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1028012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81.ppt
- 201610280182.ppt
- 201610280183.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5 单元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艺 第 29 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解析:选 A。材料中“考古工作者曾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的信息说明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故 A 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 B 项错误;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 C 项错误;综合材料可知汉代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故 D 项错误。2.(2016·乌鲁木齐高三质检)“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诗中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C.火药 D.印刷术解析:选 B。诗句的意思是,在罗盘盘面注记的其北方正位是指向缝针二十八宿的虚宿和危宿的界缝,南方正位是指向二十八宿张宿三度,所以校正罗盘要把天池内底面(通称海底)的红线,北方必须对中虚危二宿界缝,南方对正张宿三度。这是对如何校正罗盘北方和南方方法的描述,可判断出与指南针有关,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3.(2016·福建泉州模拟)“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解析:选 B。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说明对近代化进程主要是起到促进的作用,故 B 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故 C 项错误;四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故 D 项错误。4.(2016·武汉高三调研)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 世纪, “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2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解析:选 B。民族融合有利于文化交流,故 A 项错误;宋代理学出现,格物致知有利于科技研究系统化,故 B 项正确;C 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体现的医学领域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表述的不是医学处于巅峰时的内容,故 D 项错误。5.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 16 部, “从微至巨” “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解析:选 A。系统分类是近代科学的特点, “从微至巨” “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 A 项正确。6.(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楹联续话》卷一:“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下列作品与《楹联续话》描述的书法风格一致的是( )解析:选 A。题干材料是后人对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书法成就的评价,张旭擅长草书,世称“草圣” , 《古诗四帖》是草书,故 A 项符合题意;《兰亭序》是行书,故 B 项不符合题意;《贺捷表》是楷书,故 C 项不符合题意;《乙瑛碑》拓片是隶书,故 D 项不符合题意。7.(2016·海口质检)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画作相符的是( )清·郑燮《墨竹图》A.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B. “意在笔先” , “趣在法外”C.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D. “钩勒工细” , “尽其精微”解析:选 B。 “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是山水画而不是文人画的特色,故 A 项错误;“意在笔先” , “趣在法外”是文人写意画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题干所示画作风格相同,故 B 项正确;“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与文人写意画主旨截然相反,故 C 项错误;“钩勒工细” , “尽其精微”是工笔画的技术手段,从表现手法来说与写意画相对,故 D 项错误。 38.(2016·北京通州模拟)下列作品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A. “笔墨当随时代”B. “以形写神”C. “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D. “图之工妙入神”解析:选 A。题干中杜甫的《无家别》 、关汉卿的《窦娥冤》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都是对当时时代的表现,故 A 项正确;“以形写神”是顾恺之提出的绘画理论,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 B 项错误;“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只能体现出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故 C 项错误;“图之工妙入神”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 D 项错误。9.(2016·昆明高三质检)在南宋临安,街头吆喝,小贩叫卖,勾栏表演,汴京话声声入耳。杭州杂剧,以中原音韵为主,杂以杭州土语。徽州婺源灵祠在杭州有 7 个行祠。市民喜爱的济公和尚是一名来自天台山的外来和尚。上述现象反映了南宋临安( )A.娱乐文化日益商品化与市场化B.本地区的文化日趋式微C.娱乐文化由特权化趋向大众化D.移民特性影响城市文化特色解析:选 D。材料论述的是市民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商品化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显示本地区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并没有说本地文化式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娱乐文化趋向大众化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市民喜爱的济公和尚是一名来自天台山的外来和尚”说明外来移民影响本地文化特色,故 D 项正确。10.(2016·河南驻马店高三模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解析:选 C。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只是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并不是后世都不重视,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和八股取士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元曲之所以地位低下是因为在当时元曲是由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们(戏曲演员)演唱的曲目,在当时属于市民文化,受到官修典籍和士大夫(儒硕)的排斥,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导致元曲地位低下的原因并非厚古薄今,而是鄙视市民倾向,故 D 项错误。411.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解析:选 A。从材料中“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信息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 A 项正确。12.(2016·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解析:选 B。百戏之祖是昆曲,不是京剧,A 项说法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B 项说法正确;材料中只是叙述京剧的形成过程,并没有反映其地位,C项说法错误;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D 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第 13 题 24 分,第 14 题 28 分,共 52 分)13.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卷五十一《纸赋》材料二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793 年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1405 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 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 年 传入英国1150 年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堤瓦城 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1567 年 传入俄国1189 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1586 年 传入荷兰1276 年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 建立了造纸厂 1694 年 由荷兰传入美国——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材料三 18 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 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 1881 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 “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8 分)5(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 分)(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18 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 ,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10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解答关键是对“作契以代绳” “造纸以当策”的正确理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问,须依据所学知识逐一排除;第三小问应从欧洲的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来思考。第(3)问,可从 18 世纪后欧洲、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别分析。答案:(1)“作契以代绳”是指用文字来替代结绳记事;“造纸以当策”是指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地位和作用: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错误:“1694 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理由:因为 1776 年美国才建国。