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dreams99 文档编号:2102369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型: 单元复习课 复习内容: 五年级体积与容积 复习目标: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与联系。 2.复习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使用及其进率。 3.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利用转化思想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 4.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 体积公式的应用。 复习思路: 自然引出知识系统整理知识集中训练知识(发散式训练) 复习过程: 一、自然导入: 教师随机拿起学生桌面上的一饮料瓶,提问:同学们,这个饮料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这个饮料瓶的什么?(体积)那这个饮料瓶中所装饮料的体积叫做饮料瓶的什么?(容

2、积),你们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复习课。(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复习课) 二、知识梳理: 1.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第四单元中学过了哪些关于体积与容积的知识? 生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生2: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生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很多,也很对,但是有些零散,你们看,老师把你们说的知识点分了一下,就三类:(一边说,一边随机贴成脉络图) 第一类:意义:体积和容积的定义。 第二类: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单位的换算。 第三类:应用: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不规则物体(石块、土豆等)的

3、体积计算。 大家看,这样归纳一下怎么样? (学生:嗯,老师,这样看起来整多了,一点也不乱。) 好,大家既然觉得这样还可以,那么我们下面就按照这三大类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吧。 三、集中训练: 教师根据本课设计了七个版块的题目,课件制成链接点击式,学生随机做哪一个题目,具体题目如下: (一)意义理解 1.物体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2.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 3.冰箱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 ) 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的桔汁,如果小明倒了3杯,那么小红也一定能倒3杯。( ) (二)单位的使用 1.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12( ) 2.一个冬瓜的体积约是

4、8( ) 3.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01( ) 4.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30( ) 5.一个大型冷库的容积是150( ) (三)单位的换算 5.7升=( )升( )毫升 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2立方米=( )立方厘米 (四)计算误区解析 1.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吗?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 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吗? 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吗? (五)初级应用 1.将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

5、,可以切成( )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3.东村要修一个长80米,宽50米,深1.5米的晒水池,如果要在池中放入1.2米深的水,水池内水的体积是( )立方米。 (六)中级应用 1.有一个棱长4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32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水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七)高级应用 把一块长46厘米,宽2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掉一个边长3厘米

6、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下的铁皮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期末复习时上的单元复习课,立足于梳理单元知识脉络,并且针对本单元在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展开集中训练,说是复习,更接近于期末复习尾声的查缺补漏。现将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导入比较自然,能够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饮料瓶的体积与容积引入课题,自然简洁。 二、知识整理到位。第四单元的看起来虽然没几课,但是每一课时里的知识都很多,进率,公式如果全写在黑板上,很乱,也会花费很多时间,于是我先让学生

7、说一说,让他们自己感觉没有条理,于是我提出我的想法,就是分成三类:意义,单位,应用,并随机完成脉络图的板书。但是,在前期,学生自己说知识点的时候,可能是我问题的导向不够强,对学生思维启发不到位,所以一开始学生说得不好,后来还可以,有点耽误时间了。 三、习题的训练直奔考点。听课教师们一致反映,我在习题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复习的终极目的是学生会做题,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所以我多选择了学生在平时容易错的题目,但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这些题多属于中等难度的习题,对于后进生来讲要求就有点高了,这样会影响照顾到全体学生,这个有必要改进一下。还有就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些大,导致最后一道题目没有做完,这说明我对课堂容量的把握还有欠缺。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