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一本小集子裡,有十個與地震有關的隱喻故事,每個故事有不同的目標和適合的心理階段,希望能提供給有心和孩子做點輔導工作的老師們一點助益。白色逗點心理工作室:王理書 1999/12/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使 用 前 的 概 念 建 立關 於 說 故 事 的 許 多 事 .3一 、說 故 事 5二 、故 事 接 力 7三 、配 合 情 緒 卡 使 用 .12情 緒 卡 13四 、討 論 的 帶 領 14五 、配 合 故 事 的 肢 體 遊 戲 .15故 事 集 與 使 用 說 明故 事 特 性 表 161. 秋 天 的 樹 172. 媽 媽 不 見 了 193. 熊 熊 的 巧 克 力 煎
2、餅 .234. 地 震 後 ,我 們 搬 家 了 285. 森 林 裡 的 動 物 306. 原 來 .337. 小 豆 子 的 火 山 358. 怪 獸 不 動 了 .389. 一 棒 把 你 打 到 外 太 空 3910. 讓 風 把 聲 音 載 走 .39其 他 :推 薦 書 目 ,關 於 作 者 .41附 錄 :感 官 能 力 調 節 練 習 .42故事與地震後兒童輔導教師手冊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3關於說故事的許多事故事,是很棒的一種溝通媒介。 幻想世界仍豐富的孩子,故事就是他們自然的語言之一; 而對於逐漸喪失想像力的成人而言,故事則是開啟童年意識狀態的一把鑰匙。 隱喻語法是故
3、事的主要元素,也是孩子建構世界概念的語法。 運用隱喻寫成的故事,可以與聽故事者的潛意識溝通。 當然,若隱喻故事本身的結構無法契合聽故事人的內在結構,那也許就只是單純的聽了一個故事。到底隱喻故事能達成什麼樣的效果,我們來回味一個古老的故事:在大雪紛飛的灰暗的冬天,一個垂危的病人,他躺在寒冷的屋子裡,感到自己來日不多了,生命的燭火就要熄滅。也許就像窗外的那棵樹吧! 只剩三片樹葉,等到葉子掉落,我的生命也就凋零了。眼睛看著窗外的葉子,他在心裡沈吟著。 果真,第二天早上,一片葉子掉了,只剩下二片葉子在寒風中顫抖; 他感覺到自己生命也點一滴的衰弱。 第二天黃昏,果然,第二片葉子也掉了。 風吹得窗子呼呼作
4、響,他在心裡告訴自己: 一定熬不過今天晚上了,這麼個殘酷的長夜。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樹葉還在樹上!他不可置信的看著那棵樹,感到體內的某中東西似乎改變了。 風還在吹,空氣依舊寒冷,可是葉子卻一直挺立不掉。 又熬過了一天,一個禮拜,. 寒冬過去了,奇蹟似的,樹葉一直屹立不掉,新芽都將要冒出來;奇蹟似的,他的病也好了。 春天來了,世界開始流動,傳來他最好的畫家朋友去世的訊息。 因為,在那酷寒的夜裡,畫家用了一整個夜裡,在寒風刺骨中,在樹上畫了一葉樹葉, 卻因此而一病不起.在故事裡,主角把窗外葉子的凋零隱喻為自己生命的垂危而將整個精力投注到葉子上,當葉子奇蹟似的度過寒夜,主角也熬過了垂危的一刻。
5、 整個活得下去的信念,因為葉子生存的奇蹟而被改觀了! 這就是隱喻的力量。 當然,我們無從得知這則古老的童話之真偽,但在 Milton Erikson 的心理治療故事裡,卻俯拾皆是這樣的例子 1。 就如同上面的故事,故事本身就是一種隱喻的語言,說故事時,聽者以為只1 有關 M. Erikson 的神奇心理治療的故事(My Voice Will Go With You),最近台灣有翻譯本(催眠之聲伴隨你,生命潛能出版)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之。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4是聽故事,其實潛意識裡,連內在的心理結構都會有所影響。 若故事的結構能夠與聆聽者的內在結構扣合,故事就能進入聆聽者的世界,因而有輔
6、導成效。且讓我在此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來加深你對隱喻故事輔導成效的概念。朋友的四歲兒子是個不愛刷牙的孩子,這孩子有些自戀,由不得別人說他不好。 可是在大家聚會的時候,他媽媽偏偏喜歡笑他說:有個壞小孩不刷牙,牙齒臭臭的,牙齒都壞了。 此時,男孩會開始大哭:不是這樣啦! 不是啦 這樣的過程重複了幾次,我看不下去了,蹲下來對男孩說:你的牙齒最好了。 阿姨跟你說一個牙齒很漂亮的小孩的故事。 這個小孩的牙齒很白很漂亮,很白很漂亮喔! 所以虫虫就說:怎麼會有這麼棒的牙齒呢,太棒了, 我們搬進去住吧! 於是虫虫就一隻一隻, 一家子一家子,搬到小孩漂亮的牙齒住下來了。 這孩子聽得入神,眼眶裡雖然還有剛才未乾的淚水
