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12150117.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25.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37.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51.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59.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66.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74.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8.doc--点击预览
- 20161215018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低高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2 A (g) + B(g)2 C (g)宾川四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见面考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d 112 S 32 C1 3 5.5 Al 27选择题(共 51 分)1、选择题(本题 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2 A(g)+ B(g) =2 C(g); △H<0B.2 A(g)+ B(g) = 2 C(g); △H>0C.2A + B=2 C; △H<0D.2C=2 A +B; △H<02.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C(s) + 1/2O 2(g)=CO(g) △H 1=-110.5kJ/mol②稀溶液中,H + (aq) + OH - (aq)=H 2O(1) △H 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 3来表示,则△H 3△H 1 C.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D.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 57.3kJ 热量3.已知:H 2(g)+F 2(g)=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L 的氢气和 1L 的氟气吸收 270kJ 热量B.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成 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270kJ 热量4.已知 H—H 键能为 436 KJ/mol,H—N 键能为 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 2 = 2NH 3 ΔH=—92.4 KJ/mol,则 N≡N 键的键能是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5.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 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2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 X,上述反应的△H 增大6.已知反应 mX(g) + nY(g) qZ(g)的△H<0,m + 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 的正反应速率是 Y 的逆反应速率的 m/n 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 X 的物质的量,Y 的转化率降低7.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 CO(g) N2(g)+ CO 2(g);△ H=-373.2kJ/mol1右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催化剂B.降低温度C.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8.某温度时,浓度都是 1 mol / L 的两种气体 X2和 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达平衡后[X2]为 0.4 mol / L,[Y 2]为 0.8 mol / L,生成的[Z]为 0.4 mol / L,则该反应式(Z 用 X、Y 表示)是A. X2+2Y 2 2XY2 B. 2X2+Y 2 2X2YC. 3X2+Y 2 2X3Y D. X2+3Y 2 2XY3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 pH=2 H 2SO4与 pH=12 NH 3·H2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 pH<7B.将 pH=12 Ba(OH) 2与 pH=14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 13<pH<14C.将 pH=13 Ba(OH) 2与 pH=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 pH>7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1×10-12 ,若使 pH=1 H 2SO4与 pH=12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为 1∶1010.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 )=1×10 -14 mol·L-1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 3+ Na + NO Cl -- 3B.K + Na + Cl - NO - 3C.K + Na + Cl - HCO - 33D.K + Fe 2+ SO NO2-4 - 311.某温度时,B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 4(s) Ba2+ (aq)+SO (aq)的平衡常数2-4Ksp= c(Ba2+ )·c(SO ),称为溶度积常数。2-4A.加入 Na2SO4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B.通过蒸发可以 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c 点C.d 点无 BaSO4沉淀生成D.a 点对应的 Ksp大于 c 点对应的 Ksp12.微型锂碘电池可用于植入某些心脏病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所用的电源。这种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 LiI,其中的导电离子是 I-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2Li-2e - ===2Li+B.负极反应:I 2+2e - ===2I-C.总反应是:2Li+I 2===2LiID.金属锂作正极13. O 2、Cl 2、H 2、Cu、NaOH 五种物质是练习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电解产物,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O2、Cl 2在阴极上生成 B. H 2、NaOH 在阴极(区)上生成C. Cu 可以在阳极上生成 D. 生成 O2、Cu 时的反应类型相同1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MOH 强碱溶液和 HA 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c(M+ )> c(OH- )> c(A- )> c(H+ )B. c(M+ )> c(A- )> c(H+ )> c(OH- )C. c(M+ )> c(A- )> c(OH- )> c(H+ )D. c(M+ )+ c(H+ )> c(A- )+ c(OH- )15.右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 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16.碱性电池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 点,被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 + 2MnO 2 + H2O Zn(OH)2 + Mn2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 + H2O+2e- Mn2O3 + 2OH-C. 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13gD.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17.氢氧燃料电池,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 30%的 KOH 溶液,电池总反应2H2+O 2===2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负极质量减轻 ②负极反应为O2+2H 2O+4e - ===4OH- ③负极反应为 2H2+4OH - -4e - ===4H2O ④正极区 pH 升高,而负极区 pH降低 ⑤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非选择题(49 分)二、填空题(49 分)18.(9 分) (s,白磷)+ P452410OgPs()()HkJmol12983./(), 红 磷 75(1).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0.4mol 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 256.652KJ 的热量。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又已知 H2O(l)=H 2O(g);ΔH=+44kJ/mol。则 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是 KJ。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19.(7 分)(1).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 值越大,表示___ ___________,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 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在一体积为 1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CO和 H2O,在 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 + Q(Q>0)CO 和 H2O 浓度变化如下图, 则 0~4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mol / (L·min)5(3). t℃(高于 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t℃时物质浓度(mol / L)的变化时间(min) 0 2 3 4 5 6CO 0.200 0.138 C1 C1 0.116 0.096H2O 0.300 0.238 C2 C2 0.216 0.266CO2 0 0.062 C3 C3 0.084H2 0 0.062 C3 C3 0.104①.表中 3 min ~ 4 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0.08mol / 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反应在 4 min ~ 5 min 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 5 min ~ 6 min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20.