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非攻【学习目标】1、识记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理解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观点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教学重、难点】1.学习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2.识记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家简况: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今存墨子一书,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
2、所致。(2)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 (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4)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
3、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研读课文】1.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言现象,教师提问,归纳整理。众闻则非之( )苟亏人愈多( )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2.一词多义国 今至大为攻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等死,死国可乎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故 是何故也 去朝来颜色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以 以亏人自利也乃入见。问:“何以战?”作师说以贻之人多以书假余夫夷以近,则游者众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以其亏人愈多 从而誉之(2)形容词作动词:众闻则非之4.特殊句式(1)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从而誉之,谓之(为)
4、义。(2)设问句: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3)反问句: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探究案】1.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浅析课文说理的层次。 【训练案】一、基础过关检查: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入人园圃(果园)从而誉(称赞)之B.至入人栏厩(养家畜的地方)攘(偷盗)人犬豕C.是(这)何故也罪益厚(严重)D.以(因为)亏人自利拖(剥下来)其衣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两项是(选两项)()A.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C.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二、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于是见公输盘。子
5、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B.子墨子九距之。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公输盘诎,而曰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 D.不同,不同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墨子完备的防御战术的一组是()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A. B. C. D.6. 翻译下列句子: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