7、,整個人卻投入故事裡,全神貫注地的看著前方,整個人好像都在故事裡。 我繼續說,可是啊! 小男孩很厲害,他拿起牙刷和牙膏,把牙刷放到嘴巴裡,刷刷刷,把虫虫趕走了,最後還用大水沖沖,虫虫就只好被沖倒水管下面,換地方住了。小孩的牙齒最棒了。 虫虫也都被趕跑了。 故事說到這裡,小孩站起來,我要去刷虫虫。 我們一起到浴室去,我幫忙他一起刷牙,刷牙時還用聲效配合他的動作,刷刷刷刷,虫虫走開,虫虫走開,小孩也跟著大笑。 刷玩後,他說虫虫跑掉了。 一個月之後,據他媽媽說,這孩子刷完牙的時候,還會說,虫虫跑掉了。這個故事同理到孩子對我不是壞小孩,牙齒不壞的認同,也引導孩子相信只要刷牙就能把虫虫趕走。 在刷牙的過
8、程被賦予故事性之後,孩子在刷牙時就能感受到刷牙的意義,刷牙不只是一件在媽媽脅迫之下的生活負擔了,而是一件有改變魔力的事情。 對這孩子,故事深入了他的心裡,孩子將故事世界的遊戲規則帶到他的真實世界。以上是一個為案主量身訂做的故事,是對個人而言有療效的隱喻故事。 但這樣的故事需要當場創作,對初學者有些難。 初學者可以先自熟悉的故事堆裡取材,取材後,在班級的輔導裡,還有各種不同的應用方式。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5一、 說故事單純的說故事。只是單純的說故事,不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讓故事自己進入孩子的內心裡發酵,孩子會自行建構出他自己的故事世界。 在建構的過程中,若故事本身契合孩子的遭遇,或孩子最近
9、關心的事情,思考的重點。 則有可能觸及到以下的三個目標:1) 促使聆聽者碰觸到自己的情緒,讓情緒得已有宣洩的時機。彷彿是一扇窗,打開了,讓孩子的心也得以打開; 彷彿很溫柔的手,觸碰到被遺落的孤寂角落,讓心變柔軟,而有了被疼惜的機會。2) 使聆聽者感受到被同理,不孤單。彷彿一個朋友,有著相同的遭遇; 彷彿人與人的界線突然模糊了,共同聽故事的人有著與故事中人相同的心情。 說者,與故事中的角色就近入聽者的世界,成為心裡的一個朋友。3) 促成說故事人與聆聽者之間溝通的媒介。 藉由故事本身的討論而擴展平日說話的廣度與深度。* 像探照燈一般的,照亮了平日鮮少思維的角度,突破了思維慣性。* 像一張地圖一般,
10、故事中人走出困境的內在歷程,提供給孩子一張自己走出困境的心靈地圖。若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有輕微的意識轉換(little trance,輕微的催眠狀態),則故事深入孩子的內心,還有可能達成以下的目標:1) 改變孩子的信念(belives,價值觀,對世界的相信.)2) 身體運作的習慣。(M. Erikson 就曾經說一個捕手如何控制手部肌肉的故事,而讓聽故事的孩子,潛意識裡學會控制自己的膀胱肌肉,而不再尿床。)3) 自我認同的擴展與改變。說故事時,想提醒您的重點如下;1. 唸故事時,讓你和孩子間有個空間,方便讓孩子有個場地去創作他內在故事世界的舞台。2. 唸故事時,聲音非常重要。 a. 當說故事的
11、人本身融入故事的情感時,說出來的聲音就能夠動人。 要讓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6自己融到故事裡頭,可以在說話時,讓 內在有畫面進行,或者閉上眼睛揣摩感官感受。 感覺到用整個身體去和聲音作共鳴。b. 說故事時,孩子藉由我們的語言在建構他的世界,所以,每說一句話之後要記得暫停一下,慢慢的,卻又流暢到足以傳達整個故事的情感。c. 節奏是配合故事內容的,像流水一樣的流暢,某些地方用一些冥想的語調,就有可能把故事植入聽故事人的潛意識。d. 在唸故事之前,說故事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請先為自己做些放鬆冥想。 若能做到 grounding, relaxing & centering. 會很棒。e. 若能選
12、擇合適的音樂配合也會很棒。3. 在念故事的過程,單純的唸故事就好,不要用對談或討論的形式。 若要進行討論,須在故事完全說完以後,做一段時間的留白讓孩子建構完自己的故事世界之後再進行。因為故事的用意在於提供孩子一個幻想的投射空間,讓孩子在此自由建構他主觀的世界。 如果在過程裡,大人問問題,就會干擾孩子的建構過程,甚至對於討好型的孩子會放棄自己的世界,而試圖迎合大人的世界。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有很入神而完全專注的表情,那就對了,孩子正在創作他的內在世界呢! 若聽故事的孩子,很自發的說出自己的意見或提一個小問題,可以稍微停留一下,做消極聆聽,再繼續唸故事。 (當然,若你的故事是當下為孩子
