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903134.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35.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36.ppt
- 20160903137.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38.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39.ppt
- 20160903140.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41.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42.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1.(2015·全国卷Ⅰ,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 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是一样的,A 错误;红绿色盲是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的两个 X 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其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必然是该病患者,B 正确;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 XX,只要有一个 X 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错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故 D 错误。答案 B2.(2015·福建卷,5)绿色荧光标记的 X 染色体 DNA 探针(X 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 X 染色体 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 Y 染色体 DNA 探针(Y 探针)可使 Y 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 染色体 DNA 上必定有一段与 X 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 X 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 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解析 X 探针能与 X 染色体 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故 X 探针必定与 X 染色体 DNA 上杂交单链的互补链有一段相同碱基序列,A 正确;据图可知妻子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但 X 染色体数目异常未必患 X 染色体伴性遗传病,B 错误;妻子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其双亲可能正常,患病原因可能是双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异常,产生了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的卵细胞或精子,C 错误;遗传时染色体数目异常并不与性别相联系,故选择性别并不能降低发病率,该夫妇生女儿也可能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 错误。答案 A3.(2015·江苏卷,30)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 70 人有 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图 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 1、Ⅱ 2、Ⅱ 3及胎儿Ⅲ 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Ⅰ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2(1)Ⅰ 1、Ⅱ 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 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Ⅲ 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3)若Ⅱ 2和Ⅱ 3生的第 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________倍。(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 2和Ⅱ 3色觉正常,Ⅲ 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 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Ⅱ 2和Ⅱ 3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患病概率的计算。(1)根据Ⅰ 1和Ⅰ 2表现型正常,而其女儿Ⅱ 1患病,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Ⅰ 1、Ⅱ 1的基因型分别为 Aa和 aa。(2)Ⅱ 1基因型为 aa,依据图 2 可知Ⅱ 2、Ⅱ 3、Ⅲ 1的基因型均为 Aa,Ⅲ 1与正常异性( Aa)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 ,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1- = 。(3)170 170 14 1280 1280 279280Ⅱ 2和Ⅱ 3所生的表现型正常的孩子为 AA、 Aa,其与正常异性( Aa)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13 23 170为 × × ,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 ,所以前者是后者的23 170 14 170 170 14( × × )/( × × )=46.67(倍)。(4)Ⅲ 1的基因型为 AaXbY,Ⅱ 2和Ⅱ 3的基因型分别23 170 14 170 170 14为 AaXBY、AaX BXb,他们的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AA、 Aa、 XBXB、 XBXb,人群中正13 23 12 12常男性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AaXBY,所以Ⅱ 2、Ⅱ 3的正常女儿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后子代170患红绿色盲概率为 × = ,子代患 PKU 的概率为 × × = ,两病皆患概率为12 14 18 23 170 14 1420× = 。18 1420 13 360答案 (1)Aa、aa (2)Aa (3)46.67 (4)AaX bY 279280 13 3604.(2014·江苏单科,33)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 X 染色体上存在 ClB 区段(用 XClB表示)。B 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 l 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 ClBXClB与 XClBY 不能存活);ClB 存在时,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 X 染色体无 ClB 区段(用 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3图 1(1)图 1 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 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________。