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十 六 、十 七 講 唐宋的經濟與學術 第一節 南北經濟的轉變 唐代政治中心雖仍在北方,但江、淮地區的經濟地位,則愈趨重要。政府的財賦幾全仰仗東南。晚唐藩鎮驕橫,河 朔 受害尤巨。此輩邊塞武夫,暴刑暴賦 , 竭澤而漁,民生 經濟, 固備 遭 摧殘破壞,教化禮義 , 更不知為何事。衣冠士人 , 遇如奴役 ,燕 趙山東 , 化為丘墟。 五代、兩宋的兵燄, 仍以 黃河南北為烈。朱全忠為阻李克用軍, 決 滑州黃河,魯 西諸州千餘里為 水 所漫。自是 連 年 潰 溢成災 , 人民流離失所。其後 與 李存 勖相 戰,歷 十餘年不息。 契丹 滅 晉 ,以其部族 豪 酋為諸州鎮刺史節度使,盡括錢帛賞
2、軍。胡兵 人馬,不給 糧 草。每日數千騎 , 分出四野 , 輪流 剽 掠,號為打草穀。汴、洛東西二三千里 , 被其荼毒 , 丁壯老弱以及 財 物牲畜 , 幾乎無存。 河北亦 井邑荒殘。洛陽名都, 唐 末已是白骨蔽野, 荊 棘彌望,居民不滿百戶,這時更成了瓦子堆。 北宋契丹繼 續 南侵 , 但被 害 的區域 , 尚僅限於河北。及女 真崛 起 , 入寇不絕,肆行 荼毒, 宰割中原 , 達百年之久。陷於金人的帝王子孫,宦門仕族之家 , 盡沒為奴婢。金太宗曾 徵 發 女真 人散處 漢 地, 熙宗 時創行屯田軍制 , 將女真、契丹人內徙,在各村落間築壘以居,給以括收的民戶良田。但他們多不自耕,令漢人佃種
3、,坐收田租 ,否則亦是種而不 耘, 聽其荒蕪 , 甚至隴無一苗。而 女真貴 族的 畋 獵 圍 場,亦占去不少耕地,使北方農村遭受嚴重的損害 , 破產失業。 除人禍之外,加以天災。北宋前期六十年間, 黃 河 潰 溢 , 達五十次之多,山東、河北成為 澤 國。 南宋高宗 初年,又決河自 泗 入 淮 ,以阻金兵進犯汴京。其後復大決陽武,北流入濟水 , 南流入淮水,氾 濫 於山東、江北。 南方所受戰禍,遠較中原為輕。五 胡 之亂,北 方 士民初次大 舉 南徙, 唐 末又開始二次南徙,至五代仍繼續不斷。關中人多往巴蜀 , 黃、淮流域人多往長江以南。十國中的君主,除吳越王錢 鏐 為杭州人外,其餘盡為北人
4、; 在北人中 ,河南籍又居其五。 他 們既掌握一方政權,親族鄰里故 舊 前往投依的自必不少,而他們亦樂於招徠委用。以福 建 論 , 自河南移入的最多,特別 是 光 州 固始人。即吳越 王 錢 鏐 ,亦喜用中原名士。北方人口減少,南方反而增加,文物隨之興盛,生產隨之提高。 北 方 河患頻仍,水利全失,南方則力事興修, 錢鏐 對於兩浙的貢獻尤大。北宋以後,政府大修江南 圩 田河塘,民 間 亦 自 築 隄 防浦港。 南宋 百萬之師,悉寄命江南,經營益力。 江 、 浙 之區,田連 阡 陌,悉為 膏腴 之產。上有天堂 , 下有蘇杭的民諺 ,據說即起於南宋,可知當時江南的繁榮。 唐初全國的行政區分為十道