13、量身訂做的,孩子此時的反應,就是最佳故事劇本的提示,可以把孩子的反應融入故事,再透過故事用隱喻的形式說出去。)4. 習慣表達的孩子,在聽完故事之後,會有發表的渴望,那是他穩固他剛建立的故事世界的方式。 此時,用同理與積極聆聽 2的方式,接納孩子的故事為故事。 若孩子的故事與原來的故事有些差距,也以孩子的故事為主。5. 如果孩子對故事內容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就專注的聆聽,在尊重孩子主觀世界的前提之下,和孩子討論。 6. 如果在團體中或課堂上進行。 在唸完故事之後,放一段無歌詞的音樂,讓孩子有時間回味故事中的感覺。 停留一段時間,再開始做分享與討論。2 消極聆聽就是專注而靜默的聆聽,也許可以用點頭或
14、微笑的方式來表達你的專注。 而積極聆聽則在聽完之後,給語言與內容摘要與情感的反映式回饋。 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7二、 故事接力請想像這樣的情景:一群人圍著圈圈,輪流說故事,或長或短,承接上一個人的故事,加上自己的創作,故事就在一個個創作者的現象場疊加的情況下豐盛了起來。 在這回 921 的心靈重建工作裡,我在不同的團體裡用到故事接力這個方式帶領團體。 與你分享讓人驚喜的點滴:記得在輔導一群參與第一線賑災士兵的團體裡。 只有 2 個小時的時間,工作目標是為士兵做一些心理評估和讓他們有傾訴抒解的機會。 面對 20 個年輕卻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士兵,我無法確定如何提出死亡,或是挖掘罹難者屍體這
15、樣深層的話題。 而且因為是短期的工作,更不願冒險去突破他們原本的心理保護機轉,而提出太直接的討論議題,我得在他們自發的意願之下,切入內在深層的主題。 於是我選擇了故事接力。 我在說完秋天的樹 3的故事之後,要他們分組做故事接力,問他們:後來小男孩怎麼了。 從他們發展出來的故事接局,發現他們此刻投射出來的期待。 小男孩就睡著了。,第一組的結局透露出士兵們長期的疲憊和對睡眠的需求; 小男孩遇到了兩個朋友,被食人族抓去.第二組說了個改編的個黃色笑話,也許是男人本色?也許是逃避內在壓力的防衛? 不確定。 小男孩想要回家卻沒有錢,打電話到(此軍事基地)求救。 第三組的結局呈現出他們休假回家的渴望。從上面
16、的敘述,我們瞭解到,創造故事本身就像個空白螢幕般的,得以讓說故事人的將內在世界投射到故事裡,站在安全的位置來作自我坦露。 當然就如同投射測驗般的,內在轉折過程無比複雜,輔導者若要運用故事的內容來解析受輔者,需要有更嚴謹的專業訓練與態度才可以。 而故事接力則是一種反射集體潛意識的方式,當一群有共同經驗的人聚在一起故事接力,就會有集體現象場的呈現。 我將故事接力用在 921 心理壓力的危機處理工作中,偏重於壓力抒解的部分。 運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讓受輔者在安全的位置,重述自己的 內在歷程,而且若能在說故事的過程裡營造一種安全,尊重而輕鬆的氣氛,有助於受輔者將這樣的情緒連結到原本故事的心理結構裡。第二
17、回合,由我和另一位協同領導人,加入 5 位士兵中一起作故事接力。3 請參考本故事集。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8故事摘要和對照說明如下: 在過程裡,很自然地,說故事的士兵,將故事主軸轉到原本我們預定的主題罹難者屍體的挖掘。 這樣自發的過程,不是帶領人的引導而來,可以自然呈現士兵的心理關切重點,而且深度或大小比較貼近能他們的期待。 在說故事的過程,團體處於一種專注而輕鬆開懷的氣氛,訴說本來有著複雜情緒的事情,達成了部分的情緒宣洩效果。除了士兵之外,故事接力也拿來用在小學生的輔導。 921 後,我曾與一群小學生工作,一群來自受災家庭的孩子; 有人家裡的房子全倒,有人的親人罹難,另外有人本身曾受傷
18、。 這些孩子由小一至小六不等。 我們利用週末的早上,按年齡層分成 3 組,每一組約 6 至 8 人不等,每週一次作一小時的團體輔導。 低年級的 6 位小朋友,採用布偶的故事接力。 孩子們很喜歡布偶與故事結合的演出。 此外,中年級的 8 位同學,我們採用畫圖的故事接力,準備一張大白紙和彩色筆,讓孩子輪流畫圖,邊畫圖邊說故事;運用圖畫的幫助,讓孩子在發展自己故事的同時也與他人的故事有所連結。 最後, 5 個 6 年級男生,除了第一次用熊熊的巧克力煎餅來做情緒引發之外; 第二次用圖畫故事接力; 同時也配合使用情緒卡。 底下摘要一小段低年級組的布偶故事現場寫真,過程略有簡化,希望讀者能領導人 1:在一
19、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士兵 1:那天,月亮很圓很大,在一個有戰車,有站哨,有的地方士兵 2:一群士兵,在深夜裡,挖東西。 不知要挖什麼,就是挖啊挖. (台語)領導人 2:不知要挖什麼? 還是要哇! 累死人了,還是挖啊挖。 抬頭看月亮光光,低頭卻一片黑嘛嘛(台語)士兵 3:挖啊挖,突然挖到 500 元。(台語)士兵 4士兵 5:故事的開始盡量空白,製造一個模糊的時空即可。故事的時間變了,在月圓的玩上(921地震的月圓,屬於說故事者心理強度很強的時間點。 空間點也轉到我們所在的軍事基地)主題轉到了原本輔導者想要觸碰的主題。 而此發生是由受輔者自發提出的。領導人 2 很微妙的用語調同步了團體中的心情。這裡
