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议新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高产品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浪潮给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教育、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转变自身角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老师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一、新形式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目标、观念和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的影响涉及到它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学风、教材、课程等诸多方面。综合现有研究材料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将使课程单元模块化、课程结构网络化、
2、课程管理学分化、课程覆盖全民化和课程评价合理化,其影响是巨大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也在不断加速,年轻一代不再仅仅满足于从年长一代那里获得知识,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财富。学生们利用计算机操作、设计程序、解决实际的能力并不亚于他们的老师们,教师在许多领域已不再是“闻道在先”,而学生们也正在用着先进的技术来赶超前辈们。在过去,教育内容多“复制”、少“创造”,多“传承”、少“变革”,教学则强调识记和模仿,在管理上特别强调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首先,交往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媒介发生了变化。
3、双方之间的媒介有了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软件等,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从单一的一对多而扩展为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使得教学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而走向个别化教学。其次,交往双方的空间扩大。在现代各种媒体技术下,师生间交往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双方交往基本上消除了时间及空间的界限,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种自由交往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互为主体的状态,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趋向于交互性、非中心化的转变。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院校教育目标、观念、课程及师生关系的逐步转变迫使院校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要求他们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已成为了发展的必
4、然。二、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教师要转变角色,就要首先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指导者学生在对一定的情境进行探索的时
5、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不仅包括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
6、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三、结论院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的力量,教师以何种角色教育学生,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量运用到教学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的传统职责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但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教学由过去的“人-人”方式转变成了现在的“人-机-人”的方式,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仍旧没有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只能充当辅助者的身份,只能是教师的助手,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渠道。这是我们在运用大量现代教育技术时所不能忽略的,我们不提倡“技术依赖症”,但同时也要避免“技术恐惧症”。因此,只有对新形式下教师角色给予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对教师应当发挥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教师应真正成为新时代的领航者,而不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礁石。参考文献:1、王里平.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1999(4).2、刘次林.教师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XX.3、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Z.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