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课件+习题)(打包3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二世界古代、近代篇第三步中外关联课件习题打包3套.zip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二世界古代、近代篇第三步中外关联课件习题打包3套.zip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doc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课件.ppt
  • 全部
    •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doc--点击预览
    •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课件.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通用版)2016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1.(2015·山东烟台一模)17 世纪 40 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 ,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D.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变化解析:选 C。东方文明未能及时跟上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转型,但不是“衰亡” ,故 A 项错误;东西方失衡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变化,B、D 两项以偏概全,故排除;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西方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东方封建专制加强,故 C 项正确。2.(2015·贵州安顺三模)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A.英国、法国——原生型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次生型解析:选 A。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 A 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 B 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 C 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 D 项错误。3.(2015·湖南永州三模)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我国学者孙宏年认为“疆界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 ,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 。对以下两幅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2 -A.两幅地图体现的“疆界观”并无本质区别B.英国的“疆界观”不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英两国“疆界观”不同D.清朝的“疆界观”的实质是一种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解析:选 D。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 ,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 ,二者有本质区别,故 A 项错误;英国的“疆界观”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故 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 C 项错误;清朝的宗、藩关系,反映的是传统的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故 D 项正确。4.(2015·辽宁瓦房店毕业班模拟)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解析:选 B。依据题意,西方思想启蒙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为基础,故 A 项错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首要任务是国家的救亡图存,因此“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 ,忽略了个体的启蒙,故 B 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判断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的原因是否与工业化程度有关,故 C 项错误;也无法判断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故 D项错误。5. (2015·重庆二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1.1898 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2.1898 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3.1901 年 1 月 29 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4.1905 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5.1906 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6.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仍规定皇1.1867 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 46 个“衰败选区” ,分给了 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2.1872 年,通过投票法案3.1883 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4.1884 年,颁布《人民代表法》 ,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 3 -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7.1911 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 13 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 7 人,被称为“皇族内阁”了一倍,达到 450 万人5.1918 年,法案授予年满 30 岁的妇女选举权——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解析:第一小问不同,可从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分析,从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英国不仅是资产阶级,还扩大到其他阶层;从结果上,中国改革失败,英国取得成功。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政治上,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英国代议制民主完善,工业资产阶级壮大;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思想上,中国民众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不大,英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答案: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 示例 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原因:中国: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③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英国:①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②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③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示例 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 原因:中国: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②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③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④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英国: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③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④英国政治环境稳定。第三步 中 外 关 联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19世 纪 中后期至 20世 纪 初中西方社会 发展的 对 比政 治 经 济 思想文化中国(1)列 强 发动 侵 华战 争,中国逐 渐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 进 的中国人先后 发 起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 变 法及辛亥革命,掀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19世 纪 中期 ,由于外国 资 本主 义经济 的入侵 ,自然 经济 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工 业 及民族 资 本主 义 开始 产 生(2)19世 纪 末 20世 纪 初 ,列 强 加 强 了 对 中国的资 本 输 出 ,同 时 ,中国的民族 资 本主 义 有了一定的 发 展中国思想界开始摆 脱愚昧无知的局面,向西方学习 ,从 “ 师 夷 长技 ” 到 维 新 变法 ,从新文化运 动到 马 克思主 义 的传 播 ,不断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政 治 经 济 思想文化西方(1)资 本主 义 代 议制度 进 一步 发 展和完善,如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德国君主立 宪 制的确立等(2)国 际 工人运 动兴 起, 经历 了由空想社会主 义 到科学社会主 义 ,由理论 到建立无 产阶级 政 权 的 实 践 尝试(1)19世 纪 中期,欧美各国工 业 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 本主 义 得以发 展。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2)19世 纪 末 20世纪 初,第二次工业 革命方 兴 未艾 ,垄 断 组织 形成,世界市 场 最 终 形成(1)自由主 义 和社会主 义 思潮成 为思想界的主流(2)科学方面, 这一 时 期物理学和生物学都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就 ,两次工 业 革命先后 兴 起,科技 发明 层 出不 穷C17、 18世 纪 的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中 国 英 国政体形式权 力中心君主 专 制 君主立 宪 制君主有至高无上的 权 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 须绝对 服从君主 “ 统 而不治 ” , 议会是国家最高 权 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中 国 英 国政府机构历 史影响清朝 军 机 处 是君主 专制 强 化的 产 物,没有决策 权 , 对 皇帝 负责英国 实 行 责 任内 阁 制,内 阁对议 会 负责 ,是国家的决策中心君主 专 制 强 化并达到顶 峰,成 为 社会 发 展的阻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防止 专 制独裁,保障了 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促 进 了 资 本主 义 的发 展D欧洲启蒙思想与明清之 际进 步思潮的差异(3)思想文化:中国封建 传统 文化仍占 统 治地位,宋明理学日益僵化,阻碍新思想的 诞 生;欧洲的文 艺 复 兴 使 资产阶级 文化迅速 传 播,冲 击 了封建文化;促 进 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发 展。2.内容特点: 中国的思想家抨 击 君主 专 制, 对 理学 为 核心的儒学思想批判和 继 承,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 张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 体系;欧洲启蒙运 动 批判封建 专 制主 义 、教 权 主 义 ,倡 导 自由、平等,为资 本主 义 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 较 完整的理 论 体系。A科技项 目 中国科技 欧洲科技结 局原因 政治制度经济基 础16—18 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未能形成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 产 生中国是日 趋 腐朽的封建制度欧洲向 资 本主 义 政治制度 过 渡中国自 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 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欧洲 资 本主 义产生 发 展科技项 目 中国科技 欧洲科技原因 经济政策思想条件封建 统 治者 实行重 农 抑商和闭 关 锁 国政策欧洲先 进 国家实 行保 护 科学发 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 义明清 统 治者 实 行文化 专 制主 义西方文 艺 复 兴 、宗教改革、启蒙运 动 ,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