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朱学西 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内容提要我国水利建设,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各族人民的 重视。人们经过几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本书选择其中 比较重要的10 项工程,介绍给读者。一至三项为运河工程, 四至八项为农田排灌工程,九至十项为堤塘工程。每一工程的 内容都包括:修建的目的、过程、历史演变(以古代为重点, 联系到近现代)、工程特点、社会效益和经验教训等。希望能 向读者提供这些工程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书 名: 中国古代著名利工程 作 者:朱学西出 版 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书 号:ISBN 7-106-02306-X 版权所有:北京烨子工作
2、室, 类 别:典藏二十五史,) 出版时间:2005年6月,)字 数:26万字编 者 献 辞中 国 是 世 界 文 明 古 国 之 一 。 古 代 世 界 曾 经 辉 煌 灿 烂 的 文 明 国 家 , 多 数 没 有 能 够 继 续 维 持 下 去 , 有 的 中 断 了 , 有 的 随 着 文 化 重 心 的 转 移 而 转 移 到 另 外 的 地 区 。 唯 有 中 国 这 个 国 家 , 既 古 老 又 年 轻 。 从 原 始 社 会 到 形 成 国 家 ,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历 史 有 五 千 年 以 上 。 中 国 和 中 国 文 化 屹 立 于 世 界 之 林 , 一 脉 相
3、 承 , 历久而弥新。中 国 文 化 是 个 发 展 的 、 历 史 的 范 畴 , 具 有 包 容 性 与 持 久 性 : 除 了 时 代 差 异 外 , 尚 有 着 地 域 与 民 族 的 差 异 性 。 它 是 在 连 绵 几 千 年 中 , 以 华 夏 民 族 为 主 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 ( 包 括 中 原 文 化 、 齐 鲁 文 化 、 荆 楚 文 化 、 巴 蜀 文 化 、 吴 越 文 化 、 岭 南 文 化 、 闽 台 文 化 等 ) 和 各 民 族 文 化 ( 包 括 壮 、 满 、 蒙 、 回 、 藏等中国 56 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 果
4、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中 国 文 化 的 发 展 是 具 体 的 、 历 史 的 , 又 是 多 地 域 、 多 民 族 、 多 层 次 的 立 体 网 络 。 中 国 文 化 是 起 源 于 上 古 贯 穿 到 现 在 , 在 黄 河 、 长 江 及 其 周 围 地 域 形 成 并 延 续 至 今 的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的 文 化 、 共 同 的 社 会 心 理 与 习俗的结晶。继 承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 并 不 是 对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毫 无 选 择 地 一 概 接 受 , 而 是 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今 天 中 国 正 处 在 向 现
5、代 化 迈 进 的 新 时 期 。 了 解 过 去 的 优 秀 文 化 , 正 是 为 创 造 未 来 的 新 文 化 。 这 对 于 提 高 民 族 自 尊 心 , 增 强 民 族 凝 聚 力 , 有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青 少 年 是 国 家 的 未 来 , 民 族 的 希 望 , 对 他 们 进 行 传 统 文 化 的 教 育 , 既 是 当 务 之 急 , 又 是 长 远 的 目 标 。 要 让 中 学 生 和 具 有 中 等 文 化 程 度 的 读 者 掌 握 中 国 文 化 史 的 基 本 知 识 , 了 解 中 国 文 化 辉 煌 的 历 史 , 继 承 、 发
