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1423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旅游业是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我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目标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对森林旅游进行更多深层次的战略思考和研究,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研讨,明确森林旅游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找出一条适合我省森林旅游发展的道路,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森林公园 111 处,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集中了我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精华,是森林旅游的理想场所。据粗略统计,XX 年全省森林旅游人数达 549 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 22 亿元。二、山西林业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和

2、管理资金严重短缺。长期以来,我省我省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建设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缺乏投资政策的有力扶持和引导,公益性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的需求,已成为制约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一些森林公园在在引资开发中出现了重眼前、轻长远、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生态效益,甚至造成资源严重破坏的现象,使得高品位的森林风景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二是机构重叠,多头管理情况日趋严重。在已经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内,重复批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各部门间既相互牵制,又各自为战,造成机构重叠、部门分隔、多头管理、扯皮不断,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统一开发

3、利用。三是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有的地方建设旅游设施没有长远规划,出现与景观环境不协调的现象。有的地方不对景区的环境承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只顾眼前利益,超量接待游客。有的缺乏严格保护、管理措施,破坏性经营、开发,使资源不堪重负,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损害了其赖以存在的资源基础。四是开发模式单一,旅游产品不丰富。长期以来,我省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区一直依靠单一的森林景观优势吸引游客,大多数景区没有开发更多的有游客参与互动的旅游项目,旅游开发模式相对单一,旅游产品还不丰富。三、加快山西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我省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XX 年的省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

4、要“着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疗养,使之成为林业的增长极,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保护优先、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开发森林风景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这就为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1.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生态旅游经营机制。应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纳入公益事业单位管理,管理重点放在加强资源保护、风景林营造、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森林风景资源资产管理方面,切实履行好公共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与此同时,逐步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拥有的各类经营

5、性资产剥离出去,另行组建企业实体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森林旅游开发项目、商业网点、旅游接待服务、休闲娱乐项目等全面推向市场,推进生态旅游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调动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旅游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效益水平。森林风景资源管理部门应抓住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煤炭企业转型资金参与开发。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坚持所有权和管理权不丢,旅游门票分成比例应综合考虑旅游景区规模、景观价值、投资额度、合作期限等因素,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合理确定,既要有利于开发商,还要体现景区的资源和景观价值。2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森林公园管理水

6、平。森林风景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加强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各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应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对景区内无序开发行为的整顿和监管,杜绝破坏或严重污染环境森林风景资源的旅游开发项目,查禁乱捕滥猎、乱挖滥采以及违法占用林地的违法行为。森林风景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景点的价值、承受能力和具体环境特点,建立不同的管理区,进行分区管理。应重视和加强对旅客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教育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把生态教育贯穿于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以旅游为载体传播森林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程度,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爱护自然景观

7、,保护野生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生态意识。3.科学编制森林旅游规划,有序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经济活动,林业主管部门应把好规划这道关,把规划作为管理、推进森林旅游最重要的抓手。应抓紧编制全省森林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将森林旅游纳入全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框架,打造森林旅游品牌,构建森林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总体规划应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体现生态优先,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科学性、法定性及持续性。旅游项目规划应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适度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景区内每个项目坚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

8、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造势,体现自然之美。应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科学地配置旅游线路和景点,将景区内散布的景点由点、线、面串接起来,并力求各景点景区布局的协调、合理,形成有机整体。4.挖掘森林文化内涵,提升森林旅游品位。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对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也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山野情趣的寻觅。森林旅游的客体既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应十分注意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实践证明,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越具有广

9、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森林旅游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它在诸如探险、科学考察等活动过程中已经溶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融合有森林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是森林旅游的内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未来森林旅游产品竞争的重要内容。5.积极推进社区共建,促进协调发展。我省建立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贫苦落后的偏远山区,经济十分落后,当地群众“靠山吃山”的观念仍很浓厚,对森林的依存度很大。如何引导和组织当地乡村参与景区建设和管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只有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与社区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型产业,实现互利共赢。才能在增加景区管理单位造血功能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促进社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蟒河的开发模式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6. 努力培养造就复合型森林旅游管理人才。森林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所以在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方面应加大力度,在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提升档次。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 吕高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