(15 分)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 pH 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 25 ℃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 pH<7,试纸变红色;若 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 pH,需用 pH 计。pH 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 H+ 浓度来测定溶液的 pH。(1). 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 2O H3O+ +OH - Δ 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A.向水中加入 NaHSO4B.向水中加入 Al2(SO4)3C.加热水至 100 ℃[其中 c(H+ )=1×10 -6 mol·L-1 ]D.在水中加入 Na2CO3(2).现欲测定 100 ℃沸水的 pH 及酸碱性,若用 pH 试纸测定,则试纸显__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若用 pH 计测定,则 pH________7(填“>”、“<”或“=”),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3).(10 分)现有 25 ℃ 时 0.1 mol·L-1 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①.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 c(OH- )/c(NH3·H2O)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 pH=7,此时 c(NH )= a mol·L-1 ,则 c(SO )+ 4 2-4=______③.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6所得溶液的 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④.若向氨水中加入 pH=1 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 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1. (18 分)(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X、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若X、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 NaCl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 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 X 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a 选用 CuSO4溶液,则(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①.X 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 为 。②.Y 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3).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 Cd 和 NiO(OH),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Cd+2OH - -2e - ===Cd(OH)2;2H 2O+2NiO(OH)+2e - ===2Ni(OH)2+2OH -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①.当电池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②.电池充电时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此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电池放电时,当有 3.6g 水参加反应,有__________g Cd 参加反应。1宾川四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一位美国法学家说:“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 5 千万,但现在有 8 亿 7 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A.罗马法使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2、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以上材料说明A.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时代B.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D.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被统治阶级的斗争3.据统计:1878—1887 年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 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 年增加到84.5%。在 1900 年前后,英国内阁已经合法占用了下院五分之四的议事时间。这表明英国A.议会核心地位丧失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 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24.梁漱溟先生(1893—1988)曾经回忆:“八岁这一年,英文念不成了……我们只好将《英文初阶》《英文进阶》(当时的课本)一齐烧毁。”导致其“英文念不成”的事件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提倡国货运动5、读下表,最符合表中内容的主题应是1 雅典公民大会 6 “人民主权”2 《民法大全》 7 意志帝国宪法3 陪审法庭 8 法国国民议会4 伏尔泰 9 联邦最高法院5 《论法的精神》 10 《拿破仑法典》11 国会A.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 B.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研究C.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源头 D.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发展6.“商朝晚期 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A.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7.“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图示 柳宗元的主体可能是3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封建制度 D.宗法制8.《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一文中说:“当时美国、苏联等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右翼文人这一言论主要阐述了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济原因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国际原因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经济原因 D.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经济原因9.美国 1787 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机制不包含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之间C.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D.总统与政府首脑之间10.《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下列说法与材料中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11.《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对材料中的“新天地”的理解正确的是A.开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D.资产阶级开始了殖民扩张12.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含义是A.实行全面救济 B.全面整顿金融 C.压缩补贴农业 D.加强计划调控13.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 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4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简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15.2012 年希腊政府依然在债务危机的困境中挣扎,高达 3000 亿欧元的债务让希腊不得不向外界求援,被讥笑为“欧洲乞丐”,四处求援使希腊总理成了“借钱英雄”,据专家分析,导致希腊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腊的高福利制度。回顾历史,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6.1952-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 数提高了 15.69 倍。这说明赫鲁晓夫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17.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各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18、观察下图,对该图表分析不正确的是5A.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与《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C.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产生于春秋战 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有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否定宗教信仰 B.主张废除教阶制度、简化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2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程朱理学盛行22.“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 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 D.启蒙运动623.“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 1753 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 20 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 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24.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文学流派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下列属于这种文学流派的作家是A.巴尔扎克 B.列宾 C.雪莱 D.普希金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5、2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28 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做答。