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 第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练习.doc--点击预览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 第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ppt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 第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练习.doc--点击预览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 第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ppt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单元提升课件.ppt
- 【名师A计划】(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综合检测(十六).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1 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2015·南昌二中模拟) 宇宙间一切存在和运动的自然法则可以被认识,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则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对材料中“自然法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题干材料表明启蒙运动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启蒙思想是在 17、18 世纪出现的,四个选项只有 A 项在时间上符合,B、C、D 三项都是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出现的,直接排除,故 A 项正确。2.(2015·山东日照二模)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这是因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A.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蒸汽时代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C.从根本上冲击了宗教神学的基础D.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C 【解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秘的黑匣子”指宗教神学的禁锢。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使自然科学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是对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极大冲击,故 C 项正确。3.(2015·福州二模) 17 世纪和 20 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将“变化”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2D.用数学公式描述物质运动D 【解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是以数学公式表达的,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 E=mc2,故 D 项正确。4.(2015·山东滨州一模)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路德的因信称义C.卢梭社会契约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D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日心说”是相对于“地心说”而提出的,“因信称义”是相对于“因行称义”而提出的,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故 A、B 两项错误;社会契约论主要是针对封建君主专制而提出的,在材料中未涉及,故 C 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推翻了‘神创论’”可以推测其为进化论,故 D 项正确。5.(2015·广东潮州二模)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于 1859 年,启蒙运动从 18 世纪就开始了,故进化论不可能成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①错误;生物界的优胜劣汰推广到人类社会中,助长了西方国家侵略和奴役亚非拉人民的气焰,故②正确;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的主张是在 1848 年,故③错误;维新派宣传进化论,认为中华民族若不觉醒、奋发图强,将面临弱肉强食的悲惨命运,故④正确。故选 B 项。6.(2015·合肥联考)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三次民意调查,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 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 4 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3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观的认识。从历史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最初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是神创论,近代科学诞生后,才有了进化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是宗教到现在还存在,因此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释应该是由人们世界观的认识差异造成的。正确答案选 C 项。7.(2015·天津三模)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A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B 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当时反对帝制,主张共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的政治理念C马丁·路德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这是一突出贡献,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并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史实中的因果关系。中国消费英国商品的人均金额远远低于印度是因为自然经济的惯性,并不能证明中国经济水平低于印度,故 A 项错误;五色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成大共和国,表达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念,故 B 项正确;“翻译”不等于“解释”,更不意味着“随意”,故 C 项错误;法拉第与赫兹的发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故 D 项错误。8.(2015·四川广安二模) 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B.杰出历史人物推动了历史进程大发展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4B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发展。题干材料中研究的主题没有体现科学理论信息,故A 项错误;材料中列举的是历史上杰出人物以及他们重要的科技成果推动了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是科学家推动科技进程,故 C 项错误;比尔·盖茨是美国人,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68 分)9.(38 分) (2015·南京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因为(14—15 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摘自(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材料二 牛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 5 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摘自《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9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并指出所谓的“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有哪些。(10 分)(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0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9 分)(1)内在推动力: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5关系: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2)方法:实验和数学。法则:理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3)观点:动植物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生物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基础;人类都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原因:第一次对生物进化做出了科学解释;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彻底否定了长期流行的上帝造人说;有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并且得到认可。(4)思想解放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10.(30 分) (2015·安徽宁国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把实验室里的发现转变为赢利工业的产品过程中,可以辨识出四个主要阶段,每一阶段各关涉到新电学原理的一种不同的实际利用。这些阶段是电报和电话、电镀、弧光灯照明,最后是白炽丝灯。其中第一项需要很小的电流,主要是导致了电池组和接受器的改进,并且因此大大地发展了电学理论……电镀需要强大的电流,就优先使用了某些由电机产生的电……但电镀工业的需要绝不会很广泛,只有到照明和动力的发展才提出对强大电源的需求……如此看来,从法拉第 1831 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到爱迪生的电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9 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够生利的阶段。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电光和电力已经来到了。