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达标训练课外拓展.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47202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达标训练课外拓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达标训练课外拓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达标训练课外拓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通假字,古今字,掌握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记固定结构“有以” 、“无以”、“所以”等的译法,夯实文言基础。 2、分析归纳本文写作特色。讨论归纳荆轲的形象特点。 【课前预习】(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秦王必说见臣 b.日以尽矣 c.今日往而不反者 d.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e.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f.图穷而匕首见 g.秦王还柱而走 h.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2)比较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持千金之资币物 e、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f、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2、来源:gkstkgkstkh、乃引其匕首提(d)秦王 【课堂探究】1、分析荆轲形象特点? 来源:gkstkgkstk2、分析太子丹、樊於期、高渐离、秦武阳形象。 3、本文有何写作特色?试分析之。 来源:gkstkgkstk4、对荆轲行为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你怎么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达标训练】 1、课内巩固: (1)、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图穷而匕首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D、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举头望明月 (2)、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A、不如因善遇之 素善留侯张良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不如因善遇之 C、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恐惧不敢自陈 (3)、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A.秦兵旦暮渡易水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D.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E.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4)、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将王翦破赵 拔剑撞而破之 B、孰与君少长 愿大王少假借之 C、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D、剑坚,故不可立拔 以试人,血

4、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5)、下列各句省略成分不同的是( )。 A、沛公军霸上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卫士仆地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D、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6)、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上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返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这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

5、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甲士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令人初至,高祖闻无表,唯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戴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坚决推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上将。及李密反叛伏法,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

6、选有德行,镇抚疆域,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政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一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

7、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选自贞观政要) (1)、对于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据:占有 B、高祖闻无表,唯有启与密 启:陈诉 C、使者以绩意闻奏 闻:听说 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 (2)、下列不能表明李绩为纯臣的一项是( ) A、今宜具录州县及甲士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 B、及李密反叛伏法,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札,表请收葬 C、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D、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 (3)、下列对于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8、。 B、李绩极说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患上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长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来源:gkstk.Com(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 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 来源:gkstk【课外拓展】 历代咏荆轲诗歌选 荆 轲 作者:张耒 年代:宋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杂咏一百首荆轲 作者:刘克庄 年代:宋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 和陶咏

9、荆轲 作者:苏轼 年代:宋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咏荆轲 作者:陶渊明 年代:魏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

10、,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咏荆轲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史 作者:左思 年代:魏晋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