如果用 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用 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2)图 2 是研究 X 射线对正常眼果蝇 X 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 X 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X 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__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解析 (1)长翅与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联,因此 P:Vgvg×Vgvg→长翅∶残翅=3∶1;棒眼与正常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 XCIBX+ ×X+ Y→X + X+ ,X + Y,X CIBX+和 XCIBY(死亡),棒眼和正常眼的比例为 1∶2;F 1长翅为 Vg Vg 和 Vgvg,残翅为 vgvg,13 23只有基因型为 Vgvg 与残翅果蝇杂交后代才会出现残翅,因此 Vgvg×vgvg→长翅、残翅,23残翅 vgvg 为: × = ,F 1正常眼雌果蝇为 X+ X+ ×正常眼雄果蝇 X+ Y 所得后代均为正常23 12 13眼,故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只有基因型都为 Vgvg 的雌雄果蝇杂交后代才会出13现残翅果蝇,因此 F1长翅×长翅→残翅,即 Vg vg× Vg vg→ × × = 残翅23 23 23 23 14 19vgvg,F 1棒眼雌果蝇 XCIBX+ ×正常眼雄果蝇 X+ Y→X CIBX+ ,X + X+ ,X + Y 和 XCIBY(死亡),故棒眼所占比例为 ,二者组合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 。13 19 13 127(2)用 X 射线对正常眼雄果蝇 X 染色体诱变,由题可知 P:X CIBX+ ×X? Y→F 1:雌性XCIBX? 、X ? X+ ,雄性 X+ Y、X CIBY(死亡),F 1中雌果蝇为正常眼 X? X+ 和棒眼 XCIBX? ,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 Y,由于 CIB 存在时,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故 XCIB X? 不会交叉互换,X? X+ 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又由于 F2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 F1的雌4果蝇,即来源于亲代雄果蝇,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故隐性突变可以在子代雄性中显示出来,所以选择 F1棒眼雌性 XCIBX? 与正常眼雄性 X+ Y 交配,后代雄性将会出现两种表现型即正常眼和隐性突变体。可以根据子代隐性突变个体在所有雄性子代个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该隐性突变的突变率;如果选择 F1雌性正常眼 X? X+ 与正常眼雄性 X+ Y 交配,因雌性 X 染色体有可能存在交叉互换,故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答案 (1)3∶1 1∶2 13 127(2)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 X 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1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限时训练 提升考能(时间:20 分钟)达 B必练一、选择题1.某男孩的基因型为 XAYA,正常情况下,其 A基因不可能来自于(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祖父 D.祖母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男性的 XY染色体的来源,Y 来自父方,再往上推,Y 只能来自祖父,而来自母方的 X可能来自外祖父、外祖母。答案 D2.(2015·南通、扬州三模)抗维生素 D佝偻病是由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致病基因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 1/2解析 该病为伴 X显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中不会携带该致病基因,A 错误;女性中只要一个 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即可患病,则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 正确;女性患者可能是杂合子,若丈夫正常,则后代女儿可能患病,可能正常,C 错误;男性患者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一定会传给女儿,女儿一定患病,D 错误。答案 B3.(2015·盐城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数都是相同的B.性染色体上的每个基因在每个体细胞中都能表达C.正常情况下,男性睾丸中某些细胞内可能不含 Y染色体D.正常情况下,女性卵巢中某些细胞内可能不含 X染色体解析 人体内每个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如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性染色体有 4条,而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 2条,正常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 1条,A 错误;由于细胞的分化,性染色体上的每个基因在每个体细胞中也是选择性表达,B 错误;正常情况下,男性某些细胞内可能不含 Y染色体,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正常情况下,女性卵巢中所有细胞内都含 X染色体,D 错误。答案 C4.(2016·徐州期中)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 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 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 )AA Aa aa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A.AaXBY B.AaXbYC.AAXBY D.aaXbY解析 根据题中所述,无斑红眼雌果蝇和某雄性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的 4种表现型为有斑雌性即 AA,无斑雄性即 aa,则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Aa和 Aa,且子代中雌性个体均为红2眼。雄性个体中有红眼、有白眼,则亲代的基因组成为 XBXb和 XBY,则亲代中雄性个体为AaXBY,A 正确。答案 A5.(2015·南通一模)下表中亲本在产生后代时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的是( )选项 遗传病 遗传方式 父本基因型 母本基因型A 红绿色盲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Y XbXbB 抗维生素 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Y XaXaC 外耳廓多毛症 Y染色体遗传 XYD XXD 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Ee ee解析 交叉遗传指男性 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将来也只能传递给女儿,是伴 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之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代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不存在交叉遗传;而伴 Y染色体的遗传中,患者都是男性,父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那么可以排除 C和 D选项。