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0743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14.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中医学课件)15.2&16解表、清热、除湿、消导、泻下方药(2017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学教研室荣晓凤,方 药 各 论,2,解表方药(p151),3,一、概念: 解表药: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用于解除表证的中药。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组成,主要用于表证的方剂。二、分类:(一)辛温解表方药(二)辛凉解表方药,4,辛温解表药(Pungent-warm exterior-releasing Medicinal)性味多辛温,皆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 适用于风寒表证。,5,麻 黄 紫 苏 桂 枝 白 芷 防 风 生 姜 羌 活 辛 夷 荆 芥 苍耳子 细 辛 藁 本,6,麻 黄 ( Herba Ephedrae ),7,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

2、、膀胱经。 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 发汗强,风寒表实证2、宣肺平喘 风寒风热喘证3、利水消肿 风水证(寒热均可)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用发汗,蜜炙或捣绒平喘。用量不宜过大。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者忌用,高血压慎用。,麻 黄,8,麻黄中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及少量挥发油和黄酮。使外周血管收受、心肌收缩力增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炎抗病毒促进汗腺分泌利尿,9,桂 枝(Cortex Cinnamomi),10,桂 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 风寒表证 2、温经通脉 寒滞经络胸痹、痹证等3、温阳化气 脾肾阳虚的水湿内停用法用量:煎服,3-10g

3、。 使用注意:热病、孕妇忌用。,11,桂枝中主要含挥发油(桂皮油),油中主要 含桂皮醛、桂皮酸等。镇静、镇痛及抗惊厥 解热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外周循环抑菌,12,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李时珍,13,防 风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肝肺脾、膀胱经。 功效主治: 1、辛温解表 风寒表证 2、除湿止痛 寒湿痹证 3、祛风止痉 风痰闭阻经络的口眼歪斜4、透疹止痒 风疹、麻疹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者慎用。,14,防风:辛,微温,归膀胱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15,羌 活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肝肾经。 功效主

4、治: 1、散寒解表 风寒表证 2、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风湿痹证、风水证(尤宜于上半身疼痛、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者慎用。,16,羌活:辛温,归膀胱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7,荆芥:辛,微温,归肺经。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8,紫苏:辛温,归肺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19,生姜:辛,微温,归肺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20,白芷:辛温,归肺经。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消肿排脓,通窍止痛。,21,解表方剂(p204),22,22,辛温解表剂,、概念:以辛温解表药为主组成,主要用于风寒表证的方剂。、使用注意:(1)不可发汗太过;(2)宜温服,不宜久煎。,2

5、3,23,、常用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败毒散川芎茶调散九味羌活汤,24,24,麻 黄 汤,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君 臣 佐 使方解-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 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应用- 风寒湿感冒、喘证、痹证等,25,25,加减- 三拗汤:- 桂枝 发汗平喘麻杏薏甘汤:- 桂枝 + 苡仁解表除湿大青龙汤: + 石膏、生姜、大枣 解表清里,26,26,桂 枝 汤,组成-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甘草君 臣 佐 使方解-功效- 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主治- 风寒表虚证: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鼻流清涕,脉缓。应用- 风寒表虚感冒、原因不明出汗。,27

6、,27,加减-桂枝加杏仁厚朴汤: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桂枝加葛根汤:辛温解表,宣肺平喘,28,29,辛凉解表药(p152) (Pungent-cool exterior-releasing Medicinal) 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和缓。主要适用于风热表证、麻疹、风疹等。,30,柴 胡 牛蒡子 葛 根 升 麻 菊 花 蔓荆子 薄 荷 蝉 蜕 桑 叶,31,柴 胡(Radix Bupleuri ),32,柴 胡 性味归经:微辛、微苦寒,归肝胆脾胃、三焦经。 功效主治:1、疏风散热 外感风热表证(大剂量)2、和解表里 少阳证3、舒肝解郁 肝气郁结证(中剂量)4、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小剂量) 用法用量:

