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寨县XXX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XXX-05-30X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我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构筑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2020年交总账意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XXX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摘帽、巩固、提升、振兴”为主线,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
2、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坚持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政策支持不减、帮扶力度不减“四不减”,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在实施完成全县“319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连贯实施关于坚决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成色、扩大脱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返贫,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好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加大深度贫困村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确保政策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力、帮扶更
3、加全面、群众更加主动、成效更加明显,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奋力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二、目标任务XXX年,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有“四大”目标任务。(一)强化问题整改,圆满摘帽。坚持脱贫摘帽标准,健全问题整改机制,建立问题清零制度,实现脱贫摘帽底线目标。(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两巩固、两提升”。“两巩固”就是:全面巩固2014年以来已脱贫的人口不返贫,全面巩固2016年以来已退出的贫困村能振兴。“两提升”就是: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成色。(三)采取超常措施,全部脱贫。瞄准深度贫困村和深度贫困人口,采取“一
4、村一策”“一户一策”,靶向精准综合施策,到XXX年底“不落一村、不落一人”实现全部脱贫,达到“三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为乡村振兴稳好基,为建成小康迈好步。“三确保”就是:确保全县4个贫困村到年底全部退出,确保4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四)实施乡村振兴,补齐短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把乡村振兴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主要路径,推动政策衔接,加快补齐短板。三、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深化“三基建设”,坚持脱贫攻坚与
5、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坚持创新机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坚持保护生态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群众主体与社会帮扶相结合。强化诚实劳动、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培养贫困群众自立自强、敢想敢干的意识,催
6、生脱贫潜力,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使群众内生动力与外部帮扶力量同向发力,自主脱贫与社会帮扶同频共振。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行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衔接,短期内注重抓好贫困户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生活小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远要认真谋划和实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乡风文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四、重点工作紧盯“巩固提升”核心目标任务,继续聚焦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质量导向、严实导向,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凝聚力量,重点实施“精准管理、特色产业、创业就业、易地搬迁、生态建设、社会保障、宜居乡村、扶
7、贫扶志”8大巩固提升工程、26项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精准管理巩固提升工程1.精准减贫专项行动。一是以户为基,精准施策。对标户脱贫“5条”标准,针对461名未脱贫户、返贫户,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按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政策兜底户、因病致贫户、因学致贫户等类别分类,逐户列出问题清单,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农机扶贫、保障兜底等脱贫措施综合予以保障,实现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二是以村为体,精准项目。对标村退出“13条”标准,逐村找准存在问题,建立问题台账,“一村一策”,列出整改提升措
8、施和实施项目清单,以9月底为限,按月细化形成作战图和时间表,倒排工期、阳光施工、节点推进,确保4个贫困村有序高效高质退出。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扶贫办、28个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2个乡镇、各帮扶单位、各相关行业单位2.动态管理专项行动。按照五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五总办发XXX39号)文件要求,把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符合识别条件的农户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及时落实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常态化的动态管理,纳入新致贫户、返贫户,清退错评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扶贫办、12
9、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3.防止返贫专项行动。按照标准不降、政策不变、措施不减、联系不断的工作要求,扶上马再送一程,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活和居住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把产业就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两业”强化内生动力机制。推动精准扶贫与拓展农业功能相结合,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分享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收益。通过各类企业吸纳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财政投入折资、集体参与分红以及扶贫公益岗位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多样化的生计来源,增强稳定增收、脱贫发展的能力。二是将资产收益扶贫作为稳定路径,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三