A 选项中由于父亲和母亲都是红绿色盲的患者,那么后代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是红绿色盲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交叉遗传的现象,A 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由于父亲的基因型是 XAY,母亲的基因型是 XaXa,那么子代的基因型是XAXa、X aY,也就是儿子的表现型和母亲相同,都是正常人,而女儿的表现型都与父亲相同,均为抗维生素 D佝偻病患者,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现象,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6.某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如果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在生物种群中有 AA、Aa、aa 三种基因型,如果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则有 M种基因型,如果存在于 X和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有 N种基因型,那么 M和 N分别为( )A.5和 5 B.5和 6 C.5和 7 D.3和 6解析 基因如果只在 X染色体上,则雌性有 3种基因型,雄性有 2种基因型,如果在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雌性有 3种基因型,雄性有 4种基因型。答案 C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图中 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bb B.Bb C.XbY D.XBY解析 本题首先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Ⅱ 3号女性患病,其父亲Ⅰ 1号和儿子Ⅲ 1均患病,故该病最可能为 X染色体隐性遗传,C 正确;然后依次代入 A、B 项也符合题意;若为 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 2母亲正常其儿子Ⅱ 1也应正常,故该病不是 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D 错。答案 D8.(多选)(2016·常州中学调研)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 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3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 X染色体B.Ⅱ 6的基因型为 DdXEXe,Ⅱ 8的基因型和Ⅱ 6相同C.Ⅱ 7和Ⅱ 8再生育的男孩两病兼患的几率为 1/8D.Ⅲ 13的乙病基因,最初分别来自Ⅰ 1和Ⅰ 3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 5、Ⅱ 6正常,但他们的女儿Ⅲ 10患甲病,女儿患病而父母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两种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所以乙病为红绿色盲,则其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A 正确;Ⅲ 10患甲病,基因型为 dd,Ⅱ 6基因型为Dd,又Ⅰ 1患乙病,Ⅱ 6不患乙病,Ⅱ 6基因型为 DdXEXe;Ⅲ 13患甲、乙两病,Ⅱ 8正常,所以Ⅱ 8基因型为 DdXEXe,B 正确;由于Ⅲ 13两病兼患,所以可知Ⅱ 7和Ⅱ 8的基因型分别为DdXeY、DdX EXe,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 1/4,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 1/2,Ⅱ 7和Ⅱ 8生一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 1/4×1/2=1/8,C 正确;Ⅲ 13的乙病基因来自Ⅱ 7和Ⅱ 8,Ⅱ 7的乙病基因来自Ⅰ 2,Ⅱ 8的乙病基因来自Ⅰ 3,D 错误。答案 ABC9.(多选)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 W、白眼 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某实验小组欲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B.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C.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这对基因也有可能只位于 Y染色体上解析 首先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然后根据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以及提供的实验材料(若干红眼、白眼雌雄果蝇),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并预测实验结果。欲判断基因位置,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所以本实验应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预测实验结果时,可以采用假设法:如果该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则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wXw和 XWY,则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XWXw和 XwY,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A项正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XwXw和 XWYW,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XWXw和 XwYW,雌雄果蝇均为红眼;如果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 ww和 WW,则子代果蝇全部为红眼,B 项正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 ww和 Ww,则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C 项正确。由于红眼和白眼在雌果蝇中出现,所以该对基因不可能只在 Y染色体上出现,D 项错误。答案 ABC二、非选择题10.(2015·泰州二模)下图为某家系中甲病(相关基因 A、a)和乙病(相关基因 B、b)的遗传系谱图,Ⅳ-2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染色体组成均正常,请据图回答:4(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Ⅱ-5 的基因型为________。(2)若Ⅱ-3 个体不携带乙病基因,Ⅲ-1 与Ⅲ-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2与Ⅲ-3 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孩子Ⅳ-3,Ⅳ-3 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Ⅳ-2 性染色体异常的来源原因可能是Ⅲ-3 产生了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异常卵细胞,这种异常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3)调查发现,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2%,若Ⅳ-1 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正常子女中甲病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1)分析题图,Ⅱ-2 和Ⅱ-3 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Ⅲ-1 患甲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 和Ⅱ-3 正常,而他们的儿子Ⅲ-2 患乙病,因此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图不能确定为常染色体上还是 X染色体上,因此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 的女儿患甲病,说明一定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其父亲患乙病,说明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5 的基因型为 AaXBXb或 AaBb。