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20170316132.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20170316133.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20170316134.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20170316135.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5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20170316136.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20170316137.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7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20170316138.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20170316139.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20170316140.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0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170316141.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1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20170316142.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0316143.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20170316144.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4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教文艺20170316145.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70316146.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70316147.doc--点击预览
-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7031614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专题 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这反映出( )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答案】B2.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重树儒学地位 B.抑制商业发展C.缓和社会矛盾 D.保护宗族制度【答案】D【解析】只是在宋代出现理学,重树儒学地位,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业,故 B 项错误;允许买卖土地,可能造成土地兼并,并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说明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血缘亲属为优先考虑,宗族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 D 项正确。3.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答案】C【解析】材料“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 A 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 B 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 C 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 D 项错误。24.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 ;秦灭六国, “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秦灭六国疆域辽阔,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秦代的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观念逐渐消亡,且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涉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5.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答案】D6.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答案】B【解析】中央集权是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而材料中“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表明是中央政府内部,概念混淆,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掌权的宦官”本质上是代表皇权, “削夺宰相的职权” ,故 B 项正确;宰相成为宦官附庸,与材料中“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枢密掌武”不符,故 C 项错误;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与材料中“唐朝时,掌权的宦官”不符,故 D 项错误。7.《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据此可知宣慰司( )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3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答案】A8. 1276 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 30 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答案】A【解析】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对边地的经济开发,故A 项正确;B 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开发作用,故 B 项错误;卫所屯田只是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故 C 项错误;D 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军事单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 D 项错误。9.《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该制度( )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 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答案】D【解析】材料是关于“巡按” ,而没有涉及内阁,故 A 项错误;明朝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割据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不符,故 B 项错误;虽然“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 ,但不一定能保证地方吏治廉洁,故 C 项错误;明代中央政府设有监察机关,巡按御史奉命巡按地方,在维护中央集权、监察整饬吏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相符,故 D 项正确。410.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答案】A11.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A.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B.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C.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答案】A【解析】材料“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 “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反映臣下冒死劝谏皇帝、多样的劝谏方式,实质体现君主无上权威,故 A 项正确;封建士大夫劝谏为封建统治服务,而非有民主思想,B 项错误;臣下劝谏皇帝一定程度影响皇帝权威,与纲常不符,故 C 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士人协助皇帝治理天下,故 D 项错误。12.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 ,说明5军机处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 ,故 C 项错误;近代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与材料中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上不符,故 D 项错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自 2011 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 2 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 10 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 ,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 2000 年的石破天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答案】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 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经济上,10 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代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6社会生活方面,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既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王侯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豪华奢靡。【解析】首先表明观点,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出土文物入手”对“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逐一分析。如:根据材料,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这表明,虽然汉武帝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 ,削弱了王国势力,但王侯仍保留了其尊贵等级地位并享有诸多特权。易错起源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例 1.(2016·高考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变式探究】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答案】C【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7【名师点睛】1.分封制、宗法制对封建制度的影响(1)秦朝反思商周的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汉初反思秦朝不分子弟而孤立早亡的教训,部分恢复分封制,导致王国问题。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2)商周的宗法制在封建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皇位世袭制。2.商周时期政治与经济、思想文化间的关联(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乐崩坏, “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3.破解宗法制、分封制试题的思路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关键词“世卿世禄” “凝聚宗族” “血缘亲疏”“家族祖宗” “家庭关系” “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 “家庭等级关系”“分封授民” “授民授疆土” “拱卫王室”“随从作战” “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等级森严” “相对独立性”实质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技巧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宗法制(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8(2)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以王族为主。(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民。(4)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5)瓦解: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易错起源 2、强化君主专制的制度创新例 2.(2016·高考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变式探究】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9【答案】C【解析】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 B 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 C 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 D 项错误。【名师点睛】1.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是突出特点。2.体现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特色的中央机构沿革(1)秦——三公九卿及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又便于皇帝专制集权。(2)汉——汉武帝创立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唐——实行三省六部及政事堂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既分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4)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5)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最高军事、最高监察机构。(6)明——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权专制加强。(7)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从社会转型看周秦之际的政治文明变化(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2.“家国同构”的理解(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3)“家”是“小国” , “国”是“大家” 。 “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10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思想基础(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易错起源 3、地方治理体制创新例 3.(2016·高考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 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 A 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 C 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11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 D 项。【名师点睛】1.史实(1)西周——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2)秦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3)汉代——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酿成“七国之乱” ,汉武帝设立刺史、颁布“推恩令” ,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4)宋代——地方分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派转运使管理财政,解决了地方割据对中央的威胁。(5)元代——行省制:元政府建立了地方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在西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6)明代——废行省: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2.