6、扬 优 良 传 统 , 为 建 设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新 文 化 打 下 基 础 , 这 是 一 件 宏 伟 的 事 业 , 也 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对 文 化 层 次 较 高 的 成 年 读 者 以 至 专 家 来 说 , 个 人 的 专 业 知 识 总 归 有 限 , 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本丛书的前身有 110 个专题, 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 由商务印书馆、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出 版 社 、 天 津 教 育 出 版 社 、 山 东 教 育 出 版 社 联 合 出 版 。 现 由 编 委 会 对 类 目 重 新
7、 加 以 调 整 , 确 定 了 考 古 、 史 地 、 思 想 、 文 化 、 教 育 、 科 技 、 军 事 、 经 济 、 文 艺 、 体 育 十 个 门 类 , 共 100 个 专 题 ,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独 家 出 版 。 每 个 专 题 也 由 原 先 的 五 万 多 字 扩 大 为 八 万 字 左 右 , 内 容 更 为 丰 富 , 叙 述 较 前 详 备 。 希 望 这 套 丛 书 能 多 角 度 、 多 层 次 地 反 映 中 国 文 化 的 主 流 与 特 点 , 读 者 能 够 从 中 认 识 中 国 文 化 的 基 本 面 貌 、 了 解 中 华 民 族 的 精
8、 神 所 系 , 这 就 是 编 者 的最大愿望。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引 言我 国 水 利 建 设 , 自 古 以 来 , 一 直 受 到 各 族 人 民 的 重 视 。 人 们 经 过 几 千 年 百折不挠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本书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 10 项工程,介绍给读者。一至三项为运河工 程 , 四 至 八 项 为 农 田 排 灌 工 程 , 九 至 十 项 为 堤 塘 工 程 。 每 一 工 程 的 内 容 都 包 括 : 修 建 的 目 的 、 过 程 、 历 史 演
9、 变 ( 以 古 代 为 重 点 , 联 系 到 近 现 代 ) 、 工 程 特 点 、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验 教 训 等 。 希 望 能 向 读 者 提 供 这 些 工 程 的 较 为 系 统 的 知 识。书 中 , 有 许 多 地 方 涉 及 历 代 的 尺 、 里 、 亩 、 斗 、 斤 等 计 量 单 位 。 为 了 便 于读者换算,又于书后附有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一 周 、 秦 、 两 汉 运 河我 国 地 势 西 高 东 低 , 黄 河 、 淮 水 、 长 江 、 珠 江 等 主 要 大 河 , 都 是 西 东 流 向 , 东 西 水 上 交 通 比 较 便 利 。 但 南
10、北 水 运 困 难 , 这 就 要 求 人 们 穿 凿 一 些 南 北 走向的运河。上 述 主 要 江 河 的 干 流 , 虽 然 都 是 西 东 走 向 , 不 过 它 们 也 有 不 少 南 北 流 向 的 支 流 。 而 且 不 同 大 河 的 支 流 往 往 相 距 不 远 , 如 黄 河 支 流 与 淮 水 支 流 , 淮 水 支 流 与 长 江 支 流 , 长 江 支 流 与 珠 江 支 流 等 。 再 加 上 这 些 大 河 流 的 中 下 游 , 土 地 平 坦 , 湖 泊 众 多 , 稍 作 改 造 和 连 缀 , 便 可 形 成 人 工 河 道 。 因 而 我 国 的 运
11、河 多以南北走向为主,并且很早便已出现。1 沟 通 江 淮 的 邪 hn 含 沟相 传 早 在 商 朝 末 年 , 我 国 即 已 凿 成 一 条 规 模 可 观 的 运 河 , 它 的 名 字 叫 泰 伯 渎 , 是 周 太 王 的 长 子 泰 伯 将 王 位 继 承 权 让 给 其 弟 季 历 、 避 地 到 荆 吴 ( 太 湖 流域)后穿凿的。它位于今无锡市东南。春 秋 时 期 , 开 凿 的 运 河 渐 多 , 有 的 为 陈 、 蔡 两 国 所 开 , 在 今 淮 水 上 游 ; 有 的 为 楚 国 所 开 , 在 湖 北 、 安 徽 境 内 ; 有 些 为 吴 国 所 开 , 在
