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52085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近年,我市纺织工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纺织工业的市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新时期振兴发展纺织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总量规模不断做大。到 XX 年底,全市有大大小小的纺织单位 6.4 万家,从业人员 68.7 万人,全年完成销售收入 1995 亿元,分别比 XX 年底增长 25%、43%和 121%。其中规模以上大纺织企业 1804 家,从业人员39.5 万人,经营资金 1403 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 48.8%、56.6%和 48.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大

2、纺织完成销售收入 1537 亿元、实现利润 60.5 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 50.2%和 38%;占全省纺织的 29.8%和28.8%,占全国纺织的 7.8%和 8.8%。我市的织造印染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二个行业 XX 年综合区位商在长三角 16 个城市中位居第一,服装服饰业、纺织装备制造业同时位居第三。已拥有“化纤原料生产量(185 万吨)、织布生产量(120 亿米)、印染布生产量(132 亿米)、领带生产量(3.5 亿条)、袜子生产量(110 亿双)、绣花机生产量(3.8 万台)、纺织品成交额(276 亿元)”七个全国第一。XX 年_大纺织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如下: 指标单位_

3、大纺织全省全国总量总量占比总量占比企业家数家 18041012917.8359785职工人数万人 39.5188219784 销售收入亿元1537515029.8197947.8 利润总额亿元 60.521028.86908.8 2、产业链进一步拉长。我市的纺织工业已拥有从生产最初的纺织原料到最终的服装服饰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涵盖了 PTA、聚酯、纤维、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重要的纺织领域。其中:PTA 我市拥有 120 万吨生产能力,占全国的 10%,全省仅此一家。聚合装置 260 万吨,占全省的 43%、全国的 20%;化纤产能 299.5 万吨,约占全省的 50%,占全国的

4、 18.5%;聚合和化纤产业主要聚集_县和市区,约占全市的 80%。全市具有近 150 亿米的机织面料和80 万吨针织面料生产能力、180 亿米的印染面料和 15 万吨的色纱、色丝的印染能力,为全国最大的织造、印染区域集聚基地。织造主要集中在_县和诸暨市,XX 年产量分别为 50.3 亿米和 43 亿米,占全市的 75%;印染主要集聚在_县和市区,印染量占全市的 78%。服装家纺已拥有 10 万余台缝纫机设备,XX 年全市服装家纺产值 161.4 亿元,占全省的 17.5%;年产各类纺织机械 8.5 万余台,占全省的70%;其中绣花机械 3.8 万台,占全国产量的 40%,占有绝对优势。XX

5、年规模以上纺织各环节销售收入及所占比重如下: 单位:亿元合计 PTA 纺丝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纺机销售收入 153730264102816154 占%100217.266.910.53.4 3、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近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装备,我市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华联三鑫的 PTA 装置,其主要关键设备引进了德国、瑞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进技术;化纤行业如远东的 80 万吨、纵横的 60 万吨、赐富的 50 万吨、南方的 18 万吨涤纶熔体直纺以及诸暨华海年产 1 万吨的氨纶熔体直纺都是近 3 年建成投产,所用设备基本是国际、国内较先进的装置,其中进口比例

6、高达 75%,在全国处领先地位。织造行业已有各类织机近 20 万台,其中_县和市区拥有织机 5.5 万台,进口比重占 80%,诸暨市拥有织机总量达 12万台,以家庭式生产为主,无梭化率在 90%以上;同时全市拥有大小圆机 2.2 余万台,其中大圆机占 60%,主要从台湾、香港引进,进口比重达 35%。印染行业拥有各类印染设备7000 多台(套),其中 280 余台(套) 平网印花机和 220 余台(套)圆网印花机,全部从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引进,设备档次较高。服装行业共有进口服装生产流水线180 余条,占全部生产线的 30%;袜机 11.5 万多台,其中进口袜机占 40%。 4、科技品

7、牌不断推进。目前全市纺织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 3 家为众多企业服务的研发机构_县纺织科技创业中心和袍江工业区的纺织孵化中心和大唐镇袜业研究所,42 家为本企业服务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 余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的产、学、研企业,他们正在为积极推进整个纺织产业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 5 年,我市纺织行业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产值以年均 32.3%的速度递增;新产品产值比重不断提高,XX 年达 9%,比 5 年前提高 2 个百分点。目前全市纺织行业中,已有不少企业申请获得了国家授权专利。另外,如诸暨的洁丽雅毛巾、虹?丝绸,市区浙化联,新昌的日发控股、印花

