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S 开发模式的策略研究(1)摘要:现代企业在 MIS 开发技术中大量应用 WebServer 新技术,并已获得相当的成功,但由于 WebServer 本身存在的特点,MIS 开发过程中不能将此新模式完全替代传统模式,或者与传统模式完全对立,本文主要对 C/S 与 B/S 模式的结合进行探讨。关键词:MIS 开发模式;Client/Server;Browse/Server1 引言Intranet 这个名字自 Internet 商业化以来,已经成为部分企业日常管理的必要工具,由于 Intranet 本身的特点,多数人总容易与 MIS 的概念混淆区别。若按一般的理解为:“防火墙之后的 Inter
2、net”,确实与初级 MIS 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本人认为 Intranet 不能与 MIS 相提并论,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对比说明:Intranet 是基于 Internet 技术之上,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特点,所开发出的增强应用技术平台。它侧重于平台技术。MIS 构件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OS、通讯协议等,它是一个综合系统,而且更注重于网上内容及网上管理。由此可以得到结论,Intranet 的出现只是更丰富了 MIS 的吸引力,完全代替 MIS 的含义范围的说法从应用与理论角度都是不正确的。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概念上的混淆,目前在企业信息网的建设上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将 Intranet 等同于 M
3、IS,认为 MIS 就是指 C/S 模式,Intranet 代表了新技术 B/S 模式。以前的所有系统设计方案都可用 B/S 模式来解决,全部系统在 B/S 模式下开发。将 Intranet 与 MIS 对立,认为 B/S 侧重于信息文本发布,C/S 的数据库信息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发布过程,主张数据库信息进出仍用 C/S 模式。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偏激的,是对 Intranet 新平台的缺乏认识所致,有必要给予充分认识才能正确对待。2C/S 和 B/S 之比较C/S 和 B/S 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 是美国 Borland 公司最早研发,B/S 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
4、目前,这两项技术以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国内公司以C/S 和 B/S 技术开发出产品也很多。C/S 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最简单的 C/S 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5、。(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 ,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 C/S 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3)C/S 架构的劣
6、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首先,采用 C/S 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 ,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其次,传统的 C/S 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 JAV
7、A 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 架构更是猛烈冲击 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B/S 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 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 B/S 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
8、来越“瘦” ,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 “胖”服务器。(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大家都知道 windows 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 windows 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 B/S 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 Linux 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 windows 作为桌
9、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 Linux 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 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 windows 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 windows 操作系统。(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由于 B/S 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 WWW 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
10、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3C/S 与 B/S 将长期共存在传统的 C/S 下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应用和信息,例如各类数据库和各种格式的文件,而 Intranet 必须能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应用和信息。Intranet 技术基础由于其通用性,能提供的标准接口是不多的。例如访问数据库的办法归根结底仍是 CGI,而直接用 CGI 不仅编程麻烦,而且维护更困难,对于极大多数的企业是不适用的,至少是不够用的,还要有一系列的应用接口工具。而 B/S 模式目前只适用于信息发布,对于如在线事务处理应用尚有实质性困难。所以说,C/S 与 B/S 模式还将长期共存,而二者间的接口工具也是一种长期需求。(作者:3COME 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