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酸、碱的组成和分类班级_姓名_ 学号_1 有 关 酸 、 碱 、 盐 、 氧 化 物 的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A 酸 和 碱 一 定 含 有 氢 元 素B 盐 和 氧 化 物 一 定 含 有 金 属 元 素C 碱 和 氧 化 物 一 定 含 有 氧 元 素D 酸 和 盐 一 定 含 有 非 金 属 元 素2 小海看到妈妈炒的紫色卷心菜,紫色菜汁因为加醋而变成红色,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又变成黄绿色。以下也能使紫色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是( )物质 柠檬汁 肥皂水 食盐水 雪碧pH 1.5 8.8 7.0 4.5A柠檬汁 B肥皂水 C食盐水 D雪碧3 以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2、均正确的一组是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 O2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气体一定为 H2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一般是 8 个电子,则最外电子层是 8 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B物质 X 可发生“X酸 盐H 2O”的反应,则 X 可能是 CO2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
3、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5 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 3+NaOHNaAlO 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B在 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2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6 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
4、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A O2 H2O 通过浓 H2SO4,洗气B Cu(NO 3) 2溶液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C NaOH 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 CaCl2溶液,过滤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 BaCl2溶液,过滤8 下列是几种液体的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食醋3.0 B酸雨5.4 C酸奶4.5 D果汁6.09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碱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 pH 逐渐由小变大B稀硫酸与氯化
5、钡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C稀硫酸能够使石蕊溶液呈蓝色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水沿着器壁缓慢地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0 (2013 北京)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3参考答案:1 答案: B解析: 解 : A、 酸 电 离 时 一 定 生 成 氢 离 子 , 碱 电 离 时 一 定 生 成 氢 氧 根 离 子 , 故 酸 和碱 中 都 含 有 氢 元 素 ;B盐 和 氧 化 物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金 属 元 素 , 如 氯 化 铵 和 二 氧 化 碳 ;C碱 电 离 时 一 定 生 成 氢 氧 根 离 子 , 氧 化 物 中
6、 含 有 氧 元 素 , 故 碱 和 氧 化 物 中 一 定 含 有氧 元 素 ;D酸 中 一 定 含 有 非 金 属 元 素 氢 , 盐 的 酸 根 离 子 中 一 定 含 有 非 金 属 元 素 ;故 选 B2 答案: B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紫色菜汁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又变成黄绿色;pH A柠檬汁和 D雪碧的 pH 都小于 7,显酸性,能使紫色菜汁变红色;B肥皂水pH 大于 7,显碱性,能使紫色菜汁变成黄绿色;C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菜汁变黄绿色;故选 B考点:溶液的酸碱性3 答案: A解析: 试题分析: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
7、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应该是氧气,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此气体燃烧生成了水,说明此气体中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就是氢气,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所以无色溶液不一定是硫酸,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此操作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故选 A考点: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判断4 答案: D解析: 试题分析:A、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一般是 8 个电子,但最外电子层是 8 个电子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还有离子,不正确,B、物质 X 可发生“X酸 盐H 2O”的反应,根据酸的化学性质,
8、X 可能是金属氧化物或碱,不可能是 CO2,不正确,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不正确,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故选 D考点:相对稳定结构、酸的化学性质、碱溶液和碱性溶液5 答案: A解析: 试题分析: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而氢氧化铝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在 NaAlO2中,Na 显+1 价,O 显2 价,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 Al 的化合价为+3 价,故正确; C、盐酸是酸,氢氧化铝是碱,二者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故正确; D、向氯化铝溶液中
9、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故正确;故选 A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 答案: C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 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正确,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加盐酸,发生反应:Fe + 2HCl=“=“ FeCl2 + H2,正确,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加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会与盐酸反应,故不行,错误,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加盐酸,发生反应:Fe2O
10、3+6HCl=2FeCl3+3H2O,正确,故选 C考点:物质的除杂7 答案: C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 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 O2中的 H2O,实际就是干燥,通过浓 H2SO4,具有吸水性,能起到干燥的目的,正确,B、除去 Cu(NO 3) 2溶液中 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发生反应:2AgNO 3+Cu=Cu(NO 3) 2+2Ag,再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 Cu(NO 3) 2溶液,正4确,C、除去 NaOH 溶液中的 Na2CO3,加入适量的 CaCl2溶液,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
11、+2NaCl,虽然能除去 Na2CO3,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NaCl,错误,D、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适量 BaCl2溶液,发生反应:H 2SO4+BaCl2=BaSO4+2HCl,正确,故选 C考点:物质的除杂8 答案: A解析: 试题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A、食醋的pH 为 3.0,小于 7,显酸性 B、酸雨的 pH 为 5.4,小于 7,显酸性 C、酸奶的 pH 为4.5,小于 7,显酸性 D、果汁的 pH 为 6.0,大于 7,显碱性故选
12、:A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9 答案: B解析: 试题分析:A、碱的溶液呈碱性 pH 大于 7,碱性越强 pH 越大,所以向碱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两者反应碱会不断消耗,溶液的碱性会不断变弱,所以向碱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 pH 逐渐由大变小;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C、稀硫酸溶液呈酸性能够使石蕊溶液呈红色;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酸沿着器壁缓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导致酸液飞溅的现象发生;考点:酸的化学性质10 答案: C解析: 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挥发性导致浓盐酸质重减小,质重分数变小,碳酸钙和氯化钠不变,氢氧化钠吸水质重增加,选 C,【考点】考査常见酸碱盐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