8、机械、泰坦纺机,_阻燃集团、嵊州的巴贝和上虞的华孚色纺等 9 家企业参与了反映行业制高点的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工作,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此外,企业产品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争创品牌成为企业自觉行动,目前全市纺织业中拥有中国名牌 11 只、驰名商标 5 只。 5、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纺织原料在现有涤纶化学纤维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棉、毛、真丝等天然纤维和竹浆、蛋白等特种纤维得到不断拓展,化学纤维中氨纶、绵纶、丙纶等长丝以及细旦丝、抗菌丝、阻燃丝等功能丝和产业用丝也进一步得到扩展,XX 年全市化学纤维差别化率达到 25%。纺织产品结构也得到改善,所用原料由过去的以涤为主,变现有的涤、棉、毛、麻等多种纤维

9、同时使用,产品也由过去一般面料向功能性面料和绣花面料发展,特别是_县梅盛布业的麂皮绒布、天圣集团的羊绒布、阻燃集团生产的阻燃布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发展,以及_县的新中天集团、市区耀龙集团和嵊州市乐芙纺织等企业日用、医用、航空用无纺布领域开发,全市纺织面料高档、中档、低档,服装、家纺、产业用布比重得到一定的调整,分别达 15:35:50和 65:28:7。服装行业近年也得到较大发展,XX 年完成销售 161 亿元,占全市纺织业的 10.5%,特别是家用纺织品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布等家纺产品占服装家纺行业的比重达 35%。纺织机械除生产原有倍捻机、剑杆织机、印染整理机等产

10、品外,绣花机械和加弹机迅速崛起,生产量占全部纺机产量的 50%以上。 6、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来,出口市场成为我市纺织产业不断发展的主要拉动力,XXXX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以年均 41.2%的速度递增,大大快于同期产值增长速度,纺织出口对纺织产值增长贡献率为 26.4%。XX 年,全市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 58.4 亿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 71.7%,占全市大纺织实现销售额的 30%,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的23.9%,全国的 5%。XX 年底,全市已有近 1600 家有自营出口实绩的纺织企业,其中出口额超 10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10 家,占全市的 60%;有近 70 家生产

11、企业在国外设立营销窗口,部分企业如诸暨市的东伟服装、_县的南方集团等在国外设立多个营销窗口,个别企业如诸暨市的越美集团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居主导地位,比重达 88%,显示出我市纺织行业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 7、产业集聚较大提高。由于纺织工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积极效果,形成向大企业集聚、向区域块状进一步集聚的格局。近年,全市纺织行业大企业迅速崛起,XX 年,完成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的企业达 19 家,占全市 45 家的 42.2%;完成销售收入 473.4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纺

12、织业的31.4%。在各个产业链中,纺丝行业:销售前 5 位企业实现的收入占其行业的比重达 81.5%;织造印染业:前 10 位企业实现的收入占其行业的比重达 20.8%;服装服饰业:前10 位企业实现的收入占其行业的比重达 44.9%;纺织机械行业:前 10 位企业实现的收入占其行业的比重达 41.6%。另外,块状经济规模也进一步做大,XX 年全市已形成 14 个纺织块状,6 个块状完成销售收入都在 100 亿元以上,分别为_县的织造、印染和纺丝块状,诸暨市的袜业和织布块状以及嵊州的领带块状,合计完成销售收入 1448 亿元,占全部纺织业的 72.6%;另有 5 个块状完成销售收入在 30 亿

13、元50 亿元之间,完成销售 182.9 亿元,占全部纺织的比重为 9.2%,二者较五年集聚度有较大提高。 8、服务体系逐渐完善。首先是纺织产业所依托的的专业市场,其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如中国轻纺城、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业市场,近年通过举办全国性博览会、学术交流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为纺织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空间。其次为积极配套纺织印染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加大排污治理力度,近 3 年全市工业共投入排污治理资金 8.1亿元,现已形成总排污能力 81.5 万吨。其三是各种为行业服务的协会、学会等群众性团体组织相继建立,如_县印染协会、服装协会、纺织协会,诸暨市的贡缎协会、袜业协会、衬衫协会、绣花机协会,嵊州的领带协会、服装协会、针织服装协会,上虞市伞业协会、劳保用品协会,越城区纺织协会等等,为指导、协调行业发展和提升产业层次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市有镇以上的各种纺织行业协会 17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