12、太 湖 流 域 和 长 江 、 淮 河 、 黄 河 之 间 。 吴 国 凿 的 这 批 运 河 , 无 论 对 当 时 及 后 代 , 都 有 深 远 的 影 响 。吴 国 首 建 于 商 末 周 初 的 泰 伯 , 长 期 默 默 无 闻 。 到 春 秋 末 年 , 阖 闾 、 夫 差 父 子 相 继 为 王 , 由 于 当 时 的 太 湖 流 域 有 了 初 步 开 发 , 又 有 伍 子 胥 、 孙 武 等 人 的 襄 助 , 国 力 逐 渐 强 大 。 它 首 先 对 南 方 地 区 的 两 个 邻 国 越 国 、 楚 国 发 动 战 争 。 为 了 在 战 争 中 便 于 运 兵 和
13、 运 粮 , 公 元 前 6 世纪末至公元前 5 世 纪 初 , 在 太 湖 流 域 , 利 用 自 然 河 道 的 基 础 , 陆 续 凿 成 三 条 运 河 。 一 条 叫 胥 浦 , 北 起 太 湖 东 面 , 南 到 杭 州 湾 。 这 是 一 条 从 对 越 战 争 的 需 要 出 发 而 穿 凿 的 运 河 。 另 一 条 叫 胥 溪 , 位 于 太 湖 西 面 , 是 沟 通 太 湖 、 长 江 间 的 运 河 , 便 于 吴 船 向 西 进 入 楚 地 。 还 有 一 条 由 吴 ( 江 苏 省 苏 州 市 ) 北 上 , 到 今 江 阴 西 部 与 长 江 会 合 , 便 于
14、 吴 船 经 此 骚 扰 长 江 下 游 的 楚 地 。 吴 在 大 军 代 楚 以 前 , 对 楚 采 用 声东击西的 “疲楚” 战 术 , 这 一 战 术 就 是 利 用 后 两 条 运 河 , 或 向 西 扰 楚 , 或 向 北 扰 楚 , 使 楚 军 防 不 胜 防 , 疲 于 奔 命 。 “疲 于 奔 命 ”的 典 故 即 源 于 此 。 这 些 运 河 的 穿 凿 , 不 仅 促进了区域性的统一,而且还为后来的江南运河奠定了初步基础。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 506 年 ) , 吴 军 大 败 楚 师 于 柏 举 ( 湖 北 麻 城 县 东 北 ) 。 12 年 后 , 即 周 敬 王
15、 二 十 六 年 (公元前 494 年 ) , 它 又 败 越 师 于 夫 椒 (太 湖 西 洞 庭 山 ) 。 经 此 两 战 后 , 楚 国 一 蹶 不 振 , 越 国 也 臣 服 于 吴 。 吴 王 夫 差 认 为 自 己 在 长 江 流 域 的 霸 主 地 位 已 确 立 , 决 定 用 兵 北 方 , 以 便 强 迫 晋 、 齐 、 鲁 、 宋 等 黄 河 流 域 的 诸 侯 俯 首 听 命 。 筑 邗 城 、 穿 邗 沟 , 都 从 用 兵 北 方 的 需 要 出 发 而兴建的工程。周敬王三十四年 (公元前 486 年 ) , “秋 , 吴 城 邗 , 沟 通 江 淮 。 ”( 左
16、传 哀 公 九 年 ) 邗 , 就 是 古 扬 州 , 在 今 扬 州 市 西 北 郊 蜀 冈 一 带 , 遗 址 周 长 约 九 公 里 。 这 是 扬 州 建 城 的 开 始 。 吴 国 筑 邗 城 , 目 的 是 在 长 江 北 岸 建 立 进 军 北 方 的 基 地 。 凿 邗 沟 旨 在 便 于 运 送 军 队 和 粮 秣 。 据 水 经 注 淮 水 注 载 , 这 条 邗 沟 从 邗 城 西 南 引 进 江 水 , 经 过 城 东 , 再 向 北 流 , 从 陆 阳 、 广 武 两 湖 (两 湖分别位于今 高 邮 县 东 部 和 西 部 ) 中 间 穿 过 , 北 注 樊 梁 湖
17、( 今 高 邮 县 北 境 ) , 又 折 向 东 北 , 连 续 穿 过 博 芝 、 射 阳 两 湖 ( 两 湖 位 于 兴 化 、 宝 应 间 ) , 再 折 向 西 北 , 到 末 口 ( 今 淮 安 市 东 北 ) 入 淮 。 邗 沟 的 线 路 比 较 曲 折 , 所 以 如 此 , 目 的 在 于 利 用 当 地 的 众 多 湖 泊 , 以 便 减 轻 施 工 的 负 担 。 这 是 我 国 、 也 是 世 界 有 确切穿凿纪年的第一条大型运河,长约 150 公里。凿邗沟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 484 年 , 吴 师 与 齐 师 大 战 于 艾 陵 ( 今 山 东 泰 安 南 ) 。
18、 齐 师 几 乎 全 军 覆 灭 , 主 将 国 书 及 其 以 下 五 大 夫 , 或 者 战 死 , 或 者 被 俘 , 损 失 革 车 800 乘 1。 打 败 齐 师 后 , 吴 准 备 再 开 一 条 运 河 , 以 便 进 军 中 原 , 以军事力量为后盾,迫使当时北方诸侯首领晋国就范。这条运河就是荷水。黄 、 淮 之 间 的 东 部 , 有 两 条 较 大 的 自 然 河 道 , 一 条 是 济 水 , 是 黄 河 的 汊 道 , 首 起 荥 阳 , 向 东 流 经 荷 泽 ( 今 山 东 定 陶 东 北 , 已 淤 ) 、 大 野 泽 ( 又 名 巨 野 泽 , 今 巨 野 县
