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1213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优化方案】2015-2016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3单元9《劝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9劝学,诗海拾贝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诗歌借物言理,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思考】 这首诗主要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一、文本名句1故木受绳则直,金

2、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有关学习的名句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太宗)4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通“煣”,使弯曲,通“又”,再;“暴”通“曝”,晒,通“智”,智慧,通“性”,资质、禀

3、赋,符合,省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提起脚后跟,脚走得快,刻,动词,横渡,动词,终止,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动词,假借,利用,动词,宽容,名词,假期,动词,假装,动词,远,动词,盼望,名词,名望,名词,农历的每月十五,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使动用法,使弯曲,名词作动词,游水,使动用法,使走得快,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地下的泉水。,寄居,藏身。,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爪子和牙齿。,用尽心力。,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判断

4、句,状语后置句,8成语积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_锲而不舍:_积善成德:_积水成渊:_,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水潭。比喻事业成功由点滴积累而成。,驽马十驾:_,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作者卡片,背景呈现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

5、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知识链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涌现不同学派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1课文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我的答案:_,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6、,2课文节选部分共四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其余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我的答案:_,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曰”这三个字有无必要?为什么?名师指津先解释“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含义,再指出作者借“君子”提出观点的意图。我的理解有必要。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作者是借助在学问品行上成功的人士的话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比自己直接说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名师指津回答

7、这一问题需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在第二段中作者提到“知明而行无过”,而在最后一段,作者又提出“积善成德”,由此来看,作者所“劝”的应与品德有关。我的理解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荀子“劝”人们学习品德。,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名师指津抓住“青于蓝”“寒于水”来解读寓意;至于对“轮”“木”“金”的理解,要结合语境,弄清“ ”

8、“受绳”“就砺”在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我的理解“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名师指津作者论证同一个道理,所选取的角度不同,这样写显得更有说服力,由此来看,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我的理解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不相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舟楫”“舆马”,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5如何理解“锲而舍

9、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含意?名师指津这句话强调了恒心的重要性,作答时,要先指出对比手法,再说明其表达效果。我的理解 道理是明确的,但是要做到位则需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来作保证。作者使用对比的手法,将强烈的反差摆在读者的面前,激发了人们无尽的思索和反省。,6作者在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积累”“坚持”“专心”三方面入手。文中哪些比喻是分别说明这三方面道理的?名师指津在文章的第四段,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谈学习的方法与态度,仍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答时,要认真梳理,找出关键语句。,我的理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二人的说法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名师指津孔子和荀子两位大师在谈论“学”与“思”的关系时,强调的角度不完全相同,分析这些角度,就可以得出合理的答案。,我的理解(示例)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而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对比论证,观点鲜明写法指导劝学这篇文章中正反对比论证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段,而且这些对比都隐含在一连串的比喻中。文中作了四组对比,即“积土成

11、山”“积水成渊”与“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蚓”与“蟹”等。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使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

12、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3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能使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结构更为清楚。4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随堂练笔请以“双赢”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观点鲜明的文字,250字左右。,范文示例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也受到异域的礼赞和膜拜,同时也学习了异域文化。他

13、用的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的只是灾难。殖民者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却留下了殖民地人民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性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荀子的学习观荀子认为,学习的成效来源于辛勤地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积土成山,风雨才能从那里兴起;只有积水成渊,蛟龙才能生

14、长;只有积善成德,才能智慧自得,具备圣心。所以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一条一条的涓涓细流汇集,才能形成万顷波涛。,适用话题,寂寞荀子王善鹏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心便油然而生。,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

15、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兰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称为午夜彗

16、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王思玷先生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仅留的几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编入午夜彗星。在兰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胜过荀子。如果你有机会去兰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见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视眼镜,留中分头,面对两公里外长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面对一代宗师,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诵荀先生的那篇名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协的倡议下,兰陵的仁人志士们自筹资金竖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密密麻麻

17、刻满了捐钱人的名字。这不难看出,兰陵人还是挺慷慨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钟。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有李白的头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客中行不像诗,更像广告词,比那个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李白为兰陵酒制造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这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 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

18、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座太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

19、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 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无言以对。,【思考】1本文的题目是“寂寞荀子”,文中却又写了另外两个人物王思玷和李白,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这两个人物都和兰陵有关,也都受到了兰陵人的推重,作者将他们在兰陵的境遇与荀子进行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表明荀子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更加突出荀子的“寂寞”。,2文章倒数第二段转而写荀子墓(庙)的历史,有何意图?答:_,这种写法极为巧妙。这一段写历史,或反映古人对于荀子墓的重视,或反映荀子墓的孤寂荒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荀子墓在今天理应得到重视却未能得到重视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和不平。,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