7、酒炒升提,醋炒止痛。3-10g。 使用注意:高血压慎用。,33,柴胡根含挥发油、皂甙、香豆素、脂肪酸、 植物甾醇等。抗炎抗病毒解热保肝,抑制肝纤维化免疫调节抗肿瘤,34,葛 根,35,葛 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1、发表解肌 外感表证2、生津止渴 热病伤津3、升阳透疹、止泻 脾虚泄泻;麻疹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表虚及胃寒慎用。,36,薄 荷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1、辛凉解表 外感风热证 2、清利头目 风热上犯头痛目赤3、利咽透疹 热证咽痛;麻疹,风疹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忌用。,37,薄荷:归肺肝

8、经。辛凉解表,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舒肝解郁。,38,菊 花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1、疏风清热 外感风热表证;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痈疽疮疡。2、平肝明目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之头痛眩晕,视力下降。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39,菊花:辛甘、微苦、微寒。 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肝明目。,40,41,野菊花:清热解毒。,42,桑叶:苦、甘、寒,归肝、肺经。疏风清热,清肝明目。,43,43,辛凉解表剂(p204),1、概念:以辛凉解表药为主组成,主要用于风热表证的方剂。2、使用注意:(1)不可发汗太过;(2)不宜久煎。,44,44,3、常用辛凉解表剂:银

9、翘散 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45,45,银 翘 散 组成银花 薄荷、牛蒡子 芦根、竹叶连翘 荆芥、淡豆豉 桔梗、甘草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表证 加减 应用热病初期,46,46,桑 菊 饮 组成桑叶 杏仁 连翘菊花 桔梗 薄荷、芦根 甘草君 臣 佐 使 方解 功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热犯肺 加减 应用 上感、支气管炎等,47,47,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石膏 杏仁 炙甘草 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热壅盛之咳喘证:发热,口渴,咳喘,苔黄、脉数。 应用 发热咳喘,48,48,加减-银翘麻杏石甘汤: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苏葶麻

10、杏石甘汤:宣肺清热、降逆平喘,49,常用辛凉解表中成药,50,祛风湿药(p155)(Remove air dehumidification Medicinal)性味多辛散温燥,皆具有祛风散寒 除湿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证。,51,独 活 豨签草 秦 艽 伸筋草 桑 枝 防 己 威灵仙 木 瓜 络石藤 马钱子 五加皮 海风藤 桑寄生 川草乌 乌梢蛇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52,独 活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53,独 活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1、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证 2、散寒止痛 风寒夹湿证 (尤宜于下半身疼痛、水肿) 用法用量:

11、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慎用。,54,祛 湿 药(p157),55,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56,一、概念: 祛湿药(除湿药):以祛除湿邪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水湿内停证的中药。,二、分类:(一) 化湿燥湿药(二) 利水渗湿药(三) 清热利湿药,57,化湿燥湿药性味辛、温,多归脾胃经。皆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主要用于 湿困脾胃证。(又称芳香化湿药),58,藿 香 苍 术 佩 兰 砂 仁 白豆蔻 草豆蔻 草 果 厚 朴,59,藿 香(Herba Pogostemonis),60,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1、化湿解暑暑湿证2、和中止呕湿阻

12、中焦证3、辛温解表风寒表(湿)证“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最佳。”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忌用。,61,主要为挥发油,含广藿香醇西车烯、-愈创 木烯、广藿香烯、广藿香酮等,还含挥发性小分子成分,黄酮类成分等。抑菌防腐 促进胃液分泌 收敛止泄 扩张微血管,62,砂仁,紫苏,竹茹,石菖蒲,63,苍 术 (Rhizoma Atractylodis),64,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1、燥湿健脾 湿阻中焦证2、祛风除湿 风寒湿热痹3、散寒解表 外感风寒头痛4、养肝明目 青盲夜盲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虚热、表虚者忌用。,65,含挥发油,主