19、 北 , 已 淤 ) , 折 向 东 北 , 注 于 渤 海 。 一 条 是 泗 水 , 发 源 于 鲁 中 山 地 , 西 南 流 入 淮 水 。 泗 、 济 两 水 相 距 不 远 , 只 要 在 它 们 中 间 开 一 条 不 长 的 运 河 , 吴 国 的 军 队 便 可 以 从 淮 水 北 溯 泗 水 , 再 通 过 运 河 , 循 济 水 直 达 中 原 腹 地 。 周 敬 王 三 十 八 年 (公元前 482 年 ) , 夫 差 在 泗 、 济 之 间 凿 出 一 条 运 河 , 它 东 起 湖 陵 ( 今 山 东 鱼 台 县 北 ) , 西 到 与 济 水 相 连 的 荷 泽
20、。 因 其 水 源 来 自 荷 泽,故称荷水。当 年 夏 天 , 夫 差 率 领 吴 国 大 军 到 达 黄 池 一 带 ( 今 河 南 封 丘 县 西 南 ) , 召 集 北 方 诸 侯 举 行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黄 池 盟 会 。 晋 国 自 晋 文 公 以 后 100 多 年 中 , 一 直 是 北 方 诸 侯 的 首 领 , 不 肯 轻 易 放 弃 这 一 特 殊 地 位 。 因 此 , 在 这 次 盟 会 上 , 谁 当 盟 主 , 执 牛 耳 以 盟 诸 侯 , 吴 、 晋 双 方 各 不 相 让 。 正 当 两 军 剑 拔 弩 张 时 , 吴王接到空虚的吴都被越军攻破的消息
21、,只好向晋让步,匆忙带兵南归。邗 沟 和 荷 水 都 是 夫 差 从 政 治 、 军 事 需 要 出 发 而 穿 凿 的 , 工 程 比 较 粗 糙 , 邗 沟 的 河 道 也 较 曲 折 , 航 运 受 到 一 定 影 响 。 但 它 们 毕 竟 沟 通 了 江 、 淮 、 泗 、 济 诸 水 , 对 加 强 长 江 、 淮 河 、 黄 河 三 大 流 域 的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联 系 , 都 有 重要作用。2 中 原 水 运 枢 纽 鸿 沟从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1 春秋时期兵制,一车四马为一乘,有披甲之士 10 人,步卒 1
22、5 人。 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赏诸侯为誓,以示信守。争执牛耳,就是争当诸侯 首领。魏国最早进行变法, 魏文侯在位时 (公元前 445前 396 年) 在李悝ku亏、 吴 起 、 西 门 豹 等 人 协 助 下 , 对 经 济 和 政 治 进 行 改 革 , 军 事 力 量 曾 盛 极 一 时 。 战 国 中 期 , 魏 惠 王 仍 然 雄 心 勃 勃 , 力 图 称 霸 中 原 。 为 了 达 到 这 个 目 的 , 先 在 魏惠王九年(公元前 361 年 ) , 将 都 城 由 安 邑 ( 今 山 西 夏 县 西 北 ) 东 迁 大 梁( 今 河 南 开 封 市 )
23、 。 继 而 又 以 大 梁 为 中 心 , 在 黄 、 淮 之 间 , 大 兴 水 利 , 形 成 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鸿 沟 是 沟 通 黄 、 淮 两 大 水 系 的 水 运 枢 纽 。 这 一 工 程 经 过 两 次 大 规 模 施 工 , 才 告 完 成 。 它 开 工 于 公 元 前 360 年 , 即 迁 都 大 梁 的 第 二 年 。 当 时 主 要 的 工 程 是 从 黄 河 的 汊 道 济 水 引 黄 河 水 南 下 , 注 于 大 梁 西 面 的 圃 田 泽 ( 已 淤 ) , 再 从 圃 田 泽 引 水 到 大 梁 。 当 时 圃 田 泽 是 一 个 很 大 的
24、 湖 泊 , 周 围 300 里 , 它 既 可 作 为 计 划 中 鸿 沟 航 道 的 水 柜 , 以 调 剂 鸿 沟 的 水 量 ; 又 可 使 水 中 的 大 量 泥 沙 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又过了 20 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339 年),魏国对它又作 大 规 模 的 扩 展 , 将 原 来 的 大 沟 向 东 延 伸 , 经 大 梁 北 郭 到 城 东 , 再 折 而 南 下 , 至 今 河 南 沈 丘 东 北 , 与 淮 水 重 要 支 流 颍 水 会 合 。 这 条 人 工 河 道 , 史 称 鸿 沟 。 鸿 沟 从 大 梁 南 下 时 , 一 路 上 又
25、沟 通 了 淮 河 的 另 一 批 支 流 , 如 丹 水 ( 汴 河 上 游)、睢水(已淤)、 hu 豁水(今浍水)等。魏 国 境 内 , 本 来 可 通 航 的 河 道 较 少 , 黄 河 多 沙 , 只 有 部 分 河 段 可 以 行 舟 , 丹水、睢水、 水 、 颍 水 等 , 流 短 水 少 , 也 很 少 舟 楫 之 利 , 内 河 航 运 并 不 发 达 。 鸿 沟 凿 成 后 , 引 来 了 丰 富 的 黄 河 水 , 不 仅 鸿 沟 本 身 成 为 航 运 枢 纽 , 而 且 丹水、睢水、 水 、 颍 水 等 也 因 为 补 充 了 水 量 , 航 道 比 较 畅 通 了 ,
