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习题)(打包5套)岳麓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习题打包5套岳麓版.zip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习题打包5套岳麓版.zip
201608100219.doc
201608100220.doc
201608100267.ppt
201608100268.ppt
201608100269.ppt
  • 全部
    • 201608100219.doc--点击预览
    • 201608100220.doc--点击预览
    • 201608100267.ppt--点击预览
    • 201608100268.ppt--点击预览
    • 201608100269.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十四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强化练习 2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岳麓版(限时:40 分钟)A 组 跨越本科线1.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 ”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解析】 据材料中“以版印日历” “满天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故 A 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C、D 两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答案】 A2.(2016·黄石调研)《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解析】 “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表明地磁偏角的发现,A 项正确;《梦溪笔谈》作于北宋, “以磁石磨针锋”表明当时人工磁体已经被制造出来,B 项正确;材料中指出,制出指南针的是方术之士,用途自然是多见于迷信活动,C 项正确,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本身没有任何信息提及航海,D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3.有学者谈道,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 D. 《天下郡国利病书》【解析】 材料中时间“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属于历史上的东汉时期,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于 210 年写成的医书,故 B 项正确;《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 2000 年前的秦汉时期,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书,A、C 两项不符合题干时间;《天下郡国利病书》不是医学著作。2【答案】 B4.农历 2014 年腊月腊八前后,河南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C.精准的预测性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解析】 谚语总结降雪规律,但谚语不等于“我国传统科学” “以农业为中心” ,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谚语“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虽不精确,但反映了长时间的观察经验,故 B 项正确;“不在三九在四九”不精准,故 C 项错误;在当今社会有科学预报,非“不可替代” ,故 D 项错误。【答案】 B5.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 16 部。 “从微至巨” “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解析】 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 “从微至巨” “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 A 项正确;仅由这两本著作的状况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不能体现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故 B、D 两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 C 项错误。【答案】 A6.(2016·郑州质检)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解析】 由题目信息“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可知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理思维),故 B 项错误;思想文化专制是统治者的一种政策,材料中3没有谈到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刚好对应“四民观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刚好对应科举,这些社会文化导致现代科技落后,故 D 项正确。【答案】 D7.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 ”郭沫若之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 )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解析】 依据材料“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可知,书同文字便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和进步,故 D 项正确。【答案】 D8.(2015·唐山二模)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解析】 文人画在唐朝时已经出现,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 A 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 B 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 C 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 D 项正确。【答案】 D9.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 )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 “天下第二行书” 《祭姪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解析】 A 项不符合唐代科举制,错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故 B 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故 C 项错误;颜真卿《祭姪文稿》追述了颜杲卿父子一门在4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故 D 项正确。【答案】 D10.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 ”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解析】 彩陶画和汉赋都是“宋以前”的,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话本与小说都是“宋兴以来” ,故 B 项错误;唐诗属于“宋以前” ,由于对文学水平要求较高,底层百姓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因而属于贵族的,而风俗画展现社会风俗,反映大众生活,是“宋兴以来”的,故 C 项正确;文人画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也不符合大众民间生活,故 D项错误。【答案】 CB 组 名校必刷题11.(2016·濮阳质检)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解析】 戏剧为统治者服务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 A 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 C 项错误;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规范、教化的功能,统治者神化关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故 D 项正确。【答案】 D12.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 ,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 B.元杂剧C.京剧 D.小说【解析】 文人画主要体现意境在画中,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 A 项错误;5材料中“一寓之乎声歌之末”说明与歌剧有关,故 B 项正确;京剧属于正式宫廷戏剧,不符合材料中的信息,故 C 项错误;小说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 B13.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晋书》卷五十一《纸赋》材料二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793 年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1405 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 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 年 传入英国1150 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567 年 传入俄国1189 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1586 年 传入荷兰1276 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 年 由荷兰传入美国——《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材料三 18 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 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 1881 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 “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18 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 ,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解答关键是对“作契以代绳” “造纸以当策”的正确理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的第一、二小问须依据所学知识逐一排除;第三小问应从欧洲的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来思考。第(3)问可从 18 世纪后欧洲、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别分析。6【答案】 (1)“作契以代绳”是指用文字来替代结绳记事;“造纸以当策”是指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地位和作用: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错误:“1694 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理由:因为 1776 年美国才建国。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3)欧洲:18 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4.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己显著呈现。 ”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 1000 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解析】 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宋代”和角度限制“文学艺术” ,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宋词的流行” “散曲的出现”和“风俗画的盛行”等结论。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逐一分析。第(3)问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科技与思想情况概括归纳。【答案】 (1)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2)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7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3)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1第十四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强化练习 30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岳麓版(限时:40 分钟)A 组 跨越本科线1.(2016·乌鲁木齐一模)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 “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解析】 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故 C 项正确。A、B 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D 项时间较晚。【答案】 C2.(2016·衡阳联考)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究其原因是( )A.