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5项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编制单位: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编制日期:2018年7月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 立项审批 部门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批准文号 皖电经研规2017626号、 皖电经研规2017934号、 皖电经研规2017838号、 皖电经研规201727号、 皖电经研规2017396号 行业类比及代码 电力、热力
2、生产和供应业 D4420 预期投产日期 20182019年 建设单位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通讯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中山北路18号 联系人 李涛 法人代表 刘亚南 联系电话 0553-3807416 邮政编码 241000 包括以下5个项目: 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芜湖市无为县 占地面积 104m2(变电站本期不新增占地) 绿化面积 / 总投资 2150万元 环保投资 (所占比例) 28万元(1.30%) 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芜湖市无为县 占地面积 12m2 绿化面积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
3、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2 程 总投资 333万元 环保投资 (所占比例) 2万元(0.60%) 南二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建设性质 改建 建设地点 芜湖市南陵县 占地面积 268m2 绿化面积 总投资 1630万元 环保投资 (所占比例) 8万元(0.49%) 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建设性质 改建 建设地点 芜湖市无为县 占地面积 228m2 绿化面积 总投资 2156万元 环保投资 (所占比例) 15万元(0.70%)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芜湖市镜湖区、鸠江区 占地面积 176m2 绿化面
4、积 总投资 4200万元 环保投资 (所占比例) 13万元(0.31%)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3 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次环评包括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芜湖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南二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和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等5项输变电工程。 各工程建设规模如下: (1)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本期扩建1台50MVA三相双绕组风冷有载调压变压器。 本期扩建1回城北2出线间隔(利
5、用原姚沟间隔),接线形式不变;另1回利用原城北1出线间隔,接线形式不变。 无为城北变110kV线路工程 线路自已建220kV无为变110kV构架起,至已建110kV旗城线112#塔,此后利用110kV旗城566线112#塔接入城北变。全线路双回路角钢塔架设,路径总长度约为7.07km,其中单回路段约0.1km,双回路段约6.9km,单回路电缆段约0.07km。全线架设角钢塔25 基,钢管杆1 基。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导线截面为300mm2。电缆线路导线型号为YJLW03-Z64/110kV 1630mm2。 (2)芜湖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芜湖沈巷110kV变电
6、站110kV民安间隔改造工程 本期利用原有“沈雍”间隔改造,改造后间隔名称为“民沈2”。 芜湖220kV民安变电站110kV沈巷间隔改造工程 本期220kV民安变扩建1回110kV沈巷2出线间隔(利用原海螺间隔,北起第三回出线间隔)。 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自220kV民安变110kV构架起,至110kV沈巷变110kV构架止,全线路径总长约2.7km,其中新建单回路段长约0.5km、利用已建110kV民沈72C线(即民沈I回线)段路径长约2.1km、民安变进线档补充架线约0.1km。另涉及原110kV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7、4 民沈72C线恢复放线长约0.25km(双回)。全线架设角钢塔2基,钢管杆1基。本工程新建线路段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导线截面为300mm2。 (3)南二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线路自原有盛新631线路开段至南二变的开断点起至110kV新中变构架止,全线按单、双回路设计,路径全长约18.6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段约3.05km,单回路角钢塔段约14.65km,双回路钢管杆段约0.9km。全线架设角钢塔60基,钢管杆7基。本工程新建线路段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导线截面为300mm2。拆除原110kV线路路径长度约17.3km(包括杆塔共59基),均为单回
8、路。 (4)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将原线路自无为变构架至原线路#7塔段导线更换为JL/G1A-300/25导线(利用原塔,同塔另一回为110kV无热线),更换导线线路长度为1.5km;原#7塔原#69杆段拆除原线路62基水泥杆,利用原线路路径新建单回线路15.1km,全线架设角钢塔57基,导线采用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其中#43#45跨越铜宣高速段(0.4km)、#61#62跨越庐铜铁路(0.43km)段前期已经改造完毕,本次不进行改造;原#69襄安变构架段在云龙襄安110kV线路工程中按同塔双回设计,本工程不计列该段改造工程量。 (5)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
9、110kV线路工程 普庆220kV变电站110kV汀棠、吉和间隔扩建工程 普庆变扩建110kV汀棠、吉和间隔各1个。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架空线路工程 本期先将鸠吉584线汀棠T接线、110kV港赭647线吉和T接线在T接点处利用原有电缆进线短接,形成汀棠吉和110kV线路;然后将上述形成的汀棠吉和110kV线路开断环入220kV普庆变,分别形成普庆吉和、普庆汀棠的110kV线路。除开断点处、穿越芜宣高速公路及伟星支路通道狭窄段采用电缆敷设,其余段均采用架空方式架设。新建110kV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7.8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段约0.4km、双回路钢管杆段约5.7km、四回路钢管杆双
10、回路架线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5 段约1.7km。全线架设角钢塔6基,钢管杆38基。新建线路导线采用LGJ-300/25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为300mm2。 需将被钻越220kV普鸠2D53/2D54线、220kV师鸠2837/2838线进行升高改造,新建220kV双回路角钢塔4基,拆除220kV双回路角钢塔4基,老线路恢复架线长度约1.0km(双回路)。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电缆线路工程 本期先将鸠吉584线汀棠T接线、110kV港赭647线吉和T接线在T接点处利用原有电缆进线短接,形成汀棠吉和110kV线路;然后将上