26、 内 河 航 运 有很大的发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 312 年 ) , 越 国 对 魏 国 表 示 友 好 , 赠 送一批魏国需要的物资,其中除 500 万 支 箭 杆 外 , 还 有 300 艘 船 只 。 赠 箭 、 赠船 , 分 别 反 映 当 时 魏 国 在 战 争 和 航 运 两 方 面 , 对 这 些 物 资 的 需 要 都 在 增 加 。 鸿 沟 水 系 不 仅 改 善 了 魏 国 的 水 上 交 通 , 由 于 这 些 水 道 还 可 灌 溉 农 田 , 因 而 它 也 促 进 了 魏 国 农 业 的 发 展 。 史 念 海 先 生 在 其 所 著 河 山 集 中 , 认 为
27、鸿 沟 和 丹水、睢水、 水、颍水等流域,是战国后期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自 春 秋 以 来 , 由 于 邗 沟 和 荷 水 两 条 运 河 的 穿 凿 , 江 、 淮 与 河 、 济 之 间 , 已 有 水 道 可 通 , 南 北 水 上 交 通 有 所 改 善 。 但 是 对 于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比 较 发 达 的 中 原 来 说 , 这 条 水 道 的 位 置 , 毕 竟 有 些 偏 东 , 与 南 方 各 地 交 往 , 未 免 过 于 绕 远 。 而 且 因 为 它 是 当 时 南 北 之 间 的 唯 一 水 道 , 也 不 能 满 足 通 航 需 要 。 鸿 沟凿
28、成后,中原地区可以通过鸿沟本身及丹、睢、 、 颍 等 水 径 直 入 淮 , 与 南 方 吴 、 楚 等 地 的 水 上 交 通 , 远 比 以 前 方 便 了 。 鸿 沟 的 穿 凿 , 中 原 地 区 对 其 他 各 地 的 水 上 交 通 也 有 所 改 进 。 它 可 以 循 济 、 丹 等 水 , 东 通 卫 、 宋 和 齐 、 鲁 ; 还可利用黄河,北通赵、燕,西连韩、秦。穿 凿 鸿 沟 以 前 , 黄 河 中 下 游 和 淮 水 流 域 , 已 经 形 成 一 批 城 市 。 它 们 中 的 大 部 分 是 政 治 性 的 都 城 , 如 洛 邑 ( 东 周 都 城 , 今 河
29、南 洛 阳 ) 、 大 梁 ( 魏 都 ) 、 阳 翟 ( 韩 都 , 今 河 南 禹 县 ) 、 帝 丘 ( 卫 都 , 今 河 南 濮 阳 西 南 ) 等 。 商 业 性 城市 较 少 , 宋 国 的 陶 (今山 东 定 陶 西 北 ) 因 为 地 处 荷 水 、 济 水 交 点 , 交 通 方 便 , 才 发 展 成 为 “天 下 之 会 ”的 商 业 中 心 。 鸿 沟 水 利 系 统 形 成 后 , 由 于 河 、 淮 之 间 航 运 和 农 业 的 发 展 , 使 上 述 这 些 都 城 的 商 业 迅 速 繁 荣 起 来 。 如 帝 丘 繁 荣 到 可 与 “天 下 之 会 ”的
30、 陶 相 比 , 并 称 “卫 陶 ”。 洛 阳 和 阳 翟 也 成 为 战 国 后 期 非 常 活 跃 的 商 业 城 市 , 当 时 著 名 的 大 商 人 白 圭 和 吕 不 韦 , 便 分 别 为 上 述 两 地 人 。 因 有 鸿 沟 可 资 利 用 , 洛 阳 商 人 还 “东 贾 齐 鲁 , 南 贾 梁 楚 。 ”此 外 , 在 鸿 沟 运 河 网 中 , 还 兴 起 了 一 批 新 的 城 市 , 如 丹 水 和 泗 水 会 合 处 的 彭 城 ( 今 江 苏 省徐州市),睢水边上的睢阳,颍水入淮处的寿春等。鸿 沟 到 汉 朝 时 称 狼 荡 渠 , 魏 、 晋 时 的 蔡 河
31、 , 也 是 鸿 沟 的 一 部 分 , 它 在 历 史上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3 连 接 湘 漓 的 灵 渠春 秋 战 国 时 , 我 国 运 河 工 程 首 先 兴 起 于 长 江 中 下 游 及 黄 、 淮 之 间 。 到 秦 、 汉 时 期 范 围 扩 大 了 , 南 到 五 岭 , 西 至 关 中 , 北 及 幽 燕 , 都 凿 有 运 河 。 灵 渠 便 是其中之一。在 古 代 , 我 国 南 方 有 一 个 人 数 很 多 的 越 族 , 他 们 活 跃 在 江 、 浙 、 闽 、 赣 、 粤 、 桂 等 广 阔 的 土 地 上 , 其 中 分 布 在 粤 、 桂 等 地 的 越
