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解读“热和能”图象题 (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4010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解读“热和能”图象题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解读“热和能”图象题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解读“热和能”图象题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解读“热和能”图象题一、利用图像求比热容大小例 1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 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 3J/(kg) B4.210 3J/(kg) C1.210 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解析 由图 1 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都从 0升高到 60)所需加热时间之比为 10min20min=12 即吸热之比 Q 吸甲 Q 吸水 = 12。又由 Q 吸 =cmt 知,在 m 和 t 都相同时, Q 吸 与 c 成正比,易知 c 甲 c 水 = 12,而 c 水=4.2103J/(kg)

2、 ,故 c 甲 =2.1103J/(kg) 。答案 A二、根据图像比较物质比热容大小 根据图像比较不 同物质比热容大小例 2 如图 2 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甲 c 乙 B c 甲 c 乙 C c 甲 =c 乙 D无法判断解析 方法一:由图 2 可知,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小。由 Q 吸 =cm t 可知,在质量相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与比热容大小成反比即温度变化量小的液体比热容大,故甲的比热容 大。方法二:由图 2 可知,在温度变化

3、相同的情 况下,甲液体吸热多。由 Q 吸 =cm t 可知,在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多少与比热容大小成正比,即同等条件下,吸收热量多的液体比热容大,故甲的比热容大。答案 A说明: 对于初温不相同的液体也可按上述思路求解: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温度变化来比较比热容 的大小或在质量和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吸热多少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若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质量大小关系,是无法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的。根据图像比较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比热容大小例 3 如图 3 所示为某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处在图中 CD 阶段时,该物体为_。 (选填“固态” 、 “液态”或“气

4、态” )(2)处在图中 BC 和 DE 阶段时,物体需图 1甲t/min0 52010t/15 20406080水Qt甲乙图 2O5图 362 4 t 时/min02t 温 /2441 73AB CD E2_。 (选填“吸热”或“放热” )(3)吸收相同的热量,在 AB 阶段比在 CD 阶段温度上升快,这是因为该物质在 AB阶段时的比热容比在 CD 阶段 时的_。解析(1)处在图中 CD 阶段时,已经熔化完毕,因此该物质处于液态。(2)处在图中 BC 段是晶体熔化过程, DE 阶段是液体的沸腾过程,此时都要吸热,温度不变。(3)方法一:因为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熔点为 0,由此可知

5、,该物质 AB 段为固态的冰, CD 段为液态的水。又因水的比热容最大,故该物质在 AB段的比热容比 CD 段的比热容小。方法二:该物质在 AB 段和 CD 段虽然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又由图知,该物质在 AB段和 CD 段温度变化相 同,而加热时间之比为 12 即吸热之比 Q 吸 AB Q 吸 CD=12。根据 Q 吸 =cm t 知,在 m 和 t 都相同时, Q 吸 与 c 成正比,故有 cAB cCD= 12 即cAB cCD。答案(1)液态 (2)吸热 (3)小三、根据图像比较内能大小例 4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4 甲所示。(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

6、冰,按图 4 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 ;(2)图 4 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 段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物 体在 a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在 b 点时的内能。解析(1)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 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2)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等冰全部熔化成液态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BC 段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加,但温度不变,故物体在 a 点时

7、具有的内能小于在 b点时的内能。答案(1)试管底或试管壁 (2)固液共存态;小于四、利用图象信息求物体吸热多少图 4 乙a 时间/min0温度/20100AB CD Eb甲3例 5 (2014 连云港)小华同学利用图 5 甲所示装置对 100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 状态。图 5 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 的热量( c 冰 =2.1103J/kg, c 水 =4.2103J/kg)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

8、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解析(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2) AB 阶段 物质吸收的热量: Q=cm( t t0)=2.110 3J/(kg)0.1kg10=2.110 3J,因为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22.1103J=4.2103J 的热量;(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而图 CD 段水升温应较快。答案(1)晶体(2)4.210 3;(3)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图 5甲AB CD乙10105 10 25时间/min0温度/15 20丙10105 10 25时间/min0温度/15 20AB 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