11、述形成的汀棠吉和110kV线路开断环入220kV普庆变,分别形成普庆吉和、普庆汀棠的110kV线路。其中开断点处、穿越芜宣高速公路及伟星支路通道狭窄段采用电缆敷设。 本批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为104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为0.63%。 表1 本次输变电工程规模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内 容 规 模 1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 2#主变工程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本期扩建1台50MVA三相双绕组风冷有载调压变压器。 本期扩建1回城北2出线间隔(利用原姚沟间隔)。 无为城北变110kV线路工程 全线路双回路角钢塔架设,路径总长度约为7.07km,其
12、中单回路段约0.1km,双回路段约6.9km,单回路电缆段约0.07km。全线架设角钢塔25基,钢管杆1基。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 JL/G1A-300/25,导线截面为300mm2。电缆线路导线型号为YJLW03-Z64/110kV 1630mm2。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6 2 芜湖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芜湖沈巷110kV变电站110kV民安间隔改造工程 本期利用原有“沈雍”间隔改造,改造后间隔名称为“民沈2”。 芜湖220kV民安变电站110kV沈巷间隔改造工程 220kV民安变扩建1回110kV沈巷2出线间隔(利用原海螺
13、间隔,北起第三回出线间隔)。 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全线路径总长约2.7km,其中新建单回路段长约0.5km、利用已建110kV民沈72C线(即民沈I回线)段路径长约2.1km、民安变进线档补充架线约0.1km。另涉及原110kV民沈72C线恢复放线长约0.25km(双回)。全线架设角钢塔2基,钢管杆1基。本工程新建线路段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 ,导线截面为300mm2。 3 南二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南二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全线按单、双回路设计,路径全长约18.6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段约3.05km,单回路角钢塔段约14.65km,双回路钢管杆段约
14、0.9km。全线架设角钢塔60基,钢管杆7基。本工程新建线路段导线型号为JL/G1A-300/25 ,导线截面为300mm2。拆除原110kV线路路径长度约17.3km(包括杆塔共59基),均为单回路。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7 44 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更换导线线路长度为1.5km;利用原线路路径新建单回线路15.1km,全线架设角钢塔 57 基,导线采用JL/G1A-300/25 钢芯铝绞线,其中#43#45跨越铜宣高速段(0.4km)、#61#62跨越庐铜铁路(
15、0.43km)段前期已经改造完毕,本次不进行改造;原#69襄安变构架段在云龙襄安110kV线路工程中按同塔双回设计,本工程不计列该段改造工程量。 5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 普庆 220kV 变电站110kV汀棠、吉和间隔扩建工程 普庆变扩建110kV汀棠、吉和间隔各1个。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架空线路工程 新建110kV 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7.8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段约0.4km、双回路钢管杆段约5.7km、四回路钢管杆双回路架线段约1.7km。全线架设角钢塔6基,钢管杆38基。新建线路导线采用LGJ-300/25 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为300mm2。 将被钻越2
16、20kV普鸠2D53/2D54线、220kV师鸠2837/2838线进行升高改造,新建220kV双回路角钢塔4基,拆除220kV双回路角钢塔4基,老线路恢复架线长度约1.0km(双回路)。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电缆线路工程 新建 110kV 电缆线路路径长约0.4km,双回路敷设。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8 与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次新建、扩建工程输变电工程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标准及推荐标准的要求。 本次新建、扩建工程在选线阶段,已经向规划、国土等部门征询意见,并获得回复,具体见附件所
17、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如下: 1.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以环辐射函200992号文对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予以环评批复,以环电磁验201107号文对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1期工程予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 2.芜湖民安220kV变电站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以环辐射函2015113号文对芜湖民安220kV变电站(前期命名为江北集中区220kV 变电站)予以环评批复;芜湖市环保局以环办2014477号文对芜湖沈巷110kV变电站予以环评批复。 3.芜湖新中110kV变电站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以环辐射函2008439号文对芜湖新中110kV变电站予以环评批复,
18、以环电磁验201004号文对芜湖新中110kV变电站予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 4.芜湖普庆220kV变电站 芜湖市环保局以环函2017186 号文对芜湖普庆220kV变电站予以环评批复。 电网规划相符性分析: 1.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 (1)城北变目前仅有1台主变,不能满足N-1准则,供电可靠性较差,且城北变主要为无为县无城工业园供电,若发生停电,社会影响较大。 (2)城北变现主变容量为50MVA,2014年最大负荷已有24.6MW,随着将来金元华府小区、德龙商业中心等无为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开业,城北变主变容量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19、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9 不能满足供电需求。同时从无为县110kV电网变电容量平衡表(表2.1.3.3-2)可见,无为县110kV电网容载比整体偏低,若不在2018年投运城北变2号主变,容载比仅为1.67,变电容量亏缺123MVA,供电压力较大。 (3)根据芜湖地区电网滚动规划评审结果,本工程已经被列入芜湖地区电网发展规划,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电网规划要求。 2.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本工程新建一回民安沈巷110kV线路,110kV沈巷变与220kV民安变距离较近,该线路作为110kV沈巷变的备用电源线,将大大提高沈巷变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保证了110kV杨柳圩变的供电可靠性。110kV沈巷
