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信息2005 年第 1 期 总第 8 期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编 2005 年 11 月 1 8 日2005 年全国高考复习研讨会纪要由中国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市考试研究会举行的 2005 年全国高考复习研讨会于 10 月 29 日-30 日在南京召开,市教研室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精神进行整理,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给你们,供今年的高三教师在复习时参考。第一部分试卷分析总体情况2005 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编制的全国高考试卷共有 3 套,我省今年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采用的是白行编制的试卷,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采用的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 3 套试卷中相对较难的
2、 l 套。坚持基础性、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落实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是命题总的方向。在落实选拔人才目的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继续保持注重考查“三基” ,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原则,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语文(一 )2005 年语文 考试大纲 变化分析2005 年是实现各省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今年高考语文实行自主命题省市有 13 个,全国卷有 3 套,全国共有 16 套高考语文试卷。与 2004 年相比,自主命题的省市增加了两个,全国卷少了一套。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省市自主命题的新形式,给各省市更大的自主空间,2005 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总的来说, 考试
3、大纲放松了对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的要求,只提出了考试的内容,而且把以往在考试说明中出现的例题也删去了。下面就具体地说说 2005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火纲较之往年发生地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取消原设星号(原来“中外作家、文体常识 “及“古汉语特殊句式与州法 ”这四项前设有星号),实现了知识点全覆盖。这意味着划定考点范同的时代已经结束,意味着命题不再有“禁区” 。2、将考试大纲中原第四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改成了“IV 考试形式“,取消原有的固定的试卷结构。删掉了“试卷共有 25 道题”总题量不限,试题类型6 种没变,取消了题型比例,取消了各部分内容的题量及赋分。也就是说, “42+1
4、08”的格局将被打破,第 1、II 两卷在题量与分值上将做出相应调整。3、吸纳地方题型。题型示例中采用了部分 2004 年分省命题中的优秀成果(如江苏、上海的作文题例),意味着全国卷的命题不排斥各地区的命题方式。4、扩大文体范围,即由往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体裁的文章” ,意味着写作中的文体创新将得到进一步的尊重。5、撤掉了参考试卷及答案。(二 )2005 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特色2005 年高考语文卷的命题贯彻了以下三条原则:一是以素质教育为先,努力渗透新课程要求;二是坚持基础知识教育;三是力争达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统一。各省市在自主
5、命题的同时,向全国卷靠拢,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具体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方面:l、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结合2004 年各省市的语文高考试卷,特别是全国卷的语文命题是颇有新意的,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2005 年的命题既体现了稳定性,义有一定的创新性。稳定性,如语病辨析题在语文高考卷中一般是不能删去的, “结构性错误“和“语意性错误”的辨析修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再如语句衔接题的考查,2004 年全国卷中的考查形式是为新闻、天气预报写串词,今年又退回到原来的题型即直接给语句排序,这主要是因为去年此题的得分率过低,今年变回原来的题型降低了难度。创新性,如去年在多份高考语文卷中出现的新题型对对联,今年演变
6、成了设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更增强了生活化和综合性。这些题目设计既体现了与往年高考题的密切关联,又体现了“考有用的语文”的思想。2、着重体现考查语文能力语文考查的立意开始真正明确,考查的是语文能力。如现代文阅读考查以学生准确理解为命题立意,写作考查以“准自由开放性”写作为命题立意,语言表达考查以思维的合理、清晰、缜密为命题立意。3、考查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奄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有益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名句名篇这个考点的考夺,以前落点于名篇,并非一定是名句,这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现在的落点是名句,是考学生的文学素养。4、着重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导向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提