20、有個轉折,全場聽故事的人都笑了,有一種會心的氣氛。 故事繼續進行,很精緻細微的,在輕鬆開懷的氣氛下,每一回都有真實的心情流露。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9在簡短的資訊中,能建構出您所需的資訊。這是一個小學低年級的團體,一共有 6 個小朋友。 其中有二人遭遇家人或好友死亡,另外四人家裡的房子全倒,其中一人,房子倒塌被救出時受重傷。在團體的第二次,上次的主角布偶再次進入故事中當主角。 老師左手玩著小豬,右手玩著大野狼,嘴裡說:小豬自從上次(指第一次團體)跟大野狼成了好朋友之後,就住在自己蓋的房子(用色卡紙搭成的房子)裡面,房子非常堅固,小豬很放心。 大野狼也因為和小豬成了好朋友,所以就在小豬家的
21、旁邊自己蓋了一個房子住(用一個紙袋代替大野狼的房子)。 這一天(聲調變得低沈)突然,地震來了(聲調大聲)。(老師敲著地板,小朋友也一起用力的敲著地板,興奮的小朋友們很快的把兩間房子都弄倒了)。 這時候,小豬和大野狼都倒在地上. 老師問:誰要先開始? (開始故事接力,小朋友二人一組,分飾一個布偶,來說故事) 有兩個男孩舉手,一人扮演小豬,一人扮演大野狼。 兩人把玩偶甩來甩去,最後拋在地上,其中一人說:小豬就死了。大野狼也死了。,另一人接著說。 講完了?老師問。 兩個男孩子點頭。 (老師抓住這機會,做一些有關死亡主題的延伸)於是老師說:大野狼和小豬死了。 這時候,天上突然來了個仙女(換另一個布偶進
22、場),仙女走到小豬旁邊:小豬小豬,你活著的時候很勇敢,認真的蓋了房子,而且和大野狼成了好朋友,你是一隻善良的小豬。 我們在天上都看到了。 我要接你到天堂上去。 天堂上過幸福的日子 老師說完把小豬拿走,用一塊粉紅色的薄紗蓋起來(用此代表天堂,小女生們發出好漂亮的讚嘆聲)。仙女布偶再走到大野狼旁邊,大野狼,你是自食其力的大野狼,尤其後來你和小豬成為好朋友,在地震的時候救他出來(上次的故事),我們都看到了。我也要來接你到天堂上去。 說完也把大野狼放到天堂裡。 小朋友們入神的看著老師的演出。 這時,老師問: 有誰想說話?很難過。其中一個小女孩說。 那天啊!小華和我一起躺在醫院裡 後來小華就死了,她被布
23、蓋起來,我很想掀開來跟他說話,可是怕大人罵。另一個平日在班級裡,不常說話的女孩開口說了起來,說起了她好朋友死亡的過程,以及自己的心情(據該校的輔導老師表示,這孩子地震後一直不肯在學校提地震的事情)。老師除了用積極聆聽反應,讓大家聽完女孩的敘述之外,並為女孩編了一個新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0布偶故事。 在故事裡,讓女孩完成她的未完成心願,去和死去的好友說話。 好,換下面兩個人,誰要說? 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舉手。 女孩玩小豬布偶,男孩玩野狼布偶。 女孩說話:小豬就到醫院去看她奶奶,跟奶奶說:奶奶,奶奶,妳要好起來 後來奶奶還是上天堂了。 女孩用小豬的角色說起自己的故事。 老師除了聆聽之外,
24、同時大聲地用有變化的聲調,幫他們配語 4,把故事和他們的心情敘述給全部的人聽。 此時,男孩的野狼在一旁晃啊晃,老師也適時的根據男孩與野狼的表情,為故事中添加一兩句對白,讓兩人的故事交織成一片。 團體繼續進行在上述的過程裡,我們可以看到,小朋友們很自然的把情感投入故事中的布偶。 平日的恐懼,傷心,對死者未說完的話語,都得以在故事中完成。故事接力是個很棒的團體活動。 若是在小團體進行,請大家為成一圈,傳遞一發言信物,拿到小信物的人可以說故事, 說完再傳給下一個人。 若是在班級進行,可以選擇 46 個孩子到講台前,坐成一排,在班級面前做故事接力。在進行故事接力時,請留意:1. 老師需要參與說故事,以
25、便在適當的時候,加入一些治療的元素到故事裡。2. 發言信物是個好用的東西:小皮球,甚至是是一枝鉛筆都好。 若能找到小布偶來傳遞,會有很棒的效果。3. 小朋友每說完一小段故事,老師可以用充滿表情的語調,幫孩子把故事大聲說一次給全部的人聽。 這會讓說故事的孩子有被聆聽和肯定的感覺。4. 小朋友說的故事可能很荒謬,或是很負面,老師仍然要接納,原封不動的呈現給全部的人聽到。 這會讓孩子有被接納的效果。5. 老師在故事接力的其中一個位置,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老師說的故事,要同步孩子們故事的內容與情緒,承接他們的主題。 在適當的時候,再加入一點點想要引導的部分。 6. 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布偶加入,用布
