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气象局 XX 年工作总结XX 年,市气象局全力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受到中国气象局、省政府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一、围绕“幸福德州”建设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一是升级区域气象站 52 个,提高了气象观测精细化水平;建成 11 套称重式降水自动观测站,提高了雨雪自动观测能力。二是承办了海河流域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交流会,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三是市“两会”、春运、高考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受到好评。四是武城、禹城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三农服务专项”示范县,夏津县气象局被省气象局推荐为全国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市气象局被确定为全省气象服务先进集体。二、围绕构建“宜居宜业生态德州”提
2、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一是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建成首个气溶胶观测站,新增 1 套能见度仪,增强了雾霾监测预警能力。认真履行 APEC 会议空气质量保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保障任务。二是积极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着力建设“乡镇全覆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新增 13 个固定作业点、2 部火箭车,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建有一个人影作业点。各人影作业点均配备了弹药箱,安装了视频指挥和监控系统,59 个作业点实现标准化改造,提升了防雹增雨能力。三是完善了与市应急办、农业、水利、城管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与济南、聊城、滨州、衡水、沧州等地气象部门合作开展灾害性天气联防。四是开展大型户外气象防灾减灾
3、科普活动 4 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12 万余份。三、围绕粮食“十三连增”做好为农气象服务。7 至8 月全市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 60%。面对严峻旱情,我局启动干旱灾害应急服务,制作决策服务产品 316 期,发布预警61 次。发送短信 49 万条,在 13 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外增播农业气象站节目。组织人工增雨防雹 27 次,累计保护面积 8260 平方公里,为全市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做出了应有贡献。四、围绕社会治理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服务水平。一是新增雷电监测站 1 个,提高了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精度。二是完成防雷减灾行政审批 970 件,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办理时限缩短 50%,零投诉。政务服务中心
4、气象局窗口 4 次被评为文明服务窗口。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市民热线、数字城管等交办事项合理诉求一次办结。四是加强了与安监、交警等部门合作力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防控、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五、全力支持中心城区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力争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向中国气象局争取了 3 个气象台站迁移指标,陵县、武城气象站力争年内完成业务搬迁。二是协调有关单位减免“两区同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费 501 万元。三是投入资金 10 余万元帮扶庆云县东辛店镇香海社区,新建村民文化广场 1500 平方米。六、围绕“人民满意政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市气象局作为全国气象部门12 个被抽查单位之一,接受了中国气象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民主测评,满意率 10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做法在市直机关工作会议上交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全市气象部门和谐稳定,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