5、, 南北 各半,後分十五道,南七 北八 。 宋 初十五路 ,則已成 北 六南九的比例。神宗時為二十三路, 又 成為 北 八南十五。這證明南方經濟日益富厚,戶口 日 益增多,政務亦日益加繁。北宋中期,全國約一千四百五十餘萬戶,三千三百餘萬口 ; 南 方 約占一千萬戶 , 二 千 三百六十餘萬口。金人南侵,中原2 人士第三次大舉南徙,南宋僅有淮水以南,戶為一千二百六十餘萬,口為二千八百三十餘萬,而江、浙即居其半數。杭州一城,達二十萬戶 , 北 宋 時的 汴京 ,亦不過二十六萬戶。 戶口既多,人才隨之而盛。唐代宰相多為北人,北宋中期以後, 南 人漸多。到了南宋,政府顯 要 ,多為 南 人。唐 代取士
6、,南人數目不及北人,宋代則超過北人。仁宗時人才濟濟,多出於大江之南。南 宋 更不必論,其中當然亦有許多是自北而南的。 第二節 工藝與商業 唐代前期行調法,每戶每年必須輸納絹帛或布,絹帛為絲製,布為麻製,中心則在北 方 及巴蜀。 宋 代汴京的織帛,以及定州(河北定縣)的刻絲,城武(山東城武)、 毫 州的 薄縑 輕紗 , 均極有名。江南初不工絲織,唐時始自北地傳 入 ,至宋而大進步,精美不下於蜀錦。 木棉產於南海、西域,南朝時名為吉貝或白 疊 子。唐人名為桂管布,但尚不知栽種,服用不 廣 。宋末 , 閩、廣及關、陝開始自植。不過 棉 業 的大盛,則為元代的事。 以往僅有陶器,晉以後始有瓷器,至隋製
7、造漸精。唐代瓷器的出產地為河南府(洛陽)、邢州(河北邢臺)、豫章(南昌)等處,越州(浙江紹興)的青瓷、尤為上品,至五代仍為供奉 之物 。後周世宗時,柴 窰 (似在 河南禹 縣)的產品,更是精美絕倫。宋代陶瓷 業 之盛,可謂空前。在北方有定州的定窰 , 汝州(河南臨汝)的汝 窰 ,鈞州(河南禹縣)的鈞窰;在南力有 龍泉 ( 浙江龍泉 )的龍泉 窰, 處 州 的哥窰 , 及景德鎮的 景 德窰。景德鎮即唐時的昌南鎮 , 所產瓷器有假 玉 之稱, 宋真宗景德 年間,修造官 窰 ,改名景德鎮。 雕刻印刷,淵源於 秦 的印 章石刻,及東漢的石經。南朝已知墨 搨 碑帖,與印刷方法相近。唐代後期,印刷術確已發
8、明, 蜀 中有板印曆書, 揚 、 越 且有詩集刻本,並有 佛教 經律。到了五代,更為進步。後唐明宗從宰相馮 道 之議,令國子監刻 九經 印板,歷二十二年而成 , 從此經書流布天下。後蜀 母 昭裔亦出私財 雕 印,蜀中文學因之復盛。私家著作,亦多自行刻印。 宋 代印書之風益盛, 經 、 史 、子 、 集均有,公家仍由國子監刻印,私人且有以刻 書 為 業 者。板印 書 代替了抄本。仁宗時畢昇發明活字 板 ,用膠泥刻成字模,火燒使堅,排在鐵板上印刷,和現在的鉛印相似,較 歐 洲的活字印 書 約早四百年。 唐 代已知用硫黃炭末為發火之藥製成爆仗,作為雜戲。至 宋 始 製 為火器 , 用於戰陣。 對夏
9、之戰 , 曾以火藥箭為武器。金兵圍攻汴京及采石之役,李綱與 虞 允文均曾發 霹靂 炮 。 霹靂 炮 以紙為之, 實 以石灰硫黃。孝宗時 , 魏 勝 創砲車 , 施火石,可及二百步之遠。 金 人亦能造火槍,用紙做成長約二尺之筒,中實火藥,繫於槍端,臨陣以火燃之。又有 震 天 雷 (火 炮 ),以鐵罐盛藥, 炮 起火發 ,聲 大如雷。其後宋人又造突火槍,內 實 藥彈。 3 指南針即羅盤。戰國時已有慈石召鐵的記載。東漢王充於其 論衡 中更明言 :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北宋時復有指南魚法。 而羅盤的製造和普 遍 使用,當在 南 、北宋之間。當時中國的航海家開始以指南針辨定方向,所謂舟師識地理
