡县制度彻底取代 B.“天
3、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C.地方管理出现了郡和县的设置 D.官僚制统治取代了贵族制统治3.史载,汉武 帝“元 封五 年,初 置部 刺史,掌奉 诏条 察州”,有 学者 认为 此部 刺 史是由 秦代 的监(御 史)嬗变 而成。秦 时除置 一守 一尉 外,又置 一监。汉兴,省 监不 置。惠帝三 年,“相国奏御史 监三 辅。”武帝 置刺 史,“郡 守不 得面 奏事,而 刺史得 而奏 事”。这说 明秦与 汉监 察方 向有 别,一在中 央,一在 地方秦与 汉在 地方 均设 有专 门负责 监察 的官 员秦汉 监察 机构 的设 置受 到最高 执政 集团 的重 视秦汉 监察 体制 的实 际效 能有限A.B.C.
4、D.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 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2 6.“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代的沉船。这艘船当时满载货物从我
5、国的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在前往东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据报道,截至 2019年3 月20日,出土文物已达 14万余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会大量存在 瓷器 铁器 纸张 丝绸A.B.C.D.7.孔子诞辰到底是哪一年?哪一天?虽然古文有明确记载,但由于记载不直存有争议。春秋公羊传:“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后人从南宋开始就认取史记的说法,至今沿袭不改;然而,近年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孔子屏风,令考古学家诧异的是,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
6、字明确记载着孔子的出生年:“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三十)矣”。这一记载比春秋公羊传早 14年、比史记孔子世家早 15年。这说明()A.历史研究应该坚持客观立场,力争去除人的主观认识B.研究者对待考古发现应结合多种史料认真辨析C.历史真相众说纷纭,历史学不具备客观性D.考古发现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历史真实8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相权进一步削弱 9.光绪十四年(1888年)
7、,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被卷入世界市场 C.制茶技术被印度日本赶上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10.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某一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大规模地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1费正清在
8、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倒不如说是终结。”下列关于“终结”的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终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商人们以罢市的 方式参加抗议。”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是中国首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13.1922 年,中 国共 产党 机 关刊物 向导
9、 周 报的 创 刊号写 道:“现在 大多 数人 民所要 求的 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 一 与和平 为了要和平要统 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 障 碍的军阀,乃是中同 大多 数人 的真 正民 意。”下 列项 中与 之相 关的 历史事 件是 A.湖北 新军 起义 B.护国 运动 C.“二次 革命”D.国民 革命 军出 师北 伐14.抗 战 时 期,某 次 战 役 的 亲 历 者 感 慨 地 说:“这 次 打 仗 我 们 千 万 不 能 忘 记 鲁 南 的 老 百姓 冒着 敌人 的炮 火,日 夜奔走 在战 场上 抬运 伤兵 胜 利的 取得,应当 归功 于鲁南 民众 有力的支 援。”这场“仗”指的 是 A.