10、资”促“三变”,引导贫困村、贫困群众将扶贫资金或土地、林地、闲置房产等资源资产以入股托管、股权量化等方式捆绑参与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拥有持续稳定收益。三是将兜底扶贫作为最基本防线,紧盯老弱病残、鳏寡孤独、重灾大病等“无业可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统筹社会救助政策、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探索贫困人口扶贫特惠保险,减少贫困群众支出成本,强化社会保障的稳定脱贫机制。责任领导:李强、苏国平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办公室、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保险公司、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二)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工程以增收为核心,继续扩大特色产业的份额,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一
11、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利益链,提高特色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多元特色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4.特色种植业扶贫专项行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特色兴农,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组织化,立足资源禀赋,调结构、兴质量、创特色。一是调优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在XXX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继续调减籽粒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甜糯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小杂粮、中药材、绿色蔬菜、毛建草等特色种植,种植结构调整为甜糯玉米5万亩,脱毒马铃薯10万亩,优质小杂粮30万亩,中药材育种育苗移栽5万亩,绿色蔬菜1万亩,毛建草2千亩,惠及建档立
12、卡贫困户10000户。二是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在产前、产中、产后,采取多种模式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三是实施特色种植业特惠补贴,在享受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安排扶贫切块资金和财政资金用于特色种植业特惠补贴,制定特惠政策和办法,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四是实现区域化种植,根据县域内农业生态功能区划,合理布局种植区域,以特色种植基地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五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继续调优品种结构,引进、试种、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全面推广渗水地膜、垄作
13、覆盖、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等农业新技术,全面增产、提质、增收。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扶贫办、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5.健康养殖业扶贫专项行动。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以生态养殖、健康养殖、规模养殖、融合发展为方向,调顺农牧业结构,使养殖业逐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一是调整养殖结构,以羊产业为主,继续扩张生猪产业,发展肉驴、肉牛产业,增加蛋鸡产业,发展草产业。二是实现规模化养殖,以标准化养殖园区、规模养殖户、标准化牲畜暖棚为主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全县规划XXX年肉羊发展数达到100万只,生猪、肉驴、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0.5万头、3.
14、3万头,蛋鸡饲养量达到45万只,通过发展畜牧产业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余户 。三是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入股分红”“寄养代助”“借母收羔”“1+1+1+1服务合作”“211服务合作”等模式建立有效的“企业+合作社+养殖场+贫困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养殖增收。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畜牧服务中心、扶贫办、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6.农产品加工业扶贫专项行动。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支持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逐步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2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个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对普通玉米、甜糯玉
15、米、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进行产地初加工、深加工、功能产品和功能食品的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继续实施品牌战略,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开展特色品牌奖扶行动,形成地标产品。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深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畜牧服务中心、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7.电商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电子商务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网店建设、网货开发、教育培训和电商服务中心运营。二是建立网店带贫机制。通过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方式,优先帮扶销售贫
16、困群众农产品,并为贫困群众提供市场信息、网上代购等服务。三是加强电商技能培训。组织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实施单位等进村入户,帮助村民学电商、用电商,让贫困农户享受到电商发展成果。四是完善电商发展产业链。加快完善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营销等产业链,提高电商运营效率,吸纳贫困农民就业。五是培育农特产品网销品牌。引导鼓励做电商的村民注册商标,对农特产品开展食品安全QS认证,提升甜糯玉米、五寨谷子、马铃薯、中药材、畜牧产品等五寨农特产品的区域品牌知名度。六是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紧紧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政策机遇,以县城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为基地,加快推进县域物流体系的升
17、级改造,与邮政以及“四通一快”等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升级改造12个乡级农村电商服务站、108个村级服务点,拓展县域农产品营销渠道,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户。责任领导:张广建、苏国平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供销联社、12个乡镇、工商联、各相关行业单位8.旅游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依托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开发和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以“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为构架,加快推进芦芽山、荷叶坪创评国家级旅游景区工作,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支持小口子、李家口、薛家、旧堡、清涟、大武洲、前五王城、后五王城、郭家河