认识(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分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中央集权”概念考点破解(1)中央管辖地方的分权特点①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②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③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④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⑤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2)地方治理制度沿革特点①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步加强。12②地方下级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2.关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四点思考(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国有制下,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的政治制度;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为维护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故要建立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人治大于法治:官僚的选拔任用体现了维护统治的目的,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农业为主的政治文明,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一些制度对世界的贡献巨大,如科举制。(4)“为政以德” “政在得民”:统治者重视“民” “德”的重要性,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汉、唐统治者践行。 “德政” “得民”措施多样,或政治上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文化上的开明。3.君主专制 VS 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既是一种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国家制度,以国家将权力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3)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易错起源 4、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例 4.(2016·高考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13【变式探究】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 宋 明 清河南 15 16 2 1江苏 7 8 17 49上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名师点睛】1.趋向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时期 发展历程夏、商、西周开始:夏商时期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血缘出身(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战国、秦朝和汉初开始:战国发展:秦朝衰落:汉初军功爵制→军功大小(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14两汉开始:西汉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孝廉·品行(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 ,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魏晋南北朝创始:曹魏发展:两晋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隋、唐、宋、明、清产生:隋确定:唐发展:北宋衰落:明清科举制→考试才学(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1)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2)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4)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5)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51.历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2)突出两个特点①人才择优原则。②制度化、专业化原则。(3)体现三个趋势①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③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通史思维审视科举制的中外影响(1)对中国:①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④价值观上,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3.科举制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关联(1)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2)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 地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1.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16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列举了有关夏、商、周三代最高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一些关系,A、C 两项与材料无关,可直接排除;夏、商、周三代时期主要的权利纽带是血缘,故 D 项表述不正确;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低,所以说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2.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答案】B3.商朝早期, “王位继承兄终弟及比较常见,例如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兄弟 4 人曾先后为王。小乙武丁继位后情况才有了较大的变化。此后,父死子继成为商王继统的常例” 。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反映出( )A.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B.王位世袭制的逐渐完备C.王权的不断加强D.商朝政治的日趋腐朽【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商代的王位继承发生了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成为常例的演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父死子继”说明商王对王权更加重视,商王对王权的控制力加强。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4.汉景帝曾“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 )17A.汉政府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B.同姓诸侯国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支柱C.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D.平定王国叛乱创造了打击王国的契机【答案】D【解析】汉景帝时,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叛乱后,开始打击王国势力。题目材料中的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减少王国的官吏等措施就是在此基础上采取的。5.魏晋时期, “取得高官要职,不再仅看做个人德才杰出和资历深、功劳大的结果,而首先是看做家族血统高贵,秉赋异常的外在表现” 。上述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A.标志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完善B.反映出选官制度的完备C.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繁荣D.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答案】C6.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在提取材料信息:题目虽然考查科举制,但材料对比了察举与科举,关键信息在“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这反映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即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 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吏来源、思想和文化素养信息,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 ”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18A.消除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官制调整的作用。题干材料“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表明决策失误依然存在,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台谏官地位的上升,B 项错误;“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台谏公言其失”表明宰相权力受到制约,巩固了皇权,C 项正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相互牵制,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下降,D 项错误。8.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 。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9.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 D.士庶之分严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家谱是士族证明其身份的证据,材料中出卖家谱的现象说明士族的身份已经不再受到珍惜,这与隋唐以来科举制在选官上打破士族的特殊地位有关,故 C 项正确;家谱不是一般19的商品,与商品经济无关,故 A 项不正确;宗法制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的家谱只能是宗法观念的产物,故 B 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变卖家谱的原因,与士庶之别无关。10.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答案】C11.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 ”材料所述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B.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D.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专制皇权的加强。明代实行内阁制,阁臣拥有票拟的权力,但没有决策权,一切听命于皇帝。内阁阁臣势重或势轻取决于皇帝,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12.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 ,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 ,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答案】C20【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题目材料中的“廷寄” “交片”和地方 督抚密折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共同点就是政事取决于皇帝,回避其他中央机构,减少干预环节,所以具有封闭性,C 项为正确选项;军机处凌驾于其他中央机构之上,但并非中央官署,故 A、D 两项不正确;军机处的职能与地方的自治性和能动性无关,故排除 B 项。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察举孝廉,崇贤、举善、黜恶,教导人们向善。(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可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败坏社会风气。(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11专题 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1.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答案】C2.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连续第 13 年聚焦“三农”的文件,我国政府在三农方面的投资已超 1 万亿人民币,用世界上 1%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1%的人口。农业发展靠政策是古今人们的共识,下列与历史上三农政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 “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答案】D【解析】王景成功治理黄河发生于汉代,故答案为 D。3.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答案】B【解析】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于是有了“坊郭户”与“乡村户”划分,A、C、D 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符合题意。4.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2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 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5.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唐朝初年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 D 项。6. 《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 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 7%,民国只有 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 150 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 10 万。 ”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答案】D【解析】城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由“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政府不可能扶植鼓励城市化的发展,故答案为 D 项。7.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3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答案】B8.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 年突破 1 亿,1776 年达到 2 亿,1790 年超过 3 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 1834 年突破了 4 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 B、D 两项;C 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人口增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 A 项。9.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等,可知农村商品化趋势明显。10.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 “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4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 A 项;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排除 D 项;据题干信息,农民“迁业”实质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故选 C 项。易错起源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例 1.(2016·高考全国乙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5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名师点睛】1.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农业起源①最早培植水稻和粟。②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③工具有石、木、骨器。