10、,夜則觀星, 晝 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後來將指南針傳入西方的,大約是大食人。 唐代對外貿易很盛。西北陸上與西域、回 紇 、吐蕃,以絹帛、茶葉交換馬匹和皮毛。南方海上與南 海各國,以絲 繒 、現金交換香料和珍寶。宋代的海外貿易,關係更大。政府於廣州、 泉州 、明州、杭州各置市舶使司。一部分蕃貨歸於官賈,贏利及關稅所入,為國家財源之一。南渡之後 , 於互市尤為重視,市舶之利,當歲入三十分之一。互市的國家,仍以大食居首。蕃舶東航,多至印度為止,印度以東的航權,則操於中國人之手。 國內商業 , 唐代亦大進步。唐初各官司置公 廨本 錢,貸與商貿,凡經營 官 本者,得免搖役。貸款利率 , 此後有減無增
11、,可證商業在逐漸發展,經濟穩定。德宗時以軍用不足,曾向富商借錢。流寓內地 的 胡賈,尤稱富有。唐代已有商行。 宋 時,商人均須入行,否則不得營 業 。政府所需貨物,令各行共同出資收購,如年終不用,始令出售。 唐代幣制,錢貨並用,以 攜 帶不便,於是有所 謂 飛 錢 , 俗稱為便換, 事在 憲宗之時 。商賈至京師 , 將錢交與諸道進奏院(駐京辦事 處 )及諸軍諸使富家,換領錢券 ,輕 裝前往四方,再 合 券取錢,有如現在的匯票。宋式白 銀 與錢通行。另有便錢,有如唐的飛錢 , 京師 置 便錢務,為辦理匯兌的機關。紙幣(鈔)亦於宋時盛行 。 四川商人 私 造錢券,名為 交子。後 來 政府 自 設交
12、子務 , 由官印行。北宋 末 改為錢引。 南 宋全用 楮 幣。 錢 引之外,有 會 子、關子 、 公 據 等名目。初時定有行使期限 , 後來大 量 印發,無力稱提(收回),演成通貨膨脹的現象。金人亦有交鈔,置交鈔庫,但亦收斂無術,出多入少 ; 錢日貴 ,券日輕,乃改發大鈔,以折合現銀,終至不能行使。 第三節 唐代的學術 唐代文學,以詩為 最 盛,是中國詩的 黃 金時代。三百年間,作家在二 千 以上,4 詩約五萬餘首。主要原因,一為文學的時代演進,及西域音樂的 輸 入 ; 二為帝王的愛好與提倡 ;三 為進士科特重詩賦,詩為文人進身之階,習之者 專 而且 勤 。 南朝以來,詩文注 重聲 律,唐人尤
13、為 講 求,遂產生所謂 律 詩、絕 句、 排律 , 而以律詩為盛,篇有定句,句有定 聲 ,音韻和 諧 , 屬 對工 穩 。通常將 唐 詩分為四期 , 即初 唐 、盛 唐、 中 唐、 晚 唐 ,名家 輩 出。初 唐 約一百年 , 以王勃 、楊炯 、 盧照鄰、駱賓王居 首 。盛 唐約 五十年,李白、杜甫 較 為傑出,分號詩仙、詩聖。李白為浪漫詩人 , 杜甫為寫 實 主義的社會詩人。此外有愛歌詠山水的王維 、 孟浩然,長於描寫 邊 塞景象的岑參、 高適 等。 中唐 約八十年,名家有張籍 、 白居易 、元稹,作風近於杜甫。晚唐約六十年 , 作風流於 纖麗香豔, 李商 隱 、杜牧、溫 庭 筠可為代表。
