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品管圈09668.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16183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圈0966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品管圈0966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品管圈0966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品管圈0966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品管圈0966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品管圈(QCC)研习班,作成:,2,推行品管,始于教育,终于教育,3,内 容,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1 QCC的起源:-2 QCC的定义:-3 QCC活动的特点:-4 开展QCC活动的其它好处:-5 如何进行QCC活动: QC七种工具-1 QC七种工具的起源-2 QC七种工具 第一章 数据与图表 第二章 检查表 第三章 层别法 第四章 柏拉图法 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法 第六章 散布图(相关图) 第七章 直方图 第八章 管制图,4,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1 QCC的起源: 1. 二十世纪初一些国家先后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又广泛进行了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了

2、QC小组活动。 2. QCC 被认为是日本生产力神奇配方的重要成分,使日本在生产力增长率方面在过去的几年来一直处于领导的地位,成为每小时生产量最高的国家。 3. 在中国大陆由1978年开始,也已经开展了QCC 活动,目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个QCC 正在运行。因此,在中国大陆的厂房内推广QCC 是一个明智的决定。,5,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2 QCC的定义: 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品质管制圈,简称品管圈。它是在自发的原则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

3、改善之目标的品质管理活动。,6,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3 QCC活动的特点:1. 自主的(尊重个人) 2. 同一职场(便于开展工作) 3. 小组的形式(发挥团队力量) 4. 利用QC手法及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 5. 品质管理(提高品质、上升利益、提高效率、确保安全、提高士气),7,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4 开展QCC活动的其它好处:1. 组成强有力的工作单位 2. 搞好人际关系 3. 提高品质保证 4. 促进思考 5. 开阔眼界 6. 增加收入,8,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5 如何进行QCC活动: 1. QCC活动基本理念:a 企业的体制改善和发展 b 尊重每个人的自尊,创造理

4、想的工作 环境(现场活性化) c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创造最大人生价值(培训人才、公司贡献),9,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5 如何进行QCC活动: 2 进行QCC活动的思想准备:a自我启发 把自己新的一面引导出来 b自 主 性 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c小组活动 让自己在活动中成长,活动也会发展 d全体参加 公司的所有人都自主参加 e创 意 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f 互相启发 发挥集体优势 g持 续 性 的 活 动 要一直做下去 h有效的利用QC手法 通过学习并实践之 I 品质意思、问题意思、改善意思 QCC活动的精神要素,10,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5 如何进行QCC活

5、动: 3QCC活动的步骤:a课题选定 找问题点 b目标确定 确定活动目标值、目标期限 c现状调查 收集资料 d制定计划 时间安排、人员分工 e分析原因 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f 对策草案 针对原因制定相应措施 g对策实施 实施制定的措施 h效果确认 检查效果,与现在对比 I 巩固效果 标准化,防止再发生 j 总 结 本次活动得失,下次活动课题 k写 报 告 将活动做成报告,以备发表,11,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5 如何进行QCC活动: 4有效利用QC思考方法:a反复循环管理(PDCA) 计划、实施、确认、处理 b全体参加(脑力激荡法) 利用集体思考,思想互相激荡引导出创造性思维 c以彻底消

6、费者为指南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以品质为主 d后工程是我们的客户 客户是我们的上帝 e彻底源流管理 源流是根本 f 重视流程管理 过程很重要,过程管理好了才会有好的结果g根据事实进行管理 让事实说话 h标 准 化 效果巩固的保证 I 重点指向 抓住问题的重点 j 机能管理(QCDSM) 品质、利益、生产量、安全、士气 k差异管理 找到差异的原因,12, 品管圈和品管圈活动,-5 如何进行QCC活动: 5掌握QCC七工具 a检查表(鱼骨图) b层别法 c柏拉图 d特性要因图e散布图 f直方图g管制图(XR管理图),13, QC七种工具,14, QC七种工具,-1 QC七种工具的起源: 1

7、.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2.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15,第一章 数据与图表 第二章 检查表 第三章 层别法 第四章 柏拉图法 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法 第六章 散布图(相关图) 第七章 直方图 第八章 管制图,-2 QC七种工具,探索型问题 设定型问题,发生型问题,16,第一章 数据与图表,17,一.何谓数据? 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因此形成数据最重要的基本观念就是:数据=事实 二.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 1

