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1028011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3.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4.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5.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8.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19.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3.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4.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5.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8.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29.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3.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4.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5.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8.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39.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3.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4.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5.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8.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49.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0.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1.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2.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8.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1 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郑州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 20 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而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选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故选 D 项。联合国属于全球性的政治合作组织,欧共体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针对的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关税,排除 A、B、C 三项。2.下表为 1 盎司黄金与美元的兑换变化表1933 年 1934 年 1973 年 2009 年28.35 美元 35 美元 42.22 美元 997.8 美元上述变化反映了( )A.美国长期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B.美国操纵世界经济的能力完全丧失C.美国黄金储备的持续减少D.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日益丧失解析:选 A。注意表格中的时间信息,结合黄金与美元兑换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美国长期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B 项错在“完全” ;C 项中的“黄金储备”从表格中无法反映;D 项说法错误。3.(2016·四川德阳模拟)读下表,表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 )1945—1971 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时间(年)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1945 245.6 79 310.8%1960 178 210.3 84.6%1968 121 331 36.6%1971 102.1 678 15.1%A.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B.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的过程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D.美元逐步丧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解析:选 A。1945—1971 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的比率由 310.8%下降到15.1%,折射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故 A 项正确;图表数据不能体现最大债权国和债务国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不能说明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今天美元仍占据领导地位,故 D 项错误。4.(2016·泸州诊断性测试)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2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解析: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故 A 项正确;题干数据并没有对成员国进行分类,B、C 两项无从反映,故排除;D 项说法错误,排除。5.(2016·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扩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解析:选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故 A 项错误;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 B 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故 C 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论坛,故 D 项错误。6.(2016·沈阳模拟)“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解析:选 B。从材料中 70-80 年代前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可知关贸总协定虽然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所以选择 B 项。7.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由此可见,该组织( )A.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B.推动了欧洲国家一体化C.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解析:选 A。据材料“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和“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可知该组织应为欧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故 A 项正确;欧盟是各个欧洲国家加盟的联合体,并不是要形成一个独立的欧洲国家,故 B 项错误;欧盟的建立有3利于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故 C 项错误;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故 D 项错误。8.(2016·辽宁大连质检)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 2/3 的人口和 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 7%的人口和 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 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 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解析:选 C。对比材料中数字可知,贸易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贸易区内事务多由大国主导,故 C 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未实现货币一体化,故 A 项错误;B、D 两项同题干内容不符,错误。9.(2016·齐齐哈尔模拟)2013 年 4 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 2016 年将关税削减到 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解析:选 C。 “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 2016 年将关税削减到 5%或以下”说明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削减关税壁垒,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故 C 项正确;A、B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 项表述过于绝对化。10.(2016·福建厦门模拟)“20 世纪初和 20 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 ”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选 B。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与材料“20 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 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出现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现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能够论证“20 世纪初和 20 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的观点,故 B 项正确;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开始于二战后,与材料“20 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20 世纪初”时间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11.(2016·山东青岛高三质检)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 )不平等的“赌局”A.