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2016110303157.pdf
201611030380.doc
201611030381.doc
201611030382.doc
201611030383.doc
201611030384.doc
201611030385.doc
201611030386.doc
201611030387.doc
201611030388.doc
  • 全部
    • 2016110303157.pdf--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0.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1.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2.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3.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4.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5.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6.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7.doc--点击预览
    • 20161103038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 1 页(共 2 页) (第 6 题 )图) 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 上学期 期中考试 高三 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分数: 150 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已知全集 U = R,集合 A = {x|2x 1},B = {x|x2 −3x −4 0},则 ( ) A. B. C. D. 2.已知复数 2−3ⅈ1−i (是虚数单位),它的实部和虚部的和是 ( ) A. 4 B. 6 C. 2 D. 3 3.二项式 (x2 − 1√x3)8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 A. 28 B. -7 C. 7 D. -28 4.“ φ = π4”是“函数 y = sin(x+ 2φ)是偶函数”的 (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 一个体积为 12 3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 该 三棱柱的 侧 视图的面积为 ( ) A. 6 3 B. 8 C. 8 3 D. 12 (第 5 题) 6.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是 ( ) A.10 B.15 C.20 D.35 7. 已知 nS 是等差数列 }{na 的前 n项和 , 若 12852  aaa , 则 9S 等于 ( ) A.18 B.36 C.72 D.无法确定 8.已知函数 2, 0() , 0xxfx x x x   ,若函数 ( ) ( )g x f x m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 A. 1[ ,1]2 B. 1[ ,1)2 C. 1( ,0)4 D. 1( ,0]4 9. 已知直线 𝑎𝑥 +𝑏𝑦 +𝑐 = 0与圆 𝑂:𝑥2 +𝑦2 = 1相交于 A, B 两点,且 |AB| = √3 则 的值是( ) A. −12 B. 12 C. −34 D. 0 10.P 是 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若 PBPACB   ,其中 R ,则 P 点一定在 ( ) A. ABC 内部 B.AC边所在直线上 C.AB边所在直线上 D.BC边所在直线上 11.定义行列式运算 12212121 bababb aa ,将函数 xxxf cos1 sin3)( 的图象向左平移 )0( tt 个单位,所得图象 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 t 的最小值为 ( A.6 B.3 C. 65 D. 3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双曲线 22112 4xy的右焦点为 F,一条过原点 O且倾斜角为锐角的直线 l 与双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若△ FAB 的面识为 83,则直线 l 的斜率为 ( ) A. 13132 B.21C.41D. 77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 13. 若点 在直线 上,其中 则 的最小值为 __. . 14. 已知函数 axxxf  3)( 在区间( -1, 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AB 0xx  10x x x  或  4xx  14xx  OBOA 1,1A 02 nymx ,0mn nm 11第 2 页(共 2 页) FEOD CA BP15. 不等式组2000xxyxy 表示平面区域为  ,在区域  内任取一点 𝑃(𝑥,𝑦),则 P 点的坐标满足不等式 222xy的概率为 ______. 16.给出以下命题: ① 双曲线 y22 −x2 = 1的渐近线方程为 y = ±√2x; ② 命题 :p “ +Rx , 𝑠𝑖𝑛𝑥 + 1𝑠𝑖𝑛𝑥 ≥ 1 ”是真命题; ③ 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 ˆ 32yx ,当变量 x 增加 2 个单位,其预报值平均增加 4 个单位; ④ 设随机变量  服从正态分布 (0,1)N ,若 ( 1) 0.2P   ,则 ( 1 0) 0.6P    ;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道题,共 70 分) 17.( 12 分)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 ,等差数列 满足 ( 1)分别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 2)设 ,求证 . 18.(12 分 ) 对某交通要道以往的日车流量(单位:万辆)进行统计,得到如下记录: 日车流量 x 50 x 105 x 1510 x 2015 x 2520 x 25x 频率 0.05 0.25 0.35 0.25 0.10 0 将日车流量落入各组的频率视为概率,并假设每天的车流量相互独立. ( 1)求在未来连续 3 天里,有连续 2 天的日车流量都不低于 10 万辆且另 1 天的日车流量 低于 5 万辆的概率; ( 2)用 X 表示在未来 3 天时间里日车流量不低于 10 万辆的天数,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 12 分) 已知四棱锥 的底面 是等腰梯形, 且 分别是 的中点 .( 1)求证: ; ( 2)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 20.(12 分 ) 已知椭圆 的两个焦点 12,FF和上下两个顶点 12,BB是一个边长为 2 且 ∠ F1B1F2 为 60 的菱形的四个顶点 . ( 1)求椭圆 的方程; ( 2)过右焦点 F2斜率为 ( )的直线 与椭圆 相交于 两点, A 为椭圆的右顶点,直线, 分别交直线 于点 , , 线段 的中点为 ,记直线 2PF 的斜率为 .求证 :为定值 . 21.(12 分 )设 1ln)()(  x xaxxf ,曲线 )(xfy 在点 ))1(,1( f 处的切线与直线 012 yx 垂直 . (1)求 a 的值 ; (2) 若 ),1[ x , )1()(  xmxf 恒成立,求 m 的范围 . 22.(10 分 ) 已知动点 P, Q 都在曲线 C: 2cos ,2sinxtyt (t 为参数 )上,对应参数分别为 t= α 与 t= 2α(0< α< 2π), M 为 PQ 的中点. (1)求 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2)将 M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d 表示为 α 的函数,并判断 M 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na n nS 1 1a 1 21nnaS  *()nN nb353, 9bbna nb*22 ()nnnbc n Na  113nncc P ABCD ABCD // ,AB CD ,AC BDO,AC BD与 交 于 , 2 , 2 2 2 ,P O A B C D P O A B C D   底 面 EF、 AB AP、AC EFF OE A1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数:10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50 分)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 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 1~2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A.20 000 千米 B.15 000 千米 C.10 000 千米 D.5 000 千米下图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回答 3-4 题。3.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E 处低于 F 处 B.图中 G 处高于 H 处C.图中 E 处海拔高度大于 300 米 D.由 E 处到 F 处地势逐渐上升高三地理试题第 1 页共 8 页4.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 J 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 G 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 )A.岩性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坡度不同 D.植被覆盖率不同2下表为安徽省黄山市和 H 地某月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表回答 5-6 题。第一天 第二天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黄山市 7:0 2 17:15 7:01 17:16H 地 6:34 22:26 6:35 22:255.H 地在黄山市的什么方向( )A.东南方 B.东北方 C .西北方 D.西南方6.这两天黄山市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A.日出东南—日中正北—日落西南 B.日出东南—日中正南—日落西南C.日 出东北—日中正南—日落西北 D.