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简介与设计探讨.docx

上传人:西米老师 文档编号:2129647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简介与设计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简介与设计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简介与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以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讨论该结构的设计方法。结合住宅工程实例。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布置原则、抗震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设计方法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住宅以其节省用地、使用合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就结合高层项目就框架剪力墙的设计进行总结归纳。 一、结构特点介绍 我们知道框架是由梁柱线性杆件组成的,框架的受力特点类似竖向悬臂剪切梁,其变形曲线为剪切形,在纯框架的结构中,所有框架的变形曲线都是类似的,所以,水平力按各框架的抗推刚度D 比例分配,剪力墙是竖向悬臂弯曲

2、结构,其变形曲线为弯曲形,在平面内有很大的抗弯曲刚度,在一般剪力墙结构中,所有抗侧力构件剪力墙的侧移曲线都是类似的,水平力在各片剪力墙之间按其等效刚度 EI 比例分配。 在同一结构单元中,二者是通过水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楼板连接在一起的,以至于它们不能单独按各自的弯曲变形或剪切变形而自由变形,它们在同一楼层的位移必须相等,在不考虑扭转的情况下,由于框架与剪力墙共同工作,彼此相互作用,这样,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剪力墙被框架向后拉,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剪力墙被框架向前推,而框架的受力情况正好与此相反,沿竖向剪力墙与框架之间水平力的分配不是一个定值,它随着楼层的改变而改变,水平力在框架与剪力墙

3、之间既不按等效刚度 EI 分配,也不能按抗推刚度 D 分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顶部剪力不为零,这是因为顶部剪力墙共同工作,相互之间必然产生荷载;框架的最大剪力值在结构中部,框架底部剪力为零,全部剪力均由剪力墙承担。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 剪力墙的布置一般原则要求剪力墙片数不要太少,而且每片剪力墙刚度不要太大,连续尺寸不要太长,使抗侧力构件数量多一些,分散一些,每片剪力墙的弯曲刚度适中,在使用中不会因为个别墙的局部破坏而影响整体的抗侧力性能,也不会使个别墙的受力太集中,负担过重而引起过早的破坏,刚度过大的墙承担的内力也大,相应的基础处理难度增加,同时也考虑到剪力墙相距太远,楼面刚

4、度要求大,很难满足要求,周边的原则是考虑建筑物抵抗扭转能力,便于保证刚度中心与平面中心相吻合。 剪力墙布置在周边对称位置,增加抵抗扭转的内力臂,在不增加剪力墙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抗扭转能力,剪力墙布置的位置应设在平面形状变化处,即:角隅、端角、凹角,这些部位往往是应力集中处,设置剪力墙给予加强是很有必要的;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处等的楼面开洞严重地削弱楼板刚度,对保证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极为不利。 剪力墙的间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L/B=24 为宜;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L/B=12.5 为宜,原则是建筑物愈高、抗震设防烈度愈高,间距取值愈小,剪力墙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不得沿高度

5、有突变,剪力墙应落地,剪力墙并应在两个主轴方向组合部署成 L 形、T 形或形成封闭的筒,这样可以提高剪力墙自身的刚度,且一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大于 8m,当超过时,应利用洞口分割成两片墙,功能上不需要洞时,洞口可用不同的材料或轻质材料填充,过长的剪力墙中央部分的钢筋尚未到达屈服阶段,墙端部的钢筋早因变形过大而断开破坏、工程具体情况、建筑物高度、地区设防烈度及参考上面方法取值。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方案的确定 1、框架-剪力墙结构方案选型 对于有抗震设防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正确而合理的设计方案其首要任务必须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在场地地基、建筑体型、结构体系的质量、刚度分布、构件强度、延性等方面要慎

6、重考虑。 2、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震结构型式,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设计框架、剪力墙以及连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考虑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开裂后刚度降低,使框架承受的水平荷载大于弹性分析结果,则规定框架承受水平剪力不小于 0.2V01,框架- 剪力墙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剪力墙上部弯矩增大,下部弯矩减小,反弯点位置下移,剪力墙担负的剪力上、下部变化较大,中部变化较小,但是剪力墙设计控制内力变化不大,框架-剪力墙结构屈服以后,结构的刚度特征值 将改变,框架的最大剪力层转移

7、,如果屈服顺序依次为剪力墙框架梁框架柱,则 值增大,框架的最大剪力层下移;如果是框架梁先屈服,则 值降低,最大剪力层上移,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尽可能设置抵抗地震的多道防线,一般情况下,剪力墙作为第一道防线首先屈服,将框架设计作为第二道防线。 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框架在剪力墙屈服后增加的荷载效应,让框架柱承担竖向荷载的构件有充分的安全储备,并且针对第二道防线,框架结构作抗震验算,总之,适当处理构件的强弱关系,使其形成多道抗震防线,是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合理分析计算结果 1、合理分析,正确简化计算程序要求的计算,如 TBSA 程序对剪力墙按薄壁柱考虑的分析是有条件的,即剪力

8、墙的总高度比截面最大尺寸要大得多,洞口上下基本对齐,上下层剪力墙截面不要突变,每片剪力墙不得多于 19 个墙段,实际工程中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将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1 对于屋顶上部设置扩播电视电信的钢塔,用 TBSA 程序计算时,首先将钢塔转换成为等刚度、等质量的薄壁筒体与下面结构整体计算,然后,再按得到的内力另外进行钢塔的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不落地时,形成框肢剪力墙结构,用 TBSA 程序分析,先将计算洞口划分为平面剪力墙或较简单的 L 形和 I 形剪力墙,转换层设托梁支承,用无柱连接点与上层剪力墙连接,当每片墙的支承柱数为 3 根或更多时,转换梁的刚度要取得很大的高度,这种简

9、化便于整体分析,但转换层和上下相邻层的内力和配筋运用另外的计算程序进行设计。 2、分析计算机输出结果是否正确,首先从周期、振型和地震力方面判断,非耦连计算地震作用,其第一周期会在常规范围内,框架- 剪力墙结构 T1=(0.08 0.12) NS(NS 为层数);第二周期 T2=T1(1/51/3);第三周期约为 T3=T1(1/71/5 ),如果相差太远应考虑调整结构截面尺寸和剪力墙的数量,使周期处于常规的范围内,正确的计算结果振型曲线多为连续光滑的,且第一振型没有零点,第二振型的零点在(0.70.8 )H 高度上,第三振型的零点分别在(0.40.5)H 和(0.80.9 )H 高度上,如果计

10、算结果有异样,应继续分析查找原因,正常情况,底部总剪力也应在合理范围内,7 度类场地底部剪力大约在总重量的 1.5%3%之间, 8 度类场地大约在总重量的 3%6% 之间视为正常。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位移在一般情况下,弯曲型与剪切型之间基本上是反 S 型,接近于直接参考点的位移曲线,应上下渐变,不应出现大的突变,楼面水平位移保持直线状态,在同一结构,同一荷载下内力是平衡的(地震作用时,由于经过振型组合视为非同一荷载)内力平衡必须考虑全部内力,如节点力矩平衡,要考虑平面内、外的全部弯矩、扭矩,必须考虑单工况的内力,不考虑分项系数,否则内力是不平衡的,如果按这些要求,其内力不平衡时,应怀疑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继续分析找出原因。 以上是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几个问题,简要阐明此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该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以及设计中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方案时,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需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视,从而确保建筑物质量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