7、出的语文课程的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学习,获得“积累整和” 、 “感受鉴赏” 、 “思考领悟” 、 “应刚拓展” 、 “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例如“思考领悟”要求的是“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005 年全国卷中现代文阅读一日的春光就被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阅读题的命题理念。二、数学(一) 国家三套试卷的评价与特点总体评价:温和、平缓、重视基础、重点突出,考题似曾相识,推陈出新,适合考生水平,体现选拔性要求,新题不难,难题不怪,每题都是好题,只是平均难度太接近。几个特点:1、知识点考查全面,重点突出,涉及到高中数学课本的所有章:仃,以函数、三角为铺垫
8、。特别要指出的是:立几题都是一题两法,既可以用综合几何体系方法解决,也可以用向量方法解决,但时间差拉得较大,有利于向量方法,体现新教材的导向作用:解几题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有机结合平面向量等知识,是学科内的综合性问题。2、贴近课本,适度延伸,源丁练习、例题,课本丰富的内涵是命题不尽的源泉,这样的考题有 13 题。3、强化数学思想方法中通性、通法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以知识为载体,以整体意义思想价值立意深入考查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整体与分类、特殊与一般、数形结合、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等数学思想和代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割补法、反证法等数学通法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
9、类比、具体与抽象等数学思维方法。4、突出主干知识,从知识交汇点上设计试题。(1)考查考生对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数学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全面,但不刻意追求对知识点的覆盖面的比例(对传统内容) ,但对新教材新增内容尽可能覆盖,对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的深度。即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代数的两数(函数,数列) ,两式(三角式,不等式),几何的两线(直线,圆锥曲线),新教材的两率一量(概率,函数的变化率,向量)。(2)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突出地考查了思维,运算,空间,应用等几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抓住问题实质,
10、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加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增加思考量,控制计算量。新高考呈现出重算理,算法,估算,图算,近似计算和精确计算能力的考查倾向,对计算和运算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有些计算类试题中,命题者在设计试题时,并不要求考生进行常规的计算,只要求考生懂得逻辑分析和推理,通过心算或简单估测,便能快速作答。 5、突现新课改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倡导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对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力求切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经验
11、,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二) 数学新高考给中学数学教学的启发1、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1)掌握数学概念,要在“理解”上下工夫;(2)掌握基础知识,要在“沟通”上下工夫;(3)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在“熟练”上下工夫。能力考查与强调基础知识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没有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飞跃。要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这个道理。教之道在于“皮” ,学之道在于“悟” ,要注意“体悟”与“思辨” 。掌握的东萌,未必理解之;只有理解的东两,才能掌握之。 “熟练“必须建立在“ 领悟 的基础上,靠题海战术只能培养出合格的
12、“模仿者“ ,应该懂得:“熟能生巧,但熟也能生笨、生厌” 。2、科学训练,切实提高复习容量和复习效率(1)分清新授课与复习课,不能以复习课代替新课,分清复习的阶段和要求,只有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体系后才能进入总复习。(2)要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高三复习的始终。(3)选题在“精“不在“多 ”,解题训练要“有度” 。要突出“主线” ,并要在“悟”字上下工夫。(4)能力训练,要在“活”字上下工夫。(5)注重“选择”和“过程” ,注重“反思” 。讲评中要讲清 “五个为什么“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想,与什么知识关联,可变出什么题。(6)抓住课本,用好全国的十几套试卷。因为它们是国家标准,最好
13、学生每人一套,做好、体会好、用好。三、外语(一) 明确 2005 年英语考试大纲的变化2005 年英语考试大纲的修订明确了考生所需掌握语言知识的要求,增加了语法细目表,全部词汇即为教学大纲词汇另外增加 5 个词即titleparagraphinferconversationauthor ;细化了对考生所需具备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仅对考试形式利试卷结构进行了简要描述;仅给出题型示例,同时取消了考试的样题。在 2005 考试说明中具体变化有:l、在“1考试性质”部分,删除了 “英语科考试是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设计的。”的提法。2、在“II考试内容和要求”部分删除了有关“试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组成,第
14、一卷包括第一、二、三部分,为客观性试题。第二卷即第四部分,为主观性试题。“等具体的规定。3、 “II考试内容和形式 部分由“II考试内容和要求”取代。这样,各省市均可以自己设定“试卷形式” 。4、在“11考试内容和要求”中简化了原“11考试内容和形式”部分的具体“形式”规定,代之以“一、语言知识”和“二、语言运用”两条,更加明确了英语科的考试基本考点。 “一、语言知识”部分强调依据基本语法知识点和“现行大纲”进行命题。5、添加了简短的“附录、语法项目表” ,删除了 2004 年考试说明的“附录 l,词汇表” 。6、在“二、语言运用”部分明确地纳入现行“教学大纲”中有关“语言运用”的“听、读、写
