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党委书记 李成刚积极开展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着力构建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议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各高校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改革发展措施等各个方面,解决影响和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为积 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覆盖学校发展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我
2、和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从 4 月上旬开始,通过 网上收集或电话咨询先后了解了十四所师范院校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相关信息、与中文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干部群众进行了专题座谈、在全校广大教职工中发放调查问卷、到辽宁科技大学进行专题考察调研等形式,就开展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开展了调查研究,并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外部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加速 发展、积极发展、大力发展四个阶段。特别是 1999 年开始的高校扩大招生,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我国高等教育事
3、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23%,在学总规模超 过 2700 万,居世界第一。但是,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扩张之后,自 2005 年起已经跨入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发展将由以规模、土地、建筑、 经费等外部动力和资源扩张模式向相对稳定规模、调整结构,以提高质量、效益 为主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一次调整,也是高等教育内部的一个改革。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政府部门放权和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出发点是
4、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革除制约高校发展的种种不适应症,建立起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精 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内部因素。我校始建于 1958 年, 1962年因国家院校调整停办,1978 年恢复建立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3 年升格为本科,是鞍山市属本科高等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几代鞍师人以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克服了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等诸多困难,为社会培养了 4 万多名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十五” 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扩招” 的机遇,迅速地拓展了办学空间,扩大了办
5、学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丰富了办学层次,教学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人才队伍以及办学条件等都迈上了新台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严峻的形势和问题,国家对高校的办学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高校间特别是师范类院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非师范院校对师范院校也的冲击和影响也日益扩大,而我校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因素,如学科优势还不明显,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科研整体实力还不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还
6、亟待加强。因此,积极开展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努力优化学校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对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要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体制机制是管长远、最根本的保障,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制度保证。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必须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针对目前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与科学发展还不适应的地方,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 发展的体制机制。二、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分析从学校外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看。鞍山师范学院始建于 1
7、958年,学校建校时为辽宁省属本科院校,1962 年因国家院校调整停办,1978 年恢复建立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3 年 12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鞍山师范学院,是鞍山市属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在干部任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财政拨款、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设备采购、用人考核录用等方面由鞍山市管理。参照省属高校的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在财务管理上看,目前省属高校都已经实现了经费总额包干政策,即省财政按照部属、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将经费拨付给高校,由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将财政拨款以及学费收入等所有办学收入进行工资、津贴的内部分配,政府在此政策范围内不予干预。而我校目前,在职员工的
8、工作由市财政直接拨付给员工个人,学校的校内绩效津贴的发放则必须由市人事、财政行政部门的审批,由此造成我校员工的收入低于省属高校水平,不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同时也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省政府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建设,而市政府对我校基本上没有专项投入,学校的资金非常紧张。2、从人事管理上看,目前,省政府已经对省属高校的编制按照现有办学规模重新进行了核定,而我校的编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编制数仍然市 1993 年学校升格为本科时核定的,距离国家教育部要求的 1:16 的师生比标准相差很大,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从学校人员考核录用上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9、厅由专门文件,省属高校本科(含)以下人员录用,由省相关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录用,而硕士以上高学历以及高职称教学人才的考核录用则由各高校上报用人计划、自行组织考核录用。2007 年以前,鞍山市人事局也明确规定,我校硕士以上人才的考核录用由学校上报用人计划、学校自行组织考核录用,且不占学校编制。而 2007 年以来,鞍山市人事局不再执行上述政策,我校所有人员考核录用都要由市人事局按照市属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统一进行考核录用,我校没有用人自主权,高校教学科研人才的特殊性没有体现出来,学校急需人才得不到满足。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鞍山师范学院有 16 个党政群职能部门, 设有 11 个系(院),4 个