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3)欧洲:18 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6 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8 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8 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1)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特征”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2)据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3)“特点”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 “新因素”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6思想特征回答。(4)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已经下移。 “认识”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新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5 单元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艺 第 30 讲 新中国的科技、文艺与教育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 ”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 A。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符合“20世纪 60 年代” “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的时代背景,故 A 项正确;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没有主动加入,故 B 项错误;1992 年,中国政府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不符合“20 世纪 60 年代” ,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不符合“20 世纪 60 年代” ,故 D 项错误。2.1960 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 35 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 69 项,其中劳动模范有 13 项。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解析:选 B。材料无法体现科技突飞猛进,故 A 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中科院学部委员既有科学家也有工农大众,69 项学部论文和报告中劳动模范占据了 13 项,这些信息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少数劳动模范,并不是工农大众素养普遍提高,故 C 项错误;“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主要指人民拥有的“选举” “被选举” “参与国家决策” “监督国家机关”等权利,材料没有体现此信息,故 D 项错误。 3.法国《费加罗报》1970 年 4 月 27 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解析:选 B。题干中“1970 年”是关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4 年,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1970 年” “空间大国”等信息可知,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2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 B 项正确;2003 年,中国才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故 D 项错误。4.(2016·湖北稳派高三强化训练)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位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选 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 A 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 B 项错误;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使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问题,故 C 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D 项错误。5.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1988 年 1985 年 1980 年 1960 年科研经费 93 83 53.3 22.7基建经费 25 18 11.3 11.1总额 118 102 64.6 33.8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解析:选 C。材料提供的是关于科研中基建支出的数据,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经济建设,而且数据是在缓慢增长的,不是萎缩,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出科研是否浪费,故 B项错误;从 1960 年开始到 1988 年,科学研究中的基建支出逐渐增加,体现了国家在逐步改善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故 C 项正确;材料数据没有涉及使用率的问题,故 D 项错误。6.(2016·四川德阳模拟)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 1952 年指示, “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 ,方针是‘百家争鸣’ ”。该指示(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解析:选 B。1956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故 A 项错误;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指示,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故 B项正确;毛泽东对历史阶段的划分现在已经不被使用,故 C 项错误;革命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7.(2016·河北沧州普通高中高三质检)1961 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3“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解析:选 A。据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 A 项正确;1995 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B 项错误;“大跃进”出现于 1958 年,1960 年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故 C 项错误;D 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 D 项错误。8.(2016·内蒙古包头模拟)1949 年 6 月 16 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由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后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 ,1958 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 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旧貌变新颜”体现了( )A.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B. “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C.学术自由的政策与成效D. “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解析:选 D。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的相关信息,故 A 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文化事业的繁荣,故 B 项错误;1958-1978 年之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学术思想受到禁锢,不再自由,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因为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 ,其妻子所题写的报头便被换掉,1967 年元旦又换成毛泽东的墨迹,这体现出了“左”倾错误思想对媒体的影响,故 D项正确。9.(2016·辽宁大连高三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解析:选 D。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故 A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没有涉及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故 D 项正确。10.(2016·湖北稳派高三强化训练)1953 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4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解析:选 A。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53 年”可知,此时是“一五”计划开始之时,根据材料信息“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可知,教育变革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故 A 项正确;这些决定的内容与政治环境推动关联不大,故 B 项错误;此决定并不是周恩来自己决定的,故 C 项错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D 项错误。11.(2016·湖南益阳质检)“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 ,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解析:选 C。材料主要讲述了“文革”时期的电影《决裂》的影响,这部电影会导致学风淡化,但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故 A 项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也不是这部影片的影响,故 B 项错误;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故 C 项正确;科学发展的滞后不是电影带来的问题,是“文革”最终导致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12.(2016·南昌高三调研)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 1977 年 1979 年 1984 年 1988 年 2008 年 2011 年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解析:选 B。