32、人 叫 南 越 。 战 国 时 期 , 南 越 与 楚 国 已 有 一 定 关 系 , 吴 起 在 楚 变 法 时 , 即 将 湘 南 、 粤 北 、 桂 东 北 的 苍 梧 并 入 楚 国 的 领 土 。 秦 灭 楚 后 , 进 一 步 向 南 发 展 , 进 军 南 越 腹 地 。 当 时 由 于 五 岭 的 阻 隔 , 交 通 不 便 , 粮 秣 运 输 困 难 , 于 是 , 秦 始 皇 二 十 八 年 ( 公 元 前 219 年),命监御史禄负责穿凿运河,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五 岭 山 脉 中 的 越 城 岭 和 都 庞 岭 之 间 , 有 一 个 谷 地 , 谷 地 中 有 两
33、条 自 然 河 道 , 一 条 是 湘 江 上 游 的 海 洋 河 , 另 一 条 为 粤 江 水 系 中 的 始 安 水 。 如 果 在 两 水 之 间 凿 一 条 运 河 , 就 可 沟 通 长 江 和 粤 江 , 便 可 解 决 秦 军 的 粮 运 问 题 。 不 过 , 在 此 穿 凿 运 河 , 在 工 程 上 说 , 既 有 有 利 的 一 面 , 也 有 不 利 的 一 面 。 有 利 的 是 海 洋 河 和 始 安 水 的 距 离 很 近 , 最 近 处 只 有 1.5 公 里 。 不 利 的 是 海 洋 河 和 始 安 水间横亘着高约 2030 米、宽约 300500 米的小
34、山阜;而且整个谷地地 势 的 坡 度 也 较 大 。 监 御 史 禄 等 决 定 克 服 困 难 , 兴 建 这 条 运 河 。 经 过 几 年 的 努 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 ) , 工 程 基 本 建 成 。 这 条 运 河 的 最 早 名 称 已 经 难 以 考 查 , 后 来 人 们 相 继 称 它 为 秦 凿 渠 、 零 渠 、 灵 渠 、 兴 安 运 河 等 。灵 渠 由 分 水 工 程 、 南 渠 、 北 渠 三 部 分 组 成 。 分 水 工 程 建 在 水 量 比 较 丰 富 的 海 洋 河 上 , 其 具 体 位 置 在 今 兴 安 县 东 南 二 公 里
35、 处 的 分 水 村 。 这 里 不 是 离 始 安 水 最 近 的 地 方 , 所 以 舍 近 取 远 , 选 址 于 此 , 是 因 为 此 地 的 河 床 较 高 , 大 抵 古南越人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演变,其中一部分与汉族融合,另一部分发展成后来的壮族、黎族等。 五岭在湘、赣与桂、粤等省的交界处,是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的总称。一说有揭阳岭而 无都庞岭。与 始 安 水 相 当 的 缘 故 。 分 水 工 程 呈 “ ”形 , 似 木 工 的 曲 尺 , 角 尖 对 着 海 洋 河 的 上 游 。 平 时 , 它 拦 截 海 洋 河 水 , 阻 止 河 水 流 入 原 来 的
36、河 道 , 将 其 一 分 为 二 , 七 分 进 北 渠 , 三 分 入 南 渠 。 这 座 曲 尺 形 的 分 水 工 程 , 后 人 称 为 人 字 堤 , 就 是 今 天 大 、 小 天 平 的 前 身 。 大 、 小 天 平 属 滚 水 坝 性 质 的 工 程 , 洪 水 时 , 水 可 从 坝 上 漫 出 , 流 入 故 道 , 以 减 轻 天 平 本 身 及 南 、 北 渠 道 的 压 力 。 后 来 , 在 大 、 小 天 平 的 顶 端 前 面 , 又 建 铧 嘴 , 以 提 高 分 水 功 能 和 保 护 天 平 。 据 考 证 , 铧嘴是唐朝增建的。南 渠 可 分 上 下
37、 两 段 , 上 段 自 小 天 平 向 西 北 走 向 , 到 兴 安 县 北 , 接 始 安 水 , 长约 4.5 公里。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较小,约 714 米 , 但 工 程 比 较 艰 巨 。 下 段 沿 始 安 水 、 零 水 向 西 , 至 今 溶 江 镇 附 近 , 接 漓江,长约 30 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宽约 1060 米。南渠全长 30 多公里,落差 29 米 , 河 床 比 降 很 大 , 渠 道 上 不 设 辅 助 工 程 , 不 便 舟 楫 上 下 。 后 人 推 测 , 为 了 便 于 通 航 , 当 年 可 能 已 在 沿
