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以学生为本”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docx

上传人:dreams99 文档编号:2102594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生为本”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本”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本”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学生为本”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摘 要】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价值圭臬,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主要条件,以彰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基础,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成长成才。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思考 管理学认为,现代管理应由控制性管理转向服务性管理,并且,服务性管理思维的核心诉求即人本化,凸显人的价值,建立遵循人性需求的服务机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培养、激发高职生的主体性为价值圭臬,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主要条件,以彰显高职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2、性为重要基石,来实现高职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成长成才。1 1 内化“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1.1 “管理学生即替学生服务” 首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即服务,管理学生就是服务学生。要彻底摒弃“控学生、管学生”的管理理念,应真正以学生的具体需要为管理的目标指向。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管理中的“师道尊严”的意识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主从关系”(命令和遵守、支配和从属)。其次,打造为高职生解难排忧的主动服务机制。要“急同学之所急,思同学之所需”,将与学生们平时生活密切关联的服务延伸至课余时间、节假日。再次,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做好服务。2要关注、关心、关爱高职生的生活世

3、界和精神世界,比如思想认识、学习实习、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情况,竭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好务。 1.2 “关注关爱学生” 首先,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是一种双方互动、深度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管理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关心呵护学生。教师既要留意观察学生,又要把关爱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不仅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方法来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同时,还须认知、认同并尊重学生于学习上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其次,在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应恪守的原则是:竭力从原来的传授者变成促进者,从管理者变成引导者,精心替学生创造

4、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须注意关心学生忧愁疾苦,特别是贫困学生、农村学生,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1.3 “师生深入沟通” 首先,要做到与学生经常接触。高职学校的一些教师“上完课下课走”,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也是时时让学生难以看见,致使许多高职生觉得“自己没人问”。作为高职生的教育管理者,教师以学生作友,耐心地、真诚地多与学生交流,体悟学生的各种实际心理需求。其次,于教学过程和教育行动中,要多多开展平等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困难、亮出问题,勇敢开展辩论,进行头脑风暴,营造充分民主的教学气氛。再次,在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中,必须基于人本原则,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术情

5、怀,精心组织大家开展健康有益、时尚新颖的文体活动。3 2 切实做到“三个尊重” 2.1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仅将学生作为朋友,而且将学生视为服务客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并非传授和接受之关系,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情境开展交往,此交往过程乃基于师生完全平等的对话。教师既为一个引导者、激发者、倾听者、关爱者,也是高职生的伙伴、哥(姐)们。值此交往情境,高职生便可获得知识上的理解、认知上的发展和能力上的提升。 2.2 “尊重学生各项权利” 要切实尊重高职生的各项权利,并给予高职生更多知悉权、决定权。高职学校任何一件与学

6、生有关的事项,决定之前,要广泛、充分地询问学生的实际想法,予以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空间、通道。平时于高职的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教师占有的知识并非总比学生多、深、广,所以,让高职生有更多发言权,对于师长们来说也是一种交流、学习、提升。同时,高职生平时在学校,对于他们的每一项权利,学校都要充分考虑、竭力保护,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2.3 “尊重学生职业追求” 自高职生的职业能力生成过程来看,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即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追求、职业理想,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前提、基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高职教育须切实考虑学生的心灵呼唤,走进他们的头脑之中,根据他们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

7、计及实施教育活动,顺势而为,借力而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管理,并且于受教育的过程中萃取养分,锤炼自己,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主体性 3.1 “主体参与式” 所谓“主体参与式”教学法,即不囿于教师讲授这一单调方法,而是契合高职生学习表征而机动安排,灵活掌握,借助发现学习、活动学习、情境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度激活、充分调动高职生求知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于授课时,归纳、精讲、提醒、评点通常须占全堂课的35%,而把65%的时间给予学生。借助启发、引导,教师鼓励大家于其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融入,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深入动脑,进而有力激发大家的问题意识。 3.2 “

8、启发式”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之具体反映。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启发高职生积极思考,主动求索,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锤炼高职生大胆否定、敢于质疑的怀疑意识、创新精神,依此获得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3.3 “拓展式” 所谓“拓展式”教学法,就是问题拓展教学法,即在阐述某一概念、某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注重引导,着力培养高职生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素质、能力。以此为基点,帮助高职生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树立新意识,产生新观念、亮出新问题。 4 创新评价制度以高扬学生主体性 首先,采用多样化考核方法。

9、就是说,应以高职的个别科目作试点,尝试使用多样化考核方法,比如,或使用“三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综合考试(论文、制作、设计、调研报告、答辩等加以综合),或借助开放性试题。其次,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基于察觉并激发高职生的潜能、禀赋,及时准确地认可、激励高职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他们于学习、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麻烦,并帮助他们攻克,并且将评价看成发现高职生发展可能性的路径、方法。因此,教师在高职生平时的学习评价中,必须尽可能地实施激励,凝聚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为高职生捕捉成功机会。4 概言之,高职教育管理中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这

10、样,就是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切实做到尊重学生,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主体性,更要创新确立评价制度以高扬学生主体性。惟有如此,才能做到高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程勉中.可持续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创新J.教育与职业,1998,(1):15-16. 2罗贝尔萨蒙.未来的管理:走向以人为本M.王铁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8. 3李佳孝.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性高等教育管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24. 4张蓉.构建柔性管理为核心的大学生管理新模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5-76.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