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调查与评价,第一节 营养评价方法,评价目的 发现高危人群 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手段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临床生化检查,膳食调查,记账法 称重法 询问法:24h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法、膳食史法 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请根据你过去一年内各项食物平均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其中平均食用频率就在相应的选项打“ ”,并填入每次平均食用量,参见表中第一个食物“苹果”的做法。请如实填写。,膳食调查结果整理与评价,某大学生,女,20岁,身高160cm,体重50kg,一日食谱如下,根据其食谱表1,评价该女大学生此日各种营养素的摄人在质和量上能否符合生理需要。,表1 某大学生一日摄入食物一览表,1).将摄取
2、食物的餐次、种类、数量(指原材料的可食部)记录入实习表2 2).查食物成分表,计算摄入各类食物的热能和营养素含量。食物成分表通常是每l00g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所以必须根据摄入量进行折算,将相关数据记入实习表3。,3)膳食评价,一日中各种食物营养素摄入量与推荐的供给量标准比较,计算有关的数据并填入实习表3。各种营养素均按RNI进行评价。 计算一日所摄入的三大产热营养素占一天总热能的百分比,填入实习表4。 计算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比,填入实习表5。,表2 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表3 一日营养素摄入量与RNI比较表,表4 一日所摄入的三大产热营养素占一天总热能的百分比,表5 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比,建议:,指
3、出膳食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提出改善的有效措施。,营养生化指标,蛋白质 血脂 维生素:A、B1、B2、C、D、烟酸、叶酸 矿物质:钙、磷、铁、锌,第二节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营养不良,儿童,一、病因,(一)食物摄入不足 1、食物缺乏 2、长期低蛋白质、低能量 (1)母乳不足,代乳品选择不恰当。 (2)骤然断奶。 (3)辅食添加不及时,不恰当。 (4)不良的饮食习惯。,(二)需要量增多 1、生长发育快速阶段。 2、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如伤寒、麻 疹、肝炎等)。 3、双胎、早产儿。,(三)消耗增加 1、胃肠道疾病 2、其他疾病:肠瘘、开放性创伤、慢性失血、溃疡渗出、腹泻、呕吐等。,消化吸收
4、障碍,(1)消化系统解剖异常: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肠旋转不良等。 (2)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二、临床分型,又称为恶性营养不良,三、各型临床表现,(一)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1)多见于4个月-5岁的小儿。 2)轻者仅有下肢水肿,重者上肢、腹部及颜面等水肿 3)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4)体重在标准体重60%-80%。 5)腹泻,常伴突发性感染, 生长迟缓、头发改变、表情冷漠或情绪不好,虚弱无力等。,(二)干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主要是能量严重摄入不足所致。,主要表现 1)病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体温低于正
5、常; 2)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无力,贫血,无水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3)病人肌肉萎缩无力,皮肤黏膜干燥萎缩,皮下脂肪减少,近消失。 消失顺序:腹部 躯干 臀部 四肢 面部 4)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或易激惹,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神经发育落后。 5)常见腹泻,如伴胃肠道感染,症状加重,腹壁薄,可见到肠蠕动或摸到大便包块。,(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marasmus-kwashiorkor,临床表现介于二者之间。病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有水肿。 主要表现: 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明显消瘦。 生长迟滞急噪不安、表情淡漠;伴有腹泻,腹壁变薄,肝脾肿大,常合并感染,混合型,营
6、养筛查,概念:通过营养筛查问卷向住院病人进行询问,发现处于营养不良危险状态的病人,初步确定其危险程度,以便实施进一步的营养评价 方法:表5-5,营养评价,目的 明确哪些病人需要立即给予营养支持,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确定适宜的临床营养治疗手段; 监测临床营养治疗效果。,(二)方法或内容(ABCD法),人体测量(Anthropometric test) 生化检查(Biochemical test) 临床检查(Clinical observation) 膳食评价及个人史(Diet evaluation),1.膳食评价及个人史,全日能量消耗=BEE*活动系数*应激系数,2. 人体测量,(1)体重
7、和身高:体重的改变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改变相平行,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idea body weight,IBW)的百分比()IBW (kg)=身高(cm)100 (Broca公式) IBW (kg)=身高(cm)105 (Broca改良公式) IBW (kg)=身高(cm)100 0.9(平田公式),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评价标准,体重和身高 体重改变,体重改变评定标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被认为是反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及肥胖程度的可靠指标。,BMI评定标准,注意事项 病人出现水肿、腹水等,引起细胞外液相对增加,测得
8、的体重高于实际体重。 患者出现巨大肿瘤或器官肿大时,体重减轻不明显,可掩盖营养不良的症状。 利尿剂的使用会造成体重丢失的假象。 在短时间内出现能量及钠摄入量的改变,可导致体内糖原及体液的明显改变,从而影响体重。 如果每日体重改变大于0.5kg,往往提示是体内水分改变的结果,而非真正的体重变化。 不同类型营养不良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消耗比例不同,因而体重减少相同者,有的可能是蛋白质特别是内脏蛋白质消耗少,有的蛋白质消耗多。,(2)皮褶厚度 皮下脂肪含量约占脂肪总量的50,通过皮下脂肪含量的测定可推算体脂总量,并间接反映能量的变化。 临床上常用皮褶厚度估计皮下脂肪消耗情况,并作为评价能量摄入或肥胖的指
9、标。 常用指标为: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TSF) 肩胛下皮褶厚度 腹部皮褶厚度,(3)围度 包括胸围、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腰臀围比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反映肌蛋白消耗程度,是快速而简便的评价指标。,3. 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测),(1)血浆蛋白 包括清蛋白、运铁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 清蛋白和运铁蛋白生物半衰期较长,可反映人体内脏蛋白质的亏损; 前清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生物半衰期短,代谢量少,更敏锐地反映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取情况。,(2)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height index,CHI) 是衡量机体
10、蛋白质水平的灵敏指标。 在肾功能正常时,肌酐身高指数是测定肌肉蛋白质消耗的一项生化指标。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其排出量与肌肉总量、体表面积和体重密切相关,不受输液与体液潴留的影响。CHI大于90为正常,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60为重度营养不良。,(3)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NB ) 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最可靠与最常用的指标,反映所摄入的蛋白质能否满足机体需要,以及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情况。 NBIEI(F+U+S) F表示粪氮;U表示尿氮;S表示皮肤等排出氮,如表皮细胞、毛发、一切分泌物、月经失血和射精等丢失的氮,约3.5g/d。 NB0,正氮平衡,常见于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孕妇、疾病康复期病人。 NB0,零氮平衡,健康成人。 NB0,负氮平衡,常见于饥饿、疾病、食用蛋白质质量差的膳食等情况以及老年人。,(4)免疫功能评定 通常采用总淋巴细胞计数和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在临床上用于评价内脏蛋白质储备的一个指标。,4. 临床检查,(1)病史采集 疾病资料和疾病史; 用药史及治疗手段; 对食物的过敏及不耐受性等。 (2)体征检查 评价是否存在各种营养素缺乏。在进行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价时应根据上述内容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