26、偶當作主角來輔助說故事。7. 除了布偶之外,同時用畫圖(即邊畫圖邊說故事)來輔助故事接力,也是個很4 這屬於案主中心遊戲治療的方法。 有興趣者可參考桂冠出版: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蓋瑞蘭爵斯,高淑貞譯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1好的選擇 5。 畫圖時,由老師先開始,創作一個空間,再由小朋友開始創作接力。 以下是幾個常用的故事背景。 a. 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棟房子b. 有一個大山洞c. 在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天很黑.通常,輪第一回合的時候,故事都開始佈局,孩子們會把自己或自己的渴望以象徵的方式畫上去。 所以,到第二圈,可以加上一些 變動來引發故事。 例如:a. 這時候,天搖地動.b. 這時
27、候,山洞裂開了c. 這時候,打雷了,森林起火了這個方式很有趣,孩子們會很喜歡。5 類似的方法,塗鴉接力(scribble game ),就是圖畫接力,不說故事。 曾在 1989 舊金山大地震的危機處理團體(COPE 計畫)中被使用。 有興趣者可參考,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梁培勇校閱,心理出版社出版。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2三、 配合情緒卡使用情緒卡是一組 50 張小卡片,上面有各種情緒用詞。通常,孩子們對情緒有所覺知,可是因為情緒字彙不夠,所以不容易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所以透過情緒卡的幫助,一般的孩子都可以敏感的覺知到他們的情緒,並且說出來。 把情緒用情緒用詞說出來是我們的治療過程
28、之一。 這可以:1) 幫助孩子檢視,並覺察自己的 內在狀況。2) 用語言把情緒表達出來,有一些潛意識意識化的效果。3) 透過孩子們所用的情緒卡,可以診斷孩子的 內在狀況。4) 是一個溝通的媒介。 在一個由小六男生聚集起來的團體。 團體正在進行畫圖的故事接力,男孩們畫了一個又一個怪獸,互相殺來殺去,怪獸被殺死,孩子們就用各種方式讓它復活,甚至會請怪獸爸爸出動。 可以想像這些孩子有些害怕,憤怒,或是無力需要釋放,雖然團體在處理負面情緒,但過程中不時有笑聲傳出。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群孩子裡,有個男孩他前天才去認屍,媽媽的遺體是罹難者中最後一具被挖掘出來的。 可是,就在故事接力結束後,情緒卡被攤開了,
29、我要他們把自己有的情緒的卡片丟入罐子裡。 看著這個男孩丟了:痛苦,愛,傷心,憤怒,絕望,害怕,喜歡,快樂.我心裡感到無比的心疼,同時也驚訝一個小小的男孩,心底藏著這些情緒,卻只是在故事接力中畫怪獸,和同學們笑著,鬧著。 我明白,這孩子要面對這些創痛的時機不一定是現在,需要長期的追蹤和陪伴。 因為情緒卡的配合,許多孩子尚未能自發在說故事中呈現的情緒,得以被團體領導人發現。 團體領導人可以以此作為下次主題設計的依據,也可以據此為孩子做個別工作。情緒卡使用的方法如下:1. 說完故事後,把情緒卡攤在桌上,請孩子將自己的情緒卡挑出來,丟到罐子裡(堆成一堆,寫下來.)。2. 針對孩子重要的情緒來討論或進行
30、個別工作。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3附錄:底下有 60 張的情緒卡,請用彩色卡紙影印,切割(護背)後使用。快 樂 滿 足 愉 悅 喜 悅 興 奮歡 愉 依 戀 喜 歡 愛 迷 戀平 靜 寧 靜 自 在 浪 漫 信 心 驚 喜 好 玩 失 落 害 羞 絕 望寂 寞 愧 疚 孤 獨 無 聊 鬱 卒焦 慮 緊 張 擔 憂 無 助 慌 亂煩 躁 生 氣 憤 怒 困 惑 挫 折害 怕 恐 懼 罪 惡 感 痛 苦 無 聊悲 傷 哀 傷 沈 重 厭 惡 失 望嫉 妒 仇 恨 痛 苦 懊 惱 後 悔害 怕 生 氣 擔 心 哀 傷 無 助恐 懼 憤 怒 沈 重 痛 苦 絕 望最後二排的 12 張,為重複的
31、情緒,特定針對地震常有的反應,請斟酌使用。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4四、 討論的帶領討論,透過與孩子問答之間的口語對話,可以用來:1 瞭解孩子腦子裡的觀點與立場。2 擴充孩子的認知範圍。3 促進孩子重新建構他的思考模式。問句的設計非常重要,會引導孩子到不同的思考方向。例如:樹為什麼沒有回答楠楠? 這是個思考性的問句(why),孩子們的答案,通常是他們的慣性思考:樹本來就不會說話。楠楠不乖,樹不喜歡他。 因為樹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們如果問: 如果你是樹,你會用什麼方式來回答楠楠?這問句的先驗前提就是:樹是想要回答楠楠的。 孩子們會被引導到,我要怎麼回答?的思考方向(how),而在孩子如此
