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doc

上传人:职教中国 文档编号:2137646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 案授课时间2019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即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以及该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了解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了解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内容;了解和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学生应该明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才能摆脱民族危机,

2、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革命才能取得胜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则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4.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专题式教学法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共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包括两目,主要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国情条件、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本节第一目首先从分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入手,

3、进而分析了由此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其次,通过分析世界历史的时代变化,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并由此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已经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变革。第二目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实践历程,从理论来自于实践的角度,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本节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反对谁、依靠谁、团结谁、由谁来领导、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具体化为要达到的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政策,这就

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第三节共三目,一是讲由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决定,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重点在于讲清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基本内涵;二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本经验概括为“三大法宝”,这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三是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伟大历史意义。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共安排6个课时,每节2个课时为宜。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近年来西方国家宣扬的“侵略有功论”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首先应指出,近年来,的确出现了一种“侵略有功”的奇谈怪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

5、近代文明”“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等等。在这些人看来,殖民侵略不是有罪,反而是“有理”“有功”。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一方面,从客观后果看,我们应该承认西方列强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在客观上一定程度瓦解了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于这种客观效果,正如马克思所说“它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所以,当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需要西方帮助的

6、时候,西方殖民者反而去扶持作为他们控制中国的“代理人”的袁世凯北洋政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西方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几乎使中国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从未有过的“苦难与屈辱”。所以,我们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定要认识清楚:侵略有功论的本质就是把西方殖民者对弱小国家的奴役、压迫和血腥的掠夺所带来的客观正效果无限地夸大,从而为其侵略寻找借口,作为其进行侵略的美丽外衣,抹杀其进行的赤裸裸的掠夺和奴役的罪行。对此,我们一定要警惕和抵制这种荒谬的论调。我们不能因为

7、血泪的历史成为过去,而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2.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毛泽东指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1)封建主义,即中国的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如果说,对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最初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还进行了稍微地抵抗,那么,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加深,他们就完全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了,并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一方面,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以及中国幅员的广大,任何帝国主义都不能实现它们对中国的直接统治,只能将中国的封建主义作为它们统治

8、中国的间接工具,作为它们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腐朽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也企图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以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这样,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就形成了互相利用的反动同盟。(2)封建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封建经济。地主阶级控制着广大农村的基层政权,充当各级政府的官吏,许多官吏又去农村购置田产,成为新兴的地主。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都是依靠地主阶级来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地主阶级依靠土地所有权和反动政权,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农民。一般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中

9、农和其他人民,共同占有土地20%30%。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收取高额地租,地租率一般高达50%左右。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的剥削,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是三位一体的。在封建剥削制度的压榨下,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广大农民购买力异常微弱,因而不可能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工业化和近代化便缺少最起码的条件,而且封建主义本身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例如,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

10、“马车铁路”。而与此相比,我们的近邻日本,1872年由英国人建成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则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在月台上脱去鞋子,小心翼翼地登车参观庆贺。7年后,日本已经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由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可以看出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以及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前提条件。(3)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

11、性质所决定的。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因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3.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部分: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并非一般地反对整个资本

12、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而对于民族资本主义是保护而不是反对,因为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进步的方向。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7年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建立后,蒋介石集团依仗其政治特权、军事势力与买办资产阶级结合,采取非经济的暴力掠夺方式,聚敛大量财富,逐步形成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巨额垄断资本,俗称“官僚资本”,掌控着全国经济命脉,成为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它在抗战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

13、达到了顶峰。掌握这种垄断资本的阶级,被称为官僚资产阶级。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为中心的全国金融网,享有种种特权。他们通过垄断金融,统制外汇;举借外债,发行内债;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实行专卖,独占商业;强行“三征”(田赋征实、征购、征借实物),吞并民族工业;发起内战,充当军火买办等手段,迅速积聚起了高达100亿200亿美元的财富,造成中国民穷财尽。可见,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的特点,是当时中国社会中最反动的经济力量,是社会生

14、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4.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而中国资产阶级不行,为什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1)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由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首先是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毛泽东认为考察中国革命问题,不能离开这个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不能离开世界政治总格局,西方帝国主义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他们既不愿意放弃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他们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

15、弱,没有能力领导人民赢得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这个革命的对象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势力,中国革命处于帝国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个革命的对象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还有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且他们结合在一起,前者是后者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国际支柱。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远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强大,中国资产阶级要领导这个革命取得胜利,它应当比当年的西方资产阶级更有力量,更具备革命的坚决性,而事实正好相反,它恰恰没有这样的力量,缺乏这样的斗争勇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首先是外国资本的压迫。由于外国资本在中国实行商品倾

16、销并直接投资经营企业,致使中国市场被他们的廉价商品所占领,民族工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其产品无法与之竞争。其次是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由于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占据垄断地位,他们的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民族工业很难与之抗衡。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由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所有制的束缚,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村购买力极其微弱,使得国内市场狭窄,轻工业原料供应不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由于反动政府征收繁多的苛捐杂税,使民族工商业获利困难而陷入危机。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

17、品格给予了深刻的揭示,他说,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所以,虽然处于帝国主义时代,他们还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官僚军阀的革命性,可以同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他们所愿意反对的敌人。这是中国资产阶级和其他国家资产阶级的不同之点。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也正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期,也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主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

18、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中国资产阶级都不能解决。历史已经证明,这个阶级不能把革命的领导责任胜利地担当起来的。(3)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和觉悟使得他能够把领导民主革命的责任担当起来。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革命性很坚强、很彻底。由于中国无产阶级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的中心城市,尤其是聚集在这些城市的大企业中,这种情况有利于他们形成一只强大的战斗力量;同时,在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代表广大农民及其他被压迫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情况也使得他们有可能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自己周围。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

19、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20、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因为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其领导阶级已经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其指导思想已经不是三民主义而是马列主义;其革命前途已经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首先,中国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由于是由共产党来领导,在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绝不可能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因此,其前途就不再是资本主义,而必然是社会主义。

2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以解放生产力,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继续解放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

22、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曾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我们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理论上是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

23、,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实践中,实行“左”的错误路线和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二是右倾机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理论上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中,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6.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我国贫穷落后的重要根源,是我国实现独立、富强、民主、现代化的障碍。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旧中国,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经过连年兼并,地主的土地愈来愈多,农民的土

24、地愈来愈少,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中农却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的超经济剥削不仅使农民陷入极端贫困之中,而且也使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才能从根本上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奠定坚实的基础。(3)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毛泽东说过:“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25、,中国无产阶级虽然是最进步、最先进的阶级,但由于人数相对较少,凭一己之力还不能战胜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必须要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要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土地问题,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归农民所有。7.保护民族工商业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还不具备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基础仅仅由国营经济来创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一定的

26、时期内还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来帮助创造这种物质基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上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而同封建地主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较,又是较为进步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更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团结他们,经济上要保护他们。当然,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既不能操纵国民经济,也不能破坏国计民生。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