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1 在 20xx 至 20xx 学年第二学期末,自 20xx 年 7 月 14 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 5 天的工程测量实习。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由于本次实习安排在了暑假,天气炎热,且实习时间较为紧迫,老师对实习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将我们一个班 33 名同学分组合作。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吕靖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吕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由于大庆地
2、理条件较恶劣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天气以及实习条件等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同时,高老师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以及脚架。从当天下午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本次实习内容包括四等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测量。1.四等水准测量首先进行的是业外测量,在实习场地的周围选取大于1000 米,小于 1300 米的五边形闭合导线,在每条边上至少选取一个转战。将水准仪架在两点连线的中垂线上并调平,在两点分别竖起两把水准尺,按照后视黑尺前视黑尺前视红尺后视红尺
3、的顺序,读出黑面尺的上.中.下丝以及红面尺的中丝读数,并记录每点以及转战的读数。业外测量工作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业内计算工作,业内计算的工作量是非常大。规定起始点的高程为 30 米。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出每点的高程,并计算出各项限差: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并保证各项限差符合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H 视线高程=H 已知高程+H 视尺读数2.纵断面水准测量首先拟定施测路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 BM1,选择有 200 米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每隔 10 米处标记庄点,再在地势起伏较大的点上另设庄点。
4、1 人观测、1 人记录、2 人立尺,施测 12 站后应轮换工种。 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 BM1 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第一个庄点 0+000 立尺点,作为前视点,将水准仪安置在距后视点、前视点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将高程引至0+000 点。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 0+000 点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庄点 0+030 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观测并记录黑尺读数再将尺立再0+010,0+020 庄点并记录读数。 5、按以上程序依选定 4个转战测量所有庄点的黑尺读数。并计算每点的高程。业外测量结束后,我们把每庄点以及的高程,按横向比例尺为 1:1
5、000。纵向比例尺为 1:100 画在坐标标准纸上,计算出坡度 设计高程 管底高程以及埋至深度后,我们将各个高程用曲线连接,并画出地下管线的纵断面图,就绘制好了管道纵断面图 并在土下方注明所有数据。坡度=起点与某点的高程差/起点到某点的距离设计高程=起点高程坡度起点到某点距离埋至深度=地面高程-管底高程3.场地抄平测量在实习基地选取一块面积为 2500 平方米正方形平地,每条边每隔 10 米选一点,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检测正方形的直角,在 0 行选 30 米,在 0 列选 40 米,看 30 米和 40米的点之间连线是否被分成 5 份(每 10 米为一份),若是则为直角。把每边的横纵点连接,形成 36 个点,其中 4 个角点,16 个边点,16 个中间点。将水准高程 BM1 点的高程引至第一点,在正方形的中间架起水准仪,在每一点处竖尺,观测并记录黑尺的中丝读数,并计算每点的高程。根据每点的高程计算出设计高程 填挖高度 以及填挖用量。H 设=(H 角+2H 边+4H 中)/4N (N 为方格总数)H 填挖高度=H 顶点高程-H 设计高程V 角=1/4his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