32、思考時,他已經相信樹願意回答,同時,進入一種照顧的行動取向了。 孩子們的答案 6有:楠楠可以躲到樹洞裡。,樹有葉子,可以唱歌給他聽。楠楠可以爬樹。,樹會用風來擁抱他。,樹會在夢裡回答他。聽到孩子這些答案,不禁感到莞爾,同時明白,在孩子心裡面照顧和回答的關連,而聽到同伴們如此有創意的答案,也會促進孩子們開闊自己的認知範圍。 當然,老師也可以促成:要孩子來扮演樹,給予扮演楠楠的孩子回答(要記得作角色交換喔!),那就更棒了。 這是一個運用到心理劇,帶有完形色彩的技巧,可以提供孩子一些經驗,若孩子在經驗時有產生意識轉移和情感投射,則會有些治療的效果。總而言之,討論的問句,非常重要。 我個人偏好問些經驗
33、的問句,例如what和how ,看到了什麼?想說些什麼?怎麼做?,會特別避開why的問句。 在輔導歷程裡,我喜歡帶領孩子擴充經驗,而不陷入思辯的過程。最後,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的答案裡,如果有孩子自身的情緒。 請尊重孩子,不要去質疑或試圖引導他。 接納並尊重孩子的情緒,才能讓孩子真正走過情緒的洗禮,而不是用忽略,否認,壓抑的方式來渡過。6 這是呂素貞帶領的孩子,在看到秋天的樹之插畫時,所提出來的可愛答案。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5五、 配合故事的肢體遊戲孩子最早發展的學習管道就是觸覺與動覺系統,嬰兒透過吸吮來感受到與母親的相連結,幼兒透過一再地學抓東西學爬學走來感受到自己的肢體的控制
34、力。 然而說故事偏重於聽覺和視覺的學習,所以,若能在說完故事後,補充以肢體方面的活動,對孩子來說,不僅能平衡不同學習型態學生的需求,還可能完成許多目標:1. 讓以身體為主要學習管道的小孩有學習機會。2. 透過肢體的象徵性表演,為孩子完成一些心理歷程。3. 透過肢體上的展現,擴展孩子的自發力與創造力。4. 整合以上目標,孩子可以感到更多的內在控制力,更有 內 在資源來因應日後的環境壓力。舉例:重建家園遊戲:使用時機:在討論中出現對房子倒了或重建家園的主題之後時間:演出過程約需 15 分鐘。 分享時間請自行決定。目的:1. 讓孩子對於重建家園有參與感,增加自我價 值感。2. 完成孩子重建家園的內在
35、心願。3. 肢體遊戲,增加趣味感。 快樂的玩一下。遊戲程序:1. 人員分成兩組:一組演房子,一組作音效人員和重建工作者2. 扮演房子: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將肢體做出一個房子的樣子3. 地震了,房子倒了:請音效人員做出地震的聲音,演房子的人要讓房子倒塌4. 家園重建重建重建工作者合作,將倒塌的房子扶正(演房子的人可以自發的決定要不要幫忙),全部扶正之後,在調整好房子的姿勢。 若有房子無法扶正,則可以抬出去,再變成一棟新房子進來。5. 美化家園:用一些材料裝飾家園,重建人員最後可以變成樹,花,車子,進到畫面裡。6. 角色交換:二個小組交換工作。補充道具:1. 彩色紗布:如果方便拿到色彩鮮豔的透
36、明紗布,可以用布披在房子身上,這樣會有讓人興奮的裝扮感。2. 照相:若方便照相,可以給孩子照相留念,為他們留下紀念的一刻。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6故事集 與 故事的使用和說明這本集子裡共有 10 個故事,分別針對不同的主題而設計。 家長或老師們可以參考底下的設計來陪伴孩子。 隱喻故事能夠引發的情感蠻深,許多治療效果會在說完故事後一個禮拜,一個月,甚至一年之後,才會漸漸呈現或被意識到。 基於此,一次請說一個故事就好。故事特性表底下共有 10 則故事,其特性如下:故事適用範圍改變歷程秋天的樹 透過故事引發內在原有失落與哀傷的感受,說完故事後,在外界(老師或團體)接納支持的氣氛下,使情緒宣洩
37、被接納。媽媽不見了 開啟一個死亡觀念的探討。 並透過語言疊字的韻律,帶領孩子進入催眠情境,將可以哭泣的信念放進去。 使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熊熊的巧克力煎餅死亡,悲傷透過情感上同入一個完整故事,在心理上預先走完一個悲傷心理歷程。 讓心理得以有一軌跡依循。地震後,我們搬家了情緒低落透過畫面上色彩的轉變,帶來心境上由灰暗轉向明亮。並暗示吃飽,睡飽有助於讓陰霾過去。森林裡的動物 地震現象運用故事,隱喻地震後社會現象,而讓孩子在討論會中開口。 將過度植入的資訊說出,有助於壓力抒解。原來 惜福 用畫面和文字提醒,孩子心中的珍惜之情。小豆子的火山 憤怒 運用火山來隱喻內在的憤怒,在故事中學習如何處理憤怒。怪