18、、白草庄等村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开发农业生产体验区、果蔬采摘区、具有五寨沟特色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户。责任领导:杨润平、苏国平责任单位: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乡镇、扶贫办、财政局、各相关行业单位9.光伏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一是运营维护管理。撤村销号后要明确村集体光伏电站的所有权,建立稳定的后期运营、维护、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已建成的1个集中式电站和134个村级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管理工作,自行管理好户用光伏电站,确保电站正常运行,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发展联村电站。XXX年,新建14个村级联建光伏电站,总规模35.2兆瓦,可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280户。三是集体收益分配。村级
19、电站的发电收益支付运营维护管理成本后的利润全部归村集体经济收益。要按照五寨县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文件要求,重点向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倾斜,同时,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和奖励补助,支持贫困人口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增收。全县光伏产业可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1865户。责任领导:李强、苏国平责任单位:发改局、供电公司、扶贫办、相关乡镇、自然资源局、财政局、林业局、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五寨分局、各相关行业单位10.农机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百社万户”农机产业扶贫。在进一步完善“十乡百村万户”农机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县政府再整合资金1000万元,作为
20、奖补资金由村集体参股成立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保证村村都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0户受益,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的活力。为了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尽量实现优化、标配,重点发展联合收获机械、谷物脱粒机、灭茬机等适用机型。二是提高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足用好贫困户购买农机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抓好主要农作物玉米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的推广和谷物收获机适合机型的推广,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农机服务中心、扶贫办、财政局、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三)创
21、业就业巩固提升工程11.创业就业扶贫专项行动。一是拓展就业渠道,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完善劳务供需对接机制,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着力破解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后续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难题。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引导、支持、规范厂房式扶贫车间、居家式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扶贫车间等多种形式的“扶贫车间”挂牌运营,因地、因人制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鼓励全县在册登记的100个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县内就近就业。特别是充分利用我县煤炭物流产业链吸纳劳动力强的优势,鼓励煤炭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发岗位援助就业。统筹农
22、村保洁、保绿、道路维护、森林管护等各项公益工作,开发一批保洁员、护林员、图书管理员等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的岗位,优先安排大龄、残疾、深度贫困人口,重点安置身有残疾、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又无法在外务工的贫困人员。政府或集中安置小区在县城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排符合条件的、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创业载体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自主择业并带动就业。积极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带头人计划和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能人或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吸纳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转移就业。以“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
23、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专场招聘,搭建供需平台,扩大劳务输出,重点推进贫困劳动力到外县、外省转移就业,计划转移就业3000名贫困劳动力。二是制定奖补政策,加大就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根据全省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支持力度 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相应就业扶贫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规定和标准,对吸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扶贫基地补贴等奖补,对贫困县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创
24、业载体给予创业载体奖补,对公共服务机构、劳务输出机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给予劳务输出交通补助或求职创业补贴。人社部门要严格标准和规定做好认定工作,并会同县财政局落实各项奖补、补贴到人、到位。三是塑造劳务品牌,为贫困劳动力创造靠技能增收的机会。继续打造“五寨驾驶员”“五寨厨师”等特色劳务品牌,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为贫困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责任领导:李强、苏国平责任单位:人社局、扶贫办、12个乡镇、教科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行业单位(四)易地搬迁巩固提升工程12.易地搬迁后续工作专项行动
25、。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战役已经结束,要按照“六环联动”闭环推进的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后续工作。一是旧村拆除。细化政策措施,严格履行搬迁安置与旧房拆除“双签”协议,按照时间进度,加快旧村拆除。整村搬迁村要整村拆除,插花搬迁村要结合整村提升选择拆除。要适当、适宜、适用处理好生产用房、管护用房的保留和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等事项。二是土地复垦。旧房拆除后要在年内完成土地复垦,及时报批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及时进行交易。三是撤村销号。整体上我县共有109个整村搬迁村,已撤村销号80个,今年要完成剩余29个村的撤村销号工作,同时做好撤村销号后的续接工作。四是生态修复。继续坚持人退林进、退村还林、退耕还林、退