14、六朝 駢 文雕飾 縟 麗,矯揉堆砌,缺乏 情 義與內容,晚期已有人不 以為然,主張復古。到了中唐,韓愈 提倡 尤力,以 秦 、 漢 及其以前的散文為 標 準,稱為古文 ,崇尚 樸實 ,將六 朝 餘風,廓而 清 之, 雖 為復古, 實 亦創新 , 這是唐代的文學革命。和他同時的柳宗元亦為此一 運動 的 重 要人物,他們的作品影 響 此後一千餘年。 傳奇就是短篇小說。 漢 以前已有小說家,是指街談巷語。六朝亦有相似之作,記述神 異 故 事 。 唐 的傳奇則大不同,給 構 工整, 敘事 宛轉,範 圍擴 大 , 由志怪述 異而及於人 情 社會,成為 真 正的小說。此與文體解放,亦大有關係 , 因為散文
15、的運用遠 較駢文 方便。 魏、晉之後,經學有鄭( 玄 )、王( 肅 )兩派之分。唐太宗命孔 穎 達等作 五經正義 ,綜合整理,頒行天下,作為考試的準繩。 過去的正史 , 幾皆為私家所撰。成於唐代的 晉 書 (房 喬等 )、 梁 書 、 陳 書 (姚思 廉 )、 北 齊書 (李百藥)、 北周書 (令狐德 棻 )、 隋書 (魏徵等)悉為官修, 惟 李延 壽 的 南史 、 北史 為例外。杜佑的 通典 專講典章制度。劉知幾的 史通 ,是一 部 謹嚴精 覈 的歷史學名著,辨據明銳,極富 於 批評 精 神。 第四節 宋代的學術 魏 、 晉 以後,中國思想起了很大的變化,主 要是由 於佛教的 傳 入和道教的
16、產生,而道教亦 有受 佛教的影 響 。 截至唐代 ,正統的 儒 家 雖 仍在對 佛教竭 力抨 撃 ,但其勢已不可遏, 許 多聰明才智之士成了佛教信徒,並能 自創 新的宗派,自 建 新的 體 系,甚至衛道最力的人加 韓 愈 輩 ,亦雜有佛教的意識。佛教中國化,中國思想亦 開 始佛教 化。主張頓悟的 禪 宗就是顯著的例子。同時道 教 在 唐 代亦稱極盛。到 了 宋代 ,儒 、釋 (佛)、 道 三種思想融合為一,成為理學,一稱道學。 理學的開山祖為宋仁宗時的周敦頤 , 主以靜(無欲)達到明心見性,靜即寂然不助,寂然不 動 即誠。和他同時的有張載及輩分稍後的程顥(明道)、程頤( 伊川) 兄 弟。 張載
17、 主變化氣質 , 使歸於本 真 ,即 理。程 顥 謂理須以誠 敬 存之。程頤又提出致知,謂誠 敬在身 體 力行,致知在格物(知 事 物 真 理) 盡 性,性即是理。 集 理學大 成的 為南 宋 的朱 熹 (西元 1130-1200年),主格物致 知 為先,明 善 誠身為要,5 窮理以致 其 知 , 反躬以踐其 實 ,而以居敬為主。 周 敦 頤為道州(湖南道縣)人 , 居 濂 溪 ; 二 程 為 洛陽 人 ; 張 載 為關中 郿縣 人 ;朱 熹 為 婺 源(安徽 婺源 )人 , 曾講學於 閩: 學者總稱為 濂 、 洛 、 關 、 閩 四派。 與朱熹同時而所見與他相異的有陸九淵( 象 山)的心學一