日出东北—日中正北—日落西北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简图。据此完成 7~8 题。7.控制该区域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季风环流 D.副热带高气压带8.与北半球同纬度大陆西部沿海相比较,图示区域西部沿海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下图是“我国某区域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注:1 月和 7 月等温距相同) ,读图回答9~10 题。9.对该区域 7 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 海陆位置高三地理试题第 2 页共 8 页10.A 地的气温年较差可能是( )A. 24℃ B. 22℃ C. 20℃ D. 18℃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 11~12 题。11.若图中 m 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 m 的数值可能为( )A.1 005 B.1 010 C.1 015 D.1 020312.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A.L 1附近 B.L 2附近 C.L 3附近 D.L 4附近读下图,完成 13-14 题13.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降低 B.城市热岛效应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D.天然调蓄能力强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结合图回答 15-16 题。高三地理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15.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5000 米 B.3600 米 C.2200 米 D.50 米16.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下图中的 40°线为纬线,a、b、c 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的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读图回答 17-18 题。17.图中等温线 a、b、c 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ca B.cb C.ba D.ab18.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 B.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C.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D.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4右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20.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开普敦温和多雨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下图为 2016 年 1 月 29 日 20:00 亚洲部分区域天气形势图,未来几天大陆上 的天气系统明显转弱,我国东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读图,回答 21-23 题。21.图中气压中心①地气压低于②地,则①地与②地气压差最大值可能是( )A.18 B.15 C.10 D.22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或造成的影响是( )A.台湾以东洋面千里冰封 B.福建沿海发生风暴潮C.受低压控制,地面温度升高 D.阴雨天气出现,大气逆辐射增温23.我国东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的最可能原因为( )A.天气持续晴朗,太阳辐射使气温上升 B.高压中心南移,气流下沉使气温上升C.受低压控制,地面温度升高 D.阴雨天气出现,大气逆辐射增温为避免日期混乱,国 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其短指针固定指向 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据此完成 24~25 题。24.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A.3 时 B.6 时 C.9 时 D.18 时25.此时,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与旧的一天所占范围之比为( )A.3:1 B.1:3 C.3:4 D.4:3第Ⅱ卷(非选择题 50 分)526.下图为某 两日的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1)一架飞机从 A 地沿最短航线飞往 B 地,指出其飞行方向。 (2 分)高三地理试题第 5 页共 8 页(2)甲、乙两图所示时刻的北京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 分)(3)简述甲图所示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特征。 (4 分)(4)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从甲日期到乙日期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 分)27.下图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4 分)6高三地理试题第 6 页共 8 页(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4 分)(2)据图说出该国城市空间分布特点。(4 分)(3)推测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 分)28.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图中 BC 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0 分)7(1)说出 A 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4 分)(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 M~N 一线天气的变化。 (6 分)(3)若图中 D 地 1 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 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4 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图 1)。材料 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图 2)。(1 简述图示地区主要水循环类型的过程。 (4 分)(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4 分)8(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 分)9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ADADD BBDAC DCBAC DCBDA BDABA26.(14 分) (1)先向正南,经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 (2 分)(2)4:00;16:00(4 分)(3)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 分)(4) (4 分)27.( 1 )该国主要位于 15°N~30°N 之间( 或该国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或该国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2 分);地处北美洲南部( 或地处拉丁美洲北部),东临墨西哥湾,西濒太平洋( 2 分);北接美国,南连危地马拉( 2 分)。( 2 )高原多,平原少( 2 分);中南部多,北部少( 2 分)。( 3 )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2 分) 理由:甲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流经,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所以降水多( 2 分);乙地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沿岸又有寒流流经,所以降水少( 2 分)。28.(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 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4 分)(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6 分)(3)图中 BC 为晨线,1 小时后 D 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 (4 分)29.解析 第(1)题,该处河流能注入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过程要从四个环节分析。第(2)题,日变化可从图中降水的时刻变化看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就是要分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大 气垂10直运动。第(3)题,首先明确洞庭湖对环境的作用,再来分析面积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 (4 分)(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 (4 分)(3)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4 分)1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Fe-56 Cu-64 Ba-137第Ⅰ卷 选择题(共 51 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a 2S 水解: S 2- +2 H 2O H2S+2OH -B.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Mg(OH)2: 3Mg(OH) 2+2Fe 3+ = 2Fe(OH)3+3Mg 2+C.