15、”三个“语言技能“的具体要求( 与新课标上趋于一致 )。(二)2005 年全国各省市英语试题情况介绍1、不含听力试卷:部分省市对听力进行了改革,将听力测试和高考试题分离, 或将听与说进行单独测试。2005 年高考英语采用无听力试题的试卷是全国 I 卷和浙江卷。(使用全国 II 卷有听力的有 5 个省份,它们是河北、贵州、吉林、陕西和甘肃。)2、含听力试卷:2005 年绝大部分省市仍然采用了含听力的高考试题。和 2004 年所不同的是:2004 年除北京市、上海市和, 。 东省听力单独命题外,其它单独命题的省市都采用了全国卷听力的试题;而 2005 年除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听力单独命题外,天津
16、市( 该卷将听力项目作为第 1lI 卷,置于整个试卷之后 )、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也采用了自主命题的方式。听力部分继续采用全国试卷 II 的听力内容,而试卷其它部分则采用自主命题方式的省份是: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和福建。使用全国 II 卷的有 13 个省份,它们是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新疆、海南、宁夏、云南、广西、青海、河南、话藏和四川。3、采用新题型试卷:2005 年考试大纲中给出了一项新的题型示例填空题。2005 年英语高考题中,重庆卷和湖南卷,则采用了该题型,而上海卷和广东卷则在2005 年前已经采用这一题型。所不同的是湖南卷不仅将这一题型用于听力测试,而且也将这一题犁用于书面
17、表达的第一节阅读短文的测试。(三)2005 年英语高考全国试卷的总体评价总体看来,2005 年高考考题规范,无偏题、怪题,以素质为先,努力渗透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杳,努力达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具体有以F 几点:1、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方向。从语言形式的测试转向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测试,充分体现了交际性和运用性。改变过分依赖语法、词汇的讲解,强调能力的考查依赖知识的语境化。2、渗透了课改的精神。考题注重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力争与新课标平稳接轨。3、强调了综合能力的考查。考题强调对热点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和网络信息知识的搜集与考查,致力丁考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
18、考有用的英语。关注学生的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四、理科综合理科综合的 3 门学科继续保持拼盘的形式,各方面都延续了 04 年的模式,注重考查学生所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的特点。题目语言流畅、意图表达准确,无偏题怪题,题型配置合理,试卷整体结构稳中有变,其中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不定向选择题型(8 小题 48 分,全部为物理题) ,这对于拓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调控试题难度和区分度有益。非选择题仍以“双基”考查的立意为主,这些题目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许多题目的设问于课本密切相关,试卷中以能力立意的题目,其落脚点也是“双基” ,从学生答题
19、情况分析,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获取较高的分数。物理非选择题中的物理试题的有摹内容仍集中考核力学和电磁学,重视基本仪器、仪表操作和使用规则以及实验设计的考核;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化学主干知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与能量、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和基本技能是命题的载体,试题设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基础,稳中求新。在考虑目前教学实际的同时,又注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
20、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试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在编制选择题时命题人不避讳陈题,通过变换角度考查学生,以革新试题;非选择题均为创新题,复习时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才能应对变化。计算量偏小是化学试题的一个缺憾。生物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重点,试题内容涉及中学生物中的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酶的特征、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理变化 、遗传学中的分离规律以及生态学中的生物资源保护等。考试内容以教材为核心,以考纲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只能是在深刻理解了教材中的
21、相关知识内容以后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过分强调单纯的记忆是得不到较高的分数。在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方面,今年的生物试题的出题指导思想是值得称道的。五、文科综合在保持了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在与教材结合的灵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高,在注重考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难度较往年有所加大。试题的具体特点是:题量不变,但图表明显增加;根植教材,注重基础;学科综合,注重能力;试题开放,与时俱进;关注现实,以人为本;关注热点,联系现实。文科综合试题强调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系统化、条理化,且要求学生综合运用 3 科知识解决问题,
