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7154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_12《祝福》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祝 福,鲁 迅,故事中有那些人物?主人公是谁?找出描写人物肖像、动作等的句段,概括人物性格有什么特点。,情节结构,内容 情节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插叙,插叙作用,1,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究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2,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凄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比较四次眼睛的变化,比较四次头发的

2、变化,比较四次脸色(表情)的变化,比较三次衣着的变化,从四次描写的不同来看,每次都有所 变化。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总起来看,四次描写先后写出了祥林嫂的变化过程,表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迷信落后的客观环境)造成的。通过前后对比,使人物形象的悲惨命运更为突出更为逼真,主题思想更为鲜明。,祥林嫂: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社会所吞噬。,人物形象,鲁四老爷: 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反动,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3、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柳妈: 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毒害极深的劳动妇女,和祥林嫂同样是旧社会的受害者。,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三次祝福”A“鲁镇年终的大典” 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B鲁四老爷家的祝福“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粉碎了祥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

4、声喝令中破灭了。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一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C结尾的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鲁四老爷,四婶,一般鲁镇群众,鲁镇人为何如此对待她?,因为祥林嫂嫁过两次,两个丈夫都死了用柳妈的话说就是“落了一件大罪名” 。整个鲁镇的人都深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思想上、行动上都按封建规范、信条来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整个鲁镇都把

5、祥林嫂视为“孽种”、不祥人,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人心冷漠,没有同情,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阴霾、弥漫着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社会中。,死亡形式,1、你认为祥林嫂的死属于自杀还是他杀?2、如果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凶手是人们头脑中无意识的封建礼教将祥林嫂逼 上绝路。无论他们是出于怎样的想法,基于怎样的立 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的做法都是一点一点将 祥林嫂往死路上“逼”。因此,杀害祥林嫂的不是鲁 镇的某一个人,而是弥漫着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旧社 会。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抗争情况及性质?,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断地

6、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出卖、被迫改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地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人,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吞噬了。,祥林嫂的身上布满封建礼教造成的精神创伤,她的挣扎虽饱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但她从婆家出逃只是为了暂时做稳奴隶;她在改嫁时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贞洁;她捐门槛表明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和封建势力;她对灵魂的疑惑不过是免遭地狱之苦的一种幻想。祥林嫂的反抗带有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迷信的色彩,因而具有浓厚的悲剧性。,小说主题,文章通过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旧中国农民的毒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以描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为主题, 却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含义? 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主题反衬:“祝福”反衬祥林嫂的悲惨。 结构倒叙:制造悬念,突出悲剧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