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26096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民网评:遏制“舌尖浪费”接力“光盘行动”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之一李泓冰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春节将至,国人一年里最丰盛的日子就在眼前了。羁旅他乡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家尝尝家乡菜,用妈妈的味道,烹出生命更替的丰盈与幸福。从除夕到上元,中国人的春节相当漫长。聪明的祖先,在寂寞的冬季里树起一座界碑,纪念时间流逝,慎终追远,祭祖驱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以屠苏制酒怯病,以桃符当户避鬼。除旧布新之后,就是欣欣向荣的春天了。春节,原就是一个反思生命、享受生命的节日。这些年来,好端端的春节曾变了味道,甚至成了腐败良机。宴席上不仅仅有味蕾的愉悦,年礼中不仅仅有温暖的心意,更有

2、挥霍资源、暗通款曲的困惑。迎来送往、豪吃海喝,滋味绵长的年味儿,只剩下满足口腹之欲的狂欢,公款吃喝更是一年中最甚嚣尘上的时刻。公家埋单的无底洞,也洞穿了民间良俗,上行下效,使淳厚年俗与清廉风习一起被弃若鄙屣,令人痛心。近年,决策层力推八项规定并继以重拳出击、雷厉风行狠刹公款吃喝送礼风;民间人士自发倡导“光盘行动”亦席卷全国,甚至“光盘”二字还入选年度热词,庙堂与江湖携手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或将还我屠苏桃符的新年况味。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不仅事关个人温饱,更事关大众福祉。从上到下,“光盘”流行,追求简朴的同频共振中,折射的是观念之变、风尚之新。目前看来,对公款吃喝的严惩,已让官员们噤若寒蝉,各

3、地各部门的招待费都出现了断崖式狂跌,令人额手称庆。而民间的“光盘行动”能否可持续,犹待今年春节的检验。值得注意的是,时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高档酒楼、高价品牌酒、奢侈品专卖店则因“八项规定上”纷觉寒意袭人,于是有一种观点不胫而走,“反腐败,反浪费,好虽好,恐会抑制消费,进而抑制内需”。对此,商务部长陈德铭说:“靠奢侈浪费形成的畸形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扩大消费的根本依靠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面向大众的理性消费,而不是一小部分的高消费,甚至是浪费行为。”这话说得明白透彻。鼓励适度消费,并非鼓励消费主义把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当成身份象征、成功标志。而乐于为消费主义推波助澜的,是生

4、产商和销售商。 “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销售分析家勒博的话不加掩饰。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宗教般的精神虚荣和自我满足。与此同时,饥饿却并未远离中国。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在湖南、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这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中国面临的贫困形势仍然很严峻。更具体地说,按新的贫困标准,他们一天靠不到6.3元钱度日,吃穿用行全在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完中秋、国庆,再抓元旦、春节,一抓到底,久久为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继续坚持“光盘行动”,吃光餐桌上最后一粒米、最后一口菜,就是反腐,是扶贫,

5、是化解社会冲突,甚至是春节前后最切实也最可行的爱国行动,这最后一口,能不慎乎!重温先人的春节故事:屠苏祛病,桃符驱鬼今天的我们,祛官场之腐,驱口腹之靡,此其时也。告别“低头族”过个“走心年”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之二姜泓冰2015年02月10日08: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春节回家,你会带上什么礼物,给父母,给家人,给亲朋?早过了物质匮乏、物流不畅的年代,交通网络、连锁商业、电子商务互联互通,五湖四海的风景旅程、千里之外稀奇古怪的八方特产,拨个电话动下鼠标就可在家坐等送货上门,回家的人们再也不用大包小裹手提肩扛、东贩西运,想给家人朋友带上一两件他们需要又能引发节日惊喜的新鲜别致的礼物

6、,也越来越难。家里的老父老母,其实只有一个愿望:什么都不用带,只要带上你们自己回来,就好。逢年过节,从紧张忙碌一成不变的工作节奏中停摆,阖家团聚,原本就是中国传统,“常回家看看”、“最大的孝顺是陪伴”的观念,近些年来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扪心自问,踏上归程或是身在家中的你,真的做到“带上自己回家”了吗?微信圈里,有人刚刚转发一则“教养帖”,集中了几十项在中西方社会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待人处世基本行为规范、礼貌礼仪,比如在饭桌上不要只盯着吃自己喜欢的菜,不顾他人;比如将刀、剪等锐器递给他人时,要将尖端向着自己;比如行路中的谦让,同行时让老幼妇女和宾客走在更安全的内侧;比如聊天说话时,要双眼注视对方

7、,认真倾听,不要走神敷衍或随意打断每一种礼节习惯的缺失、自私粗鲁的盛行,或者都令人痛心疾首,但在我看来,今天的“教养帖”里,最需要“置顶”的,是一条新规则:在约会、交际场合,务必放下手机,不做低头族请将你的眼神和注意力从手机世界拔脱出来,多与身边人对视、交流,而不是目在神游、心不在焉地敷衍他们。春节回家的日子,尤其如此。从游戏到聊天软件,从电影电视剧到新闻八卦,手机彻底变为移动多媒体娱乐终端,越来越多的人们随之变成整天埋头于小小手机屏幕的“低头族”。有统计称,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要碰触150次手机,京津沪深等一线城市人均每日使用手机时间都在五六个小时以上,脱离手机几分钟就会惶惶不安,生怕漏掉了什