10、公共教研部,3 个分院,2 个附属学校。从 2002 年推行第一轮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学校一直坚持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包括教学改革、机构调整、干部聘任、财务管理以及后勤社会化等。学校坚持不断下放办学自主权,尝试了学院制改革,对院系进行实质性经费包干,初步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通过改革,学校机关由近 200 人缩减为不到 90 人,原有 21 个管理部门减少到15 个,实现了人员的合理流动。学校全面推进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社会资金 1.6 亿进行校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还对公务用车、办公用品、 办公电话等实行了经费包干,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校内各种权力关系还需
11、要进一步理顺,党委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学 术自治权、依法监督权和民主参与权等权力结构及其相关工作关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发展。党委与行政的关系、行政与学术机构的关系、党政与教代会的关系、党政与民主党派、群团、社 团的关系需要 进行合理优化。校、院、系三级管理还不够健全,校院系职责权限还不够明晰,统一领导、集中决策、分权实施、目标管理、自主运行、民主监督、 动态考核的管理运行机制 还没有形成。三、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 积 极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应坚持做到:以中国
12、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实践、科学管用原则,用改革创新精神研究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富有时代特征、充满生机活力、相互衔接配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为推动 我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依法、民主、科学治校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切实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改革中促发展,在创新中 谋发展,坚持做到通过体制创新确保协调运转、通过机制创新确保管理规范;进一步强化办学过程中的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尊重大学发展规律的意识;最终实现办学讲规律、治校讲方略、
13、运行讲规则、工作讲效率、发展讲科学的目标。(二)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我 们 认 为 ,开 展 学 校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工 作 ,应 当 把 握 好 以 下 三 个 着力 点 :一 是 在 解 放 思 想 、深 化 改 革 上 下 功 夫 。体 制 机 制 的 创 新 ,绝 不 仅仅 是 从 文 字 上 对 已 有 政 策 制 度 的 修 修 补 补 ,而 是 一 个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要求 重 新 审 视 现 行 体 制 机 制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解 放 思 想 、深 化 改 革 的 过 程 。要 坚 持 把 科 学 发 展 观 与 学 校 改 革 发 展 实
14、 际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善 于 突 破 传统 思 维 ,勇 于 打 破 已 有 条 条 框 框 的 束 缚 ,敢 于 触 及 深 层 次 矛 盾 和 问 题 ,从 实 现 学 校 事 业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的 本 质 要 求 上 ,把 握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的 核心 内 容 ,通 过 制 度 创 新 开 启 学 校 科 学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二 是 要 在 吃 透 校情 、研 究 问 题 上 下 功 夫 。鞍 山 师 范 学 院 是 一 所 市 属 本 科 院 校 ,学 校 发 展面 临 的 困 难 较 为 突 出 ,与 省 内 同 类 院 校 的 发 展 差 距
15、仍 然 很 大 ,与 省 内高 校 之 间 竞 争 日 趋 激 烈 。要 立 足 基 本 校 情 和 学 校 发 展 的 阶 段 性 特 征 ,集 中 各 方 面 智 慧 ,集 中 时 间 和 精 力 ,找 准 影 响 今 后 科 学 发 展 中 的 薄 弱环 节 和 最 需 要 破 解 的 突 出 难 题 ,反 复 进 行 研 究 论 证 ,确 保 质 量 科 学 决策 ,真 正 拿 出 几 个 推 动 发 展 的 新 体 制 、新 政 策 、新 措 施 、新 办 法 。三 是在 系 统 配 套 、有 操 作 性 上 下 功 夫 。任 何 好 的 体 制 机 制 ,能 够 真 正 发 挥 作
16、用 的 重 要 条 件 是 相 互 衔 接 、具 有 可 操 作 性 。我 们 所 要 创 新 的 九 个 方 面的 体 制 机 制 之 间 有 着 紧 密 的 、有 机 的 内 在 联 系 。同 时 ,就 一 项 机 制 本 身而 言 ,也 是 由 多 个 内 在 要 素 构 成 的 有 机 整 体 ,其 中 必 须 包 含 实 体 性 内容 和 程 序 性 内 容 两 个 大 的 方 面 ,既 要 规 定 清 楚 为 什 么 做 、做 什 么 ,同 时还 要 规 定 清 楚 怎 么 做 、由 谁 来 做 、做 不 好 怎 么 办 、由 谁 来 监 督 落 实 等 内容 。(三)学校体制机制
17、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应该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与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创新管理机制。现代大学制度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政府宏观调控,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相统一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总称。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政府应不应该管大学,政府对大学应该管什么、如何管,由哪一级政府来管,大学应该有哪些自主权。我校是鞍山市属院校,在多年的办学中得到了鞍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教学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人才队伍以及办学条件等都迈上了新台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8、原有的隶属关系及管理体制必须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要继续努力争取实现隶属关系由市属改为省属,实现在资金投入、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人才的交流与稳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就业等方面得到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在隶属关系没有改变前,要努力争取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积极争取重新核定学校编制,充分考虑高校办学规律和自身特点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生均拨款达到省属高校水平,由市财政进行经费总额包干管理,学校按照省属高校的做法自主制定工资、津贴分配政策,按照省属高校标准由学校自行考核录用硕士以上高级人才。同时,学校要进一步研究和采用多种模式有效对接鞍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需求,全方位推进学校与鞍山
19、经济社会的融合,主动适应鞍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鞍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与组织运行机制。1、进一步理顺校内各种权力关系,明晰和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进一步明晰党委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学术自治权、依法 监督权和民主参与权等权力结构及其相关工作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并理顺各种工作关系:(1)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明确校党委的领导权及其范围和程序,校行政的管理权及其范围和程序,以确保党委对学校的统一领导,同时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2)行政与学术机构的关系,实行行政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将
