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盐的性质班级_ 姓名_学号_1 实 验 室 常 用 于 检 验 碳 酸 盐 的 方 法 是 ( )A 加 入 硝 酸 钡 , 产 生 白 色 沉 淀B 放 入 水 中 , 不 溶 解 的 是 碳 酸 盐C 加 入 澄 清 石 灰 水 , 产 生 白 色 沉 淀D 加 入 稀 盐 酸 , 产 生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的 气 体2 下列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滴加硝酸银溶液 B加热蒸发C滴加澄清石灰水 D滴加酚酞试液3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A 过
2、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 催化剂B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 反应物的种类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温度D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的浓度AA BB CC DD4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可加入适量的( )A稀硝酸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5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2A 氢气 氯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B 二氧化硫 水 碱石灰C 氧化钙 碳酸钙 适量的稀盐酸D 氢氧化钠 碳酸钠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6 现有以下六种物质,请选择
3、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 活性炭 B 酒精 C 钛合金 D 石墨 E氧气 F小苏打(1)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 (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3)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 (4)可用作电极的是 ;(5)可用于制人造骨的是 ; (6)可供给病人呼吸的是 。7 以下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OH NaCl HCl BFeCl 3 Na2SO4 HClCNaHCO 3 KCl HCl DCa(OH) 2 Na2CO3 KOH8 以下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HCl、Na 2CO3、CaCl 2、HNO 3BFeCl 3、NaOH、MgSO 4、HClCNH 4Cl、NaOH
4、、K 2SO4、BaCl 2DKNO 3、AgNO 3、KCl、NaCl9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COCO 2 CuCuOCuSO 4Na 2CO3NaClNaNO 3 CaCO 3CaOCa(OH) 2A B C D10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返青粽叶” 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盐 D酸3参考答案:1 答案: D解析: 解: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A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不一定含碳酸盐,如硫酸盐中加入硝
5、酸钡,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B放入水中,不溶解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氯化银、硫酸钡等,故选项错误C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磷酸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磷酸钙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故选项正确故选:D2 答案: D解析: 海水中的氯化钠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其中氯化镁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加热蒸发海水可得到固体,故 ABC 都能达到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目的。3 答案: A解析: A、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由于反应物的种类不同,可
6、能是物质的种类影响了化学反应的进行,无法得出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不合理B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所取用的金属种类不同,说明反应物的种类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合理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两者中温度不同,说明反应的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合理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两种中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合理4 答案: B解析: A、氯化钾不能与硝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氯化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
7、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硫酸钾溶液不能与硝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硝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5 答案: A解析: A、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碱石灰具有吸水性,但主要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aO 和 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8、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碳酸钠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6 答案: (1)B (2)F (3)A (4)D (5)C (6)E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酒精,选 B(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即小苏打,选 F(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内的异味,选 A(4)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选 D(5)可用于制人造骨的是钛合金,选 C(6)氧气可供给呼吸,选 E4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7 答案: B解析: A、NaOH 和 HCl 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
9、分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叙述不正确; B、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叙述正确; C、HCl 和 NaHC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叙述不正确; D、Na 2CO3和 Ca(OH) 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叙述不正确;故叙述为;B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8 答案: B解析: A、Na 2CO3可和硝酸、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气体的是Na2CO3,与 Na2CO3混合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但无法鉴别盐酸和硝酸,所以该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
10、别出来;故 A 不正确;B、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鉴别出氯化铁,然后将氯化铁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氢氧化钠与其他两种物质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无现象的是盐酸,可以鉴别,故 B 正确;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和氯化钡混合能够产生沉淀,但无法鉴别出四种物质,故 C 不正确; D、硝酸银能与氯化钠、氯化钾均产生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硝酸银,无现象的是硝酸钾,但是盐酸、氯化钠无法鉴别,故 D 不正确;故叙述为:B考点:酸、碱、盐的鉴别9 答案: D解析: C 在 O2不足的情况下可生成 CO,CO 和 O2在点燃的情况下可生成 CO2,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Cu 和 O2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 CuO,CuO 和 H2SO4反应可生成 CuSO4和 H2O,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Na 2CO3和 HCl 反应可生成 NaCl,NaCl 与 AgNO3反应可生成 NaNO3,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 CaCO 3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可得到CaO,CaO 与 H2O 反应可生成 Ca(OH) 2,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选 D考点: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的性质、盐的性质10 答案: C解析: 硫酸铜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在化学中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故选 C考点:盐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