(2)若Ⅱ-3 个体不携带乙病基因,则乙病为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 个体的父亲患乙病,则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1 个体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2,基因型为1/2aaXBXB或 1/2aaXBXb,由于Ⅳ-2 患乙病,则Ⅲ-3 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则Ⅲ-1 与Ⅲ-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由于Ⅲ-1 患甲病,则Ⅱ-2 和Ⅱ-3 一定是甲病的携带者,那么Ⅲ-2 的基因型为 1/3AAXbY或 2/3AaXbY,又因为Ⅲ—3 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他们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孩子,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2/3×1/2×1/2=1/6;由于Ⅳ-2 患乙病,染色体组成为 XbXbY,Ⅲ-3 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因此可能是Ⅲ-3 个体产生了染色体组成为 XbXb的异常卵细胞,这种异常一定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造成的。(3)根据前面分析,Ⅲ-2 的基因型为 1/3AA或 2/3Aa,Ⅲ-3 个体的基因型为 aa,则 IV-1 的基因型为 Aa,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 2/100,为 AA的概率为 98/100,则Ⅳ-1 与正常男子结婚后,子女中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 2/100×1/4=1/200,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2/100×1/2+98/100×1/2=100/200,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98/100×1/2+2/100×1/4=99/200,因此正常子女中甲病的携带者 Aa的概率为100/199。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X BXb或 AaBb (2)1/2 1/6 XX(或 XbX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100/199冲 A提升一、选择题11.(2016·徐州期中)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 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5C.雌∶雄=3∶1 D.雌∶雄=4∶1解析 ZW 的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有 Z和 W两种,比例为 1∶1,若产生的卵细胞为 Z,则同时产生的极体为 Z、W、W,则可形成 ZZ、ZW、ZW 的个体,雌雄比例为 2∶1;若产生的卵细胞为 W,则同时产生的极体为 W、Z、Z,则可产生 WW(死亡)、ZW、ZW 的个体,即只有雌性个体存活。故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雌(ZW)∶雄(ZZ)=4∶1。答案 D12.(2015·武汉调研)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 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解析 摩尔根实验中未曾设计 F1自交实验验证其假说。答案 A13.(2015·福州质检)猫是 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 A(橙色)、a(黑色)位于 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 1条 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 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基因型为 XAY与 XaXa的亲代杂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B.雌性子代全为橙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的子代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D.其反交的子代中表现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不能检测到巴氏小体解析 基因型为 XAY与 XaXa的亲代杂交,子代基因型为 XAXa、X aY(黑色雄猫),因此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不能观察到巴氏小体,A 错误;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 1条 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 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因此基因型为 XAXa的个体表现为黑橙相间,该雌猫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因此 B错误、C 正确;反交即 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 XAXa和 XAY,子代雌性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且能检测到巴氏小体,D 错误。答案 C14.(多选)(2015·南京盐城二模)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 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2 的基因型为 AaXBXb,Ⅲ-3 的基因型为 AAXBXb或 AaXBXbB.若Ⅲ-3 和Ⅲ-4 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 1/24C.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 1/86D.若Ⅳ-4 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她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 154/497解析 根据图示,Ⅱ-1 和Ⅱ-2 正常,生出Ⅲ-2 患甲病,则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4 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3 和Ⅲ-4 正常,生出Ⅳ-2 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又由于Ⅲ-4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 为 aa,则Ⅱ-2 为 Aa;Ⅳ-2 患乙病,基因型为 XbY,则Ⅲ-3 为XBXb,Ⅱ-1 不患乙病,则Ⅱ-2 为 XBXb,故Ⅱ-2 的基因型为 AaXBXb;Ⅲ-2 患甲病,为aa,Ⅱ-1 和Ⅱ-2 正常,则其基因型均为 Aa,Ⅲ-3 为 AA或 Aa,故Ⅲ-3 基因型为AAXBXb或 AaXBXb,A 正确。