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梳理必修五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十回,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主要写林冲由逆来顺受 到奋起反抗,最终被逼上梁山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其父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
2、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2、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后期 俄 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马克吐温为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在小说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 的典型形象。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
3、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这个形象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想方法,无不是“套子”式的。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白色恐怖的时代特征在他身上有着鲜明而深刻的具体体现: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更为可恨的是,他不仅自己自觉地生活在“套子”里,而且还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3、边城作者是现代作家 沈从文 ,小说用平实带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在展示湘西至真至纯的美丽风俗画卷中塑造了天
4、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 翠翠 的形象,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故事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
5、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4、归去来辞是东晋 诗人陶渊明 的一篇辞赋。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5、滕王阁序是骈文名篇。作者是“ 初唐四杰 ”之一的王勃 。文章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6、庄子,名周,战国 时宋国蒙人, 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逍遥游(节选)是
6、庄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借 寓言 说理,把“无所待”的思想寓于生动形象之中。文章意境壮阔,充满 浪漫主义 色彩。 7、陈情表的作者是晋 朝人 李密 ,文章是一个“亡国贱臣”向新朝皇帝坚辞官位的表章,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融情于事,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动之以情”的典范之作。8、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朱光潜 的一篇文艺随笔,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9、说“木叶”的作者是著名的学者、诗人 林庚 。文章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 10、谈中国诗
7、是钱钟书自己的一篇演讲稿(原稿为英文)翻译而成的。文章通过对中国诗和外国诗的比较,分析了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同时谈了“中西诗不但内容常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含”,对“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钱钟书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11、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写。文中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它们的风格和手法。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并巧妙的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12、作为生物的社会是美国著名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写的一篇论文。
8、作者采用独特的视角,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一些生物的组织性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13、宇宙的未来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所作的演讲。本文纵横古今,跨越时空界限,从宇宙的本源谈起,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而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语言风趣幽默,结构严谨。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一、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一词多义一般说来,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只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
9、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二)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变化(三)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四)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1名词作动词 2动词、形容词、名词作使动 3 形容词、名词作意动二、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4、用
10、:“, 。”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6、用动词“为”表判断。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7、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的句式。如:“此非空言也。”;“予本非文人画士。”;8、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的逐渐增多。如:“问今是何世?”(二)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常见的几种形式:1、用“于。”表示;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2、用“见”的形式表示;如:秦城
11、恐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为”的形式表示;如:兔不复可得而为宋国笑。6、用“为所”的形式表示;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7、用“被”来表示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如:未之有
12、也。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何陋之有?何厌之有?何后之有?马首是瞻 惟利是图。4、介词宾语的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以一言)(四)定语后置定语分为领属性和修饰性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多是修饰性的定语。有以下几种方式: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A、吏
13、二缚一人诣王。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C、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D、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五)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3)、文言文里,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如: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六)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
14、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 省略量词。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一、 天文地理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山川关隘名江:长江河:黄河山:崤山关:函谷关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地区名 江表、江东、江南、江北、江左、江右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关中、关内、关外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荒:八方荒远
15、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政区九州:冀、兖(yn) 、青、徐、杨 、荆、豫、梁、雍郡(秦)国(汉)道(唐)路(宋)省(元)县(秦) 二、 纪年纪时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王纪年法帝王干支纪年法序数纪月法孟仲季纪月法 (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其他纪月法三、 姓名字号1.直称姓名(1)自称姓名或名;(2)用于介绍或作传;(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幼时由父亲命名2.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长取字3.称号(1)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16、(2)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4.称谥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6.称籍贯7.称郡望8.称官名9.称爵名10.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11.兼称12.谦称与敬称(1)谦称A.表示谦逊的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等B.古帝王的自谦:孤、寡、不谷(不善)等C.官吏的自谦:下官、末官、小吏等D.读书人的自谦:小生、晚辈、晚生、不才、不佞、不肖等E.称自己一方: 家 舍(2)敬称 对对方用敬称: 令、尊、贤、仁13.称庙号或年号14.特殊称谓A.百姓: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B.职业四 礼仪