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 CO2:Ca 2+ +2CIO - +H 2O+CO 2 = CaCO3↓+2HClOD.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 SO2: Ca 2+ +2CIO - +H 2O+SO 2 = CaSO3↓ +2HClO3.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 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b C.c(A - )=c(Na+ ) D.c(A - )5、、、=)(此空 1 分) ,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碳 氮 YX 硫 Z回答下列问题:(1) Z 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2) 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_________(此空 1 分) 。(3) 下列事实能说明 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的是_________。化学试卷共 7 页(第 5 页)a.Y 单质与 H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 单质比 1 mol S 得电子多c.Y 和 S 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 X 与 Z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 1 mol X 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 687 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 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 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的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 50。为防止污染,将生成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 1 L 2.2 mol/L NaOH 溶液和 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21.工业上电解制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膜法,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 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电解食盐水时,它只允许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通过。(2) 为了去除粗盐中混有的 Ca2+ 、Mg 2+ 、SO 42- ,下列选项中所加试剂(均为溶液)及加入顺序均合理的是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A.先加足量的 BaCl2,再加足量的 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B.先加入足量的 NaOH,再加入足量的 BaCl2,然后加入足量 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C.先加足量的 Na2CO3,再加足量的 BaCl2,然后加足量的 NaOH,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D.先加足量的 Ba(NO3)2,再加足量 NaOH,然后再加足量的 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3) 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 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交换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6① 图中 X 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 a、b 、c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② 写出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任写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试卷共 7 页(第 6 页)22.高铁酸钾(K 2FeO4)是一种绿色高效水处理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 器已略去)制备KClO 溶液,并通过 KClO 溶液与 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 K2FeO4。查阅资料知 K2FeO4的部分性质如下:① 溶于水、微溶于浓 KOH 溶液② 在 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 Fe 3+ 和 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 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 Fe(OH)3和 O2。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 C 和 D 中都盛有 KOH 溶液,其中 C 中 K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l2与 KOH 的浓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 KClO3。为保证反应生成 KClO,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5℃下进行,在不改变 KOH 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实验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搅拌下,将 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 KClO 饱和溶液中即可制取 K2Fe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制得的粗产品中含有 Fe(OH)3、KCl 等杂质。提纯方案:将一定量的 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 3 mol/L KOH 溶液中,用砂芯漏斗(硬质高硼玻璃)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 KOH 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 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第一次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固体分别对应的是(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不用普通漏7斗而采用砂芯漏斗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试卷共 7 页(第 7 页)1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数:100 分 2016、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2 分,25 小题,共 50 分)1.《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 察机构更加完善 B.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C.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 D.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 ,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3.“旧设南北两会同馆,接待番夷使客。遇有各处贡夷到京,主客司员外郎、主事轮赴会同馆,点视方物,讥防出入。 ”从《大明会典》的这则记载可以窥见明朝的A.开放外交 B.朝贡贸易 C.特务制度 D.文化专制4. 唐代《田令》中规定:“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一夫百亩) 。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 ”此规定A.保护了农民 的土地所有权 B.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C.防止了豪强占农民的土地 D.防止了农民卖地逃税5.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6. 明 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 ”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 “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2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高三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7.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9.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枝柳。程颐遽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 。这表明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10.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 ,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1.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 ”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 “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2.