38、獸不動了 學習控制內在視覺畫面一棒把你打到外太空 學習運用肢體來處理焦慮讓風把聲音載走焦慮,恐懼 學習控制內在聲音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7秋天的樹秋天的早晨,空氣涼涼的。 如果你打赤腳到草原上奔跑,腳丫子會沾滿濕濕涼涼的露水。 楠楠看著秋天淡藍色,乾爽的天空,心裡回味起父親說過的話:你可以對樹說話喔! 秋天時,安靜的心,樹就會回答你。 想到這裡,楠楠胸口一熱,拔腿狂奔,一口氣跑到公園中央最高的一棵大樹下,呼吸好快好快。 楠楠雙手抱著樹,抬頭看著樹,大聲叫喊:爸爸是不是上天堂了? (停頓) 樹很安靜,沒有回答。 楠楠再用力再用力搖晃,大聲問:爸爸是不是上天堂了? 樹用漫天飛落的枯葉來回答
39、他。 (長停頓)楠楠垂下頭,嘆了一口氣,坐在樹下,抱著膝蓋低聲的哭泣起來不知楠楠是否知道,樹很愛他,想陪伴他,也很關心他。 樹會透過風唱歌給楠楠聽,樹有健壯的樹幹在楠楠需要的時候,可以來依靠。 還有,明年春天的時候,楠楠能來這裡欣賞美麗的花。 夏天的時候,楠楠可以來這裡乘涼.很多年以後,楠楠長了,可以來樹的身旁,看看自己長得有多高?如果老師們覺得這故事的結局太悲傷,可以加上這一段。關於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講一個失去父親的小男孩的故事。 用秋天早晨的涼度和氣氛來烘托悲涼的氣氛。 孩子和樹說話,其實是 死去父親的隱喻。 透過樹沈默的關懷,讓孩子可以在心靈裡為死去的親人找到一個安置的空間。 透過樹的
40、正面影像,開花,乘涼,若孩子能因此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撫慰力量,也算是更多的收穫。目標:1) 碰觸到失落,哀傷的情緒。2) 在失落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安撫力量。3) 與孩子探討死亡與生者的照顧。時間:1540 分鐘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8說故事的時機:處理分離與死亡的課題。 說故事前:拿著圖畫書,先放一段靜靜的音樂(寧靜、悠遠、淡淡憂傷),等孩子的心安靜下來之後,再開始說故事。說故事:拿著圖畫,把故事和著音樂的節奏念給孩子聽。 唸完之後,讓音樂再響一陣子,讓樂聲越來越小聲而結束。 如果孩子哭了,可以安靜陪伴,或靜默的抱著孩子。 讓孩子可以無壓力的,在有陪伴安慰的情形下,釋放悲傷。說完故事以後
41、:可以有以下的四種方式進行活動。方式 1:安靜的陪伴孩子。 給孩子靜默的擁抱 或 自由的閒談。方式 2:故事接力。方式 3:小小討論。 1) 不能說話的樹用什麼方式來陪伴楠楠?(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各種不同的陪伴方式,這可以讓孩子擴充陪伴的定義。 或許能開始體會到心靈世界的陪伴。)2) 楠楠還想對樹說些什麼?(老師可以扮演樹,讓孩子有一個傾訴的機會)3) 如果你是樹,你要對楠楠說些什(可以讓孩子投射出,他所期望的回答。 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一棵不能說話卻依然有愛的樹(或是死去的人)的心情。)4) 楠楠的父親怎麼了?(藉機討論與死亡有關的話題)補充:改掉楠楠與樹的台詞,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情境:爸爸到
42、那裡去了?(單親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19家庭團體)爸爸為什麼不高興?(因為巨變,導致家長情緒憂鬱的孩子)。 媽媽不見了媽媽不見了。明明到處到處找,找不到媽媽。爸爸說媽媽到天上去了。明明抬頭望望天空,天空只有白雲,沒有媽媽。媽媽一定在和我躲貓貓。也許躲在桌子下面?咦? 沒有,桌子底下只有風。也許躲在衣櫃裡?衣櫃裡空空的,只有一件媽媽的衣服晃啊晃。也許也許,都不是都不是,不在不在,真的沒有 沒有,找不到了。不在廚房,也不在客廳。不在爸爸的身邊,也不在明明的被窩中。只好抱著媽媽的衣服睡著了,睡著後,夢裡有媽媽的味道。天亮了,爸爸說,看媽媽去。(大聲肯定的語氣)在大石頭下面,爸爸說 在那裡,媽
43、媽的身體在地下,美麗的媽媽死去了。哇明明張大嘴 哇哇哇 哭了起來。孩子,你可以哭。天上的雲朵變黑,淅哩淅哩掉下了雨滴。嘩啦嘩啦 哭啊 哭啊 哭嗚嗚嗚嗚 爸爸也哭起來了。天上的雲朵越來越白,爸爸大大手環抱在身上。明明眼睛亮亮心中暖暖,雲朵柔柔飄過來,心中窩窩有媽媽的溫柔雲朵跟著明明回家,停留在明明家紅色的屋頂上。 (長停頓)原來,媽媽藏在明明的心裡孩子,不管在哪裡,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0媽媽的愛永遠陪著你。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1關於這個故事: 這是一篇運用聲音的故事。故事用大量的疊字聲音,讓孩子進入催眠般韻律的節奏。 在催眠裡,斜體的文字(孩子,你可以哭。 不管在哪裡,我的愛
