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 9899 页 通过计算发现简单的加法中的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 20 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加减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计算、发现、总结规律和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知道两个数交换位置得到的两个算式得数相等,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以图代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找出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学具准备:教科书。教学过程1、新课
2、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小鸡、小熊、小鸡、小熊)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2(学生猜对,并出示小鸡)师:你们真聪明,是怎么猜到的?为什么?生:这是一组有规律地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小动物的排列,所以小熊的后面应该排小鸡。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看来上节课都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探索乐园中的第二课时。(板书: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一方面检验学生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一)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 98 页(1
3、)算一算两组图)师:观察两组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分别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 1:图上有两个盘子放有鸭梨,其中左边蓝色盘子放有 6 个鸭梨,右边粉色盘子放有 5 个鸭梨。一共有多少个鸭梨?生 2:左边鱼缸有 7 条金鱼,右边鱼缸有 3 条金鱼,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师:你能根据每组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吗?生 1:6+5=11,5+6=11.生 2:7+3=10,3+7=10.师:观察每幅图写出的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比较交流时间,指着比较不规范的或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3生:每组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师:5+6=11,交换 5
4、 和 6 的位置,写成 6+5=11.这样相等的两个式子,我们可以写成 5+6=6+5.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述为 5 加 6 等于 6 加 5.你能尝试用类似的式子表述金鱼情景图吗?生:7+3=3+7,语言表述为 7 加 3 等于 3 加 7.师:你能用你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2)(课件出示教材 98 页(2)吗?请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汇报,交流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根据一幅情景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亲自列出算式并观察比较,广泛交流,认识“加法交换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二)找规律填数。(课件出示教材 98 页上的四组题
5、)师:仔细观察前三组图,每组中三个数有什么关系?请你利用第一幅图说说你的发现。生 1:2+8=10.生 2:10-2=8.生 3:10-8=2.生 4:2 和 8 组成 10.(教师均予以鼓励,同时使学生体会所表述规律背后的共同规律-数的组成的规律)4师:你能用你发现的规律完成第四组的填空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数的组成规律,达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感受数学规律的奥秘。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 1 题。(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先找规律,再回答。(3)同学之间交流找到的规律,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2. 练一练,
6、第 2 题。让学生明白题意,再自己填写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四、达标反馈。1、找规律,两个叶子上的数的和等于花下面的数。在空白的叶子上应该是哪个数?5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2+3=3+2 3+4=4+34+5=( )+( ) 9+2=( )+( )( )+6=7+( ) 5+( )=( )+6答案:2. 8+5=13 5+8=13 8+5=5+8 9+6=15 6+9=15 9+6=6+9 3. 4+5=5+4 9+2=2+9 7+6=7+6 5+6=5+6五、课
7、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观察图中算式,再尝试计算。2.观察所列算式,总结规律。3.利用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61、按规律,?处应该填几?2、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代表什么数?答案:3. 8+4=12 4+8=12 8+4=4+8 6+7=13 7+6=13 6+7=7+6板书设计加法计算中的规律6+5=5+6。 7+3=3+776 加 5 等于 5 加 6. 7 加 3 等于 3 加 7.教学反思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渗透加法交换律,二是数的组成中的规律。这两个内容学生
8、前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比的手势。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做动作的同时,可以边说
9、5、0、5、0、5、0)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比什么?生:接下来老师会比。师:接下来呢?生:老师会比 0。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老师要比的动作呢?生:老师都是以 5、0 为一组,这样规律做动作的。师:原来数字之间也是可以有规律出现的,那么数字之间还有其他的规律8吗?(板书:加法算式中的规律)(2)游戏:一线生机。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一线生机。游戏方法:一次只能拿 13 个紧连的棋子,两人轮流拿,看谁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赢了。生 1(拿 1 颗棋子)。生 2(拿 2 颗棋子)。生 1: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告诉同学们数字之间还有好多好多其他规律等着我们去发
10、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资源。用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描述生活中的事物1.观察图中算式,再尝试计算。2.观察所列算式,总结规律。3.利用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资料链接。(一)杨辉三角9下面这个奇特的数字三角形是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编定的一本数学书中介绍的,人们称它为杨辉三角。小朋友们今后会知道,杨辉三角的作用是很大的哟!杨辉三角有什么特点呢?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1)从上往下,第一层有 2 个数,第二层有 3 个数,第 3 层有 4 个数也就是说,每一层有”层数+1“个数;(2)左、右两条边上的数都是 1;(3)每一层中间的每一个数都是它肩上两个数的和;(4)如果从正中间画一条竖线,那么每一层上的几个数都是按照左、右对称的关系排列着。小朋友,请你根据这些特点把杨辉三角一直写下去,看谁写得又对又快。(2)找规律找规律填空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加强对一般性的数列规律的熟悉,主要培养寻找数列一般规律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能力,找规律的类型简直数不清,有的是所给数字间的规律,有的是隔一个数间的规律,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呈某种规律。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一个数(或一个数列)或者平方。小学的找规律很简单,只有加或减以及乘除。不会有平方这种太过麻烦的解法,但有的时候会碰巧在加减乘除中又出现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