26、荒还绿同步推进,按照乡村旅游型、综合治理型两种模式,推进五寨沟、黄土坡沟、兑堡沟、下会子沟、柳沟的整沟治理,实现整体生态修复。五是后续发展。以户为基,建立后续发展台账,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保障兜底,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人从事产业或就业,消除广大移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有种养习惯和意愿的搬迁劳动力,通过产业扶贫,建立生产基地,加入种养合作社,从事种养业获得稳定收入;对有劳动技能的搬迁人口,以工商企业就业为主,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为搬迁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吸纳搬迁劳动力在煤炭物流产业链上、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和县城的工商企业、公益性岗位、物业自主管理等岗位上就业,通过力所能及
27、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搬迁贫困群体,通过“低保+养老+退耕补助+土地流转金+光伏扶贫+农机扶贫+资产收益+股份分红”等收益综合予以兜底保障,确保搬迁户有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六是社区治理。继续坚持保障权益、建制归属、社区治理同步跟进。搬迁后,搬迁村和搬迁农民的各种资产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权益保持不变。整村搬迁、撤村销号后,原村委会、党支部和户籍归属采取就近并入和集中新建两种办法解决,及时完成并村建制和新村建制的归属和衔接工作,隶属于原乡(镇)管辖。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的,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党工委和居民管理委员会,纳入街道办事处管理服务。回原乡
28、(镇)办理相关事项时,采取民事代办制。做好整村搬迁、撤村销号、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社区治理等衔接工作,确保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责任领导:赵宇彤、杨润平、苏国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人社局、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12个乡镇、各相关行业单位(五)生态建设巩固提升工程13.生态扶贫专项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脱贫攻坚,聚焦攻坚深度贫困,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持续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建立稳定的带贫益贫机制,确保收益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实现增绿增收互促共赢。一是退耕还林
29、奖补项目。XXX年,在巩固退耕成果的基础上,严格兑现上一轮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粮款补助。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按需争取退耕还林任务,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和地质灾害避让区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新增任务尽量向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贫困村、整村搬迁村倾斜。二是造林绿化务工项目。XXX年全县计划造林4.38万亩,任务全部安排给造林专业合作社,以贫困社员数量确定分配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社员进退机制,吸纳一定比例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力参与造林,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率,确保45%的投入为务工酬劳。三是森林管护就业项目。建立常态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森林管护员进退机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0、森林管护员稳定在40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7800元左右;推行集体公益林托管,吸收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增收,集体林管护岗位安排贫困人口稳定达到60%以上。四是经济林增效项目。积极争取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五是林产业增收项目。通过林下或退耕还林地行间种草、种药材以及林下采摘等促进农民增收。依托亿牧园等饲草加工和生物质燃料加工企业,加大柠条资源的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既缓解林牧矛盾,又增加贫困户收入。全县生态扶贫带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961人。责任领导:苏国平、王兵责任单位:林业局、扶贫办、相关乡镇、财政局、各相关行业单位(六)社会保障巩固提升工程14.健康扶贫专项行动
31、。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机制,斩断贫困群众“病根”,有效提高健康扶贫成色。一是开展“双签约”服务。继续开展以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乡村干部团队提供政策宣讲和报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切实帮扶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在继续提高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的基础上,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全覆盖。综合运用好“三保险”政策,35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按病种支付限额报销比例提高到100%;贫困群众在县、市、省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个人年度医保目录内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1000、3
32、000、6000元,医保目录外费用按85%的比例报销。继续在县域内16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实施好“三救助”政策,省、县财政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及补充医疗保险全额救助;对残疾人给予免费适配基本辅助器具救助;对24种晚期重大病贫困患者给予5千元大病关怀救助,对少数特殊困难人群个人自付费用进行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不达90%的部分,由民政医疗救助资金补足,确保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三是实施“三个一批”全覆盖救治。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分类管理2186户2441人;大病集中救
33、治一批,加大贫困群众的救治力度,救治病种扩大到31种。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以妇幼、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重点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用足用活健康扶贫政策后,再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津贴救助、返贫责任救助、集体收益救助、社会慈善救助、社会爱心救助等措施,对随时可能返贫的重病户给予综合兜底保障,坚决防止返贫。四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健康促进力度,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持续开展地方病、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专项行动,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增量”。五是巩固和提
