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4056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完成第 12题。1.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C.市场需求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2.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使用有机肥、农家肥 使用高效化肥 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 B. C. D.解析 第 1 题,从材料可知,市场最终决

2、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 2 题,使用有机肥、农家肥,采用生物防治虫害,可以避免蔬菜、水果受到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答案 1.C 2.B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据此完成第 34 题。3.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 )A.水分 B.地形 C.土壤 D.市场4.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A.全球变暖,温度提高B.运用技术,调节热量C.改善光照D.提高土壤肥力解析 第 3 题,从题干中的“海拔高”可知,造成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原因是

3、地形。第 4 题,后来玉米成熟的原因是运用地膜覆盖技术调节热量。答案 3.B 4.B18 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第 56 题。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2A. B. C. D.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解析 第 5 题,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

4、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可知,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为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第 6 题,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过度灌溉还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答案 5.D 6.A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洲藜麦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材料二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从海平面至海拔 4 000 多米的地区都有分布,可供食用的藜麦品种主要生长在安第斯山海拔 3 000 米以上的山区。其最佳生长温

5、度范围是-335 ,降水量范围为 3001 000 毫米。藜麦富含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凭借其营养价值,藜麦迅速走红欧美国家。藜麦的售价约为 2.65美元/千克,是小麦价格的 5 倍还多。3(1)根据材料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2)分析安第斯山山区藜麦种植面积广的原因。解析 第(1)题,由“可供食用的藜麦品种主要生长在安第斯山海拔 3 000 米以上的山区”可推测藜麦具有耐寒、耐瘠薄的生长习性;由材料中藜麦的最佳生长温度和降水量范围可推测出藜麦具有适应性强、耐旱的生长习性。第(2)题,获取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即可。答案 (1)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2

6、)海拔高,纬度跨度大,温度范围广,热量条件较适宜;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 3001 000 毫米,适宜藜麦生长;藜麦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能力素养拓展下图为我国某农业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 3 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第 12 题。1.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C.有利于土壤储水,防止春旱D.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次生盐碱化2.下列种植小麦的省区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河北 B.青海C.吉林 D.湖北解析 第 1 题,冬灌是冬季往田里灌水,使土壤

7、储水,防止春旱;疏松土壤,保护表土,减轻病虫害;但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重次生盐碱化。第 2 题,四个省区中,河北种植冬小麦,因此最适宜进行冬灌。答案 1.D 2.A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完成第 34 题。3.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4.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交通 B.科技 C.政策 D.市场4解析 第 3 题,咖啡属热带经济作物,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 4 题,农产品种植范围的扩大,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培养出了新的品种,适应新环境的结果。答案

8、 3.A 4.B导学号 16314026 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5.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6.据图判断(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D.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解析 第 5 题,仔细读图,注意该区域农业产品类型及其分布,推断农业地域类型。由图中各种鱼类等可以推断该区域有水产养殖业,同时与附近的水稻、甘蔗等种植业混合,因而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第 6 题,据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物质

9、流动方向,故排除A 项;该地应该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这种基塘农业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且利于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决定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箭头无法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闲季错开。答案 5.B 6.B7. 导学号 16314027(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在盐碱地生存,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维生素C 含量高,用沙棘果加工成的饮料、保健品等迎合了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心理,市场价格高。位于阿拉山口铁路线附近的博乐市是博尔塔拉河流域沙棘果加工中心。(1)分析博尔塔拉河流域人工种植的沙棘,其果实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2)调

10、查发现,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实品质有所下降,推测其可能原因。(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5问题:为博尔塔拉河流域沙棘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问题:指出博尔塔拉河流域沙棘开发对新疆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解析 第(1)题,自然原因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和水源等方面考虑。第(2)题,从自然原因考虑,品质下降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从人类活动考虑,沙棘种植密度变大、施肥等可能导致沙棘果品质下降。第(3)题,如果选择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一是提高沙棘果品质,二是提高加工水平,三是把沙棘种植与流域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如果选择问题,主要考虑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引进适合种植的品种,将区

11、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答案 (1)博尔塔拉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沙棘光合作用强;戈壁广布,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量大;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引种地气候条件与野生地差异大;人工种植的沙棘植株密度增大,通风条件变差;施肥可能导致沙棘果品质下降。(3)问题: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提高沙棘果品质;进一步发展沙棘果加工业,提高沙棘果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实现经营多元化;把沙棘种植和荒漠化防治结合起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或问题: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引进适合区域种植的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产品的开发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