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解析】 1964 年至 1970 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面对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但仍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答案】 C3.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 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1965 年,在 1953—1957 年“一五”计划之后,故应排除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A 项。【答案】 A4.2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定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解析】 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 1988 年;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是在 1956 年;20 世 90 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A、C、D三项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 B 项。【答案】 B5.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 A 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 B 项错误;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 C 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 C6.(1949 年 12 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这集中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解析】 材料集中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经验缺乏,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师资、教材不足等问题,可见基础相当薄弱,故 A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以老解3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借助苏联经验,而非照搬,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强调政治导向,也没有反映出发展教育急于求成,故 C、D 两项错误。【答案】 A7. “20 世纪 50 年代初,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虽不乏好的作品,但是政治色彩浓厚。如斯大林的《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A.成为苏联教育的附庸B.借鉴苏联经验中存在极严重问题C.没有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D.受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解析】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中国教育没有成为苏联的附庸,故 A 项错误;从“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但是政治色彩浓厚”中不能得出 B 项结论,但反映出中国与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C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答案】 D8.1953 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变革服务于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53 年”可知,此时是“一五”计划开始之时,根据材料信息“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可知,教育变革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故 A 项正确;这些决定的内容与政治环境推动关联不大,故 B 项错误;此决定并不是周恩来自己决定的,故 C 项错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 项错误。【答案】 A9.1977 年 12 月 10 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 570 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4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所以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 D 项正确。【答案】 D10.1949 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 “双百”方针的贯彻B. “大跃进”的发展C. “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B、C 两项均不利于文化建设;D 项出现在新时期以来;“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A 项正确。【答案】 AB 组 名校必刷题11.(2016·邯郸调研)某学者撰文指出, “在百家争鸣中党有一条政策,即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但也有一部分人只许他散布错误的、甚至有害的观点,却不许有任何批评的意见。一看有人发表不同观点,就叫嚷是打棍子……”该学者实际上是要说明( )A.打棍子、抓辫子、扣帽子是搞好学术争鸣的保证B.在不同学术观点争鸣之中排除批评和反批评成分C.学术争鸣与政治思想中的批评自我、批评形式一致D.学术争鸣应坚持批评与反批评和平等与探讨气氛【解析】 “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是搞好学术争鸣的有效保证,排除 A项;该学者反对部分人“散布……有害的观点,却不许有任何批评的意见” ,意味着该学者主张争鸣中应容许和进行批评与反批评的成分,排除 B 项;“一看……就叫嚷是打棍子” ,反映了该学者反对那种把发表不同观点视为不准百家争鸣的做法,实际上要说明学术上的批评自我、批评形式是以“百家争鸣”的形式出现的,是在探讨和相互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的,和政治上、思想上的批评是有区别的,排除 C 项;只有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5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解析】 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故 A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没有涉及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 “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处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时期,故 D 项正确。【答案】 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表时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401—1000 年 71%1001—1500 年 58%1501—1840 年 29%——《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 年,中国组建 0038 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 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 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 年,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 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2 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澳星”)失败。2003 年,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1 年 11 月 3 日、14 日,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两次成功对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 401—1840 年科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 1956—2011 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1 世纪初,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比例变化直接概括;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6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第(2)问通过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时代背景。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等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变为日渐落伍)。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任答三点即可)。(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3)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教育大事记年代 大事记1952 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 65 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1958 年 全国高校从 1957 年的 229 所增加到 23500 所。1966 年 高校停止招生,大批青年上山下乡。1977 年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1996 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 1998 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 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1999 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 51.32 万人,招生总数达 159.68 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2000 年的扩招幅度为 38.16%。2000 年2000 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解析】 第一小问需要选定时间段,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与相关内容概括,如选定“1952 年” ,据材料“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可知,1952 年高校院系调整,据材料“政府接办改造了 65 所私立高校”可知政府办学,据材料“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7法财经等人文学科”可知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再如选定“2000 年” ,据材料“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可知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如选定“1952 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计划经济的反映和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政治方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 “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如选定“2000 年” ,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政治方面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答案】 评分说明:概括特点基本准确,根据史实对特点形成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不得少于两个阶段。示例一:特点:1952 年高校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任答一点即可)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二:特点:2000 年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任答一点即可)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任答两点即可)三大能力培养两大素养讲练课时强化练西汉 蔡伦 阿拉伯 金刚经 毕昇 西域 孙思邈 阿拉伯 北宋 西欧 地理大发现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候风地动仪 地球为圆形 子午线 简仪 九章算术 祖冲之 齐民要术 王祯 农政全书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华佗 本草纲目 生物进化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天下第一行书 三大能力培养两大素养讲练课时强化练原子弹 氢弹 导弹核武器试 东方红 —1 袁隆平 南优 2号 第二次绿色革命 银河- Ⅲ 杨利伟 两弹一星 高新技术 补习学校 青壮年文盲 人口素质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苏联 教育大革命 高考招生 学士 — 硕士 — 博士 科学研究 1956 反右斗争 时空坐标知识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