——摘自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有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时间 1874—1890 年 1891—1900 年6英国 1.7% 1.6%美国 5.2% 3.5%法国 2.1% 2.6%德国 3.5% 4.8%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世界贸易指数(以 1913 年为 100%)贸易总额(单位:10 亿法郎)1880 年 36% 68.81890 年 49% 94.21900 年 68% 118.2——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电的技术应用大体经历了的阶段,并分析电气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条件。(10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且摘引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10 分)(3)材料三反映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与 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有怎样的关系?(10 分)(1)阶段:电讯(电报、电话)、电镀、照明和动力(电力工业)四个阶段。条件: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特征:是科学理论而不是生产经验的主导(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起来)。摘引材料:“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举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3)状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各国的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较快,英、法相对较慢),世界贸易急速发展。关系: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促进和推动了这样的经济变化。1第 2 讲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2015·昆明二模) 唐纳德·卡根在《西文的遗产》中指出:“他们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他们引领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B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侧重从内心的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题干内容相符,故 B 项正确。2.(2015·湖南五市模拟) 19 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C 【解析】本题考查现实主义文学。题干材料“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解剖其中的奥秘”符合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描写、真实再现社会的特点,故 C 项正确。3.(2015·江苏南师大附中模拟) 我国著名翻译家盛峻峰先生在介绍其翻译的某部文学名著时说:“这部作品创作于 19 世纪 70 年代(1873—1877 年),当时俄国正处于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地主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动中,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习俗风尚以及思想意识等无一不受到震撼,无一不遭到冲击。”据此判断这部作品是( )D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 A 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 1933 年写成,故 B 项错误;长篇小说《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作品,于 1906 年在美国写成,故 C 项错误;《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创作于 19 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故 D 项正确。4.(2015·合肥三模) 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以及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据此观点要理解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我们应关注( )A.文艺复兴 B.法国革命C.工业革命 D.宗教改革B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故 B 项符合题意。5.(2015·山东济宁质检)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下列美术作品是在这种“极度失望”环境下创作的是( )B 【解析】本题考查绘画流派的特点。由题干材料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可知,这是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现实主义作品;C 项是印象派绘画;D 项是现代主义绘画。6.(2016·广东韶关摸底) “对大多数人来讲,现实社会完全缺乏理想和希望,它沉溺于过时的自满,陶醉于物质与消费……精神空虚迷茫,处在异化的非人性发展状态”,其在艺术上突出表现为(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D 【解析】本题考查绘画流派的特点。19 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20 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开始用人类3发明的枪支弹药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和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故 D 项正确。7.(2015·武汉模拟) 从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法国有许多画家开始拒绝学院派绘画的传统样式,转而表现自然世界中多姿多彩的跳动的光,通过户外写生,描绘普通人的日常活动。右图是贝尔特·莫里索的作品《扑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C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由题干材料中“转而表现自然世界中多姿多彩的跳动的光,通过户外写生,描绘普通人的日常活动”可知,C 项正确。8.(2015·广东清远一模) 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 )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D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由 A 项中的“蕴涵着革命的力量”,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B 项应该是《命运交响曲》,与题意不符,错误;贝多芬通过田园,歌颂的不是人的心灵,而是心灵的感受,故 C 项错误;贝多芬强调表现情感,表达人的感受,强调人的精神世界属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故 D 项正确。9.(2015·浙江宁波月考) 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有( )①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②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③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 【解析】本题考查影视艺术。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能过分地夸大其影响。影视艺术虽然对人类的生活影响很大,但还达不到促进社会制度更替的程度,故排除③,C 项符合题意。10.(2015·江苏盐城模拟)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 1925 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4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是愈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D 【解析】本题考查影视艺术。题干材料主要论及电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故 A 项错误;B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太过绝对,错误;电影的禁止放映明显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11.(3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说:“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说:“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德国作家席勒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材料二 从 19 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便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材料三 这类剧作家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材料四 20 世纪 60 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给以贝克特、尤内斯库等为首的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1)材料一中三人的言论是对同一文学流派的评价。请指出这一文学流派的名称。(5 分)(2)材料二列举的艺术流派中,深受光学理论启发并兴起于 19 世纪后期的画派是什么?其主要风格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其代表人物及相应作品。(10 分)(3)材料三评论的是哪一艺术流派?代表作家是谁?(5 分)(4)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析此类作品兴起的背景。(10 分)(1)浪漫主义文学流派。5(2)画派:印象派。风格特点: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代表人物及相应作品:莫奈和《日出·印象》。(3)艺术流派:荒诞派。作家:贝克特。(4)背景: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西方人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失望、迷惘和苦闷之中。12.(30 分) (2015·武汉调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说明。信息: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或人文思想、人文主义)。图二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世俗题材展现个人的情感,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说明:图一,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但传统社会对这一阶层持排斥的态度,艺术创作中的一些作品,表达出了传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现实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或:人文主义)之间的激烈冲突。