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资料请组长组织参赛队员认真学习:(一)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一、红军长征大事: 前言: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
2、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1、 1933年 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和200余架飞机,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用五十万军队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稳扎稳打,四面合围的新战略,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此时,中央决定由不懂军事的博古负责军事。博古支持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独揽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他们推行极端错误的作战方针,并使之在红军中取得了完全的统治。红军由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放弃了最拿手的机动灵活的战术,与敌人打阵地战,只能局促回旋于堡垒之间,造成被动之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全党,致使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反“
3、围剿”战争遭受挫折,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1、3、5、8、9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000余人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开始突围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第一、二、三页 2、1934年4月18日广昌失守,敌人六月份兵分六路继续向中央苏区推进。“左”倾错误领导者此刻又视敌如虎,转而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处处设防”、“处处抵御”、分兵把口,命令红军主力分别在兴国、广昌、头陂等地布防,东堵西截,穷于应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九月,战争已进行一年之久,敌人已逼进中央苏区的腹地。此时,毛泽东又提出红军主力“向湖南中部前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
4、”的挽救危局的正确主张。但是,这一正确主张又遭拒绝。这样,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终于失败,中.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红六军团奉中共中央命令,作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先遣队,由湘赣革命根据地出发,向湖南西部转移。红六军团的战略转移,是整个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开端。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革命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第四、五页3、湘江战役1934年12月1日,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拼死渡过了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
5、万人锐减到3万人。 4、红军渡过湘江后,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攻占了湖南的通道,准备按既定方针与湘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师。这时,蒋介石为了阻挡红军会师,又急调四十万大军在湘西布下口袋阵,准备伺机全歼红军。在这严重形势下,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博古、李德仍坚持原定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在这紧要关头,中央负责同志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红军的发展方向会上,毛泽东力主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除遭到李德等人的反对外,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中央多数领导人的支持。于是,红军自通道改向贵州黎平方向前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从这时起,毛泽东又重新开始参与中央的领导
6、工作。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第二十三页5、强渡乌江天险 1935年1月2日,红军右纵队一军团主力和九军团,在余庆县箐口附近的回龙场渡口击溃黔军第8团万式炯部,渡过乌江。9时,红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在江界河用竹筏强渡乌江未成功。入夜后,4团再次强渡乌江,第3连连长毛振华率4名战士登上北岸。6、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和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会议推 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
7、来),决定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来指挥军事。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历史机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开端。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第二十六、九页7、1935年1月15至17日,遵义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统一了认识,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第十
8、五页8、四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从元厚、土城南北地区第一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1935年2月18至21日,中央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即二渡赤水河)。1935年3月16日,中央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1935年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河)。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毛泽东高超的运动战的光辉范例,是毛泽东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卓越才能。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第十八至三十五页9、1935年2月24日,中央红
9、军占领桐梓。贵州军阀王家烈慌忙赶到遵义“督剿”,把部队布置在遵义与桐梓之间,企图凭险固守娄山关。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第二十二页10、遵义战役:1935年2月24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击溃黔军第四军团后,占领桐梓,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整个遵义战役,历时五天,共歼灭和击溃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三千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斗志。蒋介石连连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第三十二、三页11、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
10、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 12、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
11、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13、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
12、,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 1935年5月,红四团夺过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为康川间交通要道。它全长一百多米,距水面有四、五丈高,由十三根碗口粗的铁索飞架与大渡河上,两边各有两根铁索做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铁索,铁索上横铺木版做为桥面。桥东西两岸是高耸入云的二郎山、贡噶山。在红军。到达之前,国民党军队就把泸定桥的木版全部抽了,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大渡河东岸的泸定城驻有国民党的二十四军的两个团,他们筑有严密的工事。红四团积极进行了夺桥准备。组织一个营的火力封锁东岸敌
13、人增援的道路。团首长决定二连连长挑选22名共产党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由二连连长廖大珠任队长,并指定三连任第二梯队,跟突击队冲,同时负责铺桥板,以保证后续部队迅速冲进城去。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第四十五、六页 14、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后继续北上,经天全、芦山等县境来到四川宝兴县的大硗碛村,准备翻越红军长征途中,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山夹金山,夹金山,又名神仙山,坐落于川西高原,位于川康边境,海拔四千九百多公尺,是一座终年皑皑的大雪山。然后夺取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第四十七页15、包座战役打开北上通道1935年8月日,红一,四方面军在包座进行了一场
14、激烈的战争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北上红军得到了基本补充。包座战斗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使敌企图把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16、激战腊子口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1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于17日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党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后,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
15、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关键一战,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毛主席在他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浡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7、长征的结束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第1、3军团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红军主力长征胜利结束。11月3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了西北革命
16、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并将红15军团编入红1方面军,共约11万余人,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二、关于红军:1、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0年8月,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会合,两军团召开党的前敌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第一方面军的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德任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第一方面军辖第一,第三军团,约三万余人.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第二页2、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始建于一九三一年十月,原属红四方面军建制。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移后
17、,中共鄂豫皖省委既以留下的原二十五军军部一部和七十五师、第九军二十七师及部分地方武装,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吴焕先、徐海东等。十一月十六日,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锋队”的名义,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一带出发向西挺进,开始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第十、十二页3、红四方面军:红军第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它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由鄂豫皖苏区的红四军及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为基础组建,辖第四、第二十五军,共约三万人,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第八十二页4、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是红军第二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奉中革军委指