20、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教 师职务晋升与聘任等涉及学术方面的事务交由学术机构决定和处理。 (3)党政与教代会的关系,保证教代会在党委领导下,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4)党政与民主党派、群团、社 团的关系,学校党委领导、行政支持民主党派、群团、社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履行职责,尊重和保障其依法开展活动的权力。2、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理顺校内管理体制。学校应积极推进学院制改革,制定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意见和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确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校、院两级实体的管理体制,合理界定院系的职责权限,规范有序地向院系下放相应的管理权力,调控和监督院系相对独
21、立自主运行,形成统一领导、集中决策、分权实施、目标管理、自主运行、民主监督、动态考核的管理运行机制。赋予院系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和完成的工作相适应的教学、科研的具体组织管理权及其相应的人、财、物管理权,使院系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主体。(三)人 才 培 养 与 质 量 保 障 机 制 。积 极 贯 彻 落 实 教 育 部 关 于 进 一步 深 化 本 科 教 学 改 革 全 面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教 育 部 、财 政部 关 于 实 施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的 意 见 ,按 照 全面 实 施 “质 量 工 程 ”的 新 要 求
22、,牢 固 树 立 本 科 教 学 的 中 心 地 位 ,深 化 人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加 强 专 业 内 涵 建 设 、课 程 内 涵 建 设 和 教 学 团 队 建 设 ,强 化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加 大 教 学 研 究 和 教 学 改 革 力 度 ,进 一 步 健 全 校 、系 (院 )两 级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进 一 步 健 全 教 学监 控 体 系 和 校 系 (院 )两 级 责 权 明 晰 的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制 度 ,形 成 确 保 教学 质 量 的 长 效 机 制 ,不 断 提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23、量 。(四)教师教育改革与特色创新机制。要强化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优势, 积极开展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和课程教材开发,着力完善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扩大继续教育规模。紧密结合辽宁特别是鞍山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资培养质量。(五)人才资源开发与队伍建设机制。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团结协作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继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血缘和学历结构,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改进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相应保障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
24、强干部培训,完善干部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根据事 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深化全员聘任制改革,着力构建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六)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牢 牢 坚 持 学 科 建 设 龙 头 地 位不 动 摇 ,加 强 学 科 建 设 的 统 一 规 划 ,增 强 学 科 建 设 的 统 筹 性 、针 对 性 和连 续 性 ,建 立 其 学 科 建 设 的 长 效 机 制 。通 盘 考 虑 ,整 合 资 源 ,按 照 “有 所为 ,有 所 不 为 ”的 原 则 ,加 强 学 科 建 设 的 结 构 性 调 整 ,突 出 重 点 学 科 和特 色 学
25、科 优 势 ,加 强 学 科 梯 队 建 设 。加 强 特 点 ,突 出 特 色 ,提 升 优 势 ,协 调 发 展 。加 大 对 学 科 建 设 的 支 持 力 度 ,确 立 学 科 建 设 投 入 的 优 先 地位 。建 立 新 的 科 研 成 果 评 价 体 系 ,调 整 科 研 创 新 激 励 政 策 ,提 高 科 研 显示 度 和 技 术 贡 献 率 。加 强 学 术 交 流 ,进 一 步 活 跃 校 园 学 术 氛 围 。(七)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与和谐校园建设机制。着手制定鞍山师范学院和谐校园建设规划和鞍山师范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
26、全以“ 奖、助、补、 贷、勤” 为主要内容的贫 困生资助体系和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努力探索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切实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本科生素质拓展为统揽,大力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和谐校园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和谐校园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改进校风、学 风和教风,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八)改善学校资源优化配置与后勤保障机制。目前,办学资源短缺仍然是我校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矛盾,但我校还存在着严重的内部资源严重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改善资源配置机制
27、是提高学校资源利用质量和运行效益的关键问题,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的重点是要重新调整学校有关权力与责任关系。要继续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把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要完 善 校 园 基 本 建设 纪 检 监 察 和 审 计 制 度 ,建 立 全 过 程 跟 踪 审 计 机 制 。整 合 学 校 资 源 ,建立 学 校 资 源 共 享 机 制 和 协 调 运 转 机 制 。理 顺 实 验 室 管 理 体 制 ,提 高 实验 设 备 利 用 率 。进 一 步 明 确 后 勤 管 理 与 后 勤 服 务 甲 、乙 方 的 职 责 ,努 力提 高 后 勤 服 务 水 平 和 自 我 发 展 的 能 力 。(九)党的建设与领导能力整体提升机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 制度,构建权责明晰、逐 级负责、 层层落实的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探索建立学校党代会代表任期责任制,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作用。实施“鞍山师 范学院领导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着手制定 鞍山师 范学院建立健全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 年实施计划、 鞍山师范学院中层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管理及考核办法,加 强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