Ⅲ-3 基因型为 AAXBXb或 AaXBXb,概率分别为 1/3、2/3;Ⅲ-4带有甲病基因,其基因型为 AaXBY,Ⅲ-3 和Ⅲ-4 再生一孩子,为同时患甲、乙病男孩的概率为 2/3×1/4×1/4=1/24,B 正确。Ⅲ-3 基因型及概率为 1/3AAXBXb或2/3AaXBXb,Ⅲ-4 基因型为 AaXBY,则Ⅳ-1 的基因型为 2/5AA或 3/5Aa,1/2X BXB或1/2XBXb,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则该男性为 96%AAXBY或 4%AaXBY,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3/5×4%×1/4=3/500,不患甲病的概率为 1-3/500=497/500;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故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 497/500×1/8=497/4 000,C 错误。Ⅳ-4 甲病的基因型为 AA或 Aa,概率分别是 2/5、3/5;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 AA或 Aa,概率分别是 96%、4%,则子代中 AA占 343/500,Aa 占 154/500,aa 占 3/500,他们所生的女儿表现正常,则不可能是 aa,故其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154/497,D 正确。答案 ABD二、非选择题15.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 1所示。基因 A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 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aabb 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 2所示。图 3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号基因型为________, 4 号基因型为________。(2)3号在与 2号交配生出 7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并在图 4的方框中画出 3号减数分裂产生此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在染色体的对应位置标注相关基因)。(3)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 5号与 6号交配,后代 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可知绿色基因型应是 B_ZA_,2 号为雄性个体,在鸟类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ZZ,因其与 3号交配能产下 7号白色羽毛的雄性个体(bbZ aZa),说明 2号一定是双杂合子,即 BbZAZa,4 号是白色雌性个体,基因型是 bbZaW。(2)7 号基因型是 bbZaZa,故 3号产生的卵细胞是 bZa,3 号基因型为 BbZaW,图像一定要注意形成卵细胞的要稍大些,且上面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应是 b与 a。(3)5 号及 1号是蓝色,2 号为绿色,1 和 2基因型应7是 bbZAW和 BbZAZa。5 号是蓝色雄性个体 bbZAZ- ,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5 号有 是12 12bbZAZa,6 号是黄色雌性个体,6 号基因型是 B_ZaW,其亲本是绿色和黄色,但同胞是白色,说明双亲都是杂合子,那么 6号个体有 BBZaW和 BbZaW,与 5号个体交配生下白色羽毛13 23bbZaZa和 bbZaW的概率是 × × × = 。12 23 12 12 112答案 (1)BbZ AZa bbZ aW (2)bZ a(见下图) (3) 12 11216.(2015·南京、盐城二模)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其性别决定类型为 XY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D、d)。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表所示: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雄蝇 152 148 48 52雌蝇 297 0 101 0①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雌蝇的比例为________,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③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 F1,若 F1有灰身果蝇 8 400只,黑身果蝇 1 600只,则 F1中 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 ClB品系 XeBXb,其细胞中的一条 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 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 B完全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如图所示。e 在纯合(XeBXeB、X eBY)时能使胚胎致死,此外无其他遗传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 b表示。为检测相关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雌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时致死,不考虑两种隐性致死突变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雄果蝇甲与 ClB系果蝇交配,得到 F1,F 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②在 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 F2的雌雄数量比。预期结果和结论:如果 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如果 F2中________,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8解析 (1)①根据表中数据,果蝇眼色遗传在子代中出现性别上的差异,雄果蝇中出现红眼、白眼两种类型;雌性果蝇只有红眼,无白眼类型,故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灰身、黑身的遗传无性别差异,则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子代中灰身∶黑身≈3∶1,则两只亲代灰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DXd×AaXDY。②子代中灰身红眼雌果蝇纯合子为AAXDXD,占全部子代雌果蝇的比例为 1/4×1/2=1/8;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包括AaXDXD、AaX DXd、AAX DXd三种类型,在子代中的比例=1/2×1/4+1/2×1/4+1/4×1/4=5/16。③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黑身个体 aa占 1 600/(8 400+1 600)×100%=16%,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aa 个体占比例等于p , pa=40%。(2)雄果蝇甲的基因型为 XbY,与 ClB系果蝇 XeBXb交配,子代的基因型2aXeBXb(棒状眼雌果蝇)∶X bXb(正常眼雌果蝇)∶X bY(正常眼雄果蝇)∶X eBY(死亡)=1∶1∶1:如果 F1中的棒状眼雌果蝇 XeBXb与 XbY的雄果蝇杂交,若子代 F2中雌雄比例为 2∶1,其中XeBY死亡,则说明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若 F2中均为雌果蝇,则说明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染色体上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使 XbY的个体也死亡。