20、变#1主变已基本达到满载。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根据芜湖地区电网最新滚动调整规划评审结果,本工程已经被列入芜湖地区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电网规划要求。 3.南二-新中110kV线路改造工程 为了满足芜湖市南陵县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减轻220kV繁南变的供电压力,解决未来110kV新中变电站的供电负荷增长问题,有必要对110kV盛新631线路进行增容改造。原线路是2002 年投运,线路目前状况较差,导线使用LGJ-150/20钢芯铝绞线,现线路下方有很多房屋,生态餐厅,养殖厂等。 本工程是将110kV新中变纳入了220kV南二变的供电范围,减轻220kV繁南变的供电压
21、力,改善了芜湖南陵县110kV电网结构,提高该地区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根据芜湖地区电网规划评审结果,本工程已经被列入芜湖地区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电网规划要求。 4.无为襄安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110kV无为-襄安线路现为襄安变主供电源,其导线截面现为185mm2,持续极限输送容量为81.398MVA,襄安变2016年最大负荷为89MW(热泵变主供电源断开后,热泵变由襄安变转供电),110kV无为-襄安线路无法保证襄安变和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0 热泵变
22、可靠受电。 为了适应无为县负荷不断增长,改善无为县110kV电网网架,提高无为县的供电可靠性,本工程拟将110kV无为-襄安线路改造为300mm2导线。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具有以下必要性。本工程可有效提高无为县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由于电网现状所限,通过对电网薄弱环节的分析,本工程是提高供电可靠性较快捷有效的方案,使电网满足了N-1方式的安全性要求。 5.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 汀棠变、吉和变110kV电源进线线路的调整,提高了两座110kV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并有效改善区域110kV网架结构。同时还可以降低港西变、鸠江变的负载率,提高普庆变变电容载比。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
23、的。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1 编制依据 一、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16年11月7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2004年8月
24、28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修订),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2017年11月4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修订),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第1号令,2018年4月28日起实施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1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
25、3日起施行 (15)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1号,2012年10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1年1月8日第二次修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2011年6月30日修正 (18)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19)安徽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皖办发201014号);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2 二、规范导则 1、采用的评价技术导则的名称及标准号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6、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6)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 2、采用的设计规范 (1)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2)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_5218-2005)。 3、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和编制单位 安徽芜湖城北110kV输变电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2017年8月。 安徽芜湖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2017年9月。 南二新中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2017年8月。 无襄545 110千伏线路增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5月。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芜湖中安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8年1月。 三、工程设计资料及委托书等 (1)项目委托书(附件1); (2)本批工程立项文件意见(附件2); (3)前期环评与验收批文(附件3) (4)相关部门批文(附件4) 芜
28、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芜湖市现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四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四区。市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人口385万,其中市区面积1491平方公里。芜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500多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始称“芜湖”。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29、,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8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无为县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现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
30、,总人口121.4万,其中无城城区面积25.5平方公里,人口24.3万。 无为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诞生了台湾开山之祖陈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名仕贤达,现代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当代有位列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姜纯等商界精英。 无为区位优越,优势凸显。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轴”之上、“芜湖核”之内,处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马芜铜经济圈的交汇区域,2015