44、永遠陪著你。)可以變成暗示直接讓孩子的潛意識接收到。 故事中用雲朵來隱喻媽媽的看顧。 用躲貓貓來呼應孩子(6 歲以前)對死亡的不確定。 這是一篇情緒宣洩的故事,目的在於讓孩子能接觸到內在的情緒,也能哇哇哇哭出來。 並能在故事後半段,感受到暖暖柔柔的擁抱與母親無形的陪伴。目標:1) 碰觸到親人死亡後的空虛、茫然、失落與悲傷。2) 讓孩子得到允許哭泣是可以的3) 認知上:死亡是個不可逆的現象,媽媽不會再用以前的形式回來了。 4) 認知上:親人死亡,只是身體不見了。 但愛卻永恆陪伴。說故事的時機:處理死亡與分離的課題。 說故事前:可以先問小朋友,有沒有玩過躲貓貓? 找不到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拿著圖畫書
45、,先放一段靜靜的音樂(寧靜、悠遠、淡淡憂傷),等孩子的心安靜下來之後,再開始念故事。說故事:拿著圖畫,把故事和著音樂的節奏念給孩子聽。 唸完之後,讓音樂再響一陣子,讓樂聲越來越小聲而結束。 說完故事以後:結束之後,可以有以下的四種方式進行活動。方式 1:安靜的陪伴孩子。 給孩子靜默的擁抱 或 自由的閒談。方式 2:小小討論。 1) 明明的媽媽去哪裡了?時間:1540 分鐘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22) 媽媽在天上還是在墳墓裡面? (身體在墳墓裡面,慢慢的會變成泥土的一部份,還給地球。 靈魂在天上,可能是上天堂了。) 除了這兩個地方,媽媽還會在哪裡? (在明明心裡。)3) 你要對明明說些什
46、麼?方式 3:畫媽媽的畫像。方式 4:一起玩躲貓貓。補充:1. 為孩子來說,幫孩子佈置一個溫暖的情境來感受母親的無形的存在,會是件重要的事情。 可以用的小方法如下:用媽媽的衣服,做成大小抱枕,讓孩子擁抱。親手做美麗的相框,把媽媽的照片放進去。如果家裡有個可以陪伴的父親,或是關係建立良好,可以長期陪伴的社工員,為孩子釘至一個信箱。 讓孩子寫信給媽媽。 預計 N 年後,等孩子長大再打開信箱,也會是個好方法。 (當然,需要有可以做情感性支持的大人,定期的陪伴孩子談寫信的心情)2. 在我輔導的經驗裡,曾經陪伴過很多的成人,在他中年以後,開始碰觸到死亡的情感,而開始大量釋放童年親人死亡的悲傷。 這教會了
47、我, 悲傷的釋放,不能急於一時,雖著生命的成長與歷練,我們能夠處理與承受的情緒會越來越深刻,而生命也會在那個時刻創造一個機緣,讓我們重新面對童年未了的創痛。 所以,若失去親人的孩子沒有顯現出明顯的悲傷或痛苦,請尊重他。 讓他用他的方式來走過這一段日子。 但是,提供一個接觸他情緒的機會與溫暖而接納的氣氛是很重要的。 若孩子能在溫和的引導下,碰觸到一些此階段已經湧現的情緒,而得到宣洩,對孩子來說很重要。3. 爸爸死了,可是,透過像爸爸,透過我們共有的回憶,爸爸就在我身上活了起來,死去的父親用另一種形式存活於我的意識裡。 這是我自己走過悲傷與失落經驗的真實體驗。 這樣的死亡的觀點,在余德慧的生死無盡
48、(張老師出版)一書裡,有很深刻的描述。 當然,這是一個成熟人的觀點,這樣的死亡觀,在小孩子面對的部分,我們在第三篇故事裡有一點著墨之處。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34. 電影親親小媽,影片中,母親因為知道自己罹患癌症,與孩子之間走過的一段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是個可以參考的影片。5. 電影影子大地(牛津大學文學、神學大師 C.S. LEWIS 的傳記電影)中,片尾藉由失去愛妻的丈夫與失去母親的男孩二人擁抱痛哭,來表達男主角(丈夫)的走出悲傷的心裡歷程。 他說:生活總得繼續。 生命中有二次的抉擇,第一次是男孩,第二次是男人。 男孩選擇了安全,而這次,男人選擇了痛苦。在痛苦中有以前的快樂。 男主角在童年的喪母選擇遺忘來得到安全,而這回男主角有了不同的選擇。 孩子有孩子應對壓力的模式,身為輔導工作者的我,經常提醒自己要尊重生命的獨特性,我們無法替人減輕痛苦,我們只能陪伴。故事 與 地震後的兒童輔導 24熊熊的巧克力煎餅熊熊很寂寞,因為熊熊的爸媽都被獵人抓走了。 (停頓)雖然,熊族裡的伯伯和嬸嬸收養了熊熊,可是熊熊還是很寂寞。吃早餐的時候,蜂蜜餅乾沒什麼味道,熊熊只想吃媽媽的巧克力煎餅。玩遊戲時,玩不起來,雖然有熊堂哥,熊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