(一)必考题(2 题,37 分)25.(本题 25 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 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 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摘编自李新宽《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7——摘编自尼尔·弗格森《文明》材 料四 20 世纪五十年代初,许多上海家庭都把日积月累的余钱用于购买缝纫机。这样可以自制一家老少四季服装,还能很快收回“成本”。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市民们谈及消费,很多人都认为“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不过被认为最重要的“该花的钱”,是用于掌握信息、接受文化教育。相当多的上海市民不再固守“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消费贷款。——摘编自刘末利《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变化中的上海市民消费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 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 分)(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6 分)(4)材料四折射出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观怎样的演变趋势?指出导致其演变的经济体制因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消费观的认识。(9 分)26.(本题 12 分)2013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一词迅速成为络流行语,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中国 西方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现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 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两项关于古、近、中、西“幸福观”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写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 定位置答题。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 15—16 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 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 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 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 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 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9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路径。(6 分)(2)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9 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梅兰芳在其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但把京剧生旦净末丑的优秀唱腔作为学习的蓝本,还向中国的曲艺学习,向国外的歌剧和芭蕾舞剧学习……首创京剧唱腔南梆子,在京剧的表演、服饰道具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梅兰芳曾于 1919 年、1924 年和 1956 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 年访问美国,1935 年和 1952 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广大地区,他先后编演了京剧《抗金兵》和《生死恨》…当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他毅然告别了舞台,先后隐居香港和上海,蓄须明志誓死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 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61 年病逝于北京。(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梅兰芳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的原因。(6 分)1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梅兰芳一生所作的重要贡献。在他身上体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9 分)1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见面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糖原、核酸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 ( )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C.乳糖、核苷酸、葡萄糖 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膜3.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够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 .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4.ATP 的 A、T、P 分别代表 ( )A.胞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 B.胸腺嘧啶、3 个、磷酸基C.腺苷、3 个、磷酸基 D.腺苷、3 个、 腺嘌呤5. 下列关于无氧呼吸区别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中,表达不准确的是 ( )A 不需游离的氧 B 氧化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C 不产生 CO2 D 产生 ATP少6.在呼吸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无氧呼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7.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 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2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 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B.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高尔基体膜相连C.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9.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糖,可以选用的试剂 是(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10 .如图 1 中,a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 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 2 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图 1 中的 a、图 2 中 B→A,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B.图 1 中的 b、图 2 中 A→B,是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图 2 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 A 到 B 再到 A D.图 2 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 B 到 A 再到 B11.动物细胞中心粒倍增的时期是 (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中期 D.后期12.如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13.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3①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一旦细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再回到原先的状态②细胞分化后,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分化的结果是赋予不同种类的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④一般不会出现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⑤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14.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B.受到基因的控制C.细胞坏死也是凋亡的一种形式 D.按照一定程序发生的细胞15.下列关于癌细胞和衰老细胞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癌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内水分减少 D.衰老细胞萎缩,多种酶的活性降低16、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17、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18、下列关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 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 含量不变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的末期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 D. ⑥⑦19、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 1、C 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4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1、S 2) 。比较 C1与 C2、S 1与 S2细胞核中 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 数目 C1与 C2相同,S 1与 S2不同 B. 遗传信息 C1与 C2相同,S 1与 S2不同C.DNA 数目 C1与 C2不同,S 1与 S2相同 D. 遗传信息 C1与 C2不同,S 1与 S2相同20. 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 )A.用含 35S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 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 35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21.