31、年6月份通车的京福高铁穿境而过并在无城城东设站。特别是2011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4 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成为芜湖跨江联动发展的主战场,随着芜铜高速的建成通车,芜湖长江二桥、北沿江高速、庐铜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将引领无为全面进入“高铁高速时代”。 无为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坐拥59.3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其中适宜建万吨级以上工业及港口码头岸线10.1公里。拥有30万外出创业大军,是著名的“劳务之乡”。粮棉油及水产品产量均跨入全国百强行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米公祠、泊山洞、黄金塔、
32、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无为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山清水秀、环境怡人,高沟镇、姚沟镇、鹤毛乡分别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乡镇”,无城连续三届获得“全省文明县城”和两届“全省园林县城”称号。 南二新中110千伏线路工程跨越河流为漳河。漳河为繁昌、南陵两县的界河;源于南陵县绿岭乡荷花塘,自南向北流经平铺、娥桥至芜湖市的鲁港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450km2,河流全长115km;本工程线路分别在梅竹园、何湾附近两次跨越漳河,河床比降为0.15,跨越处两岸均有堤防,堤防设计防洪标准约为20年一遇。根据安徽省航道整编资料,漳河为通航河流,现状跨越处河段分别为、VII级航道
33、,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分别为10、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最大船舶空载高度分别为14.0m、12.0m;线路行走时须考虑对通航的影响;线路跨越漳河时,塔位应远离堤防背水侧堤脚。 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等分布。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对工程所经地区的电磁环境现状和声环境现状进行了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检测报告。 现状检测结果表明: 所有测点测值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4000V/m、工
34、频磁场100T的标准要求。 变电站四侧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变电站周围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拟建110kV线路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 具体见各专项评价所示。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评价因子 表2 本工程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 评价 阶段 评价 项目 现状评价因子 单位 预测评价因子 单位 施工期 声环境 昼间、
35、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运行期 电磁 环境 工频电场 kV/m 工频电场 kV/m 工频磁场 T 工频磁场 T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2、评价等级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199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
36、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 电磁环境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期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对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二级评价。变电站为户外式变电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对其电磁环境进行二级评价。 本批工程对电磁环境进行二级评价。 声环境 本工程新建的110kV变电站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故对变电站工程声环境影响进行二级评价。本工程线路位于1、2类声环境功能区,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
37、B(A),评价范围内受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少。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等级划分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7 的要求,对声环境影响作二级评价。 本批工程对声环境进行二级评价。 空气环境 本工程施工期有少量的扬尘产生,施工期结束后,周围空气质量立即恢复;运行期不产生空气污染物。因此对空气环境影响作简单分析。 水环境 本工程施工期有少量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运行期不产生水污染物。因此对水环境影响作简单分析。 生态环境 本工程变电站占地面积均小于2km2,线路路
38、径长度均小于50km,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三级评价。 3、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 1)声环境 22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110kV变电站:至围墙外200m范围内。 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2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9、30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范围内。 3)生态环境 变电站站界外500m范围内,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范围内带状区域。 4、环境保护目标 经现场调查,本次评价的输变电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也无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8 意义的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输变电工程附近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
40、主要功能的区域的民宅及工作场所,主要保护对象为变电站和线路周边的人群。本批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所示。 表3 本工程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工程名称 子工程名称 环境保护目标 芜湖城北110kV 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扩建2#主变工程 变电站南侧,最近距离约14米,1户尖顶民房 变电站南侧,最近距离约57米,2户1-3F尖顶民房 变电站西北侧,最近距离约88米,1户1-2F尖顶民房 变电站西南侧,最近距离约39米,8户1-3F尖平顶民房 无为城北变110kV线路工程 无为县无城镇新民行政村,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0米,1户2F尖顶民房 无为县无城镇潘家陡门村,线路南