18、派。陸九淵為金 谿 (江西金 谿 )人,謂道 即 吾心,吾心即道,任其自然 , 此心自能應物無窮。 理學可說是新 儒 學,對於天理人欲,公 私 義利,分別極 嚴 。理學家專 講 修 養 ,特重人格名節,不論利 害 , 只 論是非 , 雖不免 偏 激,確能矯正五代以來的時弊。他們熱心教育,致力講學 , 或開家 塾 ,或設 書 院,所以宋代的 書 院,特別發 達 。五代時 ,南唐 曾設立白鹿洞 書 院於 盧 山。北 宋 的著名 書 院,除白鹿洞外,為長沙的嶽麓書 院,商邱的 應 天 書 院, 嵩 山(河南登封)的 嵩陽書 院, 合 稱四大書院 , 均為官立。南宋的 書 院,則多為私立。不論官立私立
19、,山長(主講人)均可 自 訂教條,講明義理 , 教者確能躬行示 範 。中心原則為作人 重 於求知 , 崇尚 實踐 ,而以自 覺啟 發為主。 五 代及 宋 所修正史,有 新、舊唐書 、 新、 舊 五代史 。 舊 唐 書 成於五代的劉 昫 。宋仁宗時命歐陽修、 宋祁 重修,名為 新唐書 。 舊五代史 為北宋初年薛居正所修。歐陽 修 又自撰 五代史記 , 即 新五代 史 。司馬光的 資治通鑑 尤稱傑作, 上 起戰國,下 訖 五代,為編年 體, 歷時十九年而成。袁 樞 復就此 書 區別門類,排 纂 為 通鑑紀事本末 。鄭樵總 括 古今 , 會通諸史, 撰 成 通志 ,馬端臨的 文 獻 通考 , 專 記
20、歷代典章制 度 ,與唐杜佑的 通典 , 合稱 三通 。 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到北宋而大著成效。所謂 唐 、 宋 古文八大家 ,宋 人占有六家,即 歐 陽修、王安石、蘇洵 、 蘇 軾 、蘇轍父子及 曾鞏 。歐陽修提 倡古文最力,以平正通 達 為宗 , 善於敘 事 ,不用故事陳言,文名冠天下。蘇 軾 自云作文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 姿態橫生。 北宋詩家 , 首推蘇 軾 、黃庭堅 , 王安石亦以能詩著稱。蘇詩浩瀚 廣 闊 , 氣象萬千 ; 黃庭堅以 崛崎 之 調 , 力追杜甫 , 號稱江西派。南宋以陸游 、 范成大為大家。 陸游為滿懷憤激的愛國詩人,范成大為寄 情 山
21、水的田園詩人。金的作家,以元好 問 知名。 詞 為宋代文學的 精 英,與 唐 詩並稱。初期的晏殊、歐陽修所作 , 神理婉約 ; 中期及後期的 柳 永、蘇軾、秦觀、周邦彥同稱名家,柳、蘇尤為出色。柳永 始 用長調( 慢 詞) , 纖 豔 綺 靡 。蘇 軾 橫放 豪邁 , 歌來覺天風海雨逼人。秦 觀 有飄逸之概,周邦彥 渾厚 和雅,均音韻天成。南宋初期的女詞人李 清 照富於性情生命的表現 ; 辛棄疾悲壯激烈, 纏 綿高遠,是一位民族詞人。 宋代小說,亦頗發達,與 唐 代的傳 奇 有別,乃是民 間 的通俗白話 文 學,稱 為 話本 、平話或 諢 詞小說。當 時 社 會 上有 專以講 評古今故 事 以娛聽 眾 為職 業 的說話人,他們所用的底本叫作話本,須與口語一 致 ,敘事狀物 , 維妙 維 肖, 有 短篇 ,有長篇。長篇非一次所能講畢,因分為節、段,這就是章回體小說的由來。所可知的 , 有 新編五代史平話 、 大宋宣和遺事 、 大 唐三藏取經詩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