22、从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到今后对综合题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越来越强。政治命题以现实问题为主,紧跟时代步伐,不再单纯时事内容,重视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试题的编制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卷面形式活泼,文字简洁,用词准确,设问明确,但思维的力度加大。答案简约,是很好的教学范例。历史历史 能力要求出现全新的描述,过去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描述,05年表述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试卷与大纲磨合很好,试卷比例变化不大,能力表述全新要求。试题的主要特点有关注现实问题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现实问题涵盖热点问题,更加广泛,如卷 I 的“民族主义 题;所有选择题都设
23、计成主干题,试题难度设计中等偏易,但得分不高;跨学科题比往年减少,但试题容量增大。缺憾:学科内综合题均为世办史题,且集中在近代美国的丙次战争及相关的问题上;学科内综合题均为材料题;试题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很少使用表格、地图等素材。地理地理命题材料来源广泛,新颖、突出图表应用、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特点有(1)突出地理学科的时空性特点;(2)注意综合性:突出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能力;(3)考地理技能和能力要求:分析和考查地理思维能力,强调运用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原理和规律,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设计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能;(5)体现地理学
24、科人地协调的思想。缺陷主要是图表比例过大和综合题赋分不平衡。第二部分备考建议 一、重视基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已经由选拔性考试逐渐演变为淘汰性考试,试卷的总体难度在下降,各学科的命题均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试题的立意是以基础知识考查能力,为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多少重视都不为过,复习课教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把“双基”真正落实到位,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切不可抛开“双基“,一味的进行解题训练,这是舍本求末。二、注重“文本“这里的“文本”是指考纲、考试说明、教材,它们是命题人进行高考试题编制的唯一依据。市面上复习用书满天飞,可谓“丰富多彩” ,但是任何一
25、本复习用书都无法取代“文本” ,编写的随意性,导致了许多复习用书出现了超纲的现象,总结的许多所谓的规律” ,其适用范围是十分狭窄的,给学生总结这些“规律” ,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选用的习题以老“面孔”为主,且难度普遍偏高,这些教辅资料虽然贯以新课改配套用:s 的头衔,其实质是“新瓶装老酒“。对考纲的研究要细致;考试说明的使用重在比照,即比较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特别重视其变化的部分,那怕是细微的;教材是最好的范例,作为呈现知识的载体,必须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而不是教教材,许多高考题虽然是原创的,但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有的是对教材中习题进行再创作。三、认真选题高考试题以原创为主,出现的少数陈
26、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想以题海战术押着原创性试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专家们试图通过这种命题方式抵制题海,解放学生。习题应该是为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利用知识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巩固知识。教师在布置学生做习题、批改习题、分析习题,必须思考“为什么做?做得怎么样?怎么做? 等问题,盲目的题海战术实质上是把习题的功能异化,即把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的这一功能最大化。为此精选试题显得尤为重要,选题时坚持科学性、合理性、目的性。习题的科学性是勿庸置疑的;合理性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控制质和量,质是指试题的难度,量是指数量,一切要以学生实际承
27、受能力为准,然后兼顾考试标准,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只关注考试标准,教学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劳动;练习的目的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是为练习而练习,必须发挥习题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巩同所学知识、规范解题格式、熟练解题技能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利用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其意义非凡,历年的高考题集中了命题专家组的集体智慧,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其它教辅资料上的试题无法比拟的,所以高考试题应该成为习题教学最好的范例,也可以以高考试题为蓝本,在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改造后使用。选好试题是进行有效的习题课教学的前提,习题课教学在整个高=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将直接影响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效率。可见认真选题是重要性。分析材料提供者:汤蓓蕾 刘炜 张丹 吴再和 叶剑祥统稿:戴一仁二 00 五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