已知 AUG、GUG 为起始密码,UAA、UGA、UAG 为终止密码。某 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40 个碱基)……C—U—A—G —A—U—C—U,由此 mRNA 控制合成蛋白质时,需要的氨基酸个数最多为 ( )A.19 个 B.15 个 C.16 个 D.17 个22.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 DNA 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 DNA 放在含 15N 培养液中复制 2 代,子代含 15N 的 DNA 单链占总链的 7/8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乙图中起作用的酶有解旋酶、RNA 聚合酶,图中存在 5 种核苷酸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不能表现 DNA 分子的特异性23、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匹黑马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5A.杂交、自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24、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 )A. AB B. ab C. Bb D. aB25、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品种作亲本,在 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所选的植株中,最合乎理想的占( )A.1/16 B.1/8 C.1/4 D.1/326.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 2的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5 倍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 d 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27.下列细胞时期中一定具有染色单体的是 ( ) A. 联会 B. 卵细胞 C. 精原细胞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8.人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具有的分裂方式可能有( )A. 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无丝分裂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9、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是( )A. 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D.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30 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分子的任一条链中 A=T,G=C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 A 与 T 通过氢键连接31 图表示某生物的 DNA 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 DNA 分子 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 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C.图中由①②③组成的④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 对于任意双链 DNA 而言,(A+C)/(T+G)=K 在每条链都成立32 列各种细胞中,一定含有 X 染色体的是: A.正常男人的体细胞 B.公牛的次级精母细胞 C.公兔的精子 D.公鸡的初级精母细胞33.以下能正确表示关于 DNA 片段的示意图是 ( )34.某个 DNA 片段由 500 对碱基组成,A+T 占碱基总数的 34%,若该 DNA 片段复制 2 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3203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内有杂合的基因型为 XY的细胞,雌性体内有纯合的基因型为XX的细胞 ③人类色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性的色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即使女儿不显色盲,也可能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36.先用同位素 14C 标记一个 DNA 分子,然后加入含有 12C 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 n 次复制后,所得 DNA 分子中含有 12 C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 14C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A.2 n:1 B. (2 n-2):n C. (2 n-2):2 D. (2 n-1):137、下列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7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38.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 1AB:lAb:laB:l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 型A.① B.② C.③ D.④39.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40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下列不是“遗传效应”的含义的是(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C.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成一种 mRN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41.(7 分)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1]细胞膜,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算正确)8(1)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能使活细胞中的结构 10 呈现蓝绿色的染液是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图中 6 是 。(4)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42.(8 分)细辛是一种在森林下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下图是光照强度对两种植物(甲、乙)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请据图作答:(1)图中代表滨藜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的是 ;b 1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 的部位有 ,水参与反应并产生[H]的部位有 。(2)图中 e 点时,限制甲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限制乙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此时固定 CO2量较多的植物是 。(3)图中 b1点的含义是 。 (4)若探究温度对细辛叶片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则该实验需在 条件下进行。43.(8 分)下图的 5 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 4 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9(1)A、B、C、D、E 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2)A 细胞有_____个 DNA 分子,属于____时期。(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 ________。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6)A 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子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条。44.(10 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D、d 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 ,蟠挑对圆桃为显 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 矮化园桃甲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 0 0 42乙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 0 14(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1045.(7 分)下图示某遗传病的家系谱,请据图回答:(1)该病属_______性遗传病。(2)若该病为白化病则:(相关基因用 A 和 a 表示)①III 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②III 9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3)若该病为红绿色盲病则:(相关基因用 B 和 b 表示)①I 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III 7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③若 III7与 III8再生一 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11宾川四中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见面考试高二理科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C B C C D C D D C A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D C D D B C B C B C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D C A B A D C D C A D34 35 36 37 38 39 40C D D B A A 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41. (7 分) (1) [4 ] 叶绿体 健那绿 (2)、 4、10、8 (3) [ 12 ]肉质网 核仁 (4)、 [4 ] 叶绿体 [ 13 ] 液泡42、(8 分):(1)甲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缺一不可)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或叶绿体)、线粒体基质(线粒体)(缺一不可) (2)光照强度 CO 2浓度、温度(只要有 CO2浓度即可) 甲(3)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答速率也可,答光合等于呼吸不可) (4)黑暗43.(8 分)(1) BDE (2)8 有丝分裂后期 (3)ABCE (4)AD (5)AD (6)体细胞 444. (10 分)(1)乙 乔化 (2)DdHh ddhh (3)4 1 :1 :1 :145.【7 分】(1)隐 (2)aa 1/3 2/3 ( 3)X BXb 1/2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