10、太原 会战 B.百团 大战 C.台 儿庄 战役 D.枣宜 会战15.18世纪中叶,随着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基本特点的是()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全体议员由普选产生首相任职要经过国王任命A.B.C.D.16.英国 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 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城市环境极其恶化17.十 二铜表 法 第八表 第二条
11、:“如 果故意 伤人 肢体,而 又未 与(受 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 亦应 遭受 同样 的伤 害。”这主 要反 映了 十 二铜表 法A.掺杂 着原 始的 古老 习俗 B.为古 罗马 奠定 政治 法律 哲学基 础C.开西 方民 主政 治之 先河 D.适应 罗马 帝国 时期 新的 发展要 求二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让步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此举意在 争夺中间地带以巩固其霸权 帮助盟友恢复发展经济 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推动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19.1954 年 6 月 29 日,中 国和缅 甸两 国总 理发 表联 合声明 称:“两
12、 国总 理同 意这些 原则 也应该是 指导 中国 和缅 甸之 间关系 的原 则。如果 这些 原 则能为 一切 国家 所遵 守 而侵 略和干涉 内政 的威 胁和 对于 侵略和 干涉 内政 的恐 惧就 将为安 全感 和互 信所 代替。”声明 中的“这 些原 则”是指 A.“一 个中 国”原则 B.结伴 而不 结盟 原则 C.和平共 处五 项原 则 D.“求同 存异”原则20.1787 年 美国 制宪 会议 有过激 烈的 争论。“弗 吉 尼亚议 案”认为 各州 在国 会的投 票权 应按各州财 力贡 献的 大小 或自 由民多 少的 比例 分配。“新 泽西议 案”则坚 持各 州有 同等表 决权。这 主要
13、 反映 了当 时美 国 A.白人 与黑 人之 间的 矛盾 B.大州 与小 州之 间的 矛盾4 C.中央 与地 方之 间的 矛盾 D.南方 与北 方之 间的 矛盾、美国银行家杨格在 至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实行“币制改革”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
14、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3.“队里花生大丰收,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这首民间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A.20世纪 50年代末 B.20世纪 40年代末C.20世纪 60年代末 D.20世纪 70年代末 年 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 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 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务院
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非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 共3 小题,共 50 分。请 考生 仔细 审题,区 分学考 部分 和选 考部 分,考生按 考试 类别作答 相应 题目。选考非选 择 题部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 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22 分,第 27 题 1
16、8 分,第 28 题 10 分,共 50分)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 材料一 1943 年 12 月 1 日 中美英 三国 首脑 蒋介 石、罗斯福、丘 吉尔 在开 罗会 议上提 出了协同 对日 作战 的宗 旨,对处置 日本 侵略 者做 出了 安排。宣 言指 出“我三 大 盟国此 次进行战争 之目 的,在于 制止 及惩罚 日本 之侵 略”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节选 材料二 1949 年 12 月 美国 政府宣 布“运用 一切 努力 防止中 国共 产党 人从 非苏 联的来 源获得直 接用 于军 事目 的的
17、物资与 装备”,1951 年 10 月美国 国会 通过 了 巴特 尔法,规定违反 禁运 条例 向中 国等 社会主 义国 家出 口的 国家,美国 将停 止向 其提 供援 助。中美关系史 1949 1972 5 材料三 美 国方 面声 明:“美国认 识到,在 台湾 海峡 两边的 所有 中国 人都 认为 只有一 个中国,台湾 是中 国的一 部分,美 国政 府对 这一立 场不 提出异 议。它确 认从 台湾撤 出 全部美国武 装力 量和军 事设 施的最终 目标。”双方 同意,他 们将 通过不 同的 渠道保 持接触,包括 不定 期地 派遣 高级代 表前 来北 京;就促 进两国 关系 正常 化进 行具 体磋
18、商 并继续就共 同关 心的 问题 交换 意见。”1972 年 2月 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四 根 据商 务部 公布 的 关于 对原 产于 美国 的部 分进口 商品 加征 关税 的公 告,美 国政府已 在2018 年 4 月3 日 宣布将 对原 产于 中国 的进 口商品 加 征25%的关 税,涉 及约 500亿美元 中国 对美 出口。由 于美国 的 301 调 查为 单方 认定结 果,且这 一措 施明 显违反 了世界贸易 组织 相关 规则,严 重侵犯 中方 根据 世界 贸易 组织规 则享 有的 合法 权益,威胁 中方经济利 益和 安全,所 以中 国政府 会依 据 中华
19、人民 共和国 对外 贸易 法 等法 律法规 和 国际法基本 原则,捍卫 自身 合法权益,将 对原产 于美 国的大豆 等农 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 进口 商品 对等 采取 加征关 税措 施,税率 为 25%,涉 及 2017 年中 国自 美 国进口 金额约500 亿 美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启示。分 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宋代,成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转折点,市镇开始发生明显的分化。有一类市镇,其功能与往时不同。小农