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 ,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3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 1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 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高三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14.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15.自 1789 年到 2003 年,美国总统共用了 1484 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 106 次,大约有 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A.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C.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16. “义和团运 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 ”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爱国与保守 B.反帝与反封建C. “灭洋”与“扶清” D.正义与非正义17.“11 月 8 日,国民党冯治安部张克侠、何基沣两位军长在徐州东北贾汪、台儿庄地区率部起义,我军迅即兵临徐州城下,切断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 ”以上这位解放军战士的日记记载的战事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8.194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 ,把“亲日派” “长征时代” “争取民主”“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 ,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19.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4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20.“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 ”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21.《国际信使报》刊登了下面一幅漫画,此漫画基本反映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引起高三历史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其担忧的理由主要是 A.俄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B.美国在俄后院建反导系统会引爆世界新冷战C.美俄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将使世界充满核恐怖D.北约和俄国争夺中东将致地区形势迅速恶化22.1975 年 3 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 。这一现象说明了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B. “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523.1958 年 7 月, 《红旗》杂志报道,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几个月后,原宣传的许多优越性开始走向反面。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各阶层组合为一体与专业化分层相背离B.公社忽视了农民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C.社会生活单一化与多样发展方向相背离D.农民身份固定化与社会身份流动相背离24.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 of the world) ”,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 ;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 of all countries) ,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 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C. 《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高三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25(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 、 “报效” 。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 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 ,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 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 ,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 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商人和王权终于走到一起,商人在金钱上支持国王,国王在政治上确认商人的地位, 在英国、法国、德国,富有的商人作为市民的代表出席了国会。不仅在政治上,在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庄园经济时代,基督教卑视财富,而在货币经济时代,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宣扬:人是尘世的上帝,财富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与庄园不同,城市国家的财富,来自商业的利润。所以商人有着崇高的地位,尤其把海外经商看成是人们具 有崇高身份的象征。——张椿年《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徽商财富流向的主要特点。 (8 分)6(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欧商人的主要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1 4 分)(3)综上所述,概述商人群体对近代社会转型作用的认识。 (3 分)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高三历史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27.(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 “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 。 (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 ,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 (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 1896 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 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 ”然后再逐渐推广。于 1901 年 8 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6 分)7大庆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答案选择题:DCBBB AACDC ACDBC ABDAD BDBC非选择题:25、 (1)特点:大量财富投向非生产领;官场消费;科举消费;买田置地;公益消费(建祠、助学、济贫等) ;没有将大量商业利润用来扩大再生产。 (任意四点得 8 分)(2)差异:中国:经商致富依靠权钱交易,权力支撑;商人缙绅化;商业资本封建化;消费畸形。(任意三点得 6 分)西欧:商人与王权相互依赖;参与国家管理,政治和社会地位高(任意二点得 4 分)根源: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导;西欧以商品经济为主导(4 分)(3)认识:商人群体受制于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在社会转型中所起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6、 (12 分)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 (2 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市镇发展。 (6 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 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2 分)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2 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 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5 分)27.(15 分)(1)新变化:由新旧书院并存到一律改为新式学堂;新书院聘请西方学者,中西兼学;教学面向现实,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标;分门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 (9 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亦可)(2)影响: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等。 (6 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亦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