38、 渠 建 有 原 始 陡 门 。 陡 门 现 称 船 闸 , 平 时 关 闭 , 随 着 舟 楫 的 前 进 而 顺 序 打 开 , 从 而 可 以 减 少 航 行 的 困 难 。 我 国 的 正 式 陡 门 , 至 迟 形 成 于 唐 朝 , 其 雏 形 有 人 认 为 可 以 上 溯 到 修 建灵渠时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北渠从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长约 3.5 公里。 北 渠 经 过 的 地 带 , 是 个 山 间 小 平 原 , 这 里 的 地 面 虽 然 较 少 沟 壑 , 但 坡 度 偏 大 , 采 用 直 线 渠 道 , 与 南 渠 一 样 , 也
39、会 流 水 过 急 , 不 便 航 行 。 为 了 减 少 这 段 渠 道 的 比 降 , 建 设 者 们 采 用 曲 线 渠 道 , 形 如 蛇 行 。 巧 妙 地 用 伸 长 渠 的 长 度 , 以 达 到减少比降、利于通舟的目的。灵渠工程处处闪烁着建设者的聪明睿智。灵渠全长虽然不到 40 公里,是一条小型运河,但因为它沟通了长江、粤江两大水系,其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不仅在秦朝,而且在以后 2000 多年 中 , 都 是 内 地 和 岭 南 的 主 要 交 通 孔 道 , 对 促 进 两 地 经 济 文 化 的 交 流 , 对 加 快 岭南的开发,意义都非常重大。对 灵 渠 构 造 上 的
40、巧 夺 天 工 , 航 运 上 的 舟 行 便 捷 , 宋 人 范 成 大 深 有 感 触 , 曾作诗加以歌颂: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造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五)1936 年和 1941 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灵渠才让位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它在 1956 年最后停运,改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并成 为桂林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供人观赏。4 长 安 、 洛 阳 的 漕 河西 汉 建 都 长 安 , 到 汉 武 帝 时 期 , 由 于 京 都 人 口 不 断 增 加 , 官 僚 机 构 迅 速 膨 胀 , 又 要 用
41、 兵 匈 奴 和 经 营 西 域 , 中 央 政 府 的 粮 食 支 出 非 常 浩 繁 , 压 力 很 大 。 为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西 汉 政 府 一 方 面 在 关 中 大 修 水 利 , 以 便 发 展 当 地 农 业 , 就 近 取 粮 。 另 一 方 面 是 改 善 水 运 条 件 , 以 便 从 当 时 主 要 产 粮 区 的 东 部 地 方 , 调运更多的粮食进京。西 汉 从 函 谷 关 以 东 运 粮 入 京 , 本 来 取 道 渭 水 西 运 。 但 渭 水 多 沙 , 水 道 浅 涩 曲 折 , 运 输 功 能 很 差 。 从 长 安 东 到 黄 河 , 陆
42、 路 只 有 300 多 里 , 而 曲 折 的 渭河水道,却长达 900 多里 。又由于封冻和水量不足等原因,一年中,它只 有 六 个 月 可 以 勉 强 通 航 。 因 此 , 渭 河 年 运 输 量 很 少 , 西 运 入 京 的 粮 食 , 只 有 几 十 万 石 。 汉 武 帝 时 , 须 从 东 方 调 入 粮 食 几 百 万 石 , 急 需 另 觅 途 径 解 决 运 粮 问 题 。 因 此 , 当 大 司 农 ( 主 管 全 国 农 业 的 长 官 ) 郑 当 时 建 议 在 渭 南 凿 一 条 径 直的运粮渠道时,汉武帝立即采纳了。历史上把这条渠道称为漕渠。漕渠工程动工于汉武
43、帝元光六年(公元前 129 年 ) , 由 齐 人 水 工 徐 伯 负 责 勘 查 、 测 量 、 定 线 , 由 几 万 军 工 负 责 施 工 。 渠 首 位 于 长 安 城 西 北 , 引 渭 水 为水源,经长安城南向东,与渭水平行,沿途接纳泬ju 决水(皂河)、 浐chn 产水 、 霸 水 , 以 增 加 漕 渠 的 水 量 。 这 些 水 道 都 发 源 于 南 山 , 含 沙 量 很 少 。 漕 渠 穿 过 霸 陵 (治所在今西安市东北) 、 新丰 (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 、 郑 县 ( 治 所 在 今 华 县 ) 、 华 阳 ( 治 所 在 今 华 阳 县 东 南 ) 等 县 ,