8、么信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段子的流行,充分说明了手机依赖症已是当下多么严重的社会流行病。从短信、微博到微信,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丰富的手机世界,也正在侵蚀春节团聚那浓浓的人情味。年夜饭上桌,我们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拍照上传、发表瞬时的心情感言,随后的餐桌上,可能便是戳着各自的手机去搜寻自己喜欢的内容,或与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好吃多吃点”的殷殷叮嘱里有心无意地回应几句。即使是全家同坐在电视机面前,你可能也再难兴致勃勃地和父母们一起聊聊对节目的看法,因为低头在玩手机,或吐槽春晚,或忙着向远方的客户或熟人短信、微信拜年。跨越千山万水

9、,冲过春运窄路,回到家里的你,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完完整整、全心全意地交给了面前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有多少时间,你是一边扫视着手机、浏览着微信微博、手指翻飞地打着游戏,神游于其它时空中间,一边随意支应敷衍着父母的问话、同学的聊天?春节长假,说长不长,有多少时刻,你仔仔细细打量过父母的面容,认认真真与他们对视、对话,设身处地为他们的生活着想,将你的心完完全全安置在了家中?比你的身体回家更重要的,是让你的心回家。转发别人写就的半通不通、过了五分钟温热就忘到脑后的心灵鸡汤,远不如给身边人一段认真倾听的时光、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更有益处。面对面的交流,仍是人和人之间最有质感也最温暖的方式。手机与网络原本

10、是要用足人们碎片时间的工具,但眼下,它们的存在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支离破碎,在不同信息之间不停跳跃的结果,是时时处处只及浅表片断,无暇深入,不能通达,精神世界也失去了完整独特的自我发展可能。能不能从这个春节开始,让我们少一点手机和网络,多花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和父母团聚,与朋友相乐,过一个“走心”的年?少点“自私任性”多点“文明出行”聚焦“春节文化现象”系列评论之三郝 洪2015年02月11日09:5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除夕临近,年味伴随春风已扑面而来。有的游子已回到故乡,有的正在路上跋涉,有的还在漫卷诗书。在这个万物迎春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新派的人们或许不再守着家门“听烧爆竹,看换桃符”

11、, “去哪度假?”俨然成为春节新时尚。不过,北国赏雪,南方看海,美景会看到不少,煞风景的事也能频见。且不说,春运中旅客购票时“屯票”、候车室“占座”、列车上厕所投掷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也休提,返乡途中加塞、强行超车、占用应急车道等高速路上的不文明行驶。暂只论,民众反映比较普遍的一些出境游不文明行为。前不久,一位榆林女医生出境游归来,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公开信给西安旅游局,记录亲历出境游国人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尴尬。信中写道:“飞机上大呼小叫、遇事聚堆乱成一团、随意丢垃圾、景区抢占厕所第一次出境游就看到国人不文明行为,让我觉得脸红。”女医生呼吁,“出现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到是国家形象,丢掉可是咱中国

12、人的脸面。”其实,女医生所记述的这些不文明行为,早在10多年前出境游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人呼吁过,呼吁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有人那么“任性”,觉得我花了钱,就该由着我的性子来?盖因当事者不曾觉得自己要为国家脸面负担什么。没有公德的人往往缺乏规则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凡事“私”字当头,第一个想到的是个体利益。如果一个人只考虑私利,你却让他多考虑公共利益,“不要丢国人的脸”,这样的道德说教无异对牛弹琴。公德培育是一个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的必经过程,很多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公德问题,由此开始重视公德培育。公德培育的途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确立惩戒制度远比单纯讲大道理要有效得多。看到过一份关于

13、“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研究资料,谈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明开化历程,在那个时期,日本颁布了许多关于促进风俗改良的惩戒政策。比如小儿随地大小便,在马路投掷死亡家禽,喧哗、争吵、妨碍他人自由,攀折路边及公园树枝并随意损害植物,等等,类似行为一经发现,均有警察施予罚金处分,无力缴纳罚金的,就要被拘留或是鞭刑。国家有关方面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比如国家旅游局就考虑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惩处不文明行为,把相关游客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让公德成为个人信用的标签。去年底亚航泡面事件发生后,4名涉事游客的不良行为就被纳入其信用记录,这些在有了

14、“案底”的不文明旅客,以后再想跟团出行,恐怕要遭到拒绝。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的追责制度,让其为自己的名誉和信用负责,在这样不断矫正的过程中,他才会意识到在公共场合规范自我行为的重要性。惩戒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人们加强对社会公德概念的理解。过去,人们总觉得讲公德是为了他人,是为了集体,其实,讲公德、讲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社会公德本身是人们为了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个群体利益包括成千上万个个体,每个个体的行为文明了,处于这样的群体中才有安全感。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要求也越来越高。少一点“自私任性”,多一些礼让谦和,就会少一分无序的拥挤;少一点粗口、国骂,多一声“对不起”“谢谢”,就会少一些无谓的冲突。春节期间,请用文明出行为自己的信用加分,也为自己的安全加分,共同为祥和春节、和谐中国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办公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