20、户无法自给自足,必须将手中剩余的家产品卖掉,换取所需的日用品,于是农村夜市应运而生。这类市镇我们可能称之谓传统式市镇。宋以后另有一类市镇出现。因为人口过剩,农户无法靠农业生产维生,不得不以副助农。这些农户要出售他们的副业产品,要换取的是粮食,市场商品的流向完全颠倒过来。【美】赵冈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两类市镇的异同并分析宋代市镇分化的原因。(9 分)()材料二:年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百分比 世界平均百分比 年 年 年 年 年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近 年来人口城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年以来我国城镇人迅速增长的经济
21、原因。分 28.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6 序”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
22、声”。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 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 40 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 9月 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朱其昂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李鸿章也认为“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从商
23、,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2 分)(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4 分)(4)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2分)学考 非 选择 题部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 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22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0 分,共 50
24、分)26.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他(哥伦布)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他们(葡萄牙人)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所认为的还大,诸海洋也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渡大西洋。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7 走向西的海路。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
25、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哥伦布致国王和王后书(1)材料一中“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谁?它是沿着哪一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前行从而顺利到达亚洲的?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除此之外,哥伦布坚持向西航行有哪一知识方面的因素?(8 分)(2)材料二三中的“陛下”应是哪国国王(王后)?哥伦布口中的“公平交易”实质是什么?据所学知识简明扼要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14 分)27.阅 读材 料,回答 问题。(18 分)材料一 中印两 国的 谈判 在(1953 年)12 月的 最后 一天,开
26、始了。周恩 来说 道:“中印 两国的 关系会一 天一 天地 好起 来。某些成 熟的、悬而未 决的 问题一 定会 顺利 地解 决的。新 中国 成立 后就确立 了处 理中 印两 国关 系的原 则”。周恩来 指出:中国政 府“对于目 前正 在它 的邻 邦进 行的战 争和 战争 扩大 的危 险,不能 不加以密 切的 注意。中 国人 民认为:朝 鲜战 争停 止了,现在,印 度支 那战 争同 样应该 停止。”周恩来 指出,亚 非国 家要 从解除 殖民 主义 痛苦 和灾 难中找 共同 基础,而 非互 相疑虑 和恐惧,互 相排斥 和对立。亚 非会议 公报指 出:“自由和 和平是 相互依 靠的,自决 的权利 必
27、须为一切人 民所 享有,自 由和 独立必 须尽 可能 不迟 延地 给予现 在仍 旧是 附属 地人 民的人 们。”摘 自裴 坚章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外 交史(1949 1956)等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 代,邓小 平 指出:“过 去有 一段 时间,针对苏 联霸 权主 义的 威胁,我们 搞了 一条 线 的 战略,就 是从日 本到 欧洲 一直 到美 国这样 的 一条 线。现在 我们改 变了 这个战略”。这一 改变 的突出 特点就 是不再 强调与 美国 结成共 同抗苏 的战略 关系,但同 时也并非重建 中苏 同盟。这 个重 要转变 对中 国内 政、外交 的发展 都具 有重 大的 意义。第一,
28、使 中国能够真 正把重 点转到 经济 建设上 来。第 二,使 中国 独立自 主的和 平外交 政策 特点更 加鲜明。摘 自孙 大力 等 中华 人民共 和国 发展 史(第4 卷)(1)根 据材料 一和 所学知 识,简 述共和 国初期 外交 工作所 取得的 成效,指出 亚非会 议公报对各自 国家 制度 和生 活方 式所表 明的 立场。(9 分)(2)结合 所学,指 出材 料 二中“一 条线”的战 略下,20 世纪70 年代 中国 外交 取 得突破 的主 要表现。综合 上述 材料 分析 影响一 个国 家外 交的 因素。(9 分)28.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
29、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8 序”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 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
30、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 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 40 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 9月 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朱其昂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李鸿章也认为“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从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2 分)(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4 分)(4)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