13、要成分为 茅术醇、-桉油醇 苍术素、苍术醇。还含有榄香醇、-芹子烯、 苍术素醇、色氨酸等。双向调节小肠张力轻微收缩胃平滑肌镇静 保肝抑菌消毒,66,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多归脾、肾经。具有淡渗利湿、通利小便功效,主要用于水湿积聚证。,67,茯 苓 猪 苓 薏苡仁 萆 薢 玉米须 冬瓜皮 赤小豆,68,茯 苓(Poria),69,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应用:1、利水渗湿 水肿(茯苓皮)2、健脾补中 脾虚湿盛证(茯苓皮)3、宁心安神 虚证失眠、心悸(茯神)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70,主要含-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另含 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

14、、胆碱、组氨酸、 麦角甾醇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护肝降低胃液分泌,71,清热利湿药性味多苦、寒,多归膀胱、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功效,主要用于湿热证黄疸、淋证等。,72,茵 陈 木 通 金钱草 车前子 泽 泻 滑 石 海金沙 萹 蓄 石 韦 灯芯草,73,茵 陈(Herab Artemisiae Scopariae),74,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应用:1、利湿退黄 长于治疗黄疸2、除湿止痒 湿热证皮疹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脾虚者慎用。“茵陈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 古今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75,全草含有机酸、芸香甙、槲皮素-3-葡萄糖

15、半乳糖甙、香豆素、挥发油等。具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精,以及绿原酸和咖啡酸。利胆 促进肝细胞再生 解热抗菌利尿,76,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清热利湿,渗湿止泻。,77,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清热利湿、排石退黄 、解毒消肿,78,78,除湿方剂(p208),1、概念: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用于水湿证的方剂。2、使用注意:阴虚者慎用。,79,79,3、常用祛湿剂:苦温燥湿:平胃散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淡渗利湿:五苓散清热化湿:茵陈蒿汤、八正散温阳化湿:真武汤,80,80,平 胃 散 (p209),组成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君 臣 佐

16、使 方解 功效 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困脾胃证:腹胀、纳差、身重,苔白腻 加减 应用 各种水肿、肠炎、食欲减退等,81,81,藿香正气散,组成 藿香 紫苏 半夏 白术 茯苓 甘草白芷 陈皮 厚朴 桔梗 君 臣 佐 使 方解 功效 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主治 表寒里湿证:恶寒、吐泻、腹胀,苔白腻 加减 应用 急性胃肠性感冒、中暑,82,82,五 苓 散,组成 泽泻 茯苓 猪苓 白术 桂枝君 臣 佐 方解 功效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水湿停聚证:水肿、小便不利、腹胀腹泻,苔白 加减 应用 各种水肿,83,83,茵 陈 蒿 汤(p209),组成 茵陈 栀子 大黄君 臣 佐 方解 功效 清热利

17、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阳黄):身黄目黄小便黄,黄色鲜明,苔黄腻 加减 应用 急慢性肝炎、胆石症等黄疸,84,常用除湿中成药,85,常用除湿中成药,86,清 热 药(p160),87,一、概念: 清热药: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热证的中药。,88,二、分类:(一)清热泻火药(二)清热解毒药(三)清热凉血药(四)清热燥湿药(五)清热解暑药(六)清热明目药(七)清虚热药,89,清热泻火药 以清热泻火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热病气分证的药物。性味多苦寒,多归肺、胃、心经。,90,石 膏 知 母 栀 子 龙胆草 芦 根 天花粉 竹 叶,91,石 膏(Gypsum Fibrosum),9

18、2,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1、清热泻火 气分热证(肺胃热证)2、除烦止渴 热病伤津3、生肌收敛 皮肤疮疡、烧伤、烫伤 用法用量:15-60克 使用注意:先煎30分钟。清热生用,敛疮煅用。,93,主要为含水硫酸钙。尚有少量的铁、锰、钠、铜等元素。中枢性退热调整肌肉和外周神经兴奋性促进巨噬细胞成熟和吞噬能力缩短凝血时间利胆,94,知 母(Rhizoma Anemarrhenae),95,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1、清热泻火 气分热证(肺胃热证)2、滋阴降火 虚热证 3、生津润燥 内热伤津,消渴病 用法用量:上行酒浸,下行盐水拌。 使用注意,96,根茎内

