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docx

上传人:dreams99 文档编号:2103164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我个人多年教学过程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以往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特点做了一些改革,将课程知识划分为项目单元,以实践操作训练为主,带动学生掌握各个项目单元的知识要点,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设备控制技术;项目教学;课程改革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

2、主干课程。如何使教学真正的符合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本文仅就高职设备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初步探讨。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按教材章节,教师从绪论到最后一章节内容灌输式的讲解,根据内容顺序插入几个实验或实训课时,这种方式最终的结果是:概念、理论内容多,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少,造成学生的专业关键能力提高受限,远离职业工作环境,出现“学无致用”,他们对教师所讲一套套理论难以理解、似听天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生产在一线的、具有实战能力的职业人,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特定的工作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从课程整体设计入手,探索

3、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培养达到以下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选用机床电器;能安装、改进、调试、维护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能设计简单的 PLC 应用控制系统;能对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的的查阅;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各类 工具。 (2)知识目标:熟练阅读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和接线图;掌握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会正确选用PLC型号、分配PLC控制系统I/O设备、编制并调试PLC程序;熟练掌握PLC控制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中

4、的应用。加深对电气控制设备中机械、液压、气压与电气控制的理解,对电气控制设备故障有分析与解决的 能力。 (3)态度目标: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遵守工作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6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填写、整理、积累技术资料的能力:在完成电路装接、故障排除、程序调试等工作任务之后能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与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

5、习项目为载体。本课程组先到机床生产企业现场进行实际生产过程的调研,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能力、素质、知识分析,再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把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应学习项目,所以我们本课程的内容我们进行了重构,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主线,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必需够用为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教学与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据此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为3大模块、6大学习情景,20个工作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模块”分三个学习情景。主要选择“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

6、试”为本模块的贯穿项目达到教学目标,分解为四个工作任务即:机床电器的选用与维护、基本控制线路分析与绘制、基本控制线路分析与绘制、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检测与排除。再按照从简到难的规律,进行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XA6132卧式万能型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训练。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模块分4个学习情景。主要以“基于PLC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为该模块的贯穿项目,通过PLC控制系统来达到相关要求,为四个工作任务即:确定和选用PLC类型和用户I/O设备、控制系统流程图选择内部元件设计PLC程序、I/O设备的连接动机主电路连接、输入程序PLC并

7、进行调试。按从简到难的规律,再组织其他三个学习情景的教学,进行PLC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调试的能力训练。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 (1)项目分析引导法从项目入手,分析所要完成的任务,从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始进行引导,学时容易理解,效果较好。 (2)任务驱动法要实现具体的任务,学时应该怎样一步步地完成任务,促使学时思考问题,制定实施计划;完成一个PLC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调试和设计报告等。 (3)“教、学、做”引导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实训及教师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实训技能,并在实训中掌握理论知识。 (4)互相协作问答法小组成员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难题进行讨论协商,最后

8、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调试分析讨论法对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为以后实训打下基础。 4 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考核设计 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在评价标准和方式上,不再以期末笔试形式为主,而是增加技能考核力度,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实行“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 结合本课程教学目标,更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除了期末理论考试之外,平时教学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能力考核的方式,是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的考核评价,不是一味的结果评价。对于本课程,在能力考核中,是否完成

9、工作任务并不是考核的唯一依据。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有合理的分析方法、实施步骤和工具仪表使用能力。总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电气装调维修方法的养成、工作任务完成过程、学习进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在教学改革探索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在专业建设的带动下来进行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项目,课程才有活力和操作性;需要加大实训资源和工学结合基地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少讲理论知识,但要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知识和创新能力。高职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7:7-10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6:10-15 3熊幸明等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改革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5-18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