8、.收集正确的数据 2.避免主观的判断 3.要把握事实真相,18,三.数据的种类 A.定量数据:长度.时间.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计量值;(特点连续不间断)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标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特点离散性数据) B.定性数据:以人的感觉判断出來的数据,例如:水果的甜度或衣服的美感. 四.整理数据应注意的事项 1.采取对策之前,一定要有数据作为依据 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 3.数据的整理,改善前与改善后所具备条件要一致 4.数据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马上使用.,19,第二章 检查表,20,一.何谓检查表? 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写并予统计整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

9、用而設計的一种表格或图表。(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 二.检查表的种类 检查表以工作的种类或目的可分为记录用检查表、点检用查检表两种。,21,三、分类: 记录用、点检用 (1) 记录用(或改善用)检查表 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情形. 其中有: (a)原因别、机械别、人员别、缺点别、不良项目别;(b)位置别。 (2) 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機械整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 如:机械定期保养点检表、登山装备点检表、不安全处所点检表,22,四、 查检表的作法 (1) 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数据,因此必

10、需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2) 解决查检項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決定之 (3) 决定抽检方式-全检、抽检 (4) 决定查检方式-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时期、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 (5) 设计表格实施查检,23,五.查检表的使用 数据收集完成应马上使用,首先观察整体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項目或各項目之間有否差异?是否因時間的经过而产生变化?另外也要特別注意周期性变化的特殊情況. 查检表统计完成即可利用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加工整理,以便掌握问题的重心.,24,查检表,25,第三章 层别法 一.何谓层别法?层别法就是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

11、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收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的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也就是为了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結果的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分别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26,二、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2.1 时间的层别 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月别、季节别等. 例 : 制程中温度的管理就常以每小时来层别. 2.2 作业员的层别班别、操作方法别、熟练度别、年龄别、性别、教育程度别等. 例 : A班及B班的完成品品质层别. 2.3 机械、设备的层别场所别、机型别、年代别、工具别、编号别、速度别等. 例 : 不同机型生产相同产品以机型别来分析其不良率. 2.4 作业条件的层别 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

12、、作业时间别、作业方法别、测定器别等. 例 : 对温度敏感的作业现场应记录其温湿度,以便温湿度变化时能层别比较.,27,二、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2.5 原材料的层别 供应者别、群体批别、制造厂别、产地别、材质别、大小类别、储藏期间别、成分别 等. 例 : 同一厂商供应的原材料也应做好批号别,领用时均能加以层别,以便了解各批原料的品质,甚至不良发生时更能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使损失达最小的程度. 2.6 测定的层别 测定器别、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等. 2.7 检查的层别 检查员别、检查场所别、检查方法等. 2.8 其他 良品与不良品别、包装别、搬运方法别等.,28,三.层别法的使用 活用层别法时必须记

13、住三个重点: 1.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在解决日常问题时,经常会发现对于收集来的数据必须浪费相当多的精神来分类,并作再一次的统计工作.在得到不适合的数据,如此又得重新收集,费时又费力.所以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该考虑数据的条件背景以后,先把它层别化,再开始收集数据.(在做查检时,考虑适当分类),29,2.QC手法的运用应该特别注意层别法的使用.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检查表、散布图、直方图和管制图都必须以发现的问题或原因来作层别法. 例如制作柏拉图时,如果设定太多项目或设定项目中其他栏所估的比例过高,就不知道问题的重心,这就是层别不良的原因.另外直方图的双峰型或高原型都有层别的问题.,30

14、,第四章 柏拉图,31,一.柏拉图的制作方法 1.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2.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分类项目收集数据. 3.记入图表纸并且依据数据的大小排列画出柱形. 4.点上累计值并用线连接. 5.记入柏拉图的主题及相关资料.,32,二.柏拉图的使用 1.掌握问题点 2.发现原因 3.效果确认 三.制作对策前、对策后的效果确认时应注意以下三项 1.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样 2.对季节性的变化列入考虑 3.对于对策之外的要因也必须加以注意,避免在解决主要原因时影响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33,护套生产不良分布,柏拉图的使用例,34,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 一.何谓特性要因图? 一个问题的特