41、侧最近距离约11米,约3户1-2F尖、平顶民房 无为县无城镇潘家陡门村跨越2户1F尖顶民房(拟拆除) 无为县无城镇凌井村,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6米,1户1-3F尖顶民房 无为县无城镇黄庄村,线路北侧最近距离约26米,1户2F平顶民房无人在家 无为220kV变电站110kV城北间隔扩建工程 无敏感点 芜湖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沈巷110kV变电站110kV民安间隔改造工程 无敏感点 220kV民安变电站110kV沈巷间隔改造工程 无敏感点 民安沈巷110kV线路工程 无为县无城镇,线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5米,约10栋2F商品房最近距离15米 无为县无城镇大丁村,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8米,1栋
42、2F平顶民房 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芜湖545无襄110kV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无为县无城镇楼庄,线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米,约7户1-3F尖、平顶民房 芜湖市无为县无城镇新巢无路与X045交口南2栋4F、1栋5F长安汽车、1栋2F平顶厂房,线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米 芜湖市无为县无城镇新巢无路与X045交口西北角1F尖顶文成财务,1F尖顶垃圾场,线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3米 芜湖市无为县无城镇西苑社区,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14米,2户1F尖顶民房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19 无为县无城镇花家渡1户2F平顶、1户2F尖顶,
43、线路东侧最近距离约11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河庄,约5户1-3F尖、平顶民房,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8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观音村,1户3F尖顶民房,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26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1F尖顶厂房,线路西南侧最近距离约10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吕巷村,约2户1F尖平顶民房,线路西侧最近距离约10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马家滩,2户1-2F尖、平顶民房,线路西北最近距离约27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刘庄,1户2F平顶民房,线路西北侧最近距离约25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九间屋,4户1F尖顶民房,线路东南侧最近距离约14米 无为县十里墩乡陈家小村,4户2尖顶民房门前,线路西南侧最近距离约14米 无为县襄安镇云水村,3户2尖
44、顶民房门前,线路西南侧最近距离约7米 无为县襄安镇邾村,2户1-2F尖、平顶,线路东南侧最近距离约20米 南二新中110kV 线路增容改造 南二 新中110kV线路增容改造 南陵县许镇政府旁,8栋6F尖顶住宅楼,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最近约16米 南陵县许镇1户2F平顶住户线路东南侧最近距离约5米 南陵县许镇镇仙坊村五房组,3栋2F尖顶民房,线路东南侧最近距离约22米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 吉和汀棠入普庆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 镜湖区鸠兹家苑扩大区,5栋18层住宅楼,3栋3-6层平顶商铺,线路东南侧最近距离约13米 鸠江区环卫所环卫车队停车场围墙距线路西北侧约24米 镜湖区
45、鸠兹创业街交警高速一大队,距线路东侧约1米 镜湖区鸠兹创业街芜湖市翰文学校围墙距线路东约10米 镜湖区沈巷路芜湖公交集团第三分公司距线路东约7米 沈巷路1栋3F平顶城市名人壹超市距线路东约约12米 镜湖区沈巷路与涌金西路交口西,约15栋1层尖顶厂房、徽师大附属幼儿园围墙、约30间沿街2-3层尖顶商铺,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6米 镜湖区弋江路与涌金西路交口,东伟星城3栋18层住宅3栋6层尖顶住宅商铺,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24米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20 评价适用标准 本次环评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根据电磁环境控
46、制限值(GB 87022014)的规定,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分别为4000V/m和100T,架空输电线下的耕地、园地等场所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 (2) 噪声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各变电站周围声环境质量和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所在区域的噪声标准,具体见表4所示: 表4变电站周围声环境及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 序号 变电站名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 城北110kV变电站 2类(6
47、0/50) 2类(60/50) 工程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输电线路经过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经过集镇、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在交通干线两侧(参考GB/T15190第8.3条规定)的声环境敏感建筑物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污水 本工程扩建的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21 建
48、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流程简述(图示): 本批变电站工程为扩建工程,本期在站内预留位置扩建#2主变和扩建间隔,该项工程施工期间无需设置施工营地,产污环节主要集中在设备安装阶段,污染因子为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固废。 输电线路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为:施工准备,基础施工,铁塔组立及架线。 施工准备 材料运输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工备料及施工道路的建设。工程建设所需砂石材料均在当地购买,采用汽车运输。本期工程施工利用现有田间道路进行运输。 牵张场建设 牵张场施工采用人工整平,以满足牵引机、张力机放置要求为原则,尽量减少土石方挖填量和地表扰动面积,对临时堆土将做好挡护及苫盖。 基础施工 基坑在确保安全和质量
49、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使用大型的施工设备,同时减小基础开挖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原状土破坏,以利水土保持和塔基边坡的稳定。地质比较稳定的塔位,在设计允许的前提下,基础底板尽量采用以土代模的施工方法,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 基坑开挖施工流程图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 22 基础施工流程图 铁塔组立 工程所用直线或耐张塔根据铁塔结构特点采用悬浮摇臂抱杆或落地通天摇臂抱杆分解组立。 铁塔组立接地施工流程图 架线及附件安装 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施工方法,各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牵四的牵张机放线方式。 架线施工流程图 芜湖城北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