19、含有多种甾体皂苷,如知母皂苷。并含有黄酮类成分芒果苷、异芒果苷,知母多糖、及鞣质、粘液、烟酸等。抗菌抑制Na,K-ATP酶活性降糖解热抗肿瘤影响交感-肾上腺功能,97,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心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98,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各种热毒病证(疮疡、斑疹等)的药物。性味多苦寒,多归心、肺、胃经。,99,金银花 败酱草连 翘 穿心莲蒲公英 白头翁大青叶 山豆根板蓝根 蚤 休鱼腥草 青 黛野菊花 射 干马齿苋 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100,金 银 花(Flos Lonicerae),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

20、。本草纲目,101,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 温病卫分证,疮疡初起2、疏风散热 风热表证3、凉血止痢 热毒血痢 用法用量:煎服,6-30g。 使用注意:虚寒者慎用。,102,花蕾含黄酮类,为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 -7-葡萄糖苷,并含肌醇、绿原酸、异绿原酸、 挥发油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炎解热,103,连 翘(Fructus Forsythiae),104,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 温病卫分证2、疏风散热 风热表证3、消痈散结 疮痈疖肿、肿块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虚寒者慎用。,105,果皮中含连翘酚、齐

21、墩果酸、连翘苷、6,7 -二甲氧基香豆素、牛蒡子苷、甾醇化合物等。抗菌抗病毒抗炎强心升压抗辐射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106,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107,清热凉血药,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温病营分证、血分证的药物。性味多甘、寒,多归心、肝、肾经。,108,生地黄 牡丹皮 赤 芍 玄 参 紫 草 水牛角,109,生地黄(Radix Rehmanniae),110,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 温病热入营血2、养阴生津 热病伤津、阴虚内热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地黄生则大寒,

22、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 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 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本草纲目,111,已分离出二十多种苷类,如梓醇、二氢梓醇、桃叶珊瑚苷、去羟栀子苷、单密力特苷、地黄苷 等,另还有糖、甘露醇、地黄素等。抗炎抗过敏降压调节免疫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112,牡丹皮,113,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 温病热入营血2、活血散瘀 血瘀经闭痛经、外伤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虚寒慎用。,114,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115,清热燥湿药,以清热燥湿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湿热病证的药物。性味多苦寒

23、,多归心、脾、胃经。,116,黄 芩 黄 连 黄 柏 苦 参 白鲜皮 秦 皮,117,黄 芩(Radix Scutellariae),118,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脾、胆、大小肠经 功效主治:1、清热燥湿 长于上焦湿热2、泻火解毒 肺热壅盛;火热疮疡3、清热凉血 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4、清热安胎 胎热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虚寒及阴虚慎用。,119,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葡萄糖醛酸苷等,并含黄酮醇、挥发油等。抗菌抗病毒抗炎抑制变态反应降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120,黄 连(Rhizoma Coptidis),121,性味归经:苦、

24、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主治:1、清热燥湿 长于中焦湿热2、清热解毒 三焦热证,火热疮疡3、清热泻火 长于清心胃火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虚寒及阴虚慎用。,122,主要含盐酸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 巴马亭等。抗菌抗阿米巴正性肌力作用,抗心律失常解热降糖降脂,123,黄 柏(Cortex Phellodendri),124,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1、清热燥湿 长于下焦湿热2、滋阴泻火 阴虚火旺3、清热解毒 热毒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虚寒及阴虚慎用。,125,主要含小檗碱、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 黄柏内酯