44、 到 渭 水 口 附 近 与黄河会合,全长 300 多里,历时三年完工。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 ) , 又 在 长 安 西 南 凿 昆 明 池 , 周 长 40 多 里 , 将 沣 水 、 滈 ho 号水拦蓄池 内 。 凿 昆 明 池 除 了 用 来 操 练 水 兵 外 , 还 可 以 调 济 漕 渠 水 量 和 供 应 京 师 的 生 活用水。漕 渠 的 通 航 能 力 很 高 , 它 一 直 是 西 汉 中 后 期 东 粮 西 运 的 主 要 渠 道 , 一 般 年代,年运输量在 400 万 石 左 右 , 最 高 年 份 达 到 600 万 石 , 约 为 渭 水 运 量 的
45、10 倍 。 除 航 运 外 , 它 还 有 灌 溉 农 田 之 利 , 溉 田 面 积 约 10000 顷 上 下 , 比 白 渠 多 一 倍 以 上 , 约 与 当 时 的 成 国 渠 相 当 。 西 汉 亡 国 后 , 东 粮 西 运 的 工 作 不 再 继 续,漕渠因失修而逐渐湮废。东 汉 定 都 洛 阳 , 漕 运 工 程 的 重 点 随 着 东 移 , 既 凿 了 一 条 名 叫 阳 渠 的 新 水 道,又比较彻底地治理了汴渠。洛 阳 虽 有 洛 水 可 通 黄 河 , 但 洛 水 大 部 分 河 段 河 床 很 浅 , 不 便 航 运 。 为 了 使粮船可以直达京师,光武帝建武五
46、年(公元 29 年),在河南尹王梁主持 下 , 着 手 兴 建 运 河 。 他 组 织 力 量 , “穿 渠 引 谷 水 ( 洛 水 支 流 ) 注 洛 阳 城 下 , 这里陆、水行程的单位都是汉里。汉里比今里短,其换算方法,参见书尾所附的换算表。 张骞首次通西域 ( 今 新 疆 及 新 疆 以 西 ) , 见 西 域 有 蜀 地 特 产 细 布 等 , 听 说 由 商 人 取 道 西 南 , 经 身 jun 捐 毒 ( 印 度 半 岛 上 古 国 ) 运 往 。 骞 回 国 上 奏 此 事 , 遂 有 汉 武 帝 遣 使 通 西 南 之 举 。 后 因 使 臣 被 昆 明 夷 ( 在 云 南
47、 ) 所阻,又闻那里多江湖,汉于是在长安蓄水筑湖,训练水师,准备讨伐。东 写 ( 泻 ) 巩 川 。 ”由 于 谷 水 水 量 不 足 和 渠 线 安 排 不 当 , 渠 虽 凿 成 了 , 但 不 通水。19 年后,即建武二十四年(公元 48 年),大司空张纯再度在京师附 近 修 建 运 河 。 他 汲 取 王 梁 失 败 的 教 训 , 一 方 面 增 加 运 河 水 源 , 除 仍 引 谷 水 外 , 又 引 来 了 洛 水 干 流 ; 另 一 方 面 重 新 安 排 渠 道 线 路 , 西 起 宜 阳 东 部 , 向 东 经 过 洛 阳 城 的 西 面 、 南 面 和 东 面 , 再
48、向 东 到 郾 师 附 近 回 注 洛 水 。 这 条 运 河 名 叫 阳 渠 。 第 二 次 工 程 很 成 功 , 东 汉 从 此 以 后 , 来 自 南 方 、 东 方 、 北 方 等 地 的 粮 船 , 经 邗 沟 、 汴 河 、 黄 河 等 航 道 , 再 循 洛 水 、 阳 渠 , 可 在 洛 阳 城 下 傍 岸 了 。 阳 渠 的穿凿,不仅便于政府通漕,而且也使“百姓得其利”。不 过 , 东 汉 最 大 的 运 河 工 程 , 当 数 汴 河 的 治 理 。 从 西 汉 后 期 到 王 莽 统 治 时 期 , 鸿 沟 水 运 体 系 , 由 于 黄 河 的 一 再 决 口 , 已
49、 经 支 离 破 碎 , 有 些 运 道 完 全 断 航 , 由 丹 水 演 变 而 来 的 汴 河 , 航 道 也 经 常 受 阻 。 汴 河 是 京 师 洛 阳 的 主 要 粮 道 , 在 全 国 入 京 的 租 赋 中 , 来 自 豫 、 兖 、 徐 、 扬 、 荆 等 州 所 占 比 重 很 大 , 多 循 此 河 入 京 。 因 此 , 对 汴 河 的 治 理 , 东 汉 朝 廷 非 常 重 视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次 , 是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由王景、王吴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黄河泛 滥 是 汴 河 堵 塞 的 根 源 , 治 汴 必 须 治 河 ( 治 河 工 程 详 见 本 书 九 、 历 代 治 河 工 程)。治汴工程主要有改造渠口和筑堤、浚渠等。汴 河 以 黄 河 水 为 水 源 , 而 黄 河 主 溜 在 河 床 中 摆 动 无 常 , 单 一 引 水 口 不 能 稳 定 地 引 入 河 水 , 为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王 景 、 王 吴 除 修 复 旧 闸 外 , 又 建 新 闸 , 实 行 多 口 引 水 。 同 时 , 将 引 水 闸 由 原 来 的 木 结 构 改 成 石 结 构 , 以 便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