34、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村卫生室常用设备和合格村医,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确保正常运行,确保常规服务、小病救治不出村。六是提升全县整体医疗水平。全面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实现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继续坚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结对帮扶和山西中医药大学、省山大二院、儿童医院、心血管医院、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对口结对帮扶,实现定单位、定责任、定目标、定任务、定考核、定待遇“六定”式长期帮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贫困患者在县内就享受到北京、太原的医疗资源。责任领导:周德华、苏国平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和体育局、12个乡镇、民政局、扶贫办、财政
35、局、人社局、医疗保障局、各相关行业单位15.教育扶贫专项行动。继续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一是夯实基础教育发展基础,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积极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就近入学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办园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投入力度,实现乡村学校通网络,有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合理配置乡村教师队伍,及时补充农村教师队伍,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
36、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积极引导贫困学生就近、就便与就优入学,加大控辍保学机制建设和政策宣传力度,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零辍学”的工作目标。二是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在做好建档立卡学生数据精准的基础上,全方位精准落实学前教育入园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营养餐、高中助学金补助、职业中学免补、“雨露计划”生活困难补助、二本B类以上贫困大学生资助、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实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三是精准施策综合予以保障,确保因学致贫返贫“全兜底”。对子女考入大学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
37、补助政策后、支出仍然很大、入不敷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再通过临时救助、返贫救助责任综合保险、集体收益救助、社会慈善救助、社会爱心救助等措施给予综合兜底保障,坚决防止返贫。责任领导:周德华、苏国平责任单位:教科局、12个乡镇、扶贫办、财政局、各相关行业单位16.社会保险扶贫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基本保障作用,一是提升就医保障水平。精准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政策,为健康扶贫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基本养老保障。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保费补贴,引导16-59周岁户籍人口参保续保,在继续提高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基础上,做到建档立卡贫困
38、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好现行标准下60周岁及以上人口养老金发放。三是强化农业保险保障。发挥农业保险保障功能,继续实施玉米、谷子、马铃薯种植保险补贴,创新推行中药材、小杂粮种植保险和羊、生猪、蛋鸡等养殖保险,切实提高发展种养业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四是创新推行返贫救助责任综合保险。县财政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返贫救助责任保险,发生对应理赔情况时给予自然灾害救助、意外事故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津贴救助和返贫责任救助,通过开展返贫救助责任综合保险,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返贫。责任领导:李强责任单位:人社局,12个乡镇、民政局、扶贫办、财政局、各相关行业单位17.社会救助扶贫专项行动。完善社会救
39、助体系,编织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形成兜底扶贫合力,确保兜底对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越过贫困线。一是“两线合一”“两标同提”。实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二是“双向通道”“双向衔接”。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进政策衔接、对象衔接、标准衔接、管理衔接,打通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对象双向进入通道,实行动态管理,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将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确保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低保对象和符合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人口双向“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40、”。三是提升困难群体救助水平。精准落实困难残疾人、困难高龄老人、困难失能老年人、孤残儿童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四是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提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标准。五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细化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和类别,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有效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对于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困难个案,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分类分档设定救助标准。六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医疗救助重点救助对象
41、,不设个人起付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障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七是完善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加快完善已建成的9个敬老院和10个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和运营,逐步拓展服务范围,为特困供养人员有效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民政局、残联、12个乡镇、扶贫办、财政局、各相关行业单位18.残疾人扶贫专项行动。一是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全覆盖。二是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三是持续关爱残疾人精神生活,运
