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6.5宇宙航行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尼博士 文档编号:21888573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6.5宇宙航行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6.5宇宙航行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6.5宇宙航行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宇宙航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引入新课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

2、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99年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二)进行新课1、牛顿的设想(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

3、: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提出问题: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呢?, 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引入: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小,是否发射也容易呢?这就需要看卫星的发射速度,而不是运行速度。2、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推导: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 又 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

4、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可见,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

5、,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3、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2)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3)同步卫星所谓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上方距地面

6、高h处,并且h是一定的。同步卫星也叫通讯卫星。由得:h= (T为地球自转周期,M、R分别为地球的质量,半径)。代入数值得h=。例题分析例题1: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行,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1)这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2)角速度之比;(3)周期之比;(4)向心加速度之比?解:(1)由得,所以(2)由得,所以(3)由得(4)由得例题2:地球半径为6400km,在贴近地表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103m/s,则周期为多大?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解:(1);(2)由,得;思考: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梦想成真 师:探索宇宙的

7、奥秘,奔向广阔而遥远的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那么梦想成真了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梦想成真”部分。 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火箭点火起飞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min,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临月球,蛾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人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

8、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新奇有趣的动画演示及多次的角色转化,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经典

9、例题,百讲不厌。不断强调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效果。提高民族自豪感板书第五节 宇宙航行1、宇宙速度 7.9km/s 11.2km/s 16.7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是在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2、人造地球卫星3、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周期T、高度h、线速度v一定。T=24h h=36000km v=3.1km/s4、梦想成真(1)世界的成就(2)中国的成就教学反思做位一个物理老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构造有利于学习的物理情景,多媒体是一个相当有益的工具。在具体形象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宇宙航行,并能进行实际运算。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积极,乐于吸收新知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