15、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响时,我們將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由于形状就像魚的骨头,所以又叫做魚骨图.,35,5M分析,特性要因图图例,环境,操作不熟练,确认不仔细,路径没有 及时清扫,阻水纱有接头,TM有压线,模具磨损严重,设备启动速度快,车间湿度大,阻水纱放线 张力不稳定,螺丝突出阻水纱 容易挂断,清扫用溶剂不好,清扫频度少,36,二.用发散整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征 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結果的因素 3.找出各种原因之的关系,在魚骨图中用箭头连接 4.根据对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标出重要因素 5.在魚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 此

16、方法包括两项活动:一找原因;二系統整理出 这些原因 注意事项: 1.严禁批评他人的构想和意见. 2.意見越多越好. 3.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4.順著他人的创意或意見发展自已的创意.,37,三.特性要因图的使用 1.问题的整理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寻找对策 4.教育训练 四.绘制特性要因图应该注意的事项: 1.绘制特性要因图要把握脑力激荡法的原则, 让所有的成员表达心声 2.列出的要因应給予层别化 3.绘制特性要因图时,重点应放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并且依照5W1H的方法,38,WHAT : 做什么(有必要吗?); WHY :为何要做(目的何在?); WHERE:在哪里做(没有更合适场所

17、吗?); WHEN:何时做(时间是否适当?); WHO :由谁做(有没有更合适的人?); HOW :如何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所谓5 1 就是,W,H,39,特性要因图的思考原則 一、脑力激荡法 四原則: 1.自由奔放 2.意見越多越好 3.严禁批评他人 4.搭便车 二、5W1H法(WHAT HERE WHEN WHO WHY HOW) 三、5M法(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MENT) 四、系統图法,40,第六章 散布图 一.何谓散布图? 就是互相有关联的对应数据,在方格紙上以纵轴表示結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

18、来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里讲的数据是成双的,一般来說成对数据有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 1.原因与結果数据关系. 2.结果与结果数据关系. 3.原因与原因数据关系.,41,二.散布图制作的四个步骤: 1.收集相对应数据,至少三十组以上,并且整理写到数据表上. 2.找出数据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画出纵轴与横轴刻度,计算组距. 4.将各组对应数据标示在座标上.,42,散布图的研判一般来说有六种形态. 1.在图中当X增加,Y也增加,也就是表示原因与结果有相对的正相关,如下图所示:,散布图的研判,X,Y,0,43,2.散布图点的分布较广但是有向上的倾向,这个时候X增加,一般Y也会增加,但非

19、相对性,也就是就X除了受Y的因素影响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X,有必要进行其他要因再调查,这种形态叫做弱正相关,X,Y,0,44,3.当X增加,Y反而減少,而且形态呈现一直线发展的现象,这叫做完全负相关.如下图所示:,Y,0,X,45,4.当X增加,Y减少的幅度不是很明显,这时的X除了受Y的影响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X,这种形态叫作非显著性负相关,如下图所示:,Y,0,X,46,5.如果散布点的分布呈现杂乱,沒有任何倾向时,称为无相关,也就是说X与Y之间沒有任何的关系,这时应再一次先将数据层别化之后再分析,如下图所示:,Y,0,X,47,6.假設X增大,Y也随之增大,但是X增大到某一值之后,Y

20、反而開始減少,因此产生散布图点的分布有曲线倾向的形态,称为曲线相关,如下图所示:,Y,0,X,48,第七章 直方图,一.何谓直方图?直方图就是将所收集的数据.特性性质或结果值,用一定的范围在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的区间,将各区间內的测定值所出現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画出的图形.,49,制程能力Cp=1,直方图-正规分布图,50,二.直方图的制作步骤:1.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紙上.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计算全距.4.决定组数与组距.5.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与下组界.6.决定组的中心点.7.制作次数分配表.8.制作直方图.,51,三.直方图名词解释,1.求全距:在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与

21、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数组数过少,虽可得到相当简单的表格,却失去次数分配的本质;组数过多,虽然表列详尽,但无法达到简化的目的.(异常值应先除去再分组).,52,分组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用数学家 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计算组数,其公式如下: K=1+3.32 Lgn 一般對数据之分组可參考下表:,53,3.组距,组距=全距/组数 组距一股取5,10或2的倍数,4.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 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数/2,測定值 的最小位数确定方法:如数据为整数,取1;如数据为小数,取小数所精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 = 下组界 + 组距 第