图二,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这些现象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体现出了工业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怀念的矛盾。1专题十六 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综合检测(十六)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2015·安徽江南十校二模) 爱因斯坦说:“他伟大而清晰的观念,作为自然哲学领域里整个近代概念结构的基础,将永远保持它独特的意义。”下列著作为“他伟大而清晰的观念”奠定基础的是( )A 【解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根据材料可知“他”指的是牛顿,“他伟大而明晰的观念”是指经典力学的创立,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的是伽利略的研究,故 A 项正确。2.(2015·山东烟台诊断) 1919 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 ——“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C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论的影响。根据材料中“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可知这是相对论的提出,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推动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故 C 项正确。3.(2015·山东滨州测试) “这一发现成为 20 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C 【解析】本题考查量子论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20 世纪”“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可知该理论是量子论。A、B、D 三项是量子论的意义,C 项是相对论的影响,故错误。4.(2016·浙江绍兴一模) 恩格斯曾赞誉一部 1859 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2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 )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B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根据材料时间及内容可知该著作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A 项是拉马克的观点,C 项是赫胥黎的成就,D 项林耐注重研究群体,A、C、D 三项排除。故选B 项。5.(2015·江苏盐城三模) 某作品被公认为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其主人公曾经是理性主义的追随者,爱真理,为自由而奋斗,但现实告诉他,人的理性克服不了自私的本能,“到处是伪善,到处是欺诈”的现实无法改变。与这部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唐璜》C.《大卫·科波菲尔》 D.《等待戈多》C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根据材料“理性主义的追随者”“现实无法改变”可知是现实主义,《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作品,故 C 项正确。6.(2015·江苏海安、南京四模)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作者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同时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让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使读者在凄然的笑声之后去回味,去思索。下列作品与其创作流派一致的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人间喜剧》C.《安徒生童话》 D.《等待戈多》D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发表于 1961 年的著名反战小说,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小说,故 D 项正确。7.(2015·四川资阳诊断) 《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下面的作品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3D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根据材料中表述可知,《欧也妮·葛朗台》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一致的是 D 项,D 项为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故 D 项正确。A 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B 项是印象主义绘画作品;C 项是现代主义画派作品,均不符合题意。8.(2016·福州一模) 德国小说家欧内斯特·霍夫圣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他所评论的贝多芬音乐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B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贝多芬后期的音乐属于浪漫主义,故 B 项正确。9.(2015·浙江名校联考) 1889 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 100 周年,在巴黎举行了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法国人民去参观世博会时唱着国歌《马赛曲》B.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C.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向人们放映电影D.人们在卢浮宫欣赏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C 【解析】本题考查电影艺术。根据材料“1889 年”可知,《马赛曲》为法国大革命期间流行的战斗歌曲,发行于 1795 年,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86 年,本茨研制成功了单缸汽油发动机,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C 项时间与材料不符,符合题意;《自由引导人民》于 1831 年在巴黎沙龙会展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10.(2015·浙江余姚三模)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 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 )①屈原的《离骚》 ②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雪莱的《西风颂》 ⑤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B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浪漫主义精神,故①正确;《自由领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油画作品之一,故②正确;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故③错误;《西风颂》的作者雪莱为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故④正确;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属于古典主义音乐,故⑤错误,选择 B 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11.(30 分) (2015·安徽马鞍山模拟)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 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材料二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还是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摘自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 年)材料三5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标志性科技时间 (年) 国家 新科学技术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 美国 “阿波罗 11 号”登月1972 美国 重组 DNA 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97 英国 克隆羊“多莉”诞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10 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结合各中心经济水平指出,这种转移说明了什么?(8 分)(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美建立。(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关系:因果关系,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6(2)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利用西方的科学思想,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如以进化论宣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宣传民主科学。(3)转移:以中国为中心的科技中心,转到以英国为中心的科技中心,再转到以美国为中心的科技中心。说明: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30 分) (2016·兰州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 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摘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摘自《19 世纪文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0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并回答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0 分)7(1)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启蒙思想家理想社会预言的破灭;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社会弊端。(2)区别:浪漫主义文学偏重于表现主观世界,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客观现实,具有批判性。因素: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