42、转好五寨图书馆(全市三家县级残疾人图书馆之一)和全省首家县级残疾人心理咨询室和康复咨询室。四是持续关爱06岁残疾儿童的初生阳性重点预防干预和抢救性康复,持续全面筛查,及时送残疾儿童到市妇幼中心诊断,进行抢救性康复。五是持续关爱残疾人免费辅具适配。制定发放辅具的新方案,积极采购辅具,让更多的残疾人达到两不愁五保障。六是持续关爱农村基层党组织扶贫助残贫困户,XXX年计划在6个乡实施,每人享受3000元种养加补助资金。七是关爱三类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和康复,新建五寨残疾人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中心,确保XXX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责任领导:苏国平责任单位:残联、民政局、相关乡镇、扶贫办、财政局、各相关行业
43、单位(七)宜居乡村巩固提升工程19.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继续围绕“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巩固提升,确保广大群众喝上 “放心水”、畅通“动力电”、走上“致富路”、用上“便捷网”、住上“安全房”。一是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管护,对运行多年、管道老化、管网配置不合理、渠系损毁的村庄,进行改造提升,保障生产用水,确保安全饮水。二是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完善全县电网结构,完成110千伏三岔站至刘台、三岔、东寨、羊坊的接续线工程;10千伏861东秀庄线改造工程;10千伏896羊圈沟线支线改造工程;大辐车梁村等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的改造工程。三是实施通村公路“畅返不畅”路段整治、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
44、、窄路基路面”路段拓宽改造以及农村公路养护提质改造工程,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和危桥改造,改造建设一批贫困乡村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四是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开展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教育,以益农信息社为主,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五是继续实施安居工程,加强农村住房安全监测。建立危房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四类对象”和一般户房屋的动态管理,定期深入各乡镇了解农户住房安全情况,排查新增危房,做好住房安全监测工作。选择合理方式对新增危房改造。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农户优先选择加固的方式对新增危
45、房进行改造。按照消除直接危险,同步提高房屋整体强度的要求实施,确保质量安全。责任领导:苏国平、张广建责任单位:水利局、供电公司、交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扶贫办、12个乡镇、各相关单位20.公共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继续围绕“村卫生室、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小学、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巩固提升,为基层群众开展常规医疗服务、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就近上学、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观看电视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要保证常规的运行、管理、维护,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进行“户户通”补点工作。特别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为贫困乡、村配置文化设施、设备,扶持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
46、镇综合文化站按规定配备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文化管理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全县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责任领导:赵宇彤、周德华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局、教科局、扶贫办、12个乡镇、各相关单位21.人居环境改善专项行动。继续以“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治为核心,结合乡村振兴、建筑特色风貌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实现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绿色宜居。着力推进“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5项整治工程的巩固、提升、补短工作。以农村改厕、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着力实施拆违治乱、垃圾治
47、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机制,实现常态化的运行、管理、保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持之以恒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贫困群众破陋习、树新风,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继续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选树文明村庄30个、文明家庭1000户、脱贫模范户、户容户貌示范户5000户,逐步改变群众的精神面貌。在全县优先打造100个“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责任领导:苏国平、张广建责任单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扶贫工作领
48、导小组办公室、12个乡镇、市生态环境局五寨分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住建局、交运局、林业局、爱卫办、各相关行业单位(八)扶贫扶志巩固提升工程22.加强教育引导专项行动。贫困群众愿意干是持续稳定增收脱贫的前提,要开展扶志工作,加强教育引导,增强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实现脱贫的意识,激励贫困群众有志想做。一是开展感恩奋进教育,结合我县实际,发扬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自力更生”等精神,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激发依靠诚实劳动增收致富的动力和活力。运用好农村讲习所、村内宣传栏、微信群、移动客户端和农村远程
49、教育等平台,发挥乡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势,组织党员干部、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脱贫模范等开展讲习,提高扶志教育针对性、及时性、便捷性和有效性。在中小学校开展好习惯、好行为养成教育,带动学生家长共同转变观念习惯。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目标、现行扶贫标准和政策举措,用好到村到户到人政策帮扶牌、明白卡、流程图、“口袋书”等,让群众明白政策、参与落实政策并获得帮扶。三是倡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扶贫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发挥“一约四会”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用家风家训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四是典型示范引领。以创建星级文明家庭、脱贫家庭、最美母亲、最美新娘、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