22、二组的下组界 =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 其余以此类推,54,5.计算各组的组中点,各组的组中点 = 下组距 + 组距/2,6.作次数分配表,将所有数据依其数值大小划记号于各组之组 界內,并计算出其次数,7.以横轴表示各组的组中点,从纵轴表示次数,绘出直方图,55,实例1,某电缆厂有两台生产设备,最近,经常有不符合規格值(135210g)异常品发生,今就A,B两台设备分別測定50批产品,请解析并回答下列回題:1.作全距数据的直方图.2.作A,B两台设备之层别图3.敘述由直方图所得的情报,56,收集数据如下:,57,解:1.全体数据之最大值为194,最小值为119根据经验值取组数为10 组距=(194

23、-119)/10=7.5 取8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数/2=119-1/2=118.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118.5+8=126.5,58,作次数分配表,59,1.全体数据之直方图,SL=135,SU=210,60,2.作A设备之层别直方图,SL=135,SU=210,61,3.B设备之层别图,SU=210,SL=135,62,4.结论,63,直方图例,64,下限SL130,上限SL180,65,四.如何依据图案的分布状态判断,1.如图中显示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的趋势,表示規格.重量等计量值的相关特性都处于安全的状态之下,制品工程状况良好.如下图所示:,66

24、,2.如图中显示缺齿形图案,图形的柱形高低不一呈現缺齿状态,这种情形一般就来大都是制作直方图的方法或数据收集(测量)方法不正确所产生.如下图所示:,67,3.如图所示为绝壁形,另外一边拖着尾巴,这种偏态型在理论上是规格值无法取得某一数值以下所产生之故,在品质特性上并沒有问题,但是应检讨尾巴拖长在技术上是否可接受;例治工具的松动或磨损也会出現拖尾巴的情形.如下图所示:,68,4.双峰型,有两种分配相混合,例如两台机器或两种不同原料间有差异时,会出现此种情形,因测定值受不同的原因影响,应予层别后再作直方图.,69,5.离散型,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误或使用不同原材所引起,一定有异常原因存在,只要去

25、除,即可制造出合規格的制品,70,6.高原型,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合在一起,应层别之后再作直方图,71,五.与规格值或标准值作比较,1.符合規格 A.理想型:制品良好,能力足夠.制程能力在規格界限內,且平均值与規格中心一致,平均值加減4倍标准差为规格界限,制程稍有变大或变小都不会超过規格值是一种最理想的直方图.,72,B.一则无余裕:制品偏向一边,而另一边有余裕很多,若制程再变大(或变小),很可能会有不良发生,必须设法使制程中心值与规格中心值吻合才好.,73,C.两侧无余裕:制品的最小值均在规格內,但都在上下两端內,且其中心值与规格中心值吻合,虽沒有不良发生,但若制程稍有变动,就会有不良品发生之

26、危险,要设法提高制程的精度才好.,74,2.不符合規格 A.平均值偏左(或偏右)如果平均值偏向規格下限並伸展至規格下限左边,或偏向規格上限伸展到規格上限的右边,但制程呈常态分配,此即表示平均位置的偏差,应对固定的设备,机器,原因等方向去追查.,上限,下限,75,B.分散度过大:实际制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规格值,有不良品发生(斜線規格),表示標準差太大,制程能力不足,应针对人员,方法等方向去追查,要设法使产品的变异缩小,或是规格订的太严,应放宽规格.,下限,上限,76,C.表示製程之生产完全沒有依照规格去考虑,或规格订得不合理,根本无法达到规格.,下限,上限,77,六.直方图在应用上必须注意

27、事项,1.直方图可根据图形分布形状来观察制程是否正常.2.产品规格分布图案可与标准规格作比较,有多大的差异.3.是否必要再进一步层别化.,78,第八章 管制图,从每日生产的产品线中所测得的零乱数据中,找出经常发生和偶然发生事故的数据,以便帮助找出问题原因,这就是非依靠管制图不可.管制图分为两大类,本文每一类举例进行讲解,79,一.计量值管制图,作为管制制程的计量值管制图,一方面以平均数管制图管制平均数的变化,以全距管制其变异的情形.本节将介紹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将就管制图在制程中的每一步详加描述. 计量值管制图的种类如下:,80,实例: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某厂制造全铜棒,为控制其品质,选定内径