我国高考录取率从 1977 年的 4.8%到 2011 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 “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从 1977 年的录取率到 2011 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 B 项正确;图表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曲折”在图表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由图表中 1984 年和 1988 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13.(2016·广东湛江高三调研)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年代 科技发明(件)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公元 1—400 年 45 28 62% 17 38%公元 401—1000 年 45 32 71% 13 29%公元 1001—1500 年 67 38 57% 29 43%公元 1501—1840 年 472 19 4% 453 96%——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5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 16-19 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8 分)(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10 分)(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10 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抓住材料一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来分析;第二小问题干要求“根本原因” ,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来概括即可,从“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的信息可归纳出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第二小问背景抓住材料二中的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 ,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即可。(3)可抓住材料三中的信息来列举,联系所学概括作答即可。答案:(1)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之旅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4.(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学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的命题。——《两汉太学的初兴》(中国教育史论——太学) 材料二 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东进、西方文明的冲击,在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纷纷致力于探索富国强兵之路。洋务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结果,其内在的导因在于那个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张雪蓉《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建设》福建论坛(文史哲) 材料三 1949-2008 年新中国的教育6(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依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教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2 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12 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中“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的信息来概括答案,成因结合所学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的目的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并结合所学从人才培养、传播西学以及教育近代化的角度阐述。(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1949-2008 年新中国的教育”的柱状图,从 1949 年、1978 年以及 2008 年三个时间段围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来概括现象;第二小问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教育方针以及战略思想的提出、人才的需求、改革开放的促进以及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等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特点: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 成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力推崇儒学教育,以加强思想大一统。 影响: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翻译方面的人才;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传播了西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2)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5 单元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艺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 26 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 3-18 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 4 项。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解析:选 D。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于明清时期,与题中时间“公元 3-18 世纪”不符,故 A 项错误;作者是西方人,找到 4 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符合史实,不是作者立场偏颇,故 B 项错误;明清时期由于闭关锁国中国科技发明逐渐落后于西方, “一直”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中国古代大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故 D项正确。2.(2016·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选 D。依据材料“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可知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 D 项正确。3.(2016·北京西城区模拟)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 D. 《天下郡国利病书》解析:选 B。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属于历史上东汉时期,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不符合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的信息,故 A 项错误;《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写成的医书,故 B 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C 项错误;《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关于地理方面的著作,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4.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2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解析:选 B。图片中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被称为汉赋四大家。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先秦的《诗经》 ,与题干不符,故 A 项错误;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两汉时期这一气势恢弘的时代,故 B 项正确;北宋的词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邮票中的人物都是汉赋中大赋的行家,但大赋篇幅冗长、词藻堆砌,存在缺乏情感的缺陷,故 D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5.(2016·甘肃兰州模拟)“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为( )A.篆书 B.隶书C.行书 D.楷书解析:选 A。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创始于西周后期,小篆创始于秦代,据材料“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和“已却秦存赵”可知为战国时代,该铭文为篆书,故 A 项正确;隶书始于秦朝,通行于汉魏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行书盛行于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楷书形成于汉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6.(2016·河北唐山模拟)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解析:选 D。文人画在唐朝时已经出现,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 A 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 B 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 C 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 D 项正确。7.(2016·四川宜宾高三模拟)京剧脸谱繁多,蔚为大观。 《说唱脸谱》中歌词写到:“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白脸”表达的是(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C.刚直果敢 D.凶猛骁勇解析:选 B。红脸表达的是忠勇正义,故 A 项错误;白脸表达的是奸诈狡猾,故 B 项正确;蓝脸表达的是刚直果敢,故 C 项错误;黄脸表达的是凶猛骁勇,故 D 项错误。8.(2016·浙江湖州高三模拟)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下列选项中属于邓小平所说的“卫星”的是( )3A. “东方红-1”号 B. “长征-1”号C. “神舟”五号 D. “银河-Ⅰ”号解析:选 A。 “东方红-1”号发射于 1970 年,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两弹一星的成就之一,增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符合材料意思,故 A 项正确;“长征-1”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不是“卫星” ,故 B 项错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不是卫星,故 C 项错误;“银河-Ⅰ”号是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不是卫星,故 D 项错误。9.(2016·北京海淀区高三适应性练习)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教育为工农兵服务C.放卫星, “大跃进” D.科教兴国解析:选 D。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技(航天领域)与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 1956 年毛泽东提出来的文化建设方针,反映了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主题,故 A 项错误;“教育为工农兵服务”是 1949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教育方针,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创办人民教育的历史主题,故 B 项错误;放卫星, “大跃进”反映了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故 C 项错误;1995 年中央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其列为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从而推动了航天及各项科教事业的发展,图片上“神舟”六号飞船于 2005 年成功发射升空反映了科教兴国这一主题,故 D 项正确。10.1956 年 5 月 26 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 ,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解析:选 B。陆定一认为“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材料没有涉及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文艺工作……也是不会繁荣的” “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这一方针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广大人民群众,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工农阶级,故 D 项错误。411.(2016·河南商丘模拟)1954 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 ”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解析:选 A。1954 年教育部的规定倾向于俄语代替英语,联系当时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的背景,可见此举旨在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故 A 项正确;1954 年“一五”计划早已开始,学习外语与计划经济的人才储备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我国教育部的规定,不可能是让苏联主导中国,中国在外交上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只有俄语和英语,且更倾向于俄语,无从体现“多元化” ,故 D 项错误。12.(2016·重庆部分区县高三模拟)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大业由此展开。 2.中共中央平反各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并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共中央清算了文艺领域的极“左”路线。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4.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并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民教育迅速复兴。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B.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解析:选 D。材料第一条内容为经济方面,第二条为民主法制方面,第三、四条为文教方面,故 A、B、C 三项是片面的;材料中各方面建设都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13.(2016·广东中山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 19 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 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 代表人物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 魏源 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5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8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 19 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10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6 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4 分)解析:(1)第一小问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即可。第二小问论证,首先,从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论证即可。(2)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二中“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由材料二中“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从1978 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背景分析即可。(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即可。答案:(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任答两点即可)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任答两点即可)(2)不同: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任答三点即可)(3)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如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特色: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614.(2016·贵州八校联盟高三联考)18 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754 年至 1901年。第二阶段是从 1902 年至 1949 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 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 ,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 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 ,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 “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 ,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 1949 年至 1978 年。1954 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 1978 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 《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10 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背景。(8 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 分)解析:(1)原因,设问提示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即考虑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回答。(2)第一小问办学方针,据材料“1921 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 ,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大的办学方针。第二小问主要背景,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思考,客观方面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据材料“胡适使用‘科学’ ‘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 ,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观方面即个人思想,据材料可知胡适运用西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3)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和“第四阶段自 1978 年至现在……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回答;第二小问原因,需要联系时代背景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原因:①封建专制腐朽没落;②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部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③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④市民阶层壮大;⑤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⑥印刷术的不断进步。(任答五点即可)(2)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背景:①北大宽松的学术氛围;②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倡民主和科学);③对传统文化和研究方法的批判、反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⑤胡适运用西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⑥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任答四点即可)(3)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原因: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②兴起思想解放运动;③实行改革开放;④恢复“双百”方针;⑤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