金融风险日益加深B.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两极对峙格局加剧4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解析:选 D。漫画主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的‘赌局’ ”,没有涉及金融风险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漫画无法体现贸易保护主义,故 B 项错误;两极格局指以美苏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格局,与漫画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符,故 C 项错误;在这种不平等的“赌局”中,发展中国家的财富集中到发达国家,两者的经济实力差距拉大,故 D 项正确。12.(2016·湖北省稳派教育高三质检)2004 年底,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诞生,至今已有 400 多所孔子学院在全世界 120 多个国家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但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以孔子学院“干涉学术自由”为理由宣布终止与孔子学院合作,此举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附和。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区域集团化在现阶段对全球化有阻碍作用B.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危及了欧美社会的主流思想C.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要具备包容的态度D.欧美国家此举折射出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化进程解析:选 C。区域集团化指的是同一区域或者区域接近的国家加强合作的过程,与材料无关,故 A 项错误;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不会危及欧美社会的主流思想,材料中未出现相关信息,故 B 项错误;一些高校以孔子学院“干涉学术自由”为理由宣布终止与孔子学院合作,说明他们不理性,不包容,所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要有包容的心态,故 C项正确;欧美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没错,但所给材料与之无关,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13.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回答是,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 20 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12 分)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直到二战结束后, “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2)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试以 20 世纪 40 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 分)材料三时间 事件1989 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 年 欧洲联盟成立1994 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95 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 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8分)解析:(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其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表现在,各地区、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而且发5达国家与落后地区的国际分工更加明显,后者日益从属于前者。(2)二战后为了改变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混乱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新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标志着新的贸易体系的建立。(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围绕材料三中史实体现出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作答,区域集团合作领域在扩大;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世贸组织标志着国际贸易日益规范化、法制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答案:(1)表现: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说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3)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答出其中四点即可)14.(2016·湖北武昌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 16 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 20 世纪 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24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选择材料中有关“全球化起源”时间的观点分析。选择全球化源于 16 世纪,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包括工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全球化由此开始;选择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以及贸易混乱的局面结束,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出现;选择 20 世纪 90 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结合两极格局的结束、科技的进步、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因素,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 16 世纪。说明: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各大洲的物种交流频繁,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在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下,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同意第二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说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1945 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 ,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1947 年,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出现。6同意第三种观点:20 世纪 90 年代是全球化的开始。说明:20 世纪 90 年代冷战结束是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20 世纪 90 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 23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6·天津河北区模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解析:选 D。据材料中“《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推行《春秋》之义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非怀念上古之风,故 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为政以德,故 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故 C项错误;依据材料“《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故 D项正确。2.(2016·河北唐山模拟)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解析:选 A。孔子认为,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还要对父母不违背。可见他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故 A项正确;孔子的孝道标准不同于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故 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孔子孝道思想的目的,故 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孝是否在孔子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故 D项错误。3.(2016·湖南常德模拟)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这说明六国时期(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成为社会常态解析:选 B。材料没有涉及六国互相削弱,故 A项错误;材料的大意是:那些贤能之士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结合时代背景,题干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六国时期是士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各国选拔人才使墨学地位提高,故2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故 D项错误。 4.(2016·湖南怀化模拟)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C.老子 D.墨子解析:选 C。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择 C项符合题意。5.(2016·河南洛阳模考)《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材料表明《春秋》一书( )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解析:选 A。