28、为管制项目,并决定以X-R管制图来管制該制程的内径量度,并与每小时随机抽取5个样本测定,共收集最近制程之数据125个,将其数据依测定顺序及生产时间排列成25组,每组样本5个,每组样数5个,记录数据如下:,81,82,查系数表,当N=5时,D4=2.115,D3=0,83,X管制图上下限:,CL= =40.264UCL= + =43.4249LCL= - =37.1031,84,R管制图上下限:,CL= =5.48UCL= =11.5867LCL= =0,85,UCL=43.4,CL=40.6,LCL=37.10,86,R管制图,UCL=11.59,CL=5.40,LCL=0,87,分析结论,在

29、管制图中有第16个及第23个样本组的点分別 超出管制上限及管制下限,表示制程平均发生变 化,而R管制图并无点超出界限或在界限上,表示 制程变异并未增大.,88,二.计数值管制图,1.何谓计数值?商品制造的品质评定标准有计量型态,例如:直径,容量;然而有些品质特性定义为良品或不良品将更合理.所谓计数值就是可以计数的数据,如不良品数,缺点数等.2.计数值管制图的类型,89,P管制图实例,运用条件: 1.产品不是良品就是不良品 2.抽样放回 3.彼此独立进行 样品不良率计算公式为:P=标准差公式为:S=,90,上下限计算公式如下:,管制上限(UCL): = +3 ( 为平均不良率,n为样本数) 中心

30、线(CL) : 管制下限(LCL) = -3如果下限计算结果可能为负数,因为二项分配并不对称,且其下限为零,故当管制下限出現小于零的情况,应取0表示.平均不良率应用加权平均数来计算(用不良数总数与全体的样本总数之比).,91,例: 宝光厂生产的MOUSE用的包装袋,检验其底部是否有破损即为不良品,取30個样品本,每个样品数为50个,这些样本是在机器每天三班制的连续工作每半小时取一次而得.,92,计算结果如下:,平均不良率P= =0.233(CL)用P当真实过程不合格的估计值,可以计算管制上限和下限,如下:UCL=P+3 =0.412LCL=P- 3 =0.054,93,P管制图如下:,UCL=

31、0.41,UCL=0.23,UCL=0.05,94,针对管制图进行分析,由管制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样本12及25的两点超出管制上限,故制程是在非管制状态,必须进一步探讨是否有异常原因.分析样本12得知,在这半小时里,有一批新进的包装袋被使用,所以这异常的现象是由于新原料加入引起.而在样本25那半小时,有一个沒有经验的员工在操作此机器,而使样本25有这门高的不良率.現在将超出管制界限的两个点刪除掉,重新计算管制界限,管制以后的制程,其管制中心线及上.下限为,95,不是,96,三.管制图的判别,管制状态,意指制程安定,管制状态也称安定状态.我们无法知道制程的真正状态,只能对制程的某种特性值收集数据

32、,將其绘在管制图上,由管制图来观察制程的状态.在判定制程是否处于管制状态,可利用以下基准: 1. 管制图的点沒有逸出界外. 2. 点的排列方法沒有习性,呈随机现象. 在正常管制的状态下,管制图上的点子应是随机分布,在中心线的上下方约有同数的点,以中心线近旁为最多,离中心线越远越少,且不可能显示有规则性或系统性的现象. 归纳得到下面两种情形:,97,1. 管制图上的点,大多数集中在中心线附近,少数出現在管制界限附近,且为随机分布. 2. 一般管制图上的点,25点中有0点;35点中有1点以下;100点中 有2点以下,超出管制界限外时,可称为安全管制状态. 以上两点仅是作为一个參考,各位同仁应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实际分析.,98,3点中有2点在A区,99,连续9点在C区或C區以外,100,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101,14点上下交替,102,5点中有4点在B区,103,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104,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105,七大手法口決,魚骨追原因 查检集数据 柏拉抓重点 直方显分布 散布看相关 管制找异常 层别作解析,106,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