17、制度| (一) 礼仪1.节日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
18、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19、。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
20、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2.家庭礼仪(1)排行【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2)婚配【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
21、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5.宾主礼仪【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
22、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
23、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
24、,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位置【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
25、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6.成人礼【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
26、,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7.讳称A.称钱:赋、禄 、饷、孔方兄、铜臭、润笔等B.称大小便: 更衣、出恭、解手C.称死:a.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b.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c.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d.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二)制度1.汉代实行征辟和举荐制【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
27、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梳理探究有趣的翻译一、有
28、趣的译名。翻译下面电影名字和书名。比较一下译名与原义在表达上的效果。Transformers变形金刚Terminator终结者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Bathing Beauties出水芙蓉Gone with the Wind飘引导学生注意魔戒、飘、出水芙蓉意译的效果,并以飘为例,说一说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明确:可见意译通常是在不改变原义的前提下,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予以灵活变通的表述。但是怎样做才能不改变原义,正确地把握并准确传达关键词语的含义呢?二、严复的翻译理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
29、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严复信,是对原作的忠诚;达,是对读者的忠诚;雅,是对文学语言的忠诚。然而,真正做到“信,达,雅”的译作却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严复认为:“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一是译者阅读原著时,浅尝辄止,流于表面;二是译者受到个人文化水平、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限制,导致翻译有失偏颇;三是译作问世后,很少有人将它与原作对比鉴别,最终谬误传世。总结一点,就是对文学语言不够忠诚。三、经典译句翻译。比较并讨论以下诗歌名句直译与意译的区别。1、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
30、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明确:be在英文的含义比较模糊,用“生”来翻译无形中缩小了be的语义范围。2、If the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远落在后面吗?明确:第二种翻译虽然表面上忠实于原句,却改变了作者的意思,“春天还会远吗”才能够表达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意境。 总结:其实我们刚才讨论的就是“雅”的层次。不改变原义,翻译词语的意思并不囊,难就难在不同语言之间语境的变换,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传达词语的含义,还要准确传达作者在一定文化背景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四
31、、经典诗歌翻译。介绍原诗作者裴多菲和译者白莽,体会如何根据文化历史背景翻译诗歌。Liberty, love! These two I need. For my love I will sacrifice life, for liberty I will sacrifice my love.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注:裴多菲,19世纪欧洲革命的勇士。 白莽,五四时期进步青年,左联五烈士。 教师指导:从内容上看,译作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比原作更彻底,这是与他们的历史背景有关的。从形式上看,白莽用旧诗体翻译,使得这首诗琅琅上口,难怪有人说译诗比原诗出名。 可见翻译是一个再创作
32、的过程,当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并不是在做简单的等价交换。如果说原作只是体现作者本国语言文化的精华,那么译作则是两种语言交融同化的结晶。不过这两种文化在交汇的过程中必然有得有失。比如说唐诗的翻译。五、有趣的唐诗翻译。比较几句唐诗的不同翻译,并与原作进行对比。1、Before my bed was shining the moonlight, thought to be frost fallen on the ground.Head up, the bright moon was in my eyes.head down, my hometown came to my mind.Before
33、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明确:第一首直译唐诗,显得生硬,并且破坏了诗意。 第二首意译原诗,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思乡之情。但是,如果不理解月亮在中国诗歌中所代表的意象,读者就不能体会其中的诗味。2、Desiring to envision the remote distance,I climb another storey
34、of the tower.But your widen your view three hundred miles,By going up one flight of stairs.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Come to the upper storey, by climbing one more fligh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确:相比之下,第一种翻译表达出了原诗“站得高,看得远”的寓意,但不如原诗含蓄。六、四大名著书名趣译。(结合其他国家对名著的误读,让学生体会到翻译必须以学好母语为基础,并充分了解本国与对象
35、国的文化。)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 三个王国;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的罗曼史水浒传The Water Margin 水边湿地;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里的逃犯 Talk of the Margin水域传说 ;Heroes of the Marshes沼泽里的英雄西游记The Monkey King 美猴王;Story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西方旅行故事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西方朝圣之路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 or
36、A Red-Chamber Dream红色楼阁里的梦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三国演义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
37、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
38、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
39、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从叙述的技巧,人物的刻划上,最具可看性的部分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诸葛亮舌战群儒,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玄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节奏明快。描述山林时,山林的世外之美令人向往,可以像首诗,也如同一幅画。然而写到战争的场面,擅用夸饰的笔法写勇将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概,使得三国人物,人人好似天上神祗,从容策马,进出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威风吓人,也长於经营战争场
40、景,使文字影像化,有如战争即在读者眼前,做人彷佛听到人喊马嘶,看到刀光剑影,。写忠臣,其忠肝义胆让人由衷敬佩,写小人,那卑鄙肚肠,让人生厌。看三国演义,最为尽兴的不外在这小说之中,可见到最深刻复杂的人性。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021615)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共2卷。小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
41、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做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做疯子遣送回家。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