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17294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中 共 郑 州 市 委 办 公 厅 郑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提高街道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水平,确保街道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保障有力、依法高效,根据关于大力实施“ 筑体系强堡垒争先锋” 工程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郑办201725 号)的要求,现就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重要意义街道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加强以街道为重点的基层建设是关系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重要工作。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有利于理顺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有

2、利于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夯实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立足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构建具有郑州特色、符合基层实际的新型街道

3、管理体制,全面提升街道服务和管理水平。(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的改革任务有机衔接、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协同推进。坚持强化基层。明确街道职责,理顺条块关系,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资源下放,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依法治理。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加强机构、人员特别是执法力量的整合,健全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坚持社会参与。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街道管理,加

4、强综合保障,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三)主要目标突出街道在社会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健全定位准确、职能清晰、权责统一、分工合理、服务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架构和综合服务管理体制。到 2020 年,全市街道办事处统筹管理、- 3 -协调监督、组织服务、社会动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职责明确、协调有力、执法有度、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服务和管理平台。三、工作任务(一)完善街道职能定位街道党工委是县(市、区)委的派出机关,根据县(市、区)委的授权,负责街道辖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是地区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街道办事处是

5、县(市、区)政府的派出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政府职能。同时,街道要动员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构建社区共治平台。街道主要有 8 项职能: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和“ 两新” 组织党建、楼宇党建、互联网党建、社区党建工作,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2.统筹社区发展。统筹落实社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社区建设规划,参与辖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推动辖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3.组织公共服务。组织实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服务,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领域相关政策。4.实施综合治理。对

6、区域内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等地区性、综合性工作,承担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职能。- 4 -5.监督专业管理。对区域内各类专业执法工作组织开展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6.动员社会参与。动员各类驻区单位、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引导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整合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为社区发展服务。7.领导基层自治。领导居委会建设,健全自治平台,组织社区居民和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8.维护社区平安。承担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工作,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等。推动街道经济职能转变,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县(市、区)政府全额保障,推动

7、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把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营造环境,重点向采集企业信息、促进项目发展、服务驻区企业、优化投资环境等工作领域集中。各县(市、区)要根据上述职能定位,进一步细化街道具体职责任务,制定街道行政权力清单。(二)优化街道党政机构设置根据街道职能定位,科学配置街道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按照“ 精简、效能、便民 ”的原则,整合 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归并相近职能,街道党政内设机构按照“6+2”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

8、办- 5 -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同时可以根据街道实际需要,增设 2 个工作机构。1.党政办公室。主要履行机关党务和行政事务等工作职能。2.社区党建办公室。主要履行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职能。3.社区管理办公室。主要履行综合管理工作职能。4.社区服务办公室。主要履行社区公共服务工作职能。5.社区平安办公室。主要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职能。6.社区自治办公室。主要履行指导基层自治和社区建设等工作职能。街道设置纪工委,受街道党工委和县(市、区)纪委双重领导,监督执纪工作以县(市、区)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立案审查在向同级党工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设置监察、人民武

9、装等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服务工作。街道按照相关规定建立的议事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由街道党政内设机构承担。确因工作需要增挂牌子的,从严从紧掌握。(三)加强街道服务中心建设根据街道职能定位,构建面向基层的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理顺工作关系,优化设置模式,做到职能衔接、工作互动、人员融合,实现服务窗口化、平台化。按照有利于资源统筹、有利于职能综合、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要求,一般设 6 个中心。1.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服务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 6 -能,建成为区域化党建的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2.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就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帮

10、困帮残和救济救助管理服务等职能。3.社区综合治理中心。主要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负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等工作。4.社区安全监管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配合和协助上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职能。5.文化卫生活动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区域内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美化环境。6.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巡查发现区域各类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对各渠道发现的问题进行派单调度、督办核查,指挥协调相关执法管理

11、队伍开展联合执法处置等工作;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逐步拓展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功能。(四)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街道机关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管理,由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根据街道的规模、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核定。根据街道职责任务,街道党工委设书记 1 名、副书记 2-3 名,街道纪工委设书记 1 名,街道办事处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3-4 名。党工委领导职务与办事处领导职务可兼任。街道体制改革后,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编制数量总数、- 7 -科级领导职数总数原则上维持不变。改革涉及的具体机构编制调整事项,按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办理。(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明晰权责关系。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县(市、区

12、)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参与权;对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任免前征求意见权;对街道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公共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对街道公共事务综合管理中的重要事项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派驻机构的参与监督权。2.理顺条块分工。全面梳理街道目前实际承担的工作事项,按照依法、高效原则,分类划定条块职责。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管理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处置,街道负责配合和监督;对部门职责交叉、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城市综合管理难点问题,由街道对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进行统筹协调、考核督办,但街道不取代执法主体;对公共服务

13、类事务,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和业务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由街道负责整合安排;对社区自治类事务,由街道领导居委会等各类自治组织开展自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配合支持。3.规范职责下放。实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在进一步明确细化街道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将工作职责下放到街道。如有新增事项确需街道承担的,职能部门不能直接下派,须由县(市、区)委、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并做到权随- 8 -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确保权责对等。4.改革考评机制。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自下而上、分类考评社区、街道党政机关、县(市、区)职能部门及派出机构的评价制度,扩

14、大群众的参与权、评价权,对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改革优化街道工作考核机制,取消职能部门直接考核街道的做法,由县(市、区)委、政府统筹各方对街道的考核工作,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做到公开透明、考用结合、导向鲜明,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对基层和群众负责。5.推进信息共享。市级层面成立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工信、民政、人社、工商、公安、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部门参加的工作机制,打破职能部门数据分割,依法有序推动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信息向街道开放,实现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在街道层面的有效整合和分类共

15、享。6.加强基层队伍组织建设。市级层面建立由组织部门综合协调,民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负责,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工作推进机制,统一基层队伍人员招聘平台,规范用工机制,完善薪酬结构,实施属地归口管理。加强以社区书记为带头人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体系,推进社区辅助人员队伍整合管理。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 9 -视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牵头指导作用,制定实施方案,及时研究协调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督查制度,采取定期通报情况、召开推进会等方式,强化

16、推进落实,将街道改革任务抓紧抓好。(二)落实部门责任。街道体制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多方联动、凝聚合力。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编办、人社、发改、商务、民政、规划、城管、国土、建委、法制办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细化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街道体制改革工作。(三)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组织人事和财务工作纪律,严禁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严禁各部门以各种理由干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四)营造改革氛围。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鼓励支持基层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及时总结宣传改革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