25、(柠檬苦素)、黄柏酮、香叶烯等。抗菌抗滴虫镇咳降压抑制乙肝病毒抑制消化性溃疡,126,126,清热方剂(P209),127,127,(一)概念:以寒凉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功效,主要用于里热证的方剂。 (二)使用注意:1、不可用于寒证、虚证;2、易损伤脾胃。,128,128,(三)分类及常用清热方剂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清营分热剂 清营汤清血分热剂 犀角地黄汤清脏腑热剂 龙胆泻肝汤清热解毒剂 黄连解毒汤 五味消毒饮清热养阴剂 青蒿鳖甲汤,129,129,白 虎 汤,组成 石膏 知母 梗米 甘草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烦渴、大

26、汗、脉洪大(四大症) 加减 应用 高热、便秘等,130,130,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 黄芩 木通 泽泻 甘草栀子 生地 当归 柴胡君 臣 佐 使 方解 功效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 加减 应用 偏头痛、眼科、肝胆、泌尿生殖等炎性疾病,131,131,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泻火解毒 主治 实热火毒、三焦热毒证 加减 应用 各种感染性疾病,132,132,犀角地黄汤(清热地黄汤),组成 水牛角 生地 赤芍、丹皮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加减 应用 高热神昏出血,133,133,五

27、味消毒饮,组成 金银花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君 臣佐使 方解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热毒痈疮疖肿 加减 应用 蜂窝组织炎等,134,常用清热类中成药,135,135,和解方剂(p211),136,136,(一)概念: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调和寒热等功效,用于半表半里证等的方剂。 (二)使用注意:邪在表或入里不宜。 (三)代表方剂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剂 逍遥散,137,137,小柴胡汤,组成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甘草人参 大枣君 臣 佐 使 方解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 少阳证(半表半里) 加减 应用 发热、感染等。,138,138,逍遥散,组成 柴胡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

28、草当归 薄荷 生姜 君 臣 佐 使 方解 功效 疏肝健脾 主治 肝郁脾虚证:胁痛、嗳气、神疲食少 加减 应用 肝胆胃肠疾病、妇科、心理疾病等,139,常用和解中成药,140,消 导 药(p168),141,概念: 消导药:以消食导滞为主要功效, 主要用于饮食积滞的中药。,142,山 楂 鸡内金莱菔子 神 曲麦 芽 谷 芽,143,山 楂(Fructus Crataegi),144,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 1、消食化积 肉积2、行气散瘀 气滞血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145,含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熊果酸、齐墩果酸、 山楂酸等),皂苷

29、鞣质、游离酸、脂肪酸、维生 素C、无机盐、红色素等。促进脂肪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 降血脂 抗血小板聚集 抗氧化 收缩子宫,146,鸡 内 金,147,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1、消食健胃 饮食积滞2、涩精止遗 肾虚遗精、遗尿 用法用量:煎服或研末,3-10g。 使用注意:,148,148,消导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149,149,保 和 丸 组成 山楂 神曲 半夏、陈皮莱菔子 茯苓、连翘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积:腹胀或痛,嗳腐吞酸,苔厚 加减 应用 各种原因所致食积,150,常用消食中成药,151,泻 下 药(p170)

30、,152,一、概念: 泻下药: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 主要用于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中药。,153,二、分类: (一)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 郁李仁(二)逐水药:大戟、甘遂、莞花、 牵牛子、商陆、巴豆,154,大 黄(Radixet Rhizoma Rhei),155,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主治:1、泻热通便 热结便秘2、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火热上炎湿热黄疸3、逐瘀通痹 瘀血证(痛经、外伤),156,用法用量: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大黄炭止血。 使用注意: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

31、证,不宜妄用。,157,主要为蒽醌衍生物,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 苷。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 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另含鞣质类物质、有机 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 抗菌抗病毒止血利胆,158,158,泻下剂(p215)大承气汤温脾汤,159,159,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 芒硝 厚朴、枳实 君 臣 佐使 方解 功效 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痛拒按,苔黄燥 应用 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胰腺炎等急腹症,160,160,加减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缓下热结-胃肠燥热证,161,常用理气消胀的中成药,162,复习思考题,解表药、除湿药、清热药、泻下药的概念? 各类主要中药、方剂的功效主治?,163,QQ: 578981168Tel:13608316191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