18、示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在湘赣苏区组成,辖两个师:第十一师由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八军改编,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第十八师由鄂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十八军改编,师长严图阁,政治委员徐洪。当时,军团未成立领导机关,由第十七师首长统一指挥。红军长征大事记略第五十二页三、长征人物系列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游击战大师 中流砥柱周恩来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红色政治家刘少奇 中华名帅 刘伯承红军惟一女师长张琴秋 共产革命“专家”李德 (二)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1、年月日到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19、,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文集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他还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邓小平文选4、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
20、考察时发表的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长篇讲话。5、 年,江泽民同志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实现党的崇高理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
21、进。”6、胡锦涛向全党同志发出号召,要求大家牢记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一、 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二、 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 胡锦涛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是要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核心在“奋斗”。9、胡锦涛于2003年8月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妇女九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希望广大妇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创我国妇女事业
22、的新局面。胡锦涛向全国广大妇女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大力发扬自强不息精神,二是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三是要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新华网(三)开拓新世纪“长征”新征程1、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经济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刚刚开始。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正确处理好生活与生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才能避免脱离现实条件片面追求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 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党校网页3 、实施十项民心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庞大系统,为了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勤俭
23、办事的方针、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力求话小钱、办大事。艰苦奋斗 勤俭办事:三论精心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南方日报 9月6 日4 、广东省委省政府9月1日下发通知开始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确保百姓无饥寒。十项民心工程包括:1 全民安居工程 2 扩大与就业工程 3 农民减负和增收工程 4 教育扶贫工程 5济困助残工程 6 外来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工程 7 全民安康工程 8 治污保洁工程 9 农村饮水工程 10 城乡防洪减灾工程广州日报 2003年9月2日5、8月16-18日,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新和纪委书记袁文俊,宣传部、党校、学生处、团委和部分院系师生赴江西省兴国县、瑞金
24、市革命老区参观考察,并与当地政府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P13-十六大专题学习资料华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二00二年十二月7、十六大修改党章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纳入党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同上) 8、这次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
25、历史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P125-学习资料2002年第2期(总第2期)十六大专题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2002年11月28日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同上)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代表”。 (同上)11、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最早在1979年提出的,是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简单通俗
26、的描述。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对小康标准在理论上进行了完善。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物质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同上)12、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一次直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同上)诗歌七律长征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27、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念奴娇昆仑 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注释】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
28、原,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 清平乐六盘山 1935.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注释】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沁园春雪 1936.0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
29、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临江仙赠丁玲 1936.12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注释】出牢人:指丁玲。丁玲于一九三三年五月进狱,后被软禁在南京。三六年九月,在共产党帮助下,她化装逃离南京,
30、于十一月十二日到达保安。【题解】这首词是毛泽东写给丁玲的。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一九零四年生于湖南常德,自二七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三十年代著名左翼作家,三二年三月在上海加入中共。她到保安后只有几天,即发起组织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席之职。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称赞“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黄土沟来了位大作家,也真是“人物一时新”了。丁玲主动要求到前线去看看。三六年十二月底,毛泽东通过军用电报把这首词拍给在前线的丁玲。来年二月,毛泽东亲自下令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使她真地做了“武将军”。丁玲于八六年三月四日在北京逝世。样题1、遵义会议后确定的负责全军军事行动的三人团是哪
31、三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2、哪次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3、“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长征路上的伟大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词中的六盘山位于哪个省?(甘肃)4、红军长征从那天开始到那天结束?(年月开始,年月结束)5、12月15日,红军攻占了贵州黎平,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请问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放弃向湘西前进的计划,改向黔北挺进)6、哪个团飞夺泸定桥?(红4团)7、中央红军翻越的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是哪座?(大金山)8、红军几渡赤水,进行遵义战役?(二渡赤水)9、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哪次?(遵义之战)10、今年我校
32、与哪个革命老区建立革命教育基地?(瑞金)11、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那里考察工作时强调,继续发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西)12、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多少周年?(110周年)13、“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在哪个地方?(沙洲坝)14、 “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指的是哪个地方?(瑞金)类别出处来源地 历史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行 伊胜利著 黑龙江出版社重走长征路 陈靖著 长江出版社红军长征大事略 郑理 豫人编 解放军出版社红军的耳目与神经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工农红军各革命根据地 盛仁学 张军考编 解放军出版社中国历史图示集 中共中央党出版社华工图书馆“长
33、征历程”“长征战役”“长征人物”“长征精神”/commom/tuanwei/诗歌资料长征诗歌选 李安著 北京出版社华工图书馆长征与文化李安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华工党校阅览室“长征诗词”/commom/tuanwei/歌曲资料影碟毛泽东诗百歌颂中华第十五辑唱片店歌谱啊,长征! 宋红征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华工图书馆“长征组歌”歌词/commom/tuanwei/影片图片资料连续剧长征影片店泸定桥、大雪山等图片百度网今日长征路写生选图书馆资料列表内容出处来源地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新中华报1939年5月10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3、4卷毛泽东文集第7集山西新闻网邓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邓少平思想年谱(19
34、751997)邓少平文选第2卷山西新闻网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山西新闻网胡锦涛在江西考察的报道“胡锦涛红色土地行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百度网“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期刊党风2003.6华工党校党的知识阅览室(西七一楼)内容类别出处“十项民心工程确保百姓无饥寒”报道羊城晚报2003.9.2“艰苦奋斗勤俭办事” 三论精心实施十项民心社评南方日报2003.9.6.“我校(华工)与江西瑞金市、兴国县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报道华南理工大学报纸2003.9.5“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评论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党校网页华工党校党的知识阅览室地点:西七宿舍一楼开放时间:星期一、三、五下午4:00至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