答案 (1)①X 红眼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出现,而白眼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AaX DXd和 AaXDY ②1/8 5/16 ③40% (2)①棒状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1∶1(或“雌果蝇∶雄果蝇=2∶1,棒状眼∶正常眼=1∶2”) 预期结果和结论:雌果蝇∶雄果蝇=2∶1 全为雌果蝇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1.(2015·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 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16 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 AaBbCc 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 8 种解析 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 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 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 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 3×3×3×3=81 种,C 错误;同理,AaBbCc 个体进行测交,每对等位基因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 2×2×2=8 种,D 正确。答案 D2.(2011·江苏单科,32)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 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 9 号和第 6 号染色体上。W - 和 w- 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 W 和 w 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但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WW、Ww、ww、WW - 、W - w、ww - 6 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基因型为 Ww- 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 W- w 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因型为 Ww- Yy 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 - wYy(♂),反交:W - 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 wwYY 和 WWyy 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 1自交产生 F2。选取 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1)ww(♀)×W - w(♂)后代全为糯性;W - w(♀)×ww(♂)后代中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且比例为 1∶1。(2)Ww - 作母本得到的可育配子为 W 和 w- ,W - w 作父本得到的可育配子为 w,雌雄配子结合后有两种后代:Ww(非糯性)和 w- w(糯性),且比例为 1∶1。(3)Ww- Yy 产生的雄配子为 WY、Wy、w - Y、w - y,但可育的为 WY 和 Wy,且比例为 1∶1。 (4) 正交:WwYy(♀)×W - wYy(♂),[含 W- 的雄配子不可育]↓(1Ww∶1ww) (3Y_∶1yy)即 3 WwY_ ∶1Wwyy∶3wwY_∶1wwyy3 非糯性黄胚乳∶1 非糯性白胚乳∶3 糯性黄胚乳∶1 糯性白胚乳;反交:W - wYy(♀)×WwYy(♂)↓(1W- W∶1W - w∶1Ww∶1ww)(1YY∶2Yy∶ 1yy)即(3 非糯性∶1 糯性)×(3 黄胚乳∶1 白胚乳)9 非糯性黄胚乳∶3 非糯性白胚乳∶3 糯性黄胚乳∶1 糯性白胚乳。2(5)wwYY 和 WWyy 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 1基因型为 WwYy。9 非糯性黄胚乳∶3 非糯性白胚乳∶3 糯性黄胚乳∶1 糯性白胚乳;其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 1WWyy∶2Wwyy,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中 Wy 占 ,23wy 占 ,所以 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138W_yy(非糯性白胚乳)∶1wwyy(糯性白胚乳)。答案 (1)ww(♀)×W - w(♂)或 W- w(♀)×ww(♂)(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3.(新课标全国)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 4 个纯合品种:1 个紫色(紫)、1 个红色(红)、2 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 4 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紫×红,F 1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3 紫∶1 红;实验 2:红×白甲,F 1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9 紫∶3 红∶4 白;实验 3:白甲×白乙,F 1表现为白,F 2表现为白;实验 4:白乙×紫,F 1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9 紫∶3 红∶4 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2)写出实验 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和 B、b 表示,以此类推)。写出遗传图解。(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 2(红×白甲)得到的 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 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 的株系 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49解析 (1)由题中 9∶3∶4 的分离比可知,该植物的花色是受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依据实验分析,紫色的基因型为 A_B_,红色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的基因型为 aaB_和 aabb(第一种情况);或者紫色的基因型为 A_B_,红色的基因型为 aaB_,白色的基因型为 A_bb 和 aabb(第二种情况)。若是第一种情况,实验 1 的后代没有白色,则亲代紫色和红色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遗传图解为答案中图 1;若是第二种情况,实验 1 的后代没有白色,则亲代紫色和红色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aaBB,遗传图解为答案中图 2。(3)实验 2 中,红色和白甲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 或者 aaBB 和 AAbb,F 1紫色的基因型是 AaBb,F 2紫色的基因型为4AaBb、2AaBB、2AABb、1AABB。故占 4/9 的株系的基因型为 AaBb,则其自交所得的 F3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9 紫∶3 红∶4 白。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2)如下图3(3)9 紫∶3 红∶4 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