据题干材料“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明《春秋》在维护奴隶主统治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孔子思想的保守性,故 A项正确;周王此时已经不具备统治天下权威,故 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德治民的理念,故 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具备统一治国的思想,故 D项错误。 6.(2016·江西赣州摸底)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解析:选 D。由材料“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可知荀子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故 A项错误;封建伦理道德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统治者一直都重视伦理道德,而不是从宋朝开始重视,故 B项错误;宋朝时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故 C项错误;由材料“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 “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可知孟子与孔子地位相当,故 D项正确。7.(2016·湖南永州模拟)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 “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解析:选 C。材料大意:天下混乱,如同禽兽一般,没有君臣上下长幼的区别,没有父子兄弟之间的礼节,因此天下大乱。……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贤良、聪明而口才好的人,推举他立为天子,使他从事于统一天下的意见。可见国家起源是人为的结果,而非“自然生成” ,故 A项错误;法家商鞅提出“止争息乱”说,故 B项错误;立天子的目的是制止纷乱,统一天下的意见,符合墨子的“除乱尚同”说,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化民众,3故 D项错误。 8.(2016·乌鲁木齐高三质检)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 ”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 )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解析:选 C。法家迎合了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并非符合人民的意愿,而是主张用严刑酷法来统治人民,故 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兴起,法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故 B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 C项正确;法家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 D项错误。9.(2016·内蒙古包头模拟)董仲舒认为,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C.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解析:选 C。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救济贫困以安广大民众的理念,故 A项错误;“德治”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 B项错误;题干中“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体现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故 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兴办太学的相关内容,故 D项错误。10.(2016·江西鹰潭模拟)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由此可见( )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解析:选 A。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圣人之性,也非斗筲之性而是中民之性,董仲舒的人性论实质上是“中民之性”论,其人性的主体是“民”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 ,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董仲舒提出民性有“善质”而“未善” ,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也从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故 A项正确;材料与“天人感应”无关,故 B项错误;题干与道德信仰危机无关,故 C项错误;董仲舒的新思想不是违背了而是发展了正统儒家思想,故 D项错误。11.(2016·郑州质检)《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解析:选 B。汉代贤良对策最终选择权在中央手中,故 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由于严助对策表现很好,被汉武帝擢升为中大夫,后来汉武帝又多次通过举贤良对策的办法获4得了很多人才,而后(宰相公孙弘)又开东阁,招揽了很多有才学的人来谋议国家大事,朝觐奏事,讨论出很多对国家有利的事,可见材料的中心在于汉武帝时期任用很多有才能的人来巩固统治,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故 C项错误;材料的中心不是讨论选官的标准,故 D项错误。12.(2016·湖南怀化模拟)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食粮》一书中说到, “盐税相当于王权” 。有中国学者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盐税相当于王权,而且食盐本身就是王权的体现,王权的象征。食盐真正开始体现王权的时候正是古代中国( )A.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解析:选 C。从材料中“盐税相当于王权”可知,在古代中国垄断食盐可以给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即食盐本身就是王权的体现,王权的象征。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没有实行食盐专营政策,故 A项错误;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没有实行全国性的食盐专营政策,故 B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期实行全国性的食盐专营政策,食盐真正开始体现王权,故 C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食盐专营政策进一步强化,不是最早开始,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题,第 13题 24分,第 14题 28分,共 52分)13.(2016·江苏泰州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8 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4 分)(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12 分)解析:第(1)问,人们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反映了孟子人性善的伦理观,政治上则主张仁政;人们生而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主张反映了荀子人性恶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从人性论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依据第(1)(2)问综合回答。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5(3)看法: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的一面。见解:通过教化弘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28 分)(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观点一:赞成董仲舒的思想。史实依据:①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 “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②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③“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观点二:反对董仲舒的思想。史实依据: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③“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 ;④“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观点三:对董仲舒的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史实依据:可以参考上面两个观点。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 24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宋代“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系统地整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 。这从理论上确立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C.儒家伦理学说的先天权威性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解析:选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为汉武帝所接受,故 A项错误;“二程”的思想属于程朱理学派别,与陆王心学有区别,故 B项错误;“二程” “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儒家学说” ,实际上是从天理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的纲常礼教、伦理道德的合理性,故 C项正确;题干要求从“理论上”而不是其实际作用,故 D项错误。2.(2016·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性测试)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这反映了( )A.孔子地位的下降 B.理学地位的提升C.宗教迷信的盛行 D.君主专制的衰落解析:选 B。材料谈到的是家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与孔子无关,故 A项错误;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认为伦理道德就是天理,而宋代以后尊奉祖先、普遍建立祠堂,正是宋明理学兴起并为统治者推崇、在民间影响逐渐扩大的表现,故 B项正确;尊奉祖先并非宗教,故 C项错误;宋代以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 D项错误。3.(2016·江西赣州摸底)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 ;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 )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解析:选 D。