④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①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②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③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④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3)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初步形成①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②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4)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③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6④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5)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①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②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2.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 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土地制度(1)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2)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了。4.土地兼并原因及影响(1)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2)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锦囊 妙计,战胜自我】1.小农经济 VS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 1840 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四大因素(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 “抑商”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4)科技因素: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 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7技。易错起源 2、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例 2.(2016·高考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 ,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变式探究】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等信息说明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十分明确,故本题选择 A 项;B 项没有反映出材料主旨,C、D 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名师点睛】1.手工业发展历程8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①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 ,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①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②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③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清辉煌与滞后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2.区域分布变化: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丝织业分布变化最明显)。3.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5)阻碍因素: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9(1)技术先进:历史悠久、分工细密,长期领先于世界。(2)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4)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5)“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秦汉开始, “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成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四大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3.影响古代手工业未能向近代工业转型的三因素(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对手工业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制约了技术的革新。(2)水平较高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和贵族服务,技术改造的动力不足。(3)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发展较快,但抑制工商的政策、行业技术垄断等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应用。易错起源 3、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从严格控制到突破时空限制例 3.(2016·高考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10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与移民需求无关,故排除。C 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 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变式探究】(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名师点睛】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先秦时期(1)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2)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3)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兴起和繁荣发展秦汉时期(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隋唐时期(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2)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3)出现柜坊和飞钱11宋元时期(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明清时期(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如徽商和晋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古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五个规律(1)从城市功能上,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2.明清商品经济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联(1)政治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原来的统治措施已经不能维护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成为必然。 (2)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3)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理学走向僵化;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文艺繁荣。易错起源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例 4.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12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答案】D【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 “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 “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 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 ;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13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名师点睛】时期 发展历程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中唐以来 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固守明朝海禁政策①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②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①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②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古代中国四大主要经济政策(1)工商食官: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2)坊市制度: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3)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14(4)闭关海禁: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世界的原因之一2.重农抑商政策长期盛行的三大因素(1)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 农工商的排列顺序)(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全面认识 16 世纪中国落伍于世界的表现、原因(1)表现:16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此相比中国①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②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2)原因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②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④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⑤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1.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答案】C2.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连续第 13 年聚焦“三农”的文件,我国政府在三农方面的投资已超 1 万亿人民币,用世界上 1%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1%的人口。农业发展靠政策是古今人们的共识,下列与历史上三农政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5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 “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答案】D【解析】王景成功治理黄河发生于汉代,故答案为 D。3.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答案】B【解析】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于是有了“坊郭户”与“乡村户”划分,A、C、D 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符合题意。4.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 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5.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唐朝初年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 D 项。166. 《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 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 7%,民国只有 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 150 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 10 万。 ”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答案】D【解析】城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由“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政府不可能扶植鼓励城市化的发展,故答案为 D 项。7.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答案】B8.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 年突破 1 亿,1776 年达到 2 亿,1790 年超过 3 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 1834 年突破了 4 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答案】A17【解析】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 B、D 两项;C 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人口增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 A 项。9.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等,可知农村商品化趋势明显。10.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 “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答案】C11.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 ,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18【答案】C【解析】据题干材料“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的信息,说明 C 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B 项中的“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故排除 D 项。12.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A.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B.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C.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 D.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答案】A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清圣祖实录》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19——【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答案】(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3)人民富足;社会安定。消极: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了中国发展步伐。(4)维护封建统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示例)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市20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观点三: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答案为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的综合。观点四: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观点五: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自 960 年建立到 1279年灭亡,历时 300 多年;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