佛教思想源自于印度,材料反映了宋明理学家的思想都含有佛教的思想主张,并没有抵制外来文化,故 A项错误;王夫之不是理学家,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清之际儒学的具体内容,未能体现出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故 C项错误;张载和朱熹的思想都吸收了佛教思想,故 D项正确。4.(2016·江西鹰潭模拟)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2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解析:选 B。依据材料“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可知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故 A项错误;依据材料“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可知为学必须穷天理、明人伦,故 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做学问要明人伦,穷天理,不是研究自然规律,故 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而不是研究社会问题,故 D项错误。5.(2016·湖南怀化模拟)周敦颐(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老师)在《通书》中阐释了自己心中的“孔颜乐处” ,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 。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可见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 )A.心外无乐 B.苦中作乐C.格苦致乐 D.本心自乐解析:选 D。依据材料中“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 “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信息可知,周敦颐阐释的“孔颜乐处”旨在说明孔颜所乐之事,不是那种物质上所获得的享乐,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超越现实和道德的审美境界,即儒家充满生命意识的“仁” ,一种“本心自乐”的境界,选择 D项符合题意。6.(2016·西安模拟)南宋叶适认为“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强调“物之所在,道则在焉” ,并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以“功利之学”反对理学空谈B.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C.主张国家扶植商品经济的发展D.用道家思想管理国家经济解析:选 A。据材料“南宋叶适认为‘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强调……,并主张……”可知南宋叶适思想主张与程朱理学思想主张不同,强调功利反对理学的虚无空谈,故 A项正确;“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材料依据不足,故 B项错误;材料“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表明作者重视工商业以抨击理学,故 C项错误;道家无为思想与材料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作用不一致,故 D项错误。7.(2016·湖南益阳模拟)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解析:选 D。由材料内容可知,理学从开始就追求气节,材料仅仅涉及借用莲来说明其气节,欣赏自然、移情易性仅仅是最表象的内容,故 D项正确,A 项错误;材料与“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故 B项错误;材料并不在于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故 C项错误。8.(2016·河北唐山模拟)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3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解析:选 A。张载提出理想在于为天地、生民、万世等,顾炎武则为天下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故 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故 B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了二者的理想,与构建儒学体系和伦理秩序关系不大,故 C、D 项错误。9.(2016·太原模拟)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全面否定程朱理学 B.带有唯物主义色彩C.主张正确看待孔子 D.努力追求个性解放解析:选 C。由材料内容可知,李贽主张对孔子应该正确的看待,但并没有全面否定孔子,只是说对孔子不能迷信,故 A项错误;材料与唯物主义无关,故 B项错误;李贽主张正确看待孔子,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 C项正确;材料与追求个性解放无关,故D项错误。10.(2016·海口高三质检)顾炎武以一种历史自觉,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和一系列基本原则。这里,顾炎武所遵循的“道德底线”或“原则”是指(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B.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以天下为己任, “经世致用”解析:选 D。 “忠君爱民,保国有责”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反对的传统的道德观,故 A项错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是孔子主张的实现仁的传统思想,意在强调约束自我,与材料反映的顾炎武的追求不同,故 B项错误;“仁孝当先,舍生取义”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虽有积极意义,但其中潜藏着可能的负面影响,故 C项错误;针对传统儒学造成的不无实际、空谈义理的弊端,顾炎武提出了“经世致用”的观点,故 D项正确。11.(2016·内蒙古呼伦贝尔模拟)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中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C.没有突破儒家理论 D.有违儒家民本思想解析:选 A。据材料“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可知,作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近代思想色彩,故A项正确;黄宗羲虽有反封建的近代思想内容,但没有摆脱儒学思想,没有提出先进的政治制度,不能称之为近代制度的典范,故 B项错误;C 项表述没有体现出材料的主旨内容,故 C项错误;D 项与材料“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不符,故 D项错误。12.(2016·河南南阳高三期末)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4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解析:选 C。材料“以郡县取代封建” ,表明柳宗元肯定的是郡县制的优点,与皇帝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故 A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与柳宗元肯定“帝国的成就”的观点相矛盾,故 B项错误;柳宗元通过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对比,指明郡县制的优点,而黄宗羲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批判君主专制,两者的内涵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故 C项正确;两者观点是相矛盾的,但柳宗元的观点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不能只强调黄宗羲思想的正确性,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题,第 13题 26分,第 14题 26分,共 52分)13.(2016·江苏泰州高三模拟)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2)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8 分)(3)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4)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4 分)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1)第一小问用人政策,依据材料一“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得出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第一小问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二“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即可。(3)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依据明朝晚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5文化等方面分析。(4)结合上述材料,从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的角度探究其原因即可。答案:(1)政策: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影响: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任答两点即可)(3)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4)原因: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14.(2016·湖南常德高三质检)观察并比较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然后回答问题:宋代与唐代书院的分布相比,有哪些特点?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26 分)答案: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代明显扩大,广西、海南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了几大密集区。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方四省书院很少。说明: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文化重心明显南